為什麼捨不得扔東西?你有囤積強迫症(中英文對照版)

2021-02-25 精神分析播客

  Many people might claim that, at least at one point in their lives, they could be classified as a 「pack rat」 or a 「closet clutterer」. However, compulsive hoarding is an anxiety disorder that involves much more than keeping extra papers and magazines around, or collecting CDs under your desk.

  相信在人生的某個階段,很多人都有愛收藏東西把家裡弄成一團亂的經歷。我們這篇文章中提到的囤積強迫症其實是一種焦慮性障礙,可遠不止把多餘的報紙雜誌囤在家裡、收集CD堆在桌子底下這麼簡單。

  Severe compulsive hoarding can interfere with a person’s activities–such as cooking, cleaning, showering, and sleeping–because piles of newspapers or clothes are found in the sink, in the shower, on the bed, and in every corner of a home。

  嚴重的囤積強迫症會干擾到人們做飯、清潔和洗澡等正常生活行為,因為你會發現家裡的水槽、洗澡間、床上甚至各個角落都堆滿了報紙和衣物。

  The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is recognizing hoarding as a true mental disorder in its diagnostic manual being published in May, 2012. Here, then, are eight t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 hoarding。

  美國精神病學會在2012年5月發布的診斷手冊中將囤積強迫症正式確認為精神障礙。

  下面是關於囤積強迫症你需要了解的8件事:

  1. Compulsive hoarding affects approximately 700,000 to 1.4 million people in the US。

  光在美國,囤積強迫症就影響了大約70萬-140萬的人群。

  2. Compulsive hoarding is often considered a form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 because between 18 and 42 percent of people with OCD experience some compulsion to hoard. However, compulsive hoarding can affect people who don’t have OCD。

  強迫性囤積症通常被認為是強迫性精神障礙的一種,因為18%-42%有強迫性精神障礙的人都有囤積的強迫性徵兆。不過強迫性囤積症同樣也會影響沒有強迫性精神障礙的人。

  3. The compulsion to hoard often starts during childhood or the teen years, but doesn’t usually become severe until adulthood。

  囤積強迫症一般會從童年或青少年時期開始,但一般都要到成年以後才會變得比較嚴重。

  4. Hoarding can be more about fear of throwing something away than about collection or saving. Thinking about discarding an item triggers anxiety in the hoarder, so she hangs on to the item to prevent angst。

  囤積強迫症的核心症狀其實不是收集和節省,而是害怕把東西丟掉。對於愛囤積東西的人們來說,對丟棄物品的顧慮會觸發焦慮心理,所以她為了防止焦慮,她可能會一直保留該物品不丟棄。

  5. Many hoarders are perfectionists. They fear making the wrong decision about what to keep and what to throw out, so they keep everything。

  很多愛囤積東西的人都是完美主義者。在到底什麼該保留什麼該丟掉的問題上,他們害怕做錯誤的決定,所以他們會把什麼保留下來。

  6. Compulsive hoarders rarely recognize their problem. Generally, only after the hoarding becomes a problem with other family members is the problem discussed。

  患有囤積強迫症的人們基本不會意識到自己有這方面的毛病。通常只有當家裡囤積的東西太多,影響到其他家庭成員的正常生活時,人們才會正視和討論這個問題。

  7. Compulsive hoarding can be difficult to control. It is usually treated in the same way OCD is. However, compulsive hoarding doesn’t usually respond as well as other kinds of OCD。

  囤積強迫症很難控制,一般的治療方案與強迫性精神障礙的相同,但治療效果不如其他強迫性精神障礙的好。

  8.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 may be more effective for compulsive hoarding than medications, especially when it involves a therapist going into the home of the hoarder and helps her to develop habits and a consistent behavioral program to try to de-clutter her home, car, and life。

  對於強迫性囤積症來說,認知行為療法比藥物治療要更有效。通常需要治療師去到患者也就是愛囤積物品的人家中,幫助她培養習慣,進行一個長期堅持的行為項目,來整理家裡車裡的物品,讓生活更有條理化。

相關焦點

  • 捨不得扔東西是種囤積強迫症?怎麼辨別囤積狂
    「囤積狂」是指一類人群,他們喜歡購買、收藏、囤積一切有價值的甚至無價值的東西,把房子塞得滿滿當當。按心理學家的說法,這其實是一種病,學名為「強迫性囤積症」(compulsivehoarding),俗稱「囤積狂」。2012年,最新研究發現「囤積狂」和「強迫症」無關。
  • 心理學:什麼東西都捨不得扔,這是一種病態的囤積強迫症
    如今,更為方便快捷的購物方式,讓人們有了更多選擇,而對於不會斷舍離的人來說,這反倒是一種負擔,新的東西買到了,舊的還捨不得丟掉,當東西越堆越多,真正需要的那一件,反倒找不到,然後又繼續購入新的,周而復始,漸漸家裡就會越來越雜亂無章,生活也不再井然有序。
  • 囤積、手機、潔癖,強迫症的三大「分身」
    對此,醫學心理學專家表示,這三類人看似各不相干,其實都有不斷重複的行為,這有可能是患有強迫症的重要「信號」,即以反覆出現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為基礎特徵的一類神經症性障礙。你有沒有這樣的習慣:不論是小擺件、舊報紙還是麻布條,哪怕已有十餘年沒用過,仍堅信它總會用得上,遲遲捨不得扔掉?如果確實有以上這種情況,或許你已經得了輕微的「舊物囤積症」,醫學心理學稱之為「囤積強迫症」。
  • 心理學家:如果有一天,你什麼東西都捨不得扔,說明你病了
    很多人都有收集物品的習慣,他們捨不得扔東西,因為在他們看來,這些東西遲早有一天可以用上,事實上,這一天永遠也不會到來。囤積行為心理學上把捨不得扔東西,囤積各種物品的行為定義為為囤積症,Smith學院心理學教授蘭德·弗羅斯特和波士頓大學社會工作學院教授蓋爾·斯泰吉蒂用了20年時間,對患有囤積症的人群做了大量的調查和行為動機研究,並在《物品:強迫性囤積和物品的意義》中,對這一現象進行了剖析
  • 斷舍離心理學:什麼東西都捨不得扔,屬於一種病態心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今天做一個調查:請問你的衣櫃裡,超過3個月沒穿的衣服有多少?口紅,有多少支沒拆封就過期?球鞋,有多少嶄新的還沒穿過?前幾年,日本作家下英子寫了本書《斷舍離》,書中的觀點非常契合現代人的生活,我們總是有很多既捨不得扔又沒啥用的東西:為了讓家更整潔有序,必須將這些東西進行分類放儲藏室,或者直接捐了。
  • 英女子患囤積強迫症家中堆滿物品迫使兒孫遠離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1日報導,英國女子蘇•理查森患有囤積強迫症,捨不得扔任何東西,就這樣,房子裡的東西越堆越多,現在她家甚至連個落腳的地方都快找不到了,嚴重影響了她的生活質量和家庭關係。蘇有2個女兒和1個兒子,孫輩也有10個,可以算是兒孫滿堂,但是兒孫們去她家裡的次數屈指可數。
  • 不捨得扔東西也是病!你是重度囤積狂嗎?
    家中衣物堆積如山,仿佛生活在垃圾堆裡,但哪一樣也捨不得扔,而且仿佛永遠也停不下來囤積的腳步……這並不是自理能力差或者犯懶,其實這也是一種病。上個月,世界衛生組織將囤積症單獨列為一種精神疾病。來看看英國《每日郵報》對一位患者的採訪故事。
  • 老人愛「囤積」到底是不是病? 40年前東西不捨得扔
    2015年11月16日訊,家裡生活條件不錯,可是爸媽為什麼喜歡撿「垃圾」,攢「破爛」?他們是艱苦樸素,還是生了病?精神科醫生說,如果家裡的老人迷上了撿「破爛」,要認真看看老人到底撿的是什麼「破爛」。如果是真「破爛」,有可能是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如果是陳年雜物捨不得扔,兒女還要多理解。
  • 你捨不得扔東西,是因為不懂這個――我的斷舍離之路(十六)
    而這節內容對你為什麼捨不得扔東西作出了圓滿的解釋,而且還給出了很好的對策。沉沒成本指的是,由於已經投入其中的成本無法收回,而對某項已知的虧本生意繼續投入時間、金錢或精力的傾向。毫無疑問,這很容易導致一種惡性循環:投入越多,就越想破釜沉舟堅持到底,直到投資獲得回報。在某事上投入得越多,要從中抽離就越困難。 最常見的是在投資方面,尤其是虧本的情況下。
  • 華西科普 | 一聽說有疫情就搶米搶油搶口罩?小心你可能得了囤積障礙
    說人話就是,囤積障礙是一種很喜歡買/撿一些沒有好大用處的東西+很捨不得丟東西的心理疾病。 成人囤積障礙的患病率約為2.5%,相當於每一百個人中至少就有2個人有這種情況出現。 問:「這難道不是節約的表現哇?老輩子些過夠了苦日子,捨不得丟東西很正常噻!」「是三,節約不是傳統美德得嘛,咋就成了心理疾病了喃?!」 答:NO!
  • 喜歡囤積,其實是種病
    現在每個人身上都會有囤積的傾向,只是囤積的程度不一樣,如果總是放縱自己不加以約束,就會變成囤積症。弱弱問一句:去年618、雙11囤的貨,你用完了沒?2.不漏一個打折促銷活動;遇到大促必須下單,廚房裡一堆刷碗布、洗潔精、各種樣式的碗碟等等;3.抱著物品一直有用的心理;捨不得扔東西,花了一大筆錢買很貴的物品、預計未來可以用到提前備貨,以及萬一哪天能用上,提前預備上送親戚朋友的禮物等等;在今天物質豐富的時代,隨時購買到心儀和所需的物品,但為什麼還是會有一大批人控制不住
  • 你家有沒有「同款」爸媽?捨不得扔掉任何東西?你自己呢?
    有的母親是這樣一類人:家裡面囤積了大量的一次性餐具,一次性牙刷,一堆超市購物贈送的大大小小的塑料盆,就算是超過十年的衣服也捨不得扔...... 為了這件事經常吵架:你扔東西的時候問她這個要嗎?那個要嗎?她永遠告訴你,要!
  • 為什麼我的家可以那麼乾淨?因為我捨得扔東西!
    1.不囤積物品日用消耗品在用完之前不要再買,不要因為打折、優惠而囤積物品。仔細想一下,消耗品隨時可以買到,如果為了便宜幾塊錢而使家中變得凌亂,實在是得不償失。2.扔東西要乾脆當我們在整理的時候,經常會遇到捨不得扔又想不到有什麼其他用途的東西。但這些東西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發揮任何作用,只是佔用了空間,丟了也不會後悔(比如廢舊的衣服、買東西的贈品)。
  • 一聽說有疫情就搶米搶油搶口罩?華西心理專家說,這可能是囤積障礙,得治
    說人話就是,囤積障礙是一種很喜歡買/撿一些沒有好大用處的東西+很捨不得丟東西的心理疾病。囤積障礙→買買買,即使東西多到用不完也捨不得送人,大量佔據家裡的空間,床下、衣櫃、廚房、陽臺到處都堆得是,甚至東西都發黴發黃壞了,還是捨不得丟。
  • 別人都在「斷舍離」,但我還是繼承了父母的囤積癖
    囤積症到底有多可怕?也不怨大家不喜歡囤積癖,實在是不少人的囤積症,給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困擾。有網友吐槽自己的愛囤積的家人,冰箱裡過期的咖啡都捨不得丟棄。最後乾脆耍起了無賴:「你就放那,你又不供他吃飯!」真正能改變囤積癖的,也不是不停扔扔扔,而是在不斷取捨中找到一個平衡,把有限的生活空間和精力留給真正重要的人和物。
  • 心理:不捨得扔掉任何東西,這是一種病態的積壓強迫
    現在,購物更加方便快捷,讓人們有更多選擇,而且對那些不會斷舍離的人來說,這反而是一個負擔,新的東西買來了,舊的還捨不得丟棄,越堆越多,真正需要的那一件,反而是找不到,於是又繼續買新的,周而復始,漸漸地,家裡將越來越亂,生活將不再井井有條。細緻入微的生活,不應是物質的堆砌,而是一種從容的狀態,能面對堆積如山的雜亂,又怎能從容呢?
  • 為啥快遞箱、購物袋、電影票,你都捨不得扔?3個原因讓你難捨棄
    為啥快遞箱、購物袋、電影票,你都捨不得扔?3個原因讓你難捨棄雙11已經過去好幾天了,相信大家最近幾天都在忙著收快遞吧!我身邊很多同事就是這樣,可是我卻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很多同事都不捨得把快遞箱丟掉。有的居然還會把這些快遞箱直接拿回家去。
  • 天天把強迫症掛嘴邊,你真的了解強迫症嗎?
    如果你有以上的表現那你可能有強迫表現有強迫表現不代表就是強迫症!強迫意向患者感到有一種衝動要去做某種違背自己心願的事,但患者不會真的去做,也知道這種想法是非理性的,但這種衝動不止、欲罷不能。例如:比如生好小孩不敢抱到窗前擔心自己把孩子扔下去,不敢進廚房擔心自己會拿刀子傷害家人等。他們經常為此非常痛苦,明明很愛自己的親人和孩子,一直和那種想法去對抗和衝突。
  • 世界第一本中英文對照版圖書《焦裕祿》問世
    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 向世界講好焦裕祿故事世界第一本中英文對照版圖書《焦裕祿》問世這是世界首部關於焦裕祿事跡的中英文對照版圖書,向世界講述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世界第一本中英文對照版圖書《焦裕祿》,在6月18日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中華源·河南故事」中外文系列叢書新聞發布會上問世。經過初期調研、選題論證、專家對接、編譯潤色、出版社審校等環節,中英文對照版圖書《焦裕祿》完成出版,當日正式對外發布。這是世界首部關於焦裕祿事跡的中英文對照版圖書。
  • 遊戲道具捨不得用?那你是真的有「病」
    引不久前開始直播《空洞騎士》這款遊戲,由於遊戲本身略有難度,加上第一次見到敵人不清楚套路,直播「翻車」自然是家常便飯。在與敵人酣暢淋漓的近身搏鬥失敗後,總會出現一些觀眾問我「為什麼不使用魔法」,特別是在我失敗之後,「難道我們把你B鍵(魔法鍵)扣掉了嗎?」這種問法讓我略微感到羞愧,沒想到居然還存在著除了女孩子之外的人能讓我老臉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