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案例:30天刻意練習-分享4

2020-10-19 無言花jam

4
2019518-刻意練習案例:
在朋友圈關注應聘者動態,這裡我有個疑問,我們公司是醫藥行業,圈子比較小,之前加過一些有意向的人,發現加過的人之間還有我們現有的員工之間都有交集,這個時候我不知道該不該關注這些人。


我的分享:

應該關注和保持聯繫。
在職場上混,誰都會有一定的人脈積累,圈子再小,認識幾個同行也很正常,醫藥行業對專業度和學歷要求較高,勞動力供給不是很充足,同行企業間搶人比較激烈。
既然之前有意向,將來有合適的職位空缺,可以首先考慮這些人,也可以請這些人幫忙推薦合適的人才,節省招聘時間和成本。一些員工入職前的背景調查,也可以請這些人幫忙提供參考信息,並且時不時的發表一些關於公司的動態,也能宣傳企業,提高企業知名度。關注他們的朋友圈,不僅可以了解他們個人的動態,同樣也可以來了解其它企業的發展動態,知己知彼,才能知道如何保持企業的競爭優勢。
最後,圈子小,勞動力在這個圈子裡流轉,今年在這家公司,明年又去了其他企業,如果忌諱候選人和自家公司的員工有交集,無疑增加了招聘難度,那麼企業還發不發展呢!

相關焦點

  • 招聘案例:30天刻意練習-分享10
    第10天2019年5月24日-刻意練習案例:在眾多的招聘渠道中,以什麼為依據來判斷選擇針對行業、崗位的渠道?我的分享:之前,曾花時間整理匯總了招聘渠道,並分析其優劣勢,由於篇幅有限,不再贅述,我就以真實案例分享一下招聘渠道多樣性的重要性。
  • 招聘案例:30天刻意練習-分享29
    第29天2019年6月12日-刻意練習案例:我的分享:作為一個小職員,與老闆直接溝通的機會少,不了解公司的戰略規劃,情有可原,但作為人力資源部的負責人,不了解的話,那麼這樣的公司是有問題的。可以這樣回答:公司的戰略目標,老闆和高管們正在規劃中,我只知道大致的發展方向是什麼樣的,公司在過去的經營中取得了哪些成績,未來要開拓哪些業務等,而招聘該職位是為了完成什麼工作,實現什麼目標。如果需要了解更深層的信息,您可以在複試時,與面試官溝通,相信他會給到您滿意的回答。
  • 招聘案例:30天刻意練習-分享2
    第2天2019年5>月16日-刻意練習案例:目前我們公司接了offer我的分享:1、前期準備即使候選人被忽悠入職了,很快會發現描述與實際不符,離職的風險也很大,還得重新招聘。所以,面試溝通時要如實傳達公司信息,不了解的不要隨便說,切忌空談、誇大、畫大餅,畢竟誰都不是傻子。
  • 招聘案例:30天刻意練習-分享3
    第3天201917日-刻意練習案例 我的分享:內部推薦有它的優勢4、獎懲分明當被推薦人被公司錄用,應給予推薦人一定的經濟獎勵。最後,就它的劣勢來說,不建議把內部推薦作為主要的招聘渠道,作為一個輔助的即可。
  • 招聘案例:30天刻意練習-分享28
    第28天2019年6月11日-刻意練習案例:我的分享:資深業務員在哪裡工作,待遇都不會差,為什麼要選一家中小型的企業呢?候選人現階段的需求是什麼,企業有沒有足夠的誘惑呢?如平臺的大小、職位的高低、薪酬的多少、老闆的魅力、團隊的氛圍、家庭因素等。
  • 招聘案例:30天刻意練習-分享5
    第5天2019年5月19日-刻意練習案例:崗位說明書先對員工的工作進行工作分析後完成,如果是個新的崗位呢,原來沒有,要怎麼寫崗位說明書?我的分享:首先,根據企業經營現狀及戰略,分析這個崗位是否應該設立。
  • 招聘案例:30天刻意練習-分享1
    第1天2019年5月15日-刻意練習案例我的分享:1
  • 招聘案例:30天刻意練習-分享9
    第9天2019年5月23日-刻意練習案例:面試的時候,遇到面霸,不知道怎麼處理,她的回答,語速,微表情都找不出問題,怎麼辦?我的分享:可以先做背景調查,再決定錄不錄用。首先,這個案例的提問本身就不嚴謹,候選人輕鬆應對面試提問,找不出問題,那麼,是什麼原因讓你產生了他是面霸的懷疑,而不認為人家是真有本事呢?
  • 招聘案例:30天刻意練習-分享7
    第7天2019年5月21日-刻意練習案例:如何很精準的對候選人過往的經歷背景做深入挖掘?我的分享:首先要明確一點,並不是所有的職位都要做背景調查,普通崗位可從簡歷和面試溝通中了解諸如學歷、工作經歷、家庭等信息,沒有必要花費時間精力去深入挖掘候選人的背景,關鍵核心崗位、中高層管理崗位可以去做深入調查。
  • 招聘案例:30天刻意練習-分享22
    第22天2019年6月5日-刻意練習案例: 我的分享:最近學習了一點教育學的知識,教育要關注學生的認知、情感、意志、行為四個方面,以此引入今天的案例分析。
  • 話題4回顧:刻意練習的感受
    這套練習方法的核心假設是,專家級水平是逐漸地練出來的,而有效進步的關鍵在於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務讓受訓者按順序完成。這些小任務必須是受訓者正好不會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學習掌握的。完成這種練習要求受訓者思想高度集中,這就與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帶娛樂色彩的練習完全不同。「刻意練習」的理論目前已經被廣泛接受。
  • 《刻意練習》避免無效學習,掌握刻意練習方法
    要想在寫作方面寫得好,能持續地輸出高質量的文章,是需要刻意的練習,很多人都會想知道,刻意練習是什麼,什麼樣刻意練習才是有結果的?應該怎樣做到刻意練習呢? 下面我以這三個方整個面來介紹。刻意練習發生人們的舒適區外,在不斷地嘗試剛好超出他當前能力範圍事物,它需要付出最大人們近乎最大的限度努力。 3. 刻意練習包含得到良好定義的特定目標,設定總體的目標,導師或教練設定一個計劃,以便實現微小的改變,最後通過這些改變積累起來,構成之前期望更大的變化。 4 .
  • 《刻意練習》:最強大腦申一帆,超強記憶,是刻意練習的結果
    在《刻意練習》這本書中,可以找到普通人逆襲成為某一行業高手的方法,不要給自己的人生設限,將擁有無限可能。通過寫作加強閱讀的理解,講課分享,更進步吸收閱讀知識。「我命由我,不由天」,不斷練習某一項技能,可以創造自己的天賦。如果沒有找到自己的興趣,找到自己最容易做下去的事情,分析成為高手的路徑,成為領域中的佼佼者,獲得正反饋後,會變成自己的興趣,相信「我的興趣,由我造!」
  • 線上讀書會活動①——《刻意練習》感悟分享
    他發現,不論在什麼行業或領域,提高技能與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則,他將這種通用方法命名為「刻意練習」。  對於在任何行業或領域中希望提升自己的每個人,刻意練習是黃金標準,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強大的學習方法。
  • 學英語前,你需要懂一點刻意練習
    如果非得讓我推薦幾本書,「刻意練習」得佔一個大坑。採訪了很多應屆畢業生,包括畢業幾年的職場黨,至少有50%沒有刻意練習的意識,要提軟技能,積極樂觀,善於合作,懂得傾聽等等能說出大堆,提到硬技能就......沒有硬技能傍身,來多少軟技能都沒什麼卵用,而刻意練習就是所有硬技能的核心。
  • 「視界」—《刻意練習》優秀讀書心得分享
    當我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先看了致讀者,到讚譽,還有目錄,最後到推薦序,當我讀完這些的時候,雖沒看到內容,但是這些內容已經足以讓我有興趣閱讀下去,並且迫不及待的想一天全部讀完,這本書太好了,因為我們不論是學習、工作想要取得優異的成績,時時刻刻都離不開「刻意練習」,因為沒有所謂的天才,也沒有所謂的運氣,一切成功的基礎都是不斷的重複,不斷的精益求精,如果你想成為專家,
  • 《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讀書心得分享
    《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讀書心得分享——騰格里經濟技術開發區審計局  南國春 「刻意練習」法則研創者是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佛羅裡達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他專注於研究體育、音樂、西洋棋、醫學、軍事等不同領域中的傑出人物如何獲得傑出表現,以及「刻意練習」法則在其中的作用。他是該領域世界頂級研究者之一。艾利克森博士曾出版過這一主題的幾部學術專著:《從平凡到卓越:前景與局限》《通向卓越之路》《劍橋專業特長與傑出表現指南》等。《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是他於2016年出版的暢銷書,首次向大眾讀者普及「刻意練習」法則,這也是他首次出版的中文書。
  • 怎樣進行刻意練習
    前天的文章中提到了刻意練習,刻意練習是1萬小時中核心因素,做不到刻意練習,單獨的積累時間沒有任何意義。但裡克森主張,取得傑出成就的人之所以成功,依靠的就是細心而有指導的練習,也就是有技巧的練習,除此別無他法。他的研究顯示,超凡的技巧、不凡的成就、社會精英的地位,並不是由基因決定的;而在於是否能夠通過「刻意練習」提高自己的技能。
  • 學習方法論-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即有目的的練習,但又不僅僅是有目的練習。我們從它的幾個特點來了解它本身的含義。①『刻意練習發展的技能,是其他人已經想出怎樣提高的技能,也是已經擁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的技能,訓練的方案應當由導師或教練來設計和監管。』解讀:我們在各個領域的學習中,都需要一套周密且有效的計劃,在初期的學習中我們往往不能靠自己盲目去制定。
  • 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變成大師?
    《刻意練習》這本書的作者是佛羅裡達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他致力於研究社會中的傑出人物優秀的原因,以及刻意練習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其研究成果表示,很多天才般的能力都是可以通過可以練習獲得。他為了證明自己的理論,從自己孩子幼時就開始刻意訓練他們下棋,三個女兒均成為國際頂尖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