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是中國最高學府,國立清華大學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2020-12-08 飛飛想旅行

學校簡介:

清華大學是中國最高學府,地處北京西北郊繁盛的園林區。清園內林木俊秀,水清木華;清澈的萬泉河水從腹地蜿蜒流過,勾連成一處處湖泊和小溪,滋潤著一代代清華學子高潔的志趣和情操。清華大學前身是清華學堂,始建於1911年4月26日,當時是由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5年設立大學部,開始招收四年制大學生,並開設研究院(國學門)。

1928年正式定名為「國立清華大學」。新時代的清華人繼承愛國奉獻的優良傳統,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和「行勝於言」的校風,努力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地點分布:

清華大學主體所在地——清華園,於清康熙年間稱熙春園,鹹豐年間更名清華園。校園佔地六千餘畝,以南北主幹道為線分為東區、西區。西區校園為老校區,以美式的校園布局和眾多西洋風格的歷史建築為特色。大禮堂為其中心景觀,圖書館、科學館、清華學堂、西體育館及新建的理學院、新圖書館等建築分布其間,而原「工字廳」、「古月堂」、「水木清華」等古建築,以及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描述的「近春園荒島——荷塘」等,則展示了中國傳統的皇家園林風格。東區校園50年代則以興建的蘇式主樓為主體,90年代開始主樓前後新建了各院系系館及綜合體育館、遊泳館、紫荊公寓等現代風格的建築物,雄偉大氣,而又安靜舒適。

學校特色:

校園遊、文化遊、名校

清華大學分布

聞亭介紹:聞亭原為一座鐘亭,建校初即有之,為號令全校作息而設。亭內有大鐘一口,徑可四尺。鐘聲清脆,遠及海澱。七七事變後,清華園落入日寇之手,校園慘遭破壞,鍾亭被毀,亭內大鐘及亭下銅炮被日寇掠走,至今下落不明。抗戰勝利後,學校北上復校,重建鍾亭。為了紀念在昆明遇害的聞一多先生,特將鍾亭命名為"聞亭"。

氣象臺介紹:氣象臺前身是建成於1931年夏的國立清華大學氣象臺。當時在華北地區,清華大學氣象系的資料是最完整、最準確、最全面、最可靠的。北京、天津、太原等地的營造建設單位常到清華氣象系收集資料。1952年,隨著清華的院系調整,氣象系被併入北京大學。由於長時間的無人照看、維修,氣象臺越來越破舊。直到1997年,清華大學才改變了"無法無天"(法律和天文)的狀況,隨著天體物理學科的逐步建成,氣象臺也更名為天文臺。新天文臺的外觀設計是在天文圓頂下面、原氣象臺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層。幾年來,從這座白色八角形的塔中走出了哈佛、MIT等美國超一流大學的博士生及博士後十幾名。

科學館介紹:科學館是清華早期四大建築(大禮堂、圖書館、科學館、體育館)之一。

圖書館介紹:清華大學圖書館始建於1912年,館舍由連成一體的東西兩部分組成。建築總面積2.8萬平方米,設置閱覽座位2000席。圖書館每年訂購中外文圖書近5萬冊。到2003年底,總館館藏書刊已達274萬多冊,形成了以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科學文獻為主體,兼有人文、社會科學及管理科學文獻的多種類型、多種載體的綜合性館藏體系。圖書館實行開放式服務。WWW、OPAC(館藏目錄檢索)24小時對外服務。2003年接待讀者141萬人次,中外文圖書年外借總量為114萬冊。

理學院樓介紹:理學院建築群中的主體建築,國慶50周年前夕落成使用。全樓整體採用西洋古典建築形式,並具有現代化氣息,建築周圍有大片綠地,環境幽靜,建築典雅,是校園建築的又一佳作。樓內共設5個機構:理學院院部、物理系館、數學系館、高等研究中心和化學系分析中心實驗室。

水木清華介紹:水木清華為清華園的"園中之園"。位於工字廳北側,設計別具匠心。四時變幻的林山,環攏著一泓秀水,山林之間掩映著兩座玲瓏典雅的古亭。水木清華的荷花池是清華園水系「兩湖一河」之一(水木清華荷花池、近春園荷塘和萬泉河)。夏季荷花盛開,一片蔥鬱之色;冬季白雪落於池面,周圍瓊枝環繞,別有一番景致。荷塘南側之畔的秀雅古建築本為工字廳的後廈,"水木清華"的正廊,正額"水木清華"四字,莊美挺秀,有記載說是康熙皇帝的御筆。"水木清華"四字,出自晉人謝混詩:"惠風蕩繁囿,白雲屯曾阿,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正中朱柱上懸有清道光進士,鹹、同、光三代禮部侍郎殷兆鏞撰書的名聯:"檻外山光歷春夏秋冬萬千變幻都非凡境,窗中雲影任東西南北去來澹蕩洵是仙居。"荷塘西側可見一瀑布,四季流水不斷,遠遠可聞水聲,令人心曠神怡。因其優雅的環境,水木清華常被清華學子選為讀書學習和小憩之地。

二校門介紹:二校門為一座古典優雅的青磚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築,門楣上書刻有清末大學士那桐的手跡"清華園"三個大字。是清華園內最具代表性的標誌性建築之一,被認為是清華大學的象徵。

古月堂介紹:清華園古建庭院之一,建於清朝道光年間,與工字廳西院一巷之隔。這處獨立的小庭院總建築面積約670平方米,門前兩隻白色石獅,最具特色的垂花門至今保存完好。古月堂初建時是園主的專用書房,清華大學建校後成為教師宿舍。院內寧靜幽雅,梁啓超、朱自清等都曾在此居住。1928年,清華初招女生,古月堂被闢為清華女生宿舍。汪健君先生有詩記曰:"古月堂前幾變更,昔年濟濟聚群英。一從女禁開黌畲,兩度繁花共月明。"古月堂目前為學校總務機關與外事部門辦公所在地。

聲明:以上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轉載內容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是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作者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紅色工程師的搖籃——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是和北京大學齊名的中國最高等學府,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位列」211,985「,」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清華—劍橋—MIT低碳大學聯盟成員,被譽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學堂始建於1911年,因水木清華而得名。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南遷長沙,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遷回清華園,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清華大學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後成為多科性工業大學。
  • 【校訓如燈】清華大學校訓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學堂始建於1911年,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遷回清華園,設有文、法、理、工、農等5個學院、26個系。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後,清華大學成為一所多科性工業大學,重點為國家培養工程技術人才,被譽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
  • 清華大學校訓的故事:「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
    梁啓超慷慨激昂的演講深深激勵了清華學子,後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就成為清華校訓。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是清華精神的集中體現,是清華精神文化的支柱與靈魂。清華老學長錢耕森教授解讀清華校訓時提到,哈佛大學杜維明教授認為清華校訓是世界所有大學最好的校訓,而著名哲學家張岱年先生則認為,清華校訓的內涵高度概括了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
  •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清華大學校訓背後的故事
    圖片來源:網絡    2010年5月,時任北京清華大學校長的顧秉林對來自臺灣新竹清華大學的校長陳力俊說梁啓超慷慨激昂的演講深深激勵了清華學子,後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就成為清華校訓。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是清華精神的集中體現,是清華精神文化的支柱與靈魂。清華老學長錢耕森教授解讀清華校訓時提到,哈佛大學杜維明教授認為清華校訓是世界所有大學最好的校訓,而著名哲學家張岱年先生則認為,清華校訓的內涵高度概括了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
  • 【每日校訓】清華大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 從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想到了什麼
    那位上級領導同志從陝西出來後,到福建寧德,福建省委,浙江省委等地擔任領導……但是,他官當的很大卻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老師,後來他的老師調進清華大學。負責著一些研究與教學工作,包括那位上級領導外地來的老同學與老朋友來了京城,都是清華大學這位老鄉大哥教授負責接待。他這是可是厚德載物的行為。今天下午,在清華大學南門口,粉刷一新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赫然在目。
  •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清華大學校訓背後的故事
    2010年5月,時任北京清華大學校長的顧秉林對來自臺灣新竹清華大學的校長陳力俊說:「大學有三寶:校訓、校友和校園
  • 全國最高學府清華大學,歡迎欣賞美麗的校園風光
    清華大學是我國的最高學府。每年的暑假,校園美麗的風光吸引了眾多遊客參觀。雖然我們大多數人是沒有機會考上清華北大,但我們可以用腳步走進去,用眼睛去領略清華北大的無窮魅力和美麗風光。圖為我國最高學府清華大學的校門。
  • 清華大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行勝於言」的校風和「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學風構成了清華精神的核心內涵,也激勵和鼓舞著一代代清華人為了中華民族的崛起與騰飛做出不息的努力。優越的育人環境清華大學校本部——清華園,地處北京西北郊名勝風景區。明朝時為一私家花園,清朝康熙年間成為圓明園的一部分,鹹豐年間改為清華園。
  • 臺灣頂尖大學 國立 清華大學
    民國三年冬天,梁啓超先生來校演講,引述易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勉勵同學以君子自期,自此以後「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便成為清華的校訓。民國十七年,本校校名正式定為國立清華大學。對日抗戰爆發後,遷校昆明,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合組為西南聯合大學,勝利後復員北平。四十五年在梅貽琦校長主持下又在臺灣新竹復校。
  • 清華大學開學典禮舉辦,清華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清華大學開學典禮於8月15日舉辦,清華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摘要:就在昨日上午,位於我國北京的清華大學進行了2019級的新生開學典禮,有大約3800名學生參加了此次活動,在舉辦活動期間,學生們正式佩戴了清華大學的校徽,戴上了校徽就是清華的一分子,清華大學自開辦以來也秉持著獨有的精神傳承。
  • 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清華大學校訓
    「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出自《周易》中的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於此,君子應剛毅堅卓,憤發圖強;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古代中國人認為天地最大,它包容萬物。
  • 清華大學與澳洲國立大學哪個好
    清華大學誕生於1911年,依託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因北京西北郊的清華園而得名,初稱「清華學堂」,是清政府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翌年更名為「清華學校」;為嘗試人才的本地培養,1925年設立大學部,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學校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
  • 中國大學校徽校訓:清華大學
    水木清華對於中國的學生們來說,肯定是一個比較神聖的詞語,因為這個是清華大學中的一個詞也是擁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我想每個人聽到清華大學這四個字的時候心裡都會泛起一波漣漪,因為我們努力的結果主要就是為了能進入像這樣中國最高層次的學府,但是每年錄取的人數卻是寥寥無幾,每個高中甚至是每個縣裡面僅僅有一個學生能考入這所學校
  • 知識點:百年學府清華大學迎來校慶
    清華大學是無數莘莘學子理想中的學府,是我國的頂尖級高校,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培養出了無數優秀人才。清華大學將每年4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定為校慶日,會舉辦一些列的活動。◆ 清華大學,前身為清華學堂,始建於1911年,建校資金來源於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 清華大學,1937年曾南遷至長沙,1938年遷至昆明,1946年遷回清華園。
  • 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再賀清華大學九十華誕
    這位思想開放的學界翹楚以《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勉勵清華師生。那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情?正在苦苦探求救國救民道路的清華學子頓時從博大精深的民族傳統文化中受到鼓舞和啟迪,「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瞬間走入清華師生心底,不但成為清華的校訓,而且成為清華大學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向世人昭示著清華大學蓬勃的生機和活力。 什麼是「自強不息」?
  • 兩岸清華大學:一個培養領袖 一個涵養學術
    至此,在中國大地上,兩校同名、同校訓、同歷史、同文脈,北京清華大學和臺灣新竹清華大學隔海並立。  一個培養領袖 一個涵養學術  北京清華大學是當今大陸最高學府之一,有意思的是,這個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的學府,除了在育人和學界獨領風騷外,還成為當今中國政治領袖的搖籃。
  • 帶你走進中國的最高學府——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是中國最高學府,地處北京西北郊繁盛的園林區。清園內林木俊秀,水清木華;清澈的萬泉河水從腹地蜿蜒流過,勾連成一處處湖泊和小溪,滋潤著一代代清華學子高潔的志趣和情操。清華大學前身是清華學堂,始建於1911年4月26日,當時是由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
  • 2018年6月大學英語六級翻譯練習題(11):清華大學
    翻譯練習題: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始建於1911年,時名為「清華學堂」,後曾數次更名:從成立後一年的「清華學校」到1925年大學部成立三年後的「國立清華大學」。淸華大學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Self-Discipline and Social Commitment)為校訓,致力於優異的學業成績,為中國社會和全球發展謀福祉。一直以來,清華大學被國內外多數大學排行榜視為中國大陸頂尖的髙等學府之一。
  • 清華校訓丨「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背後
    1918年4月25日出版的《清華周刊》總138期封面上出現內含「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八個字的圓形圖標(圖一),1926年11月25日,由校評議會議決正式確定為清華學校校徽(圖二)。1928年,清華學校正式命名為清華大學,校徽依然沿用以上八字校訓(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