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清華大學是中國最高學府,地處北京西北郊繁盛的園林區。清園內林木俊秀,水清木華;清澈的萬泉河水從腹地蜿蜒流過,勾連成一處處湖泊和小溪,滋潤著一代代清華學子高潔的志趣和情操。清華大學前身是清華學堂,始建於1911年4月26日,當時是由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5年設立大學部,開始招收四年制大學生,並開設研究院(國學門)。
1928年正式定名為「國立清華大學」。新時代的清華人繼承愛國奉獻的優良傳統,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和「行勝於言」的校風,努力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地點分布:
清華大學主體所在地——清華園,於清康熙年間稱熙春園,鹹豐年間更名清華園。校園佔地六千餘畝,以南北主幹道為線分為東區、西區。西區校園為老校區,以美式的校園布局和眾多西洋風格的歷史建築為特色。大禮堂為其中心景觀,圖書館、科學館、清華學堂、西體育館及新建的理學院、新圖書館等建築分布其間,而原「工字廳」、「古月堂」、「水木清華」等古建築,以及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描述的「近春園荒島——荷塘」等,則展示了中國傳統的皇家園林風格。東區校園50年代則以興建的蘇式主樓為主體,90年代開始主樓前後新建了各院系系館及綜合體育館、遊泳館、紫荊公寓等現代風格的建築物,雄偉大氣,而又安靜舒適。
學校特色:
校園遊、文化遊、名校
清華大學分布
聞亭介紹:聞亭原為一座鐘亭,建校初即有之,為號令全校作息而設。亭內有大鐘一口,徑可四尺。鐘聲清脆,遠及海澱。七七事變後,清華園落入日寇之手,校園慘遭破壞,鍾亭被毀,亭內大鐘及亭下銅炮被日寇掠走,至今下落不明。抗戰勝利後,學校北上復校,重建鍾亭。為了紀念在昆明遇害的聞一多先生,特將鍾亭命名為"聞亭"。
氣象臺介紹:氣象臺前身是建成於1931年夏的國立清華大學氣象臺。當時在華北地區,清華大學氣象系的資料是最完整、最準確、最全面、最可靠的。北京、天津、太原等地的營造建設單位常到清華氣象系收集資料。1952年,隨著清華的院系調整,氣象系被併入北京大學。由於長時間的無人照看、維修,氣象臺越來越破舊。直到1997年,清華大學才改變了"無法無天"(法律和天文)的狀況,隨著天體物理學科的逐步建成,氣象臺也更名為天文臺。新天文臺的外觀設計是在天文圓頂下面、原氣象臺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層。幾年來,從這座白色八角形的塔中走出了哈佛、MIT等美國超一流大學的博士生及博士後十幾名。
科學館介紹:科學館是清華早期四大建築(大禮堂、圖書館、科學館、體育館)之一。
圖書館介紹:清華大學圖書館始建於1912年,館舍由連成一體的東西兩部分組成。建築總面積2.8萬平方米,設置閱覽座位2000席。圖書館每年訂購中外文圖書近5萬冊。到2003年底,總館館藏書刊已達274萬多冊,形成了以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科學文獻為主體,兼有人文、社會科學及管理科學文獻的多種類型、多種載體的綜合性館藏體系。圖書館實行開放式服務。WWW、OPAC(館藏目錄檢索)24小時對外服務。2003年接待讀者141萬人次,中外文圖書年外借總量為114萬冊。
理學院樓介紹:理學院建築群中的主體建築,國慶50周年前夕落成使用。全樓整體採用西洋古典建築形式,並具有現代化氣息,建築周圍有大片綠地,環境幽靜,建築典雅,是校園建築的又一佳作。樓內共設5個機構:理學院院部、物理系館、數學系館、高等研究中心和化學系分析中心實驗室。
水木清華介紹:水木清華為清華園的"園中之園"。位於工字廳北側,設計別具匠心。四時變幻的林山,環攏著一泓秀水,山林之間掩映著兩座玲瓏典雅的古亭。水木清華的荷花池是清華園水系「兩湖一河」之一(水木清華荷花池、近春園荷塘和萬泉河)。夏季荷花盛開,一片蔥鬱之色;冬季白雪落於池面,周圍瓊枝環繞,別有一番景致。荷塘南側之畔的秀雅古建築本為工字廳的後廈,"水木清華"的正廊,正額"水木清華"四字,莊美挺秀,有記載說是康熙皇帝的御筆。"水木清華"四字,出自晉人謝混詩:"惠風蕩繁囿,白雲屯曾阿,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正中朱柱上懸有清道光進士,鹹、同、光三代禮部侍郎殷兆鏞撰書的名聯:"檻外山光歷春夏秋冬萬千變幻都非凡境,窗中雲影任東西南北去來澹蕩洵是仙居。"荷塘西側可見一瀑布,四季流水不斷,遠遠可聞水聲,令人心曠神怡。因其優雅的環境,水木清華常被清華學子選為讀書學習和小憩之地。
二校門介紹:二校門為一座古典優雅的青磚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築,門楣上書刻有清末大學士那桐的手跡"清華園"三個大字。是清華園內最具代表性的標誌性建築之一,被認為是清華大學的象徵。
古月堂介紹:清華園古建庭院之一,建於清朝道光年間,與工字廳西院一巷之隔。這處獨立的小庭院總建築面積約670平方米,門前兩隻白色石獅,最具特色的垂花門至今保存完好。古月堂初建時是園主的專用書房,清華大學建校後成為教師宿舍。院內寧靜幽雅,梁啓超、朱自清等都曾在此居住。1928年,清華初招女生,古月堂被闢為清華女生宿舍。汪健君先生有詩記曰:"古月堂前幾變更,昔年濟濟聚群英。一從女禁開黌畲,兩度繁花共月明。"古月堂目前為學校總務機關與外事部門辦公所在地。
聲明:以上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轉載內容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是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作者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