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政策監管趨嚴的態勢下,美股幼教上市公司紅黃藍教育(NYSE:RYB)作出了調轉船頭的計劃。2月9日,紅黃藍發布公告,宣布以1.25億元收購新加坡一家民營兒童教育集團近70%的股權,將業務擴展到海外。紅黃藍創始人兼CEO史燕來在公告中表示,此次收購的目的是擴張自身的品牌及服務。收購完成後,新加坡、北京兩地公司將在國際化雙語課程、教育管理上展開更多合作。
同時,紅黃藍計劃將公司的名稱由RYB Education更名為GEH Education,目前尚未公布對應的中文名稱。紅黃藍在公告中表示,希望通過新的公司名反映出自身教育平臺的定位,為今後的品牌、產品擴張服務。
在多位教育投資界人士及學者看來,紅黃藍此次轉型是在政策和資本雙重壓力下作出的反應,帶有更多無奈的意味。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有關民營幼兒園的一系列新規對紅黃藍的主營業務是致命打擊。紅黃藍為了維持正常經營,只有轉型、尋找新的業務。
某教育投資機構經理張坤告訴記者,轉型幼教平臺意味著不直接參與對於幼兒園的經營,而是把運營幼兒園的核心要素,比如課程體系、教具、運營策略等放到平臺上對外輸出。紅黃藍的角色可能會從原來的幼兒園管理者變為協助者、服務提供者,公司的經營風險變小,但利潤不如經營加盟幼兒園高。
欲消除虐童事件影響?
紅黃藍創立於1998年,2001年開啟加盟連鎖模式,幼兒園、親子園一直是其主營業務,加盟費始終是其重要營收來源。2017年9月,紅黃藍在紐交所上市,然而不到2個月,北京紅黃藍新天地幼兒園被曝發生虐童事件,公司品牌形象一落千丈,股價遭重挫,引發了「資本是否應該介入基礎教育」的討論。2018年12月28日,北京紅黃藍新天地幼兒園虐童案一審宣判後,紅黃藍發布聲明稱暫停幼兒園品牌加盟業務,並將新天地等幼兒園主動申辦為普惠性幼兒園。
在談及虐童事件對於企業形象的影響時,紅黃藍副總裁張帆表示,「形象並不能靠我們說了什麼得以挽回,有些因謠言或信息不對稱而引起的誤解可能需要很長時間去消除。」
在品牌專家徐雄俊看來,不同於以成績為導向的其他教育機構,家長對於幼兒園的品牌感受往往是主觀、感性的。雖然虐童事件已過去一年多,但這一事件對於品牌形象的影響至今並沒有完全消除,此次紅黃藍更名的原因之一或許也是想消除虐童事件對品牌的影響。記者注意到,在微博「紅黃藍更名」的話題下,高贊評論出現了「刪黑歷史」「改個名字就能抹去一切?」「換湯不換藥」等字眼。
除了這一負面事件帶來的影響之外,學前教育政策的頻頻出臺也讓紅黃藍的前景蒙上了陰影。2018年11月15日,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對於紅黃藍影響最大的一點是「民辦園一律不準單獨或作為一部分資產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營利性幼兒園,不得通過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營利性幼兒園資產」。這一政策讓紅黃藍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股價當天暴跌超50%,期間兩度熔斷。
今年1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小區配套幼兒園應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辦成公辦園或委託辦成普惠性民辦園,不得辦成營利性幼兒園;已經開辦的營利性幼兒園,將在2019年9月底前完成相關手續。如此一來,紅黃藍直營園、加盟園的開辦和擴張都將受到影響,依靠幼兒園這一核心業務將難以為繼。
2017年,紅黃藍在紐交所掛牌上市當天,發行價為18.5美元/股,市值逾5.3億美元。截至美國東部時間2019年2月13日下午4點,紅黃藍股價跌至7.99美元/股,市值已跌至2.29億美元。紅黃藍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第三季度紅黃藍的淨營收較上年同期下滑5.7%至3530萬美元,淨虧損達到430萬美元,而2017年同期為淨利潤160萬美元。2018年前9個月紅黃藍的淨虧損達到230萬美元,2017年同期錄得690萬美元淨利潤。公告中稱,紅黃藍營收下降的原因在於特許經營收入減少導致直營幼兒園特許經營計劃暫停,即加盟園的暫停。
「『在大陸投資建幼兒園的收益會下降,可能無法達到投資者的預期』,這是針對學前教育的一系列政策給資本市場釋放出的信號。紅黃藍迫於各方壓力而轉型,但此次轉型是其整個產業類型、經營內容、運作模式的轉變。」在談及紅黃藍的轉型原因時,中國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儲朝暉分析道。
「由於國家禁止營利性幼兒園上市,以前以幼兒園為主營業務的民辦幼教企業就面臨轉型的挑戰。在當前的形勢下,大部分企業轉型之後只能給非營利幼兒園提供課程、教具、後勤、師資培養等服務,還需要避免關聯交易。」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
張坤告訴記者,紅黃藍作為上市公司,業績一定要保持增長,所以就要找到新的業務支撐公司業績。由於政策原因,投資方不會再對純幼兒園運營業務感興趣。在當前的態勢下,幼教上市企業的一條出路是平臺化轉型,另一個方法就是海外併購。而幼教平臺業務和原有幼兒園經營業務較為接近,會是幼教上市企業轉型的一個方向,「只是利潤會有所減少」。
「我們在保證為現有加盟體系提供更為優化服務支持的前提下,暫停了幼兒園品牌加盟業務……努力實現從產品服務到品牌升級再到教育平臺的轉型。」張帆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做好國內、布局海外」會是紅黃藍未來發展的重點。
出海加平臺化?
「收購公告釋放出的一個重要信息就是紅黃藍在有意地關注海外市場。」拼圖資本創始合伙人王磊認為,海外幼教市場和國內市場的主要區別在於政策的監管會相對寬鬆,但競爭的激烈程度並不會減少。
儲朝暉認為,根據政策風向來看,國內更加強調對於公立幼兒園、普惠性幼兒園的建設,這和紅黃藍的發展目標是不一致的。而在新加坡等海外市場,民營幼教機構的發展空間可能會更大。
而語言培訓這一細分賽道也並不是一片藍海,隨著流利說、VIPKID、噠噠英語這些頭部玩家的誕生,這一賽道的格局逐漸清晰,行業從成長階段步入洗牌期。
廣證恒生研報指出,傳統線下語言培訓由於存在缺少外語實際應用能力、外語教學的優秀師資稀缺等問題,極大地限制了自身的發展。而在線一對一真人外教模式直擊行業痛點,充分發揮了在線教育的優勢,解決師生之間的及時交流、外教老師供需等問題,受到資本的青睞。以51TALK、VIPKID、TutorABC、噠噠英語為代表的在線真人外教模式,近年來輪番斬獲多輪大額融資。2018年6月,VIPKID完成近幾年來在線教育領域最大的5億美元融資。
沈萌分析稱,以紅黃藍此次選擇的出海試點——東南亞來看,東南亞地區新生兒出生率較高,幼教需求增加,但新加坡在幼教行業也有自身的經驗和積累。此外,新加坡乃至東南亞市場的開放性更高,世界優質的教育機構都參與市場競爭,「如果沒有突出的優勢,很難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而對於紅黃藍的「平臺化」轉型路徑,資本及行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其無奈之選。王磊認為「幼教平臺」這一領域還有待觀察,目前並不是資本熱門的領域。沈萌指出,向「平臺化」轉型只是一種儘可能利用已有資源、少傷筋動骨的辦法,紅黃藍轉型幼教平臺的優勢尚不明顯,「可以肯定的是,做幼教平臺不會比經營連鎖幼兒園的利潤更高。如果股東不滿足於轉型後的收益,依然可能會出現股價波動。」
儲朝暉將紅黃藍的「平臺化」轉型看作企業「規避風險」的一種方法。在儲朝暉看來,轉型為平臺之後,紅黃藍的業務更加收縮、聚焦,運營更加集中,減少了原來具體辦學中可能出現的風險。
張帆告訴記者,轉型也不意味著紅黃藍放棄了幼兒園業務,「就像當年『學而思』更名『好未來』,也是因為業務布局的拓展而不是放棄原有品牌一樣,我們還是會做好親子園幼兒園業務,也會承辦普惠性幼兒園。」
不過儲朝暉認為,像紅黃藍這樣資本量較大的幼教企業與普惠性幼兒園合作的難度更大,選擇與普惠性幼兒園合作的大多還是投資量較小的幼教企業。「如果做普惠園的話,資本挪動空間太小,會受到更多限制。而投資量較小的企業在政策趨緊的環境下,反而為了生存會選擇與普惠園合作。」
學前教育新政出臺後,紅黃藍的市場發展和資本市場操作都受到限制,其有意拓展業務多樣性、分散風險的意圖已經很明顯。通過投資,紅黃藍開始探索幼兒園之外的業務,布局幼兒園配套設施服務、母嬰消費等多個領域。
公開信息顯示,紅黃藍對外投資中,非幼兒園企業超過30家。其中北京愛竹兜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控制包括早教服務品牌「竹兜教育」、母嬰產品售賣平臺「青田優品」、繪本閱讀品牌「巴拉烏拉繪本館」、家庭教育品牌「慧心父母課堂」、幼兒園營銷服務品牌「微學匯」。
此外,紅黃藍還投資了早教平臺「喵姐早教說」、幼兒園服務APP「好園長社區」、在線國學教育「又又國學堂」。1月4日,紅黃藍成立了最新的子公司「快樂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經營範圍顯示該公司將提供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等。
財報顯示,紅黃藍在2017年的商品銷售營收已達1793萬美元,已經超過了該年加盟業務帶來的收益。
紅黃藍的轉型剛剛開啟,出海加平臺化的模式能否跑通?同類型幼教上市企業面臨政策大考又將作何調整?本報記者將持續關注。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報)
(責任編輯:DF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