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AI(人工智慧)、機器人革命這兩個看起來並無關聯的元素聯繫在一起的科幻電視劇《 西部世界》(Westworld)所描述的場景會是未來人工智慧時代的縮影嗎?漫威《神盾局特工》中的生命模仿替身艾達會不會真的出現在現實世界?
如果說融入卷積神經網絡、深度學習、機器視覺、生物識別、生物支付等人工智慧領域最前沿技術的無人超市代表了我們邁出人工智慧應用的又一步,那麼無人零售店這個人工智慧應用的個案是否會引發失業潮?
2016年年底,一段關於美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亞馬遜旗下的Amazon Go未來實體概念商店視頻刷爆網絡,沒有收銀臺、沒有導購員、無需排隊結帳、拿完就走,聽起來就覺得不可思議,而在西雅圖也確實存在著這樣的一家未來商店。
歷時一年完成內部測試,日前亞馬遜旗下首家未來無人實體概念商店Amazon Go正式對公眾開放。店內不用排隊,店外倒是排滿了消費者,可見消費者對於無人店這一新生事物保有較高的好奇心。
認為這事兒只發生在美國離我們還很遙遠就大錯特錯了。自亞馬遜亮出無人實體概念商店Amazon Go之後,阿里巴巴、京東等國內網際網路科技巨頭們的無人店方案悉數到場。像京東X事業部的無人超市解決方案似乎比亞馬遜來得更早。
在亞馬遜面對公眾開放的首家Amazon Go無人店之前,京東X事業部的無人超市在煙臺、大連等多個城市落地,京東X事業部無人超市解決方案都走出實驗室出現在你我的生活半徑裡。
無可厚非,沒有收銀臺、沒有導購員、無需排隊結帳的無人店的正式開業會在一定程度上削減傳統零售業對於人力資源(收銀員、導購員,特別是24H便利超市)的需求力。儘管目前對公眾開放的Amazon Go無人店、京東無人超市數量有限,或許技術以及模式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而這種削減人力資源需求力的結果或許並不明顯,但是隨著無人門店的逐漸普及,是否會掀起一股針對傳統零售行業從業者失業潮?
如果說已經出現在你我生活半徑的無人超市以及日趨成熟亟待商用的無人駕駛技術只是人工智慧應用領域的一個小縮影,那麼如果真的邁入人工智慧時代,失業潮是否開啟倒計時?我們的飯碗還保不保得住?
對於這個問題筆者有以下幾點看法:
1、基於哲學中提到的新事物必將代替舊事物觀點,新的商業模式必然會取代舊的商業模式;
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的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創了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在現在看來工人們砸毀機器的做法愚蠢的,機器動能的加入使得生產效率提高,按勞分配也重新被定義。倘若真正意義上的人工智慧時代來臨,不過是一場按勞分配的重新定義罷了。
2、新商業模式的出現必然會衍生新的需求、新的工作崗位
儘管電子商務是否革了傳統零售業的命這個問題爭論不休,但是電子商務帶來的直接經濟增長、商品勞務交換速度提升有目共睹。此外,電子商務模式也創造了挺高的就業機會。
3、強人工智慧時代離我們還很遙遠
廣義相對論的發表到引力波存在的證實,100年;圖靈測試提出到機器完勝圍棋高手,66年;DNA雙螺旋結構被發現到完成人類基因組計劃,50年;人工智慧一詞首次出現是在1956年雨果·德·加裡斯的著作中,61年過去了,非常成熟的人工智慧技術應用甚至稱不上「屈指可數」,強人工智慧時代離我們還很遙遠。
以上便是筆者由Amazon Go無人店正式開業引出了基於失業潮重啟倒計時的討論,我們該怎麼辦?不必杞人憂天,也不必過度神化。把弱人工智慧看成是工具的話,自然不會將它視為威脅。
文丨李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