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雲老和尚:佛法是人人本分之法,總要步步立穩腳根

2021-02-12 東營天寧寺

佛法是人人本分之法,

總要步步立穩腳根。


虛雲老和尚

民國三十六年九月廿七日

(1947年11月9日)

在廣州聯義社演說

善知識!虛雲此次由港還山,路經此地,辱承各位相邀敘談,莫非累劫之緣。

善知識,講到「佛法」兩字,實與世間一切善法,等無差別。豪傑之士,由於學問修養的成就,識見超常,先知先覺,出其所學,安定世間。諸佛祖師,由於歷劫修行的成就,正知正覺,發大慈悲,普度三界。世出世間賢聖,因行果位,一道齊平。

善知識!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總要步步立穩腳根,遠離妄想執著,便是無上菩提,古德所謂:「平常心是道。」只如孔子之道,不外「中庸」。約理邊說,不偏是謂中,不易之謂庸;約事邊說,中者中道,凡事無過無不及,庸者庸常,遠離怪力亂神,循分做人,別無奇特。佛法也是一樣,吾人須是從平實處見得親切,從平實處行得親切,才有少分相應,才不至徒託空言。

平實之法,莫如十善。十善者,戒貪、戒瞋、戒痴、戒殺、戒盜、戒淫、戒綺語、戒妄語、戒兩舌、戒惡口。如是十善,老僧常談,可是果能真實踐履,卻是成佛作祖的礎石,亦為世界太平、建立人間淨土之機樞。

六祖說「心平何勞持戒」,是為最上根人說。上根利智,一聞道法,行解相應,如香象渡河,截流而過,善相且無,何有於惡?若是中下根下,常被境風所轉,「心平」二字,談何容易!境風有八: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名為八風。行人遇著利風,便生貪著;遇著衰風,便生愁懊;遇著毀風,便生瞋恚;遇著譽風,便生歡喜;遇著稱風,居之不疑;遇著譏風,因羞成怒;遇著苦風,喪其所守;遇著樂風,流連忘返。如是八風飄鼓,心逐境遷,生死到來,如何抵敵?曷若恆時步步為營,從事相體認,舉心動念,當修十善。事相雖末,攝末歸本,疾得菩提。

複次佛門略開十宗、四十餘派,而以禪、淨、律、密四宗,攝機較廣。善知識!佛境如王都,各宗如通都大路,任何一路,皆能覲王。眾生散處四方,由於出發之點各個不同,然而到達王所,卻是一樣有效。《金剛經》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但吾人若今日向這路一逛,明日又向那路一逛,流離浪蕩,則終無到達之期。

六祖云:「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垂誡深矣!所以吾人要一門深入,不可分心,不可退轉,如鼠齕棺材,但從一處用力,久自得出。若欲旁通餘宗,自須識其主伴。禪宗的行人,便應以禪宗法門為主,餘宗教理為伴;淨土宗的行人,便應以淨土法門為主,餘宗教理為伴;律宗、密宗亦復如是,方免韓盧逐塊之弊。

佛門戒律,各宗皆須嚴持。識主伴如行路知方向,持戒律如行路有資糧。宗趣雖然不同,到頭還是一樣,所謂「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也。今日座中皆上善人,與佛有分,虛雲嘮叨移時,亦不過為虛空著楔而已。珍重!

相關焦點

  • 虛雲老和尚:戒不可不如法,僧不可不擔當
    虛雲老和尚(1840~1959),傳法曹洞,兼嗣臨濟,中興雲門,匡扶法眼,延續溈仰,是以一身系五宗法脈的禪宗大德。虛雲老和尚一生極具傳奇色彩,經歷無數磨難,自云:「閱五帝四朝,不覺滄桑幾度;歷盡九磨十難,了知世事無常!」虛雲老和尚晚年在雲居山,依然不忘弘法,隨時開示修行法門。今天這篇開示,是虛雲老和尚面對佛教的衰敗與不如法,挺身而出,以身作則,依法傳法,弘揚佛法的經歷。
  • 九華山仁德法師與虛雲老和尚的法緣
    仁德法師萬分激動,匆匆穿上海青,持具搭衣,跟隨知客師走進虛雲老和尚的丈室,見到虛雲老和尚正坐在法座上看經文,神態安祥,與昨日所見,更有不同。仁德法師便向虛雲老和尚恭敬三拜。虛雲老和尚放下經文,說:「你從哪兒來呀?」仁德法師回答說:「弟子從終南山來。
  • 朝暮課誦:虛雲老和尚 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
    不過,要確立圓滿的見地,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卻很不容易。一是身邊的善知識太少,二是佛教的經典太多,難於抉擇。佛經之多,可以用「汗牛充棟」來形容,如何從中選取一些代表性的經典供自己終身修學,以較少的精力獲得較大的受用,少走彎路,這是我們每個學佛的人必須考慮的問題。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虛雲老和尚的修行經歷和開示中,找到答案或者啟示。
  • 虛雲老和尚的特異功能:可看到人前世
    虛雲老和尚見過十幾個前生做和尚的這修行人哪,要有一番苦心,今生不成,來生也要繼續!虛雲老和尚見過十幾個前生做和尚的,虛雲和尚在雲南之前,曾國藩做過雲南王,曾國藩信佛,在雲南拜了個師父,這師父天天看《華嚴經》,功夫用的很好,外號草鞋老公,他不穿其它鞋子,就穿草鞋。
  • 禪門泰鬥虛雲老和尚眾多弟子們唯一修成金剛不壞之身的彌光法師
    近代一百二十歲高僧虛雲大師座下唯一修成金剛不壞之身的彌光法師彌光法師是二十一世紀中國大陸成就金剛不壞之身的兩位高僧大德之一,也是近代禪宗泰鬥虛雲老和尚座下唯一一位成就金剛不壞之身的大師。彌光老和尚的一生是精進修持的一生,他精修禪定功夫,並且堅持修苦行頭陀,常年都要閉關,而且,老和尚有一個特點就是一年就只洗一次澡,清理一次頭髮。彌光老和尚道心堅定,不屈不撓,而且對學佛修行之路堅定不移。
  • 宗風永續:雲居山舉辦虛雲老和尚圓寂六十周年系列活動
    上午9時45分,紀念虛雲老和尚圓寂六十周年紀念大會於雲居山真如禪寺圓通殿舉行。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佛學院常務副院長、成都文殊院方丈宗性法師表示虛雲老和尚是當之無愧的光輝典範,他說道:「我們要學習他愛國愛教、濟世利民的慈悲情懷;我們要秉持他建寺安僧、維護僧綱的悲智行願;我們要傳承他高提祖印、大闡宗風的宗門風範;我們要接續他著眼教育、重視人才的未竟事業。
  • 宗性法師:虛雲老和尚是當之無愧的光輝典範
    編者按:2019年10月18日上午,由中國佛教協會指導、江西省佛教協會主辦、九江市佛教協會協辦、永修縣雲居山真如禪寺承辦的虛雲老和尚圓寂六十周年系列紀念活動在雲居山真如禪寺舉辦。海內外的高僧大德、諸山長老、專家學者及十方信眾千餘人出席本次活動。
  • 虛雲老和尚悟道因緣
    虛雲老和尚悟道因緣 虛雲老和尚,字古巖,又名演徹、性徹,法號德清,俗姓蕭,湖南湘鄉人。其父玉堂,為泉州府幕僚。
  • 虛雲老和尚開示錄:一個人有道、還是無道,明眼人一看便知
    正法時期,聽聞佛法,悟道的人,到處都是;像法時期,聽聞佛法,悟道的人也有;而如今是末法時期,人的根性陋劣。內心學道的能力,在(名利)的澆灌下,變得很薄弱。人們到處說長道短。就算出家僧人,也是有名無實。甚至不知道,出家到底是為何事,根本談不上修行。若說證道者,更是沒有聽說過。佛法到此,怎麼會不衰退!真是悲哀啊。
  • 虛雲老和尚弟子關門弟子紹雲長老訪談錄
    ,蒙恩師嘉許授以溈仰宗第九世法牒。曾任江西雲居山真如寺首座,其著作有《虛雲老和尚在雲居山》、《雲居儀規》、《紹雲法師開示錄》等,現任安徽省含山縣褒禪寺住持、含山縣佛慧寺住持、嶽西縣司空山二祖禪寺住持、雲居山真如寺禪堂以及少林寺禪堂首座等職,是當代不可多得的禪宗高僧大德之一,深受信眾愛戴。
  • 篤信因果真實不虛(虛雲老和尚)
    原題:因果略談虛雲老和尚 1947年在揭陽第一中學講在坐諸位,我們在淪陷期間,受敵人蹂躪,水深火熱,今幸國土重光,當有無限的感想。我們要知道這回戰爭的發生不是偶然的,是因各人共業所感而來的。若要轉移天心,消弭災禍,應從轉移人心做起,應從人類道德做起,人人能履行五戒十善,正心修身,,仁愛信義,才可轉移天心。若人只管做惡事,不肯回頭,怎能化除戾氣?佛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即是由迷得覺,導人歸於至善的不二法門。
  • 廣欽老和尚:六道輪迴裡 人人都在進行這種比賽
    某居士世代篤信佛法,早年常親近虛雲老和尚,其父是虛雲老和尚的大護法之一。此番來臺,慕老和尚之道風,專程上山參拜。 某居士見過老和尚後,便對老和尚表示,人生短促,今後將一心一意走修行這條路,看能不能了生死。… 老和尚說:『現在民間信佛,大都佛、道不分,把佛菩薩、神明搞在一起,亂信一通。
  • 佛教裡和尚和尼姑是什麼意思?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搞錯了
    今天筆者就整合中國佛教中比較常用的各種稱謂並詳細註解整理,以供諸君參考之用。一、和尚:現今社會,一說起和尚,大家的慣性思維認為是稱呼出家人的,在現代人心目中覺得這個稱謂很普通,甚至會拿它開玩笑,這是末法時期眾生不敬重法、不明佛法的緣故。
  • 虛雲老和尚:百年三萬六千日,不放身心靜片時
    虛雲到常住打擾一切,蒙和尚及各位班首師父特別優待,已深為抱歉。今天又要我做主法,這個名目,我實不敢承認。現在應慈老法師年高臘長,應歸他來領導才合理。同時常住上的法師很多,都是學德兼優。我是一個水上浮萍,全然無用的一個人。今天以我年紀大,要加諸客氣,這實在是誤會了。
  • 佛學 | 虛雲老和尚:「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金剛經》的總骨
    此「心」即指金剛般若的妙心,所謂二邊不著,中道不安,乃是實相般若之體,如是方名菩薩大行。又這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曹溪惠能六祖大師當初賣柴時間聽到的悟處,從此至五祖請法,更為大悟云: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並有《六祖法寶壇經》流世,其中有明心見性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虛雲老和尚: 識得平常心,一切處都是道
    若真達不疑之道,猶如太虛,廓然蕩豁,豈可強是非耶?」州於言下悟理。我們說古人的空話,說平常心,人人都有,但怎能見得他是道呢?只要識得平常心,則一切處都是道,不識這平常心,就顛顛倒倒了,何故呢?我們不能迴光返照,向外馳求,背覺合塵,朝朝暮暮,隨境遷流,背道而馳,摸不著自己的臉孔,怎樣叫平常心呢?平常就是長遠,一年到頭,一生到死,常常如此,就是平常。
  • 這位法師練成了真正的金剛不壞之身,虛雲老法師的高足彌光法師
    1912年農曆十一月初五日出生于衡州府(今衡陽市),為中國大陸21世紀兩位成就金剛不壞之身的高僧之一。天資清秀伶俐,舉家以水運買賣陶瓷等生活器皿為生,父母去世後以最嚴格的方式為父母守孝三年。民國三十四年,于衡陽市南嶽獅子巖寺禮上鏡下明大師出家,法名昌金,字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