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雲老和尚講述
蔣中和 . 筆記 蔡日新 . 整理
二十二日
僧師開示:修道不難,只要能放下萬緣。人、境相,兩樣都沒有,四大皆空,平平實實地照此去作,即能得道。
並舉例某僧人的行相為例。該僧人耳聾、沒有文化,看上去極其苦惱(因為難以學佛法)。根據僧師的(這番)指引下,得以度脫。
二十三日
僧師開示:一個人有道、還是無道,明眼人一看便知。
並舉例某某縣令;某某出家長老舍利骨為證。
二十四日
僧師召集寺中四眾訓話:時局日益緊急,生死自有命定。能夠躲脫的,不是禍;是禍躲不脫。大家毋庸惶懼憂慮,可安心在此,勇猛辦道。
現在有幾件事告示大眾,望深信,認真去辦。
一、從今晚起,每日早、午齋後及晚香時,齊集在祖殿,一起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念一枝香時間。一日三次,普為大地眾生消除橫禍、劫難。
二、重要行李收藏起來,來寄居的男、女居士,都裝成僧、尼模樣。
三、敵人無論是土匪還是強盜,一旦來此,大家照常安居,毋庸驚恐,和平相待,不要和他們計較。對方若是要東西或糧食,任其拿去,不必與爭。
大家聽後,都靜心安居。自廿八晚上起,全寺僧人、在家弟子齊集在祖殿,念觀世音菩薩名號。
到三十日前,僧師開示了三次
第一次,講說舉行念觀音名號,祈求息災,由此因緣拯救黎民百姓。又講說了觀音菩薩的本願,以及年名號的靈感事跡。僧師大略是根據《楞嚴經》(記載是楞嚴經,應該是妙法蓮華經)。
第二次,講說了觀音靈感事跡。
第三次,講說了念觀音的方法:
一、至誠念誦,發心為了饒益眾生;二、心口相應;三、自己聽聞後,觀到自己的本性。
七月二日
僧師開示:傅大士曾留下開示。「在萬物出現前,先有天地。天地本來無形、寂寥;能量是萬物的承載,若離開能量,則四季凋零。」這就是一切萬物的實相。
一切靈魂,本是同等相連。在世間不滅,在聖處不增。就是所謂:心、佛、眾生,三者沒有區別。眾生若能放下認識、情感,顯明了真性,就是見性成佛。
上根接受力強的人,一聽聞就開悟。當下開悟,當下證得,不需要藉助修行。說修行,都是不得已的辦法。
三日
大眾急念觀音後,僧師開示:敵人不退兵,國難不消除,都是緣於眾業所感。也是因為我們平日辦道修德還不夠,臨事不夠誠心。大家須力行懺悔,具足誠心。
五日
僧師開示:佛、菩薩,豈要人念?只是緣於眾生的業障重,佛、菩薩才指示種種法門。念佛、菩薩聖號,不過令眾生澄清妄念,完全見到本來面目。
清淨的珠投在渾濁水中,渾濁的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妄心,妄心不得不淨。如果有人以念誦一菩薩聖號,控制住六根。清淨心念,連續不斷,則當下自與佛菩薩無異。
六日
僧師開示,心即是佛,放下一切,立地成佛。平常心就是道,只要能直接放下,用平常心承載一切環境。僧師又將說了,要善於保養道體,等等圓融頓悟的道理。
七日
僧師開示:修行,必須放下一切,才能入道,否則徒勞無益。要知道,眾生具備的妙明心,本與諸佛無異。只因無始以來,纏繞在百般妄想塵勞中,不能顯現。所以沉淪苦海,流浪生死,不能出離。
諸佛憐憫,不得已,開示了種種修行法門,無非令眾生解脫。就是所謂的,放下一切。放下什麼呢?就是:內六根、外六塵、中六識,這一十八界都要放下,其他名利、恩愛、毀譽、得失,乃至一切財物、性命都要放下。
總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因為這些都是如夢如幻、如電如泡,無可留戀。如果執著其中,就成為了障礙得道的因緣。所以統統都要放下,連放下的念頭也沒有。一放下,一切放下。一時放下,永久放下,盡未來際都放下。如此放下乾淨了、長久了,本妙明心顯現,即與諸佛無異。
僧師說完,就舉例證明。
八日
僧師開示:若明白了『如來』的大意,那麼只要心中保存這個大意,讓心養護起這個意境。隨時隨地,無不是道。若不明白如來的大意,就是在懵懵中修行,隨時隨地,都有墮落坑塹的可能。
僧師,舉例『鹿足仙人』憎恨上天,導致旱災。又舉出飲酒、貪色、犯戒、公案的例子。
九日
僧師開示:修行必須無我,並以此身心都歸於世界。並舉例『持地菩薩』,以及在修滇緬公路的高山上,發生的某菩薩奇蹟。
十日
僧師開示:古人說,修行有三不足。不足食、不足衣、不足睡。
不足食,就是留些飢餓,不宜吃過飽,更不能貪求美味;
不足衣,就是衣服能抵禦寒冷就行,最好是穿補丁的衣服。更不能貪求好看的衣服;
不足睡,就是睡覺能調節疲倦就好,不宜久睡。
如果久睡,愚痴增長。衣服多了,增加掛慮。吃得過飽,不便於用功。
十一日
僧師開示:修行,須辨別真偽、邪正。不然差之毫厘,失之千裡。不但徒勞無益,而且弄錯因果。
以前,常有人作到坐著脫離、或者站著死亡的地步,或者(死後焚燒出)金色的舍利骨成堆。但還是被正眼人,辨別為邪魔外道。何況那些不明如來道理,盲修瞎練,背道而馳者?
所以,古人修行必依止善知識。感覺自己修成了什麼(顯現出什麼境界),必須經過大善知識印證,方為正道。
十二日
僧師開示:古人說,修行容易,習氣難改。習氣不除,總還是凡人。我們修行,究竟是為了何事?原來不過是為了出離生死,但習氣是我們羈絆。若習氣、毛病,沒能除乾淨,生死必然難逃。就像『圓澤禪師』那樣用功,仍不免落入胞胎。
今天的人,毫不打算掃除習氣、毛病,哪有可能了生脫死呢?
十三日
僧師開示:要注意僧人儀軌,上殿要合掌在胸前,五指併攏,兩掌心貼攏,中間不可有縫隙。這是轉十惡,為十善的意思。
二足,成八字形。
身體正直,眼睛觀鼻尖、鼻子觀心。
兩眼不得睜大,不得左顧右盼。
這些僧人儀軌很是重要的,也是除去習氣的重要事件。
十五日
僧師開示:世間不明佛法的人,往往由善因招致惡果。如各地的神壇,常假借佛祖的語言勸世人。但語句中常有顛倒本末、錯誤因果的話,最後變成騙人的妄語。人們或毀謗佛,或毀謗佛法,真是讓人擔心。
十六日
僧師開示:我們念觀音聖號長久,但是國難民災還是不能消除。
一、這是緣於眾生的定業所感,難以輕易移除;
二、由於我們心未至誠,還不能團結統一起來,所以效力不大。
希望大家,從此要至誠懇切,團結起來念『觀自在』名號。
十七日
僧師開示:真心,是無價之寶。賢愚、凡聖;天堂、地獄;穢土、淨土。都是由心造作。
佛祖教導人,顯明了真心,證自性佛。人若能將種種習氣斷盡,那麼真心自顯,自然證得本來具備的佛性。
二十三日
僧師開示:從釋迦佛應世起,歷經了正法千年、像法千年。像法之後,就是末法一萬年。
正法時期,聽聞佛法,悟道的人,到處都是;
像法時期,聽聞佛法,悟道的人也有;
而如今是末法時期,人的根性陋劣。內心學道的能力,在(名利)的澆灌下,變得很薄弱。人們到處說長道短。就算出家僧人,也是有名無實。甚至不知道,出家到底是為何事,根本談不上修行。若說證道者,更是沒有聽說過。
佛法到此,怎麼會不衰退!真是悲哀啊。
二十五日
僧師開示:很多人想讓我開示,其實佛、菩薩、以及祖師,對眾人時時都在開示。每日殿堂上,課本的念誦、各種咒願、以及鐘聲、鼓聲等等,無一不是佛、菩薩、祖師的精言貴語。
人眾若能耳聞、口誦、心中思維、認真修行,那麼成佛有餘,豈還須多說佛法?
如果只是說,卻不修行,那麼說了也無益。
二十六日
僧師開示:妄念,人人都有。然而,妄念生起時,自己要知道。知道,卻不跟隨,就是不相續。不相續,就是不被妄念所轉;即使妄念起、滅,也不過如同廣大虛空中的浮雲。而廣大的虛空,永遠也不會變。
佛說一切法,都是為了對治妄念。妄念若無,自然不再需要佛法來対治。然而,凡夫流浪在生死輪迴。從無始劫以來,染上深深的習氣。若不假借佛法來修治,那麼生死不能解脫。
如果決定修行哪一個法門,就要盡此一生去修行。不可朝三暮四(一會修行這個,一會修行那個),徒勞心力。
僧師又說:今生能作出家人,都是過去世中,培植了善根。否則,必定不得出家作和尚。和尚,不是窮苦人作的。若是窮苦人作的了,為何乞丐不作和尚?和尚,也不是富貴人作的。若是富貴人作的了,何以未曾見過富貴人去作和尚?
有的居士也能放下富貴、功名。也能吃長素、也能打坐、也能禮佛誦經、對佛法也能懂能講。但是要他作和尚,就不肯了。足以見得,作和尚不容易。哪怕只是一個苦惱的和尚,都有他前生的栽培。
不過,既然已經作了和尚,就不可虛度。(明明)到了寶山,卻空手而回。
二十七日
僧師開示:古人說,人壽不滿百,常懷千歲憂。貪名貪利,終身忙碌,為自己、為子孫,從年初一忙到臘月三十。
等到生命大限到來,總是一場空。回首看看,得人身者少,墮落三惡道者多。所以,我們今日之所以能披上袈裟,真的是由於前生的栽培。所以要警醒努力,不可輕易放過。一定要在此生,了脫生死,以除永久重苦之患。否則披著袈裟,卻失去了人身(投生到三惡道中)。那麼,過去世中栽培、今生勞苦的,豈不都白白浪費、可惜了!
僧師又說:果報清了,那麼業障它本來就是空的。若果報未了,那麼還要再償還前世的債。梁武帝前身是樵夫時,拿鬥笠為佛像遮雨,又以鮮花供佛,緣於此才獲得了做皇帝的果報。但是,緣於他逼死一隻猴子,遭到了侯景叛亂而死。雖然當時有菩薩化身,比如『志公』等比丘的擁護,也不能解除他的定業。雖然罪、福,都是由心所造,但是只要清了,那麼它本來就是空的。所以,修行人不可不求了脫果報。
二十九日
僧師開示:修行,必須認識心。古人說,若是認識心,那麼大地無寸土。要知道,是成為聖人,還是成為凡人;是成佛,還是作眾生,都取決於這顆心。若是這顆心不明了,那麼修行又有什麼益處。
那麼,到哪裡去尋找這顆心呢?只要能放下一切緣,連善、惡都不去分辨。一念不生,真心就會現前。這心,只要出現過一次,那麼就會時時出現,永遠出現。它不會被塵勞汙染,那麼自己當下就是佛。
三十一日
僧師開示:心即是佛。放下即成佛的道理,極其圓滿,極其美妙。僧師然後用神通,舉起缽,讓它在空中飛。神通妙用,不可思議。
八月一日
僧師開示:所謂的說法,必然起因當時有聽法者、接受佛法者,所以才說。若時機不相應,那麼就不說。就算說了,也沒有益處。
二日
僧師開示:三界並不安全,猶如著了火的房子。了生脫死,才是重要事。若不是大力懺悔,勇猛精進,刻骨銘心,不容易了脫生死。
僧師舉出很多,前生出家苦修,來生得福後,卻墮落的例子。讓聽聞者驚慌。
三日
僧師開示:十法界,都是由心所造。出離輪迴的四種聖人、輪迴中的六種凡夫,都是自作自受。大修行人,只願成就正等正覺,其它什麼也不追求。
僧師又詳細描述了三界、六道輪迴的道理。苦、樂,互相升降的因果。
七日。
僧師開示:觀音菩薩,很久劫前已經成佛。現在的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是菩薩的誕辰、成道、涅磐等日,是出自《觀音菩薩修行香山記》。這些都是觀音菩薩的化身。
十日
僧師開示:凡間的感情不盡,習氣不除,終不能成佛。命根(指淫慾)未斷,妄念仍起,生死就不能了斷。所以修行一定要用真功夫,將世間的感情、習氣、淫慾,徹底地掀翻不成。
僧師,同時舉出釋迦牟尼佛,在往昔時候種種苦行的例子。
十二日
僧師向大眾開示:他痛論生、死大事。無常(死亡)迅速,一旦失去人身,萬劫難復。此身,若不在今生獲得救度,難道還要等到何生去獲救度。
僧師,對於『此身』的要領,言之痛切,讓聽聞者驚慌。
十四日
僧師向大眾開示:一切皆空,這個道理很好明白。但是世人不能領悟,迷惑顛倒,真是可憐。
十六日
僧師開示:學佛,也是容易事,也是難事。
通過言語教導,理解開悟。這個道理,就很容易。
不通過言語頓悟,如果用功得當,即親自見到自己本來面目,也不是難事。
但要得到真實受用,不被一切境界所轉,隨時隨地自己可以作主。能夠解脫,獲得自在。若是遇到挫折,環境動搖時,都能保持這般心境,那就非要年久月深下功夫,無明煩惱斷盡,習氣毛病掃清不可。在事情上獲得磨練,真正證悟,這是難事。
另外,斷無明煩惱,除掉習氣毛病,莫如嚴持戒律;一個人戒律清淨,無明煩惱、習氣毛病自然除掉。若不持戒律,縱然修習有成,也是天魔外道。
十七日
僧師開示:參學者,有三個要領:
一、 要有好眼目,能辨邪正;
二、 要有好耳,能分清濁;
三、 要有大肚,能包容一切。
參學者,有這三個要領,才能獲得真實利益。否則,自己都沒有主見,為他人所轉,難免不上當。
十九日
僧師開示:心、佛、眾生,三者沒有區別。我們本來是佛,為何佛有無量智慧、無量神通、無量光明,而我們沒有?都是因為我們不相信自己,輕看自己,所以變成了眾生知見。無明煩惱、貪嗔痴愛、貢高我慢、欺誑嫉妒,種種愚痴的迷惑,覆蓋了本來的佛性,佛性不能出現。
因此,佛制定了戒律,就是要佛弟子遵守。藉此,除去一切習氣毛病。習氣毛病一除,佛性現前,自然成佛。
二十二日
僧師開示:他對於『放下十八界,單單一個真如的道理』,講說的很詳細、清晰。
這日,在(早課)散香後,我到方丈這裡頂禮,陳述了自己的四個根本大願:
一、消滅無量劫罪孽
二、證遍法界三身
三、莊嚴清淨十方世界
四、普度一切眾生
另外,四個此生的志願 —— 1)建設新寧遠 2)建設新湖南 3)建設新中國 4)建立新世界
僧師對於根本四願,贊成;對於此生志願,說做不到。並說明了,人心複雜,眾生難調。自古以來,興敗成亡。善因流轉到惡果,等等各種情形。如果真的想在世間事情中調和,先要快速了卻生死,著急求出離三界。(將來)果真有願,乘願再來世間不遲。
二十三日
清晨,在諸佛、菩薩前,燃香禮拜。禮敬、辭別了虛雲老和尚以及大眾。出山門時,僧師囑託:若不去重慶,在家無事,可以再來。其餘人,也應聲而說。
智慧和尚,敘述虛雲老和尚的奇能異事,說:
一日,戴季陶居士帶領男、女、老、幼多人,在南華寺禮敬虛雲僧師。僧師拿一盞小壺,輪流給各位酌水,三圈下來,水還沒倒完。又拿一疊瓜子,到處給客人吃,卻不見瓜子越來越少。等到大眾辭別要回去了,僧師拿蠟燭,在大風中給大家照路。從方丈室一直到出山門,火不被大風吹滅。眾人都覺得奇怪。
又說:在一個巨大的房子裡,有個怪異人,別人不敢去居住。等到僧師去居住,自此以後,再也沒有怪異的事情。僧師剛來山門時,遇到狐狸跪伏著。僧師為它,授予三皈依,狐狸於是離開了。
關於我們
心燈佛教網
http://www.xindeng.org/
註:用電腦瀏覽體驗十二種皮膚莊嚴清淨的網站
佛陀正法網
http://www.fotuozhengfa.com/
佛陀視頻網 (複製網址到瀏覽器打開)
http://www.fotuo.tv/
藏經閣-大藏經
http://www.sutra.org.cn/
佛教音樂網-蓮心佛音網
http://www.foyin.cc
佛教圖片網
http://www.fjtp.org
註:在微信裡選擇網址收藏或用瀏覽器打開即可瀏覽。
佛學資料非常全的微信公眾平臺訂閱號
帳戶:fojiaozhengfa
名稱:(正法住世)
佛子必用之微信公眾平臺官方認證訂閱號
帳戶:xindengfojiao
名稱:(心燈文化傳播)
打開微信搜索輸入帳戶即可關注到我們,收看每日更新系統的佛法修學內容,佛教故事,中醫養生,祖師開示,佛經淺釋,佛教音樂,佛教視頻等內容。
——心燈佛教文化傳播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