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名流:臥薪嘗膽的句踐其實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小人(圖)

2021-02-23 文裁縫

節選自《歷史名流:虛實之間的人物傳奇》,中國工人出版社

  「越王句踐破吳歸,義士還鄉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

  身為紹興人,本應該對本鄉的前賢多懷尊敬乃至崇拜的感情。然而,對於紹興歷史上的第一號名人——越王句踐,筆者卻怎麼也難以萌生敬重仰慕的情愫。的確,他是一位英雄,臥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在吳越兩國的生死較量中笑到了最後。換言之,他從絕境中奮起,歷經艱苦卓絕的奮鬥,終於統率敝鄉的先輩子民一舉戰勝盤踞在今太湖流域一帶的吳國雄獅,逆襲成功,成為春秋歷史上的最後一位霸主。

  他的奮鬥與成就,稱得上是歷史上東山再起、捲土重來、死灰復燃、扭轉乾坤的典範,是名副其實的勝利者。正是因為這個緣故,越王句踐便成了歷史上備受肯定和推崇的正面人物。中國人素來奉行「功利至上」的原則,所謂「成者王侯敗者寇」,尤其是像句踐這種原本處於絕對劣勢的人物,居然能憑藉自己的不懈努力,而實現強弱態勢的徹底 轉換,由失敗者一變而成為勝利者,這實在是太叫人讚嘆備至了。在他身上,可以看到一種百折不撓的精神。韌性與堅強,乃成就大事的前提,一般人很難具備,可是句踐做到了。這不能不讓人驚詫,更不能不讓人佩服。

  於是乎,數千年來,句踐就成了不屈服於命運、能夠將未來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偉大標杆,所謂的「膽劍精神」也作為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資源而被謳歌、嘉許至今天。甚至成了人們寄託憂國情懷、恢復中原追求的文化象徵與精神符號:像南宋人柴望的《越王句踐墓》一詩,就很典型地反映了這樣的意識:「秦望山頭自夕陽,傷心誰復賦悽涼。今人不見亡吳事,故墓猶傳霸越鄉。雨打亂花迷復道,鳥翻黃葉下宮牆。登臨莫向高臺望,煙樹中原正渺茫。 」

  但是,歷史主義的基本觀點告訴我們,對任何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考察與評價,不能離開「知人論世」的立場,不能以「成王敗寇」的功利主義為唯一的判斷標準。句踐固然贏了,但說到底贏得並不光彩;夫差的確輸了,但輸得很有尊嚴。句踐的勝利,說到底是突破人類道德良知的底線,蔑視和毀滅公認的規則為前提的;夫差之所以大敗虧輸,身死國滅,同樣是因他始終按規則出牌而付出慘痛的代價。從這個意義上講,不加分析、不加區別地一味肯定越王句踐和絕對否定吳王夫差,在歷史的價值取向上是有問題的。因為它必然會導致價值觀的紊亂和善惡觀的顛倒,造成小人文化的猖獗和君子精神的沉淪。

  越王句踐的本性,從根本上來講,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即「狼子野心,蛇蠍心腸」。範蠡說他「長頸鳥喙」,可謂非常到位,十分傳神。這種邪惡的本性加上堅韌的毅力和出眾的才能,對社會普遍道德觀的破壞,對人類良知的挑戰,其危害之大,毀滅之烈尤其嚴重,尤其恐怖。應該說,句踐一登上歷史舞臺,就毫不掩飾地釋放了這種邪惡醜陋的能量。

  早在槜李之戰中,面對強大的吳軍和身經百戰的前輩吳王闔閭,他居然能劍走偏鋒、匪夷所思地採取了極端的賤招:「二君有治,臣奸旗鼓,不敏於君之行前,不敢逃刑,敢歸死。 」 在陣前,句踐讓數百囚徒排成三列當眾自刎,並趁著吳軍將士目瞪口呆、驚魂未定之際發起進攻,予以毀滅性的打擊,一舉而克,凱旋而歸。這種做法充滿著血腥與殘忍,屬於徹頭徹尾的下三爛手段,靠此取勝,顯然是完全打破了人類的道德底線,如果這不是禽獸不如的行為,那還有什麼才算是禽獸不如的行為!

  更讓人切齒痛恨的是,越王句踐「食髓知味」,在後來的吳越角逐中一而再、再而三地使出類似的賤招,將陰險毒辣的小人文化發揮到淋漓盡致的程度。如將煮熟的稻種送給吳國,導致遭遇天災之苦的吳國民眾雪上加霜,農田顆粒無收,就是頗有典型意義的事例。

  眾所周知,按照當時通行的「軍禮」原則,「不加喪,不因兇」是軍事行動的重要戒律之一。也就是說,不能乘人家國君新喪、正進行權力交接之時展開進攻,也不允許在敵對國家遭逢天災、出現饑荒兇年之時發動戰爭。不僅如此,敵對國家之間還有在兇荒年份開展救助的義務。這就是上古的「人道主義」傳統。

  例如當年秦晉互為敵國,可晉國鬧災荒時,秦國卻施之以援手,將大批的糧食,通過舟運贈送晉國,以解晉國民眾的燃眉之急。《左傳》對此有詳盡的記載,稱之為「泛舟之役」。這種傳統一直延伸到春秋末年,吳王夫差很好地恪守了這種「救荒賑災」的基本原則。當越國鬧災荒,向吳國提出借稻種的請求時,夫差毫不遲疑地滿足了對方的願望。可是,風水輪流轉,等到吳國遇上同樣的困難,向越國借稻種之時,越王句踐不出借也就算了,可他竟然想出最最惡毒的招數,將稻種煮熟了之後再行出借。這樣的種子播種在土地上,當然不會發芽,更不會成長,使得吳國錯失救荒賑災的最佳時機,進一步加重災難的後果。這樣的賤招,很顯然不是人幹的事。可越王句踐就這麼做了,而且做得如此從容,如此自然,絲毫沒有流露道德上的愧疚,這絕對稱得上是古代版的「我是流氓我怕誰」了!

  相形之下,吳王夫差就吃虧在他的內心深處,尚存留著一定的貴族精神之氣息。作為一個統治者,他當然也不是什麼善茬兒。可是,吳國畢竟是泰伯、仲雍歷盡千辛萬苦所建立的國家,周禮文化的傳統相對保留得較多,所以,在原則問題上,作為泰伯的後裔,吳王夫差還是能夠按照既有的規則出牌的。「軍禮」提倡「服而舍人」「又能舍服,是以明其勇也」,孔夫子也主張「興滅國,繼絕世,舉 逸民」,這是戰爭「善後」問題上的公認規則。因此,當夫椒之戰大獲全勝之際,吳王夫差對越王句踐沒有採取趕盡殺絕的做法,而是按「軍禮」的要求辦事,放越王句踐一馬,允許越國繼續存在。這也是合乎邏輯、合乎常規的選擇,當屬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問題是,吳王夫差的君子之舉,遇上了像越王句踐這樣徹頭徹尾的小人時,就顯得完全徒勞,純屬笑話了。古道熱腸 PK冷血無恥的結果,當然是後者勝出。善在惡的面前永遠是軟弱的,正義在邪惡的面前始終是無奈的,這是千古顛撲不破的歷史教訓。無怪乎,後人要為夫差的「一日縱敵,數世之患」而一掬同情之淚了,「越王兵敗已山棲,豈望全生出會稽。何事夫差無遠慮,更開羅網放鯨鯢」。 a在中國的歷史上,君子鬥不過小人,貴族鬥不過無賴,似乎是一種常態。一個人,一旦能突破道德的底線,不講求遊戲的規則,那麼,在功利至上的世界中,就可以暢行無阻,無往而不勝。所謂「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所道出的正是這個沉重的歷史事實。

  越王句踐肆無忌憚,為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沒有任何思想負擔地濫用各種損招、賤招,所以,他最終贏了,贏得「理直氣壯」,勝得「圓滿亮麗」。而後人對此不僅少有譴責,反而津津樂道他的「成功」,他的「霸業」,只看到其「臥薪嘗膽」、快意復仇的光鮮,而有意無意地抹去其卑鄙無恥、醜陋邪惡的形象。這不能不說是歷史的扭曲與歷史的悲哀,也給後世的人們做出了一種十分醜陋的負面示範,真可謂「千年為過,句踐的罪孽難消」! 

關注文裁縫微信號:文裁縫,閱讀下列文章: 

長篇連載曾國藩成功的秘密

盤點皇帝出生時的靈異事件

歷數盜墓史上的挖祖墳事件

揭秘史上的十二大風水先生

文裁縫點評末世預言七宗罪

梁宏達所有點評富二代文章

點擊購買:


相關焦點

  • 臥薪嘗膽:一個流傳千古的勵志故事,卻被證實是虛構
    春秋吳越爭霸,打了敗仗的勾踐臥薪嘗膽,勵精圖治,最終雪恥滅吳。作為一個流傳千古的勵志故事,臥薪嘗膽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奮發向上,所謂「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四個字告訴世人,只要胸有大志,那麼身處逆境也可成功。 然而,歷史上真有「臥薪嘗膽」這回事嗎?
  • 句踐走過(一)
    句踐走過 (系列之一)句踐要走了。我一直在猜想,句踐走的時候,隨身帶了哪些東西;一路上,他將看到怎麼樣的景色。沒有哪一架攝像機能夠越過二千五百年時光,去瞄準這位年輕的越國國王,他的個子、神態、穿著和音色,都在風中失傳。我更不知道這位堅毅的國王對歷史和現狀是怎樣認識的。
  • 勾踐與句踐
    發這個心其實很難,像我這樣的鄉下人進省城很難得的事情。去之前有人告訴我宣傳圖案上「越王時代」的越字也不對,我看了看,也沒有什麼對不對的,一般美術體,不能要求人家都懂標準篆刻。回來之後郭才告訴我,標的是句踐踐,我問為什麼?他說有人特別這樣解釋。這樣我當時就感覺不好了。但並沒有說什麼。昨天送兒子去培訓班,我拿支筆弄張紙頭在上面塗出勾踐劍的「勾」字原銘和州句劍的」句」字原銘。
  • 到底是越王「勾踐」還是「句踐」?解答來了!
    我們認為,湘湖景區越王城遺址公園中越王祠內的「句踐」二字並不存在書寫上的問題,而且還蘊含著悠久的歷史文化。理由如下:一、尊重歷史文化。「句」用作人名,在中國有非常悠久的歷史。1959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史記》當中就寫作「句踐」。
  • 為什麼易中天建議人們,不要再宣揚「臥薪嘗膽」的故事?
    而他曾提議刪除課本上關於「臥薪嘗膽」的課文,理由其實很簡單,就是勾踐人品不行。人們對勾踐的印象,幾乎全部來自於課本上「臥薪嘗膽」的故事中透漏出的忍辱負重。然而其實歷史上的勾踐人格的鄙俗,不是學歷史的人還真不太了解。據《國語》記載,這人在位時,為君不勤,奢靡享樂,是個地地道道的無為之主。
  • 中國少數民族歷史人物:臥薪嘗膽為復國,勾踐
    勾踐——臥薪嘗膽矢志復國的越族國君 勾踐,亦作句踐。古越人,春秋末年越國(亦稱于越)國君。生年不詳。相傳其始祖為夏代國王少康的庶子無餘,受封於會稽(今浙江紹興)。傳二十餘世至其父越侯允常,乃與吳國結怨,經常互相徵戰。
  • 繼續說勾踐和句踐
    句字來源是《史記,越(王句踐)世家》,但之後引文他直接寫的是勾踐,非句踐。並引《紀年》,說明菼執是句踐的字,他又說勾踐兩字,雖然是很不容易解詁的,但菼執和勾踐怎麼聯繫呢?因為古人的名和字是有相關意思的,並不隨意。之後他似乎想說什麼,又不想說了。只舉例勾踐兩字不是越王的專利,還有宋勾踐和魯勾踐,這樣勾踐似乎不能做越語的發音來論定。下一條州句,就沒有這個問題。
  • 比特幣仍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災難
    打開APP 比特幣仍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災難 發表於 2019-04-23 14:05:13 而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讓他徹底怒了的導火索是,華盛頓郵報Wonkblog專欄的一篇文章《比特幣仍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災難》,作者是Matt O』Brien。這篇文章試圖從各個方面指出比特幣不行,且不會產生任何實際效果。 Carter解釋說,O』Brien在Wonkblog專欄發表的文章「描述的誤導性畫面是基於錯誤的假設」。他把這篇文章拆解,逐一辯駁。他首先談到,比特幣是不是貨幣。
  • 大家了解臥薪嘗膽背後的故事嗎,越王勾踐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本文為百家號作者《小姨說說歷史》的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從小時候學典故,學國學,一定被要求背過臥薪嘗膽的故事,小時候不懂,按照要求背過,只知道故事裡面有兩個關鍵人物,一個吳王夫差,一個越王勾踐。
  • 小人、真小人,君子、偽君子
    所以,小人往往容易得逞。不過,小人往往也是斤斤計較,一點兒虧都吃不得的人。所以儘管會得逞一時,但時間稍長就會露出尾巴。同時,一旦被算計的人沒有利用價值了,他們薄情寡義的真面目也會暴露無遺。人們大多痛恨小人,但和偽君子比較起來,小人做事的格局比較小,危害相應也小。真小人這個「真」字有兩個含義。一個是有真性情,一個是有真實力。
  • 其實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謠言!
    其實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謠言!首先,徐志摩用了「雲中鶴」這個筆名只發表了一首詩——《一個噩夢》,時間是1924年11月2日。而且這首詩並不出名,在徐志摩生前並未收入文集。再者說,小說中用「雲中鶴」,並不是只有《天龍八部》。因為在徐志摩之前,「雲中鶴」早已有之。清朝文學家蔣士銓在描寫湯顯祖生平戲曲《臨川夢》的一首開場詩中寫道:「翩然一隻雲中鶴,飛去飛來宰相衙。」
  • 歷史故事的成語:臥薪嘗膽
    【出處】  源於《史記專項王勾踐世家》  【釋讀】  後來,人們把這個故事概括為「臥薪嘗膽」,用來形容人刻苦自勵,民奮圖強。
  • 《臥薪嘗膽》人物故事獨特 勾踐更有人類意義
    二零零一年,我到杭州談劇本《天下糧倉》,空餘時間與該劇的劇本策劃、我的文友小說家李森祥聊起了古越歷史多奇人,尤其是勾踐的「臥薪嘗膽」最為奇特。我記憶的盒子也突然打開了:兒時,我家牆上的年畫,就有過「臥薪嘗膽」。
  • 臥薪嘗膽圖大業 優秀經銷商聚嘉園
    以主題為《臥薪嘗膽圖霸未來》--從改變出發,航嘉2013經銷商會議正式拉開序幕。此次經銷商大會,是繼2013航嘉西柏坡代理會之後,直接面向二級經銷商客戶的會議,與其說是會議,其實更多的是答謝和歡聚。  據悉此次會議是航嘉優秀經銷商會議的開幕式和第一場,在未來一個月的時間內,航嘉經銷商會議還將在全國幾個區陸續展開。會議上主要內容除了介紹航嘉最新的產品之外,為了表彰優秀的經銷商,還有出國遊等令人驚豔的獎勵活動。
  • 名流文化
    張擇端  名流是一個以聖人為頂峰的特殊社會群體,也就是說,聖人肯定是名流,但名流未必是聖人,名流的外延要遠大於聖人。名流以其文化素養、文化格調和文化創造影響著社會,形成一種社會文化效應和文化風尚。中原歷史名人輩出。據統計,在二十四史中立傳的歷史人物5700餘人,其中河南籍的歷史名人為912人,佔總數的15.8%。唐代留名的2000多名作家,河南居兩成。
  • 臥薪嘗膽的薪指什麼?臥薪嘗膽中臥的意思
    臥薪嘗膽的薪指什麼臥薪嘗膽中的薪是乾草和柴火等意思。臥薪嘗膽出自於一個典故,與越王勾踐相關,後來引申出來的意思就是說個人通過自己奮發圖強,得以改變現狀,一雪前恥,經常作為勵志語言來使用。後來,臥薪嘗膽成為了一個著名的故事,後人常用於自我鼓勵,當自己想要改變現狀時,需要付出努力,受到他人的羞辱和無視時,要時刻提醒自己內心和外在要變得更加強大,才能戰勝對方。臥薪嘗膽中臥的意思臥薪嘗膽中臥的意思是躺或者趴、睡倒。
  • 成語臥薪嘗膽的故事是真的嗎?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說起成語臥薪嘗膽,總會想起越王勾踐,因為這是家喻戶曉的歷史故事了。這就是成語臥薪嘗膽的典故。不過,「臥薪」和「嘗膽」組成成語,還要到宋朝時期。蘇軾在《擬孫權答曹操書》中第一次使用:「僕受遣以來;臥薪嘗膽;悼日月之逾邁而嘆功名之不立。」於是,後世很多學者對這個成語表示質疑。
  • 臥薪嘗膽,說勾踐鋪草睡覺,嘗苦膽勵己,其實是一種委婉的說法
    委婉西方人講直白,喜歡就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開門見山;而中國人卻講委婉,嘴上說討厭心裡其實是喜歡,說你是個好人心裡其實是講我們不合適在一起。事後要洗手,於是把排洩過程滯後,拿洗手代替),古人說更衣(如「權起更衣」);男女性事不會直白的叫性交,而喚作上床(先上床再做事,把不好意思明講的性事隱去,摁到前面的一個步驟上)。再如,臥薪嘗膽,說的是勾踐鋪著草睡覺,每天嘗苦膽激勵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