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海優秀民營院團獲獎劇目赴長三角(江蘇)宣傳推廣活動」昨天在南京舉行,6部精挑細選的原創新作,將在江蘇多地進行為期一周的集中展演、交流。請聽上海電臺記者曹夢雅發來的報導。
去年,上海100多家民營劇團全年演出場次超過1.6萬場,已佔據上海演出市場的「半壁江山」。今年儘管受疫情影響,上海民營院團的創作未曾停歇,此次展演的滬劇《早春》《玉蘭花開》《銀杏樹下》,話劇《一諾千金》《絕境》,滑稽戲《懸空八隻腳》,是從一年一度的「大考」——「上海市優秀民營院團展演」中脫穎而出的優秀原創新作。上海文慧滬劇團的「當家人」王慧莉說,每年他們在基層演出上百場的同時,也堅持每年創排一臺大戲,今年帶來的《早春》已代表上海民營院團唯一入選了「建黨百年優秀戲曲劇目」重點扶持劇目之列。
王慧莉:「剛開始起步的時候,還是以傳統戲下鄉。後來跟奉賢合作寫了感動中國人物,跟金山合作關於醫護關係的劇,跟崇明關於生態環境。滬劇也能做現實題材,也能體現跟著時代一起走。」
而上海新東苑滬劇團則展現民營院團的社會責任擔當,第一時間把疫情中生死攸關的動人事跡創排為滬劇《玉蘭花開》。藝術總監陳瑜說,在「專業化」的標準下,他們通過不斷創演優質的舞臺作品來獲得話語權。
陳瑜:「我們那裡的看看是一個民營劇團,我們一級演員特別多。要靠口碑的,劇團如果要生存下去站穩腳跟,就是要一絲不苟。」
上海現代人劇社總監張餘說,在「一團一模式」的清晰定位下,他們多年來依託「場團合一」模式,打造懸疑劇場,拓展「演藝新空間」。
張餘:「演藝新空間它實際上是雙業態的,有的它是餐廳、咖啡、酒吧,今年疫情下,我們的劇目是率先比劇場早的在演藝新空間演出,實際上對院團是有更多的出路。」
江蘇省演出公司總經理王莉表示,上海現代人劇社的懸疑題材劇目,每次來南京演出都是一票難求,他們之間已達成合作協議。
王莉:「一開始的時候他們是以租場地的形式來演出,每次來演三場左右都是一票難求的,希望他們以後所製作的劇目能夠形成一個長期的合作,採取這種分票房,大家共同來推廣。」
如今,上海國有院團與民營院團基本形成了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創演格局,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上海文創資金等市級資金也對兩者一視同仁。在上海演出行業協會的推動下,上海民營院團已連續三年分別在長三角地區的三省進行展演。
上海市文旅局副局長金雷表示: 「與長三角兄弟省市進行文化劇目的展演這樣的交流,實際上是整個能夠豐富長三角市民的文化生活。也歡迎長三角的其他的民營院團同行,把他們的優秀劇目送戲到上海來。」
作者:上海電臺記者曹夢雅
編輯:盛豔姿
責任編輯:黃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