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李卉 記者 李鳴)10月29日、30日,江蘇省文化投資管理集團製作、江蘇大劇院出品的原創話劇《朝天宮下》獲邀參與 「藝起前行」優秀新創舞臺作品上海展演,在上座率上限為75%的情況下,一票難求,全場售罄,演出當晚掌聲、喝彩聲不斷。
△ 演出劇照
江蘇故事
故宮人的精神感動全場
「文物就是我們的命!」話劇《朝天宮下》以日軍侵城、南京淪陷為背景,藝術化再現了當時存放在朝天宮地下文物庫房的部分故宮南遷文物危在旦夕,故宮人堅持「國家亡了,有復國之日。文物一毀,文化一亡,就永無復興之望」的理念,與日寇鬥智鬥勇,終於使日本侵略軍掠奪故宮文物的企圖成為泡影,中華國寶得以保全的故事。
△ 演出現場觀眾
是真的嗎?翡翠白菜、富春山居圖……臺上的故事讓觀眾感動,而那一件件逼真的「故宮文物珍寶」又讓他們困惑。據悉,為了更具真實性,江蘇大劇院組織設計師赴南京博物院查閱資料,與文物專家一起研究,按比例還原了當時南遷的部分珍貴歷史文物。
此次話劇《朝天宮下》亮相上海,引起了觀眾及各界專家們的強烈共鳴與萬千感慨。
上海戲劇學院院長黃昌勇說:「此劇的題材既有歷史的縱深又具江蘇地方特色,人物塑造具有鮮明特色,真實可信。主要人物的表演可圈可點,尤其第三幕借『清點文物』弘揚了博大的中華文化,具有很強的感染力。這是近年話劇舞臺難得的新收穫!」
江蘇原創
為紀念、文化、和平而創作
△ 廖屹(前排右三)代表劇組領獎
該劇從創排到製作,充分表現了話劇藝術的特點與魅力,主要力量都出自江蘇本土,凸顯江蘇原創,一是就地取材,充分挖掘江蘇故事;二是就地用人,從編劇、導演到演員、製作,劇組都是江蘇班底;三是就地生產,由江蘇大劇院出品,是真正的江蘇製造。
話劇《朝天宮下》的創作始於2019年底。據江蘇大劇院總經理、出品人廖屹介紹,經過多輪次研究,綜合考慮歷史背景、文化內涵、思想內容、表現手法,決定用話劇的形式切入「故宮文物南遷之行」這個題材,以抗日戰爭時期為大背景,以朝天宮庫房內的國寶守護歷程為背景,描摹中國人的氣節與文化使命,展示江蘇面貌,傳播中國聲音。
△ 章劍華
為打磨好這部匠心之作,講好這段傳奇的南京故事,該劇邀請江蘇省文聯主席章劍華擔綱編劇、蔡向亮擔任導演,還集合了諸多優秀演員,既有郝光、肖明、馬小寧等老戲骨加持,也有孫嵐、李南依、盛凡、譚成傑、張沐陽等一批中青年傑俊參演。該劇於今年7月31日在南京首演後,主創團隊不斷吸取意見,在劇情、表演細節等方面進行了反覆調整。
這既是一部歷史劇,更是一部文化劇。江蘇省文聯主席、該劇編劇、藝術總監章劍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朝天宮下》首先是為紀念而創作,今年恰逢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年、南京大屠殺83周年祭,在這重要的歷史節點創作此劇,意義非凡,「第二是為文化而創作。雖講述抗日戰爭期間的故事,但著力展現的是中華文化瑰寶、知識分子文化使命感。第三是為和平而創作,世界和平是永恆的主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建設世界命運共同體是我們的追求。」
在剛剛落幕的2020紫金文化藝術節上,話劇《朝天宮下》榮獲紫金文化藝術節「優秀劇目獎」。
據悉,該劇將於國家公祭日前後再度在江蘇大劇院上演,以守護文脈的國魂,追憶硝煙戰火中逝去的生命。
(編輯 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