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著舞臺唱主角 話劇演出的原創劇本缺失

2020-12-17 搜狐網

  從中外名著追到暢銷書,從書本到書本 話劇演出原創劇本缺失

  從俄國作家契訶夫的絕筆之作《櫻桃園》,到即將由焦晃與奚美娟聯手搬演的英國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簡·愛》;從張愛玲的《金鎖記》《太太萬歲》《傾城之戀》,到白先勇的《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從王安憶的《長恨歌》,到裘山山的《我在天堂等你》;從王文華的成名作《蛋白質女孩》,到石康的暢銷小說《支離破碎》《晃晃悠悠》;從網上流行的《鬼馬嘉年華》,到正在熱演的網絡小說《戀人》……近期上海話劇舞臺上演的不少話劇,都改編自名著或暢銷書。熱門作品改編話劇,是獨闢蹊徑還是走捷徑?人們議論不一。

  改編豐富了舞臺創作

  今年50歲的王女士是《簡·愛》的忠實書迷。「你以為我貧窮、低微、不美、矮小,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時至今日,她依舊能夠脫口背出小說中女主人公的這段經典獨白。聽說這部小說將被搬上話劇舞臺,王女士十分興奮:「我特別期待能早日看到話劇版《簡·愛》。現在舞臺原創劇本缺失,將經典名著和暢銷小說改編成話劇,不失為一條贏得市場和觀眾的捷徑。」來滬角逐「白玉蘭獎」的軍旅話劇《我在天堂等你》,也讓大家耳目一新。華師大某學生說,他雖然看過這部獲獎小說,但他不是為滿足對情節的獵奇心而來,而是為了再體驗一次原著帶給自己的心靈震蕩。他建議,話劇舞臺應多改編一些這樣大氣的作品。

  拉近觀眾與演出的距離

  被網絡小說吸引進劇場的青年也越來越多。正在話劇大廈熱演的《戀人》,不僅首輪14場演出場場爆滿,二輪演出同樣一票難求。

  《戀人》的製作人吳嘉認為,根據網絡小說改編的網絡話劇,拉近了觀演之間的距離,所以特別受時尚青年歡迎。這兩年,上海就有不少這樣的話劇,如編劇李容和導演楊昕巍3次合作,連推慕容雪村3部作品。浙江來滬的《同行》也改編自風行的網絡小說。北京同樣演出了痞子蔡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愛爾蘭咖啡》,以及根據韓國網絡小說改編的《我的野蠻女友》;另一部根據慕容雪村小說《異教徒之筐》改編的話劇也將在春節亮相。

  「一窩蜂」不是好事

  現代人劇社負責人張餘指出,熱門作品改編是一條捷徑,因為不僅有現成的故事框架和人物關係,還提供了市場賣點和眼球效應。但一旦成為一窩蜂,就不是好事了。話劇中心老總楊紹林表示,我們的時代需要精品力作,我們的舞臺也應該豐富多樣。站在別人的肩膀上進行二度創作雖然省力,但畢竟是給他人做嫁衣裳。改編別人作品總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原創作品的自由度則要大得多。

  重視原創,加強專業編劇隊伍的培養和建設迫在眉睫。儘管小說改編的話劇在國內外不乏成功的先例,但終究沒有聽說哪位劇作家是專靠改編小說而成為大師的。

  



相關焦點

  • 異彩魔方經典原創話劇《勇敢的可可西》將再登鄭州舞臺
    原標題:異彩魔方經典原創話劇《勇敢的可可西》將再登鄭州舞臺「十一」長假剛剛過去,但「金秋十月演出季」還在繼續。異彩魔方經典原創兒童劇《勇敢的可可西》將於10月28日,29日兩天在鄭州黃河科技學院進行再次演出。
  • 話劇《深淵》:升維的舞臺,升級的懸疑
    話劇《深淵》在舞臺呈現上,採用了影像結合的手法。(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供圖)  懸疑大戲《深淵》第二輪演出前天在上海大劇院大劇場內圓滿收官。這部開票伊始「一秒售罄」的人氣之作,也成為上海話劇藝術中心2020年最成功的原創製作。從構思、劇本創作、導演創作到舞臺合成均誕生於疫情之下的上半年,於演出「停擺期」孵化、發芽,經歷兩輪演出「實戰」打磨,《深淵》收穫的不僅僅是本土懸疑話劇類型創作的巨大進步。  演出現場不少是慕名前來的戲迷,更有不少二刷的戲迷「老帶新」入場。
  • 「話劇就是為了在舞臺上,人和人的相遇」
    這個冬天下午,導演呂睿和編劇陳思安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排練廳,為了新年即將上演的話劇《冒牌人生》繼續做劇本臺詞調整與拉鋸。呂睿,男,1988年生人。職業,話劇導演。自小學六年級從北京搬到上海後生活至今,鄉音無改,但自認沒有北京人一開口就帶著「我不是跟你吹啊」勁頭的習慣。高一進了學校戲劇社,接著在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學習四年,畢業後進入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工作至今。
  • 大型原創話劇《八步沙》劇本研討會在蘭舉行
    大型原創話劇《八步沙》劇本研討會在蘭舉行每日甘肅網1月8日訊(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平麗豔 楊亮)「時代楷模」——八步沙「六老漢」,三代人堅持38年壓沙植樹,讓荒漠變綠洲的事跡激勵著億萬國人。1月6日下午,省文化和旅遊廳、甘肅演藝集團組織召開話劇《八步沙》劇本研討會,為把「八步沙」英模群體搬上舞臺提前「把脈會診」。話劇《八步沙》作為中宣部2021年向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獻禮重點劇目,自立項以來,甘肅演藝集團話劇院主創團隊多次深入武威市古浪八步沙林場和民勤治沙基地,對八步沙「六老漢」三代人治沙感人事跡和我省治沙成就進行深度挖掘。
  • 重慶巫山下莊絕壁修路被搬上話劇舞臺
    12月18日晚,天氣雖然寒冷,重慶國泰藝術中心劇場卻暖意洋洋,萬州原創話劇《薪火》在「暢想新時代·闊步迎小康」優秀原創劇目展演中亮相。現場觀眾隨著劇情的發展時而緊張時而歡笑,純樸的鄉音、扣人的情節、動情的表演,贏得觀眾陣陣熱烈的掌聲。
  • 青島原創話劇《家有遺產》國家大劇院圓滿收官
    由青島演藝集團出品、青島市話劇院創作演出的原創話劇《家有遺產》於2月23、24日亮相國家大劇院戲劇場,演繹青島「家風」。這不僅是青島本土原創話劇第一次走進國家大劇院,也是山東省大型話劇首次亮相國家大劇院。
  • 上海戲劇學院院長黃昌勇編劇,話劇《前哨》明年2月首演,劇本大綱六...
    以這群龍華英烈為主角的大型原創話劇《前哨》2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該劇將於明年2月7日—9日在上戲實驗劇院首演,而2月7日正是這批烈士的就義紀念日。 發布會上,項目合作單位正式籤署合作協議,以期未來對龍華題材的舞臺藝術作品進行系列創作。
  • 原創話劇《上甘嶺》傳承「上甘嶺」的滿腔熱血
    10月1日,在上海保利劇院的舞臺上,原創話劇《上甘嶺》迎來了首演。在謝幕的一刻,歌手阿雲嘎登臺獻唱,全場觀眾揮動手中紅旗,集體起立、自發與臺上演員共同合唱歌曲《我的祖國》,構成動人一幕。
  • 佛山本土原創話劇《滿庭芳》獲滿堂彩 傳遞生活正能量
    原創話劇有值得耕耘的土壤  作為禪城區傾力打造的精品話劇,《滿庭芳》接下來還將持續演出。「立足原創打造精品的落腳點,還要讓群眾能夠經常性地欣賞到這些優秀作品。」沈小麗告訴記者,不少觀眾在演出結束後給話劇提出了改進建議,有些提出某些情節可以更加緊湊,有些在燈光、音樂選取、化妝等方面提供建議,「觀眾越來越專業」。
  • 走近巨匠|焦菊隱的「一戲一格」,對當下話劇舞臺的啟示
    所以,除劇本內容外,劇作者的寫作方法、作品的風格形式,同樣也是導演必須考量的重要因素。 正是基於這一認識,焦菊隱在《關於話劇汲取戲曲表演手法問題》一文中將話劇劇本劃分為兩大類型:「(1)散文式的;(2)詩意的、抒情式的。如果作家的感情是澎湃的,作品是富於詩意的,而我們用寫實的方式來處理,可能就限制了戲劇的感染力,演出就可能失敗。」
  • 北京東城回民實驗小學舉辦話劇匯演 師生原創校園故事感動觀眾
    把發生在校園裡的溫暖故事寫成話劇劇本,師生同臺演出,在舞臺上藝術地還原。近日,東城區回民實驗小學在北京市少年宮舉行「不忘初心 真愛無痕」話劇匯演,一個個由師生原創的校園故事感動了臺下700多位觀眾。在話劇《一個也不能少》中,表演殘疾學生的女生站在「月亮船」上。校長劉燕君在舞臺上與學生一同表演。化妝間,高年級大姐姐為小弟弟化妝。四年級學生在話劇演出中配合劇情,表演沙畫《不忘初心真愛無痕》。演出前,一名男生在舞臺上興奮得跑來跑去。音樂劇《精彩背後》再現金帆話劇團日常排練的真實情景。
  • 《簡愛》搬上話劇舞臺 袁泉見王洛勇「自來熟」
    網易娛樂6月23日訊 夏洛蒂·勃朗特名著《簡·愛》首度被搬上中國話劇舞臺,王曉鷹執導,袁泉、王洛勇聯合主演,並已於本月19日開始演出。王洛勇身為百老匯華裔第一人,表演經驗豐富,袁泉表示自己在1999年就曾在紐約看過他出演的《西貢小姐》,更大讚他是那種長期在舞臺上存在的演員,有強大的氣場令人折服。袁泉說,儘管二人在《暗戀桃花源》的時候錯過了,但上一次還是見過,所以排練《簡·愛》的時候第一次見面還挺「自來熟」。在排練之餘,王洛勇對於《簡·愛》也提出了許多意見。 「王老師凌晨四點鐘到的北京,中午十一點就進劇場排練了。
  • 經典劇目 魅力原創 12月古城舞臺好戲多
    隨著賀歲大片在銀幕上的群雄逐鹿,古城西安的文化演出活動也變得熱鬧起來。一曲曲慷慨激昂的優美旋律開始流淌,一段段爆笑犀利的話劇臺詞傳播開來,或是有著獨特藝術風情的新年音樂會,或是令文藝青年沉醉的先鋒話劇,這些活躍在古城舞臺上的「大戲」,為西安市民帶來冬日裡的藝術暖陽。
  • 玩一場「千人劇本殺」!經典懸疑話劇《無人生還》椰城上演
    自2007年首演以來,《無人生還》至今已經演出了近600場,在豆瓣網站上獲得了8.5分(滿分10分)的高度評價。  「我認為這部話劇能夠徵服觀眾,最大的功臣是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劇本。」林奕說,為了高度忠於原著,劇組對劇本幾乎沒有進行任何本土化改編,排練時也會把英文原版劇本放在一旁,不斷對照、推敲。  儘管有「推理小說女王」做背書,劇組依然在自己範圍內力圖精益求精。
  • 原創話劇《劉真來啦》用黑色幽默聚焦「空巢老人」
    中國國家話劇院出品、演出的原創話劇《劉真來啦》將以「黑色幽默」的形式,用幽默喜劇來戳中當下這一社會痛點。該劇講述了步入老年的女幹部杜老太太因為性格古怪,身邊的保姆換了又換,讓女兒杜文靜頭痛不已。一個叫劉真的農村婦女成了杜老太太的保姆。劉真與杜老太太處處不對付,幾次差點被老太太辭退。
  • 許昌市群藝館原創方言話劇《風雨好喜來》在許昌電氣職業學院演出
    映象網許昌訊(記者 康世保 實習生 趙悠然)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校園文化生活,11月27日至28日,許昌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送文化進校園活動走進許昌電氣職業學院,許昌市群藝館在許昌電氣職業學院行政樓會議中心為廣大師生演出原創方言話劇《風雨好喜來》。
  • 話劇《白鹿原》:不是所有的文學名著都能改編成戲劇
    2016年,在北京人藝版劇本的基礎上加以調整,由胡宗琪導演、孟冰編劇的陝西人藝版《白鹿原》在北京中國劇院上演。這個版本上演後,被評為「中國當代戲劇巔峰之作」,是《白鹿原》原著作者陳忠實最滿意的戲劇版本。時隔一年,這部《白鹿原》重回北京,將於3月29日在北京保利劇院演出。究竟是怎樣一部戲劇能獲如此盛譽?一部50萬字的文學巨著如何改編成三個半小時、4萬字的話劇劇本?
  • 10月13-23日廣州話劇藝術中心演出《邯鄲記》
    10月13-23日廣州話劇藝術中心演出《邯鄲記》  【戲曲移植】話劇版《邯鄲記》演繹湯公戲曲名作  時間:10月13~23日15:00/19:45  地點:>廣州話劇藝術中心13號劇院  票價:112/160元  《邯鄲記》作為「臨川四夢」中的最後一夢,也是湯顯祖創作的最後一齣劇作。
  • 話劇《紅星照耀中國》埃德加—斯諾走上舞臺
    為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八十五周年與紅軍長徵勝利七十周年,上海文廣演藝中心與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將美國著名記者、作家埃德加·斯諾的經典作品《紅星照耀中國》(RED STAR OVER CHINA)搬上了話劇舞臺,國際友人大山在劇中飾演斯諾一角。目前,該劇在正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緊鑼密鼓地排練,將於6月23日——7月1日在美琪大戲院演出8場。
  • 「2020演出+版權」上海市中級演出經紀人專題集訓班圓滿結束
    張律師提出演出劇本的來源不同,基於《著作權法》保護的實操側重點是有所區別的,演出經紀人在實務操作過程中應注意基於授權獲得的劇本與委託創作劇本在授權方式、授權內容以及授權主體的適格問題、歸屬上的差異,並對職務作品、劇本標題、內容、劇本創意能否獲得《著作權法》保護及相關侵權認定等方面結合實際案例進行了詳細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