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和上海交通大學雙重領導的市重點寄宿制高中,2005年被命名為首批「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連續18年獲得「上海市文明單位」稱號。
學校堅持「依託交大,內實外名」的辦學策略,發揚「求實,求高,求新」的辦學傳統,生成「思源致遠,創生卓越」的辦學理念,堅持「自主探索、相互激發」的育人方式。
2019年,交大附中成為全市中小學中唯一一所獲評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狀的學校,校團委獲得「全國五四紅旗團委」稱號。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批較有影響力的名師。學校現有特級校長1人,特級教師10人,正高級教師4人,高級教師60人,上海市名教師名校長後備人選16人,楊浦區第五批學科名師2人、學科帶頭人12人、骨幹教師12人、骨幹後備12人、教學新秀10人,上海普教系統優秀青年教師後備人選2人,楊浦區教(德、研)中心組成員18人。
學校建有上海市生命科學德育實訓基地、楊浦區學校生命教育生涯發展聯合研訓基地、物理名師基地、化學名師基地、數學名師基地、生命科學名師基地。
學校師資構成多元,主要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大、南開大學、華東師大、北京師大、同濟大學、上海師大、上海外國語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等。
學校突出科技創新特色,積極探索與大學銜接,聯合培養創新人才,與上海交通大學聯手創建了「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學校率先開展高中生生涯教育的實踐探索,相關成果獲得2014年首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國內上百所知名高中學校來校「取經」。
學校以課程中心建設為依託,打造多樣化的校本課程,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目前,致遠英才中心課程培養模式逐漸完善成型,STEM課程中心開設15門精品課程,大學先修課程中心開設9門課程,課外學術活動中心為200名同學設計出服務類短期課題實踐課程。
交大附中每年從數十所初中不拘一格招收具有潛質的學生,給更多優秀畢業生以機會。
2020年招生計劃:
歷年錄取投檔線:2020年595分(交附嘉定),2019年596.5分,2018年596.5分。
四個特色實驗班,定位鮮明,因材施教,使學生在能力上與國內外一流高校銜接,同時也能享受高中三年的學習生涯。
思源國際實驗班:即國際班。面向有出國意向的學生。
致遠英才實驗班:即英才班。面向高考,主攻北清大學方向。上海的三年教材,1.5年內學完,然後剩下的半年補充全國教材,最後一年是清北大學先導程。
創生科技實驗班:即科技班。可直推交大(年級前80名)高考新政後,不再有此直接優勢。但預計會以其他形式產生優惠。學校和交大的聯合培養,兩年學習上海的高中教材,一年學習交大自主研發的教材。
卓越理科實驗班:及理科班。主要針對有競賽特長的學生。
交大附中的分班考在高一開學後進行,科技班會由交大教授直接面試,產生最終40人編制的科技班,基本由自主招生產生,含有少部分零志願考生。
每年的畢業生中,有約70%考入清華、北大、復旦、上海交大等雙一流A類高校,雙一流高校錄取率近90%。
2019屆致遠英才班41人參加高考,600分以上人數21人,北大清華共11人,其中清北裸分上線6人,上海市前15名佔5人,黃羽潔同學以總分634分位居上海市第二名。
2019年高考綜評錄取164人,其中復旦36人,交大73人,復醫3人,交大醫學18人,同濟22人,財大3人,華師大1人,上外4人,華理2人,東華1人,上大1人。
本人2013屆學生,平行班,分班後學物理。總體印象來講,交大附中應該講是非常接近於大學的管理模式,每天作業不會特別多(高三題量據我觀察也是少於大部分學校),空閒時間比較多。所以非常依靠自覺。一個詞概括就是「自由」。吃的東西比較豐富,活動比較多,模擬社區也很有意思。在高一還有每周一節的選修課,和大學一樣,是要上網選課的。
高中數學我遇上了個好老師,導致我現在對各種形式化的東西非常有興趣,雖然做的是系統,手上功夫卻從沒停下,mathmetica用的賊六,Chisel也有好好學。
除了英才,仰輝兩個班,理科班人文班等形同虛設,就是好一點的平行班。分班考一定好好考。
來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