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6年!武漢重回副省級城市旅遊綜合競爭力第一梯隊

2020-12-20 武漢廣播電視臺

近日

《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

成果發布會

在華中師範大學舉行

《報告》顯示

雖然受疫情影響

湖北及武漢旅遊業受到較大衝擊

但在多項政策支持下

省內旅遊業迎來全面復甦

《報告》分析認為,湖北受疫情影響嚴重,4-7月旅遊市場復甦緩慢;8月8日啟動的「與愛同行 惠遊湖北」活動,有力推動了全省旅遊業加速恢復發展,旅遊市場9月底進入全面復甦新階段。

截至12月13日,全省旅行社組接團遊客累計1527.60萬人次,是去年同期的2.38倍。根據全國旅遊監管服務平臺統計數據顯示,湖北組團遊客數量全國第三,僅次於湖南和雲南,籤訂電子合同的遊客數全國第一。

從旅遊需求來看,疫情發生後至6月底,武漢旅遊需求總指數急劇下降。疫情過後,過半受訪者具有來漢旅遊的意願,共情心理是來漢旅遊的主要動機。

從旅遊供給來看,雖然疫情期間武漢景區關注度有所下降,但疫後景區經營恢復較快,且城郊景點更受青睞。8月「惠遊湖北打卡大武漢」活動推出後,武漢市的外地遊客數量開始激增。

2020年,在各副省級城市中,武漢旅遊綜合競爭力排名第四,僅次於杭州、成都和廣州,躍入第一梯隊,這是繼2014年之後武漢旅遊綜合實力再次跨入全國副省級城市第一梯隊行列。

武漢廣播電視臺出品

責編:章婷婷

融媒體記者:姚熠 董方

編輯:朱青

相關焦點

  • 武漢旅遊競爭力躍入第一梯隊
    武漢旅遊競爭力躍入第一梯隊 2020-12-16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武漢旅遊競爭力居全國第一方陣
    武漢旅遊競爭力居全國第一方陣發布時間:2020年12月16日 10:12 來源:楚天都市報   《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發布 疫後國內旅遊一枝獨秀  武漢旅遊競爭力居全國第一方陣十一長假,東湖綠道遊人如織 楚天都市報記者黃士峰攝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國倩 通訊員黨波濤 龔箭)12月15日,中國旅遊研究院武漢分院在華中師範大學發布了一年一度的
  • 「惠遊湖北」助推湖北旅遊業迅速復甦 武漢旅遊競爭力躍入第一梯隊
    人民網武漢12月16日電 12月15日,中國旅遊研究院武漢分院在華中師範大學發布了一年一度的《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研究成果。報告對疫情發生前我國省域旅遊競爭力和重點城市旅遊競爭力進行了評價,武漢旅遊綜合競爭力排名第4,僅次於杭州、成都和廣州,躍入第一梯隊。疫後周邊短途遊將成為主流《報告》研究發現,疫情強烈衝擊了中國旅遊市場發展環境,國內旅遊市場在劇烈震蕩後逐步復甦,出入境旅遊市場繼續停滯。
  • 《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在漢發布 武漢旅遊競爭力躍入第一梯隊
    中國旅遊研究院武漢分院院長胡靜教授介紹,該分院自2012年以來,每年研究、編制中國旅遊業年度發展報告。今年,課題組除了延續往年的研究特色,還圍繞「疫情衝擊下的中國旅遊業發展」這一主題開展了大量的調查與研究,研究成果成為今年《報告》的重要部分。
  • 武漢旅遊實力跨入全國第一梯隊
    根據全國旅遊監管服務平臺統計數據顯示,湖北組團遊客數量全國第三,僅次於湖南和雲南,籤訂電子合同的遊客數全國第一。武漢旅遊綜合競爭力副省級城市排第四據了解,《報告》通過百度搜索指數、問卷調查、新聞報導及政策文件的文本分析等,對疫情發生前後武漢市的旅遊需求變化、旅遊企業應對以及政府扶助政策等進行了全面調查和研究。
  • 深圳金融競爭力穩居內地前三,副省級城市排名遙遙領先,多項指標...
    來源:證券時報網證券時報社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與新財富12月15日聯合發布了《2020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排行榜》系列榜單,從經濟競爭力、資本市場規模、金融機構實力、資本市場活躍度四大維度選取了29個指標對141個城市金融競爭力進行了評估。
  • 武漢旅遊綜合競爭力爭先進位
    《報告》顯示,在多項政策支持下, 武漢旅遊綜合競爭力副省級城市排第四,僅次於杭州、成都和廣州,躍入第一梯隊。  政策給力激發遊漢熱潮,門票免費拉動二次消費,優質服務提升旅遊體驗。武漢市旅遊業發展水平爭先進位,背後是「十三五」期間,尤其是疫後重振以來,該市文旅部門的不懈努力。
  • 深圳金融競爭力穩居內地前三 在副省級城市排名居首,多項指標領跑...
    「中國內地城市金融競爭力50強」榜單中,深圳位居第三名,其內地三大金融中心的地位十分穩固,並在副省級及計劃單列城市金融競爭力榜單中奪得榜首。深圳在細分指標上頗具亮點,在發展金融科技方面有明顯優勢。
  • 為什麼大家都愛來武漢玩?
    但在多項政策支持下省內旅遊業迎來全面復甦武漢旅遊實力跨入全國第一梯隊8月至今湖北組團遊客數量全國第三根據全國旅遊監管服務平臺統計數據顯示,湖北組團遊客數量全國第三,僅次於湖南和雲南,籤訂電子合同的遊客數全國第一。武漢旅遊綜合競爭力副省級城市排第四
  • 中國旅遊研究院:武漢旅遊綜合競爭力排名全國第4
    12月15日,中國旅遊研究院武漢分院發布《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報告》顯示:全球旅遊市場持續低迷,但中國旅遊業快速恢復,一枝獨秀。武漢旅遊綜合競爭力排名第4,躍入第一梯隊。疫後我國旅遊文創產業發展將呈現四個特點:文創產品銷售與「遊」深度結合;文創產品與旅遊目的地建設同步發展;旅遊購物店與網際網路深度融合;文創企業和旅遊景區的跨行業合作不斷壯大。《報告》預測:2021年我國公民出境旅遊市場將持續低迷,國內中高端旅遊市場將恢復發展。
  • 我國最強的幾個副省級城市,成都武漢杭州上榜,第一已超省會,實力不...
    眾所周知,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城市也非常的多,一般的情況是,城市的等級越高,機會就越多,經濟也能更好的發展,我國現有15座副省級市:廣州、武漢、西安、長春、濟南、杭州、哈爾濱、瀋陽、成都、南京、大連、青島、深圳、廈門、寧波 。今天要說的5個最強副省級城市,有四個都是省會城市,但是不是省會的那個城市,經濟實力卻是最強的。
  • 追趕二線城市標杆「武杭南成」,副省級城市接連放開落戶條件
    副省級城市是我國城市層級體系中的重要一環,行政地位僅次於直轄市。在當前中心城市引領作用日益凸顯的背景下,不少副省級城市都在積極做大做強城市平臺,發揮更大的帶動作用。放開落戶條件就是最有效的途徑之一。此前的4月30日,另一個副省級城市濟南出臺了《關於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加快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對有在濟南從業、居住意願的外地人員,全面取消在城區、鎮區落戶遷入條件限制,濟南也由此成為第一個零門檻落戶的副省級城市。
  • 2020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排行榜:京滬深三足鼎立 第二梯隊城市...
    第二梯隊:杭州領跑 坐擁資本市場絕對優勢  杭州、廣州、南京等區域性金融中心城市構成了金融競爭力城市第二梯隊。憑藉資本市場規模和資本活躍度的勝出,杭州總分超過廣州,成為第二梯隊的領跑者。  其他進入第二梯隊的城市也為各主要經濟區的金融中心城市,分別是長三角城市群的南京和蘇州,成渝城市群中心城市成都和重慶、京津冀城市群的天津、山東的濟南、長江中遊城市群的長沙和武漢。與第一梯隊穩坐釣魚臺不同,第二梯隊城市在金融競爭力不同維度各有優勢,分差較小,競爭呈白熱化局面。
  • 成都市、武漢市和杭州市,位居「超萬億元GDP城市」中的第三梯隊
    如果我們單純地從城市GDP總量來看,還可以把以上「超萬億元GDP城市」劃分成不同的梯隊,其中第一梯隊的城市是上海市和北京市,第二梯隊的城市是深圳市、廣州市、重慶市,第三梯隊的城市是蘇州市、成都市、武漢市和杭州市,第四梯隊的城市是天津市和南京市,第五梯隊的城市是寧波市、無錫市、青島市、長沙市、鄭州市和佛山市。
  • 「惠遊湖北」吹響集合號,湖北和武漢旅遊業加速復甦 湖北組團遊客...
    根據全國旅遊監管服務平臺統計數據顯示,湖北組團遊客數量全國第三,僅次於湖南和雲南,籤訂電子合同的遊客數全國第一。今年8月至今,來漢旅遊外地客數量激增據了解,《報告》通過百度搜索指數、問卷調查、新聞報導及政策文件的文本分析等,對疫情發生前後武漢市的旅遊需求變化、旅遊企業應對以及政府扶助政策等進行了全面調查和研究。
  • 福州:錯過了副省級,不能再錯過國家中心城市
    改革開放後,國家先後設立了15個副省級城市,其中有10個省會城市及5個非省會城市,浙江、廣東、遼寧、山東各有兩個副省級城市,而福建只有廈門一個副省級城市。相比福州,廈門獲得更多國家政策扶持和發展機遇,除了副省級,廈門還有特區、計劃單列市等頭銜,而福州最為尷尬,福州是唯一一個行政級別低於省內城市的省會,福州的省會功能長期受到削弱,對福建經濟帶動作用有限。雖然福州陸陸續續申請了幾次副省級城市,但都以失敗最終,而此後30多年了,國家不再新增副省級城市,這意味著福州與副省級城市失之交臂。
  • 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榜單發布:深圳在副省級及計劃單列城市中...
    由證券時報社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與新財富共同編制的《2020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排行榜》隆重發布。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已成為衡量一個區域或城市綜合競爭力的核心指標。據介紹,本次評選設置了嚴格的評價體系,採用德爾菲、層次分析等專業分析法,從經濟競爭力、資本市場規模、金融機構實力和資本市場活躍度四大維度選取了29個指標,綜合評估了內地31個省(區、市)、141個城市的金融發展成果與潛力,最終遴選出6個榜單。榜單結果顯示,「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榜中,廣東、北京、上海位列前三名,凸顯出三地在全國的金融中心地位。
  • 中國最幸運的4個省,都有2副省級城市,華南 華東 東北 華北均1個
    副省級城市,是級別高於國內一般地級市的城市。且享有省一級的經濟管理權限,在工農業生產、交通運輸、郵電、固定資產投資、外貿進出口、勞動工資等方面有特權。中國現有15座副省級市,分屬於11個省份,其中,江蘇、湖北、陝西、四川、黑龍江、吉林、福建各省均1個。
  • 中國「最強」副省級城市,只有它不是省會,一句話改變了一個城市
    大家知道,儘管我國經濟GDP很高,但人均GDP仍然沒有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我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城市的數量很多,不同城市,不同城市有發展,不同於大家的經濟水平,一般來說,城市的檔次越高,機會越多,經濟也發展得越好,比如省會城市,會是省內經濟發展最好的城市,因為城市地位高,省內大部分資源在省城
  • 去年副省級以下城市航空旅客通達體驗度排名出爐:珠海居首位
    12月3日,《2020中國副省級以下城市航空通達性報告》發布。報告發布2019年我國副省級以下城市航空旅客通達體驗度排名,四個梯隊的202座副省級以下城市中,按照通達時間、網絡覆蓋度、有效通達機會、航班均衡度、網絡覆蓋率、航空旅客吞吐量、腹地城市GDP及人口規模八個指標,2019年城市航空通達性排名位於前五位的分別為:珠海、煙臺、三亞、溫州和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