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來不怕你們笑話,小編之前的理想之一就是實現「三文魚自由」,不管是做成刺身滿足口腹之慾,還是做成魚鬆給娃補充DHA,都是飯桌上靈魂般的存在,要不是錢包提醒我冷靜……
但自從北京進口三文魚案板檢測到新冠病毒,加之爆出挪威三文魚養殖環境惡劣的新聞,小編就跟廣大媽媽們一起凌亂了。
經過小編的一番探查,今天將從3方面為大家逐一解惑:
大家擔憂的原因,相信也離不開這兩點:
中國疾控中心應急中心副主任、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專家施國慶表示:這次新發地相關的被汙染的場所,確實發現了三文魚有被汙染的情況。但進入到汙染場所前的三文魚並沒有檢測出新冠肺炎病毒。
首先,正規渠道售賣的三文魚,在上市前也有嚴格的寄生蟲控制方法,比如零下23度冷凍1周或者零下35度冷凍15小時等。其次,買回家後,只要徹底煮熟,寄生蟲又會經過一輪滅殺。所以這三文魚從水裡到你嘴裡,經過了「冰火」兩重關卡,能有效控制寄生蟲,可以放心食用。
不管是三文魚還是其他食物,這3點都要注意:
正規售賣的食材會經過嚴格檢疫。當然,買菜時也要做好防護,做飯前後,也要洗手(不要偷懶哦)!
很多人習慣買菜後先衝一衝肉,感覺比較衛生,但你以為衝走的細菌,說不定濺落到別的地方……衛健委在6月18日發布的防護指南提示,不要在水龍頭底下直接衝洗肉製品,防止濺撒汙染。
你可以這樣做:
高溫可以殺死大多數的寄生蟲、細菌、病毒。所以,不管以前有多愛刺身或五、六分熟的牛扒,為了安全,都請放棄吧!蒸煎燉煮……哪一種方法不香?
我們給寶寶選擇三文魚,也是希望給寶寶大腦發育「加加油」。畢竟,腦部全面快速地發育,讓寶寶擁有良好的認知力,才能更好地學習和掌握各種技能,認識這個世界。但提升認知能力這件事,不吃三文魚其實也完全OK。
找別的食物代替,保持均衡營養
三文魚裡的不少營養,其他食物也有。就拿DHA來說,代替食物就有這麼多——
深海魚:鮁魚、海鱸魚、金鯧魚、小黃魚、秋刀魚;
海產品:蝦、蟹、貝殼類;
海藻類:海帶、紫菜。
……
總之,不管選不選擇吃三文魚,都別忘了注意食物安全以及均衡營養+悉心陪伴,才是寶寶由內而外的成長法則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