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中華文化世界論壇」第七屆國際學術研討會摘要

2020-12-18 人民網

張豈之(西北大學名譽校長)

「天人之學」是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最高命題。我國古代的科學、文學與史學都離不開天人之學的滋養。西漢時大史學家司馬遷有一句名言:「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在他看來,只有研究天人之間的關係,才能在學術上有所建樹。

在西方,卻不是這樣。西方哲學的最高命題是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古希臘哲學是從探尋自然開始的,前蘇格拉底的希臘哲學家對自然現象及其形成的原因進行研究,一般都留下一篇《論自然》的作品。巴門尼德區分了感覺和理性、存在和非存在、本質和表象、真理和意見,由此,希臘哲學的抽象思辨能力大大提升。這是思維和存在關係問題的起點。從前5世紀開始,在西方出現了對自然哲學家進行批判的智者學派,他們對人類自身的認識能力有所反思,提出了價值和倫理的問題。由此,希臘哲學轉向人的探討階段。蘇格拉底提出了什麼是人生意義的問題,柏拉圖用理念統攝主觀和客觀,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西方文化往認識論和理念論方面發展的方向。亞里斯多德完成了最早的學科分類。18世紀德國哲學家康德雖然對星空和道德律表示敬畏,可是他並沒有思考過二者間是否存在中華文化所理解的那種天人關係。西方有識之士關注天(自然)與人相互關係的探討,已經是20世紀中葉以後的事,由於全球性生態環境危機,西方許多著名哲學家才開始注意中國古代天人之學的理論及其實踐意義。

通過「天人之學」與西方文化的比較,可以看出中西文化相互比較、相互補充的必要性,這樣才能維護並推進人類文化的多樣性。

王志民(山東師範大學齊魯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在新的世界文化構建過程中,不同文明之間如何尋求共識?一個基本原則是要超越自己,超越歷史,尋求共識,實現突破,走向共榮。

第一,世界眼光。德國哲學家雅斯貝斯的「軸心時代」理論,超越偏狹的文化史觀,產生了重大深遠的影響。而我們從其具有世界視野的論述中,洞悉孔子及其儒學產生的外部因素——四大文明的相互關聯與影響。可見,科學的方法,宏闊的視野,世界的眼光,是文明對話的基礎。而在同時代文明的比較中,也使我們更清楚地認識不同文明之間的歷史面貌及其本質特徵。

第二,「哲學突破」。中國春秋戰國時期之所以實現了「哲學的突破」,有三點值得關注:一是諸子百家思想各有建樹,競相發展,最後實現了整體的哲學突破。二是「突破」在於充分的對話與爭鳴。諸侯各國禮賢下士,競相招攬各家學者,為其提供相互對話和理論爭鳴、交流的便利。三是共識和主流思想是在長期對話、交流、吸收、發展中自然形成的,非人為之操作,實百家爭鳴之必然。這一歷史的經驗,非常值得今日文明對話時代汲取。

第三,共榮共識。即是先追求世界各類文明良性的發展,讓其在新的時代,在各種文明思想的對話交流中,自我變革、提升,各文明之間由相容到相融,共識自然產生,未來世界新文化的主幹與主流自然產生。回顧歷史,此實為人類文化創新發展之經驗,放眼未來,也應為不可不經之途徑。

張國有(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

「和而不同」與「同而不和」兩句出自《論語》「子路」篇。我們取其「求同存異」和「存同去異」的意思,來分析企業管理的兩種傳統。

一種傳統是強調「一致」。按照企業決策者的意願必須統一思想,雖也容許同仁和下屬發表見解,但一定要符合決策者的意願,否則會受到打壓或排擠。這種狀態,表面上統一,實際上矛盾並沒有解決,此為「面和心不和」。如果形成「存同去異」的機制與「同而不和」的文化,就會使企業處于越來越多的隱患之中。

另一種傳統是強調「爭鳴」。無論涉及企業目標、發展理念,或是發展方式,企業決策者都鼓勵同仁和下屬各抒己見。經過爭論,終了達成的不是「一致」,而是「合理」的共識。由於不同的見解顧及到了不同方面的問題,總體上減少了企業發展的隱患。企業管理在矛盾中,在各方爭鳴中達成合理、和解、和諧。如果能形成這樣的「求同存異」機制,或者形成「求大同存小異」的機制,就會逐漸鑄就「和而不同」的文化。這種文化可以使企業具有活力而長久不衰。

黃愛平(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

中華文化基於「厚德載物」理念而產生的包容精神,不僅體現在中國境內各地區、各民族文化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吸收,而且還反映在中華傳統文化對外域文明的吸納與融會。產生於明清之際的「西學中源」說,就是中國知識界認同和接受西學,理解和論述中西文化關係的理論依據。清代初年,是「西學中源」說初步定型並得到學人士子認可的階段。天文歷學、數學、地理學、醫學藥學、樂學、農學、機械製造等西方科學技術文化先後傳入中國,進入宮廷,不僅被統治者上層和知識界的有識之士所熱衷和接受,而且還得到了相當程度的實際應用。康熙以後,西方的宗教遭到禁止,但在「西學中源」說的餘波影響下,西方科學技術的傳入仍得以延續,有一技之長的傳教士仍然被容許進入宮廷,或主持參與欽天監的天文曆法工作,或承擔地圖繪製、園林建築、機械製造等事務,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為西學傳播掃除障礙、開拓空間的同時,「西學中源」說還刺激了知識界對中國傳統學術文化的重視。學人士子紛紛致力於古代典籍的整理和研究,由天文算學而諸子百家,不僅使一大批珍貴的古代文獻典籍得以重見天日,而且發掘出其中蘊含的學術文化價值,從而為中西文化的進一步比較研究提供了可資參考借鑑的思想資源。作為時代的產物,「西學中源」說與晚清時期出現的「中體西用」說先後相繼,相輔相成,體現出中華傳統文化包容吸納西方文明的獨特路徑。

相關焦點

  • 「21世紀商法論壇」第14屆國際學術會議在清華大學召開
    「21世紀商法論壇」第14屆國際學術會議在清華大學召開  清華新聞網11月6日電 日前,清華大學商法研究中心主辦的「21世紀商法論壇」第14屆國際學術會議在清華大學法學院明理樓召開,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內外著名商法學者、實務界人士一百餘人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 POP TEAM ACADEMIC:2018第七屆御宅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巴哈姆特...
    各位大家好,非常抱歉讓大家久等了,我們開始徵求"2018 第七屆御宅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巴哈姆特論文獎POP TEAM ACADEMIC"的論文。近來我們收到了許多大專院校、網路朋友,甚至來自大陸地區與海外朋友的詢問今年是否還要舉辦,非常感謝大家的詢問,我們希望每年都能有一些嶄新的關懷與取向,今年也不例外,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批評指教。
  • 第七屆「新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上海舉行
    2018年11月9日至12日,由華東師範大學先秦諸子研究中心舉辦的「現代諸子學發展與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七屆『新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上海舉行。韓國江陵原州大學金白鉉教授認為,文化道路如何走是當代東亞思想的一個核心問題,要以諸子學為基礎,堅持開放性、多樣性、包容性的思路。臺灣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主任王俊彥教授介紹了臺灣地區諸子學發展的情況,討論歷代子學的演變,以及「新子學」的前景問題。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歐明俊教授就「新子學」與「新中國哲學」的關係展開討論,他強調「新子學」發展有其特殊的路徑,不必依附於中國哲學研究。
  • 第七屆「邏輯、理性與互動」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西南大學舉行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 2019年10月18-21日,重慶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西南大學邏輯與智能研究中心」主辦的第七屆「邏輯、理性與互動」國際學術研討會(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ogic,Rationality and Interaction
  • 國際關係學院第七屆「國關•潤遠」學術論壇徵文通知
    內容摘要:「國關·潤遠」學術論壇是由國際關係學院研究生部主辦,研究生會承辦的以研究生為主體的學術性論壇,旨在為國內外高校相關專業的研究生提供展示學術成果、交流學術經驗的平臺。論壇自2012年創辦以來已經成功舉辦六屆,第七屆「國關·潤遠」學術論壇將於2018年5月在國際關係學院舉辦,論壇的主題為「國際安全治理與人類命運共同體」,下設國際政治法律、國際經濟、國際語言文化、網絡信息科技和國家安全分論壇。  論壇組委會現面向國內外高校及科研機構本科生和研究生廣泛徵稿。
  • 「改革開放與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國際研討會在京舉行
    為深入總結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和實踐經驗,進一步深化社會主義國家改革開放和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認識,11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越南社會科學翰林院在北京舉行了主題為「改革開放與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國際研討會。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副書記王京清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了主旨演講。
  • 第五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新聞發布會
    大家知道,為倡行媽祖「立德、行善、大愛」精神,以及「和平之海、合作之海、和諧之海」的海洋觀,增進海絲沿線國家地區文化相通、經貿相融、民心共鳴、發展共享,深度融入福建省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加快構建世界媽祖文化中心,推動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第五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暨第二十二屆中國·莆田湄洲媽祖文化旅遊節,將於今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隆重舉行。
  • 第一屆文化與傳播符號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川舉辦
    第一屆文化與傳播符號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川舉辦 2015-07-04 14:59:304日,第一屆文化與傳播符號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成都開幕。來自中國、美國、法國、韓國等海內外300多名學者參會,共同研討文化與傳播裡的符號學。  「符號是我們生活的必需品」,四川大學教授趙毅衡一語點明,符號學就是意義學,任何意義都是要靠符號才能傳達,所以人們每天生活在符號當中。
  • 《文化學刊》學術支持第三屆創意城市國際學術研討會
    《文化學刊》封底刊載第二屆創意城市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產業對接會盛況 毛志亮 攝《文化學刊》封二、封三刊載第二屆創意城市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產業對接會盛況 毛志亮 攝《「第三屆創意城市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產業對接會」擬於2020年11月13日至15日在瀋陽舉辦,該會為瀋陽市科學技術協會批准支持的2020年重點學術活動,指導單位是瀋陽市渾南區新時代文明中心,瀋陽市渾南區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體育局),瀋陽市渾南區文化旅遊體育事業發展中心,主辦單位是遼寧大學民建聯合研究院,承辦單位是魯迅美術學院傳媒動畫學院、LJK研產合作平臺,邀請有關領導
  • 21世紀第七屆全國英語演講比賽舉行
    東方網3月29日消息:由中國日報社和愛立信(中國)有限公司聯手舉辦的21世紀第七屆全國英語演講比賽總決賽於昨天在成都降下帷幕。
  • 第七屆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學術會議在京召開
    【環球網教育報導】12月5-6日,由中國戲曲學院主辦的第七屆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學術會議在京召開,會議深入探討了中華傳統文化與當代藝術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充分發掘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發展。
  • 第七屆國際關係、國際政治博士生學術論壇北大開幕
    第七屆國際關係、國際政治博士生學術論壇北大開幕 2014-11-15 22:22:4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北京11月15日電 (朱方芳)由察哈爾學會和北京大學共同主辦的第七屆全國國際關係、國際政治專業博士生學術論壇15日在北京大學開幕。
  • 首屆華人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將在華僑大學召開
    首屆華人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主辦單位(華僑大學),第二屆主辦單位(泰國法政大學,2017年)、第三屆主辦單位(馬來西亞拉曼大學,2018年),相關代表也將先後致辭。 本屆研討會主題為「華人移民與宗教文化」,分議題有:華人宗教傳統的歷史演變與文化適應、海外華人宗教與族群建構、閩臺宗教與地方社會變遷、港澳臺地區宗教與中國認同、中國國內人口遷移與宗教文化傳承、華人女性移民與宗教文化、華人宗教與「一帶一路」,以及其它相關專題。本屆研討會會期二天,會後各位專家將赴「世界宗教博物館」、「東亞文化之都」、「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進行宗教學術考察。
  • 中外人文交流與新型國際關係學術研討會在復旦大學舉行
    中外人文交流與新型國際關係學術研討會在復旦大學舉行 2018年12月25日 10:05 來源:復旦大學網站 作者:陶韡爍 字號 關鍵詞:復旦大學中外人文交流中心;論壇;國際問題研究院
  • 第七屆阿拉伯研究國際論壇在北二外舉辦 專家暢談中阿發展前景
    新形勢下中阿傳統友誼煥發全新活力——第七屆阿拉伯研究國際論壇在北二外舉辦 專家暢談中阿發展前景論壇現場出席論壇的部分嘉賓9月28日,第七屆阿拉伯研究國際論壇暨「埃及與沙特的轉型之路」學術研討會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成功舉辦。
  • 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在北京舉行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執行主席王欽敏,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會長黃志賢,原文化部部長蔡武,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郭雷,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葉小文,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常務副主席、科技部原副部長張景安,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委員、空軍原副司令景文春中將,國務院臺辦原副主任
  • 第十一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究生學術研討會在煙臺舉辦
    中國山東網煙臺1月21日訊 (通訊員 姚玉勃) 近日,第八屆兩岸華文教師學術研討會暨第十一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究生學術研討會在煙臺舉辦。研討會旨在為世界各地華語文教學領域的教師及研究生,搭建一個交流和研究的平臺,積極探討華語文教學及中華文化傳播的理論、方法和工具,特別是探索新時期華語文教育的特點,提升華語文教育的學術發展,增進國際學術文化交流。來自大陸、臺灣、香港兩岸三地以及新加坡、日本、泰國、捷克等國的30餘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和研究生150餘人參會,收到學術論文120餘篇。
  • 第六屆客家文化高級論壇在「客家祖地」福建龍巖舉行
    第六屆客家文化高級論壇在「客家祖地」福建龍巖舉行 2015-11-30 20:42:11張金川 攝    圖為第六屆客家文化高級論壇暨客家與海上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活動現場。 張金川 攝   中新網龍巖11月30日電 (張金川)用鄉音述鄉情,以學術會老友。第六屆客家文化高級論壇暨客家與海上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30日在「客家祖地」福建龍巖舉行。
  • 國臺辦發言人介紹第七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相關情況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12月13日第七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在北京舉行,能否請發言人介紹相關情況。朱鳳蓮:12月13日,第七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由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全國臺灣研究會、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臺灣21世紀基金會、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社科院,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在北京舉行。
  • 吉首大學第三屆鄉村振興戰略學術研討會暨第七屆武陵山區發展論壇...
    論壇現場。紅網時刻湘西12月12日訊(記者 歐陽琴芳 通訊員 宋林鳳 攝影 蒲依琳)12月11日,吉首大學第三屆鄉村振興戰略學術研討會暨第七屆武陵山區發展論壇舉行。吉首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鍾海平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