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兩個字的本義是指什麼?為什麼日本要用這個名字?

2020-12-13 覃仕勇講史

說起「日本」這兩個字的本義,要說簡單,也挺簡單的。

「日」就是「太陽」;「本」就是「本源」。

言下之意,就是說太陽的本源所在,進而引申為太陽的故鄉。

當然,要說複雜也非常複雜。日本人自己熙熙攘攘、吵吵鬧鬧,給出了幾十種解釋,各種稀奇古怪,各種腦洞大開,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大家可能要問了,咦?日本人為什麼要「熙熙攘攘、吵吵鬧鬧」?

這就涉及到另一個問題了——「日本」這個名字到底是誰給起的?

實際上,在古代,絕大多數生活在中國周邊的蠻夷小國,其國名都是由中國皇帝給起的。

而且,不能叫「起」,得稱為「賜」。

當時,凡得中國皇帝賜名者,無不感激涕零,山呼萬歲。

日本最早的名稱「倭奴國」,就是東漢光武帝給賞賜的,這一點,應該是沒什麼爭議的。

《後漢書》中清清楚楚地記載有光武帝賞賜給了前來朝貢的倭國使者一枚刻有「漢倭奴國王」五個字的金印。

而這枚金印現在就陳列在了日本福岡市博物館!

在「倭奴國王」前面加一個「漢」字,就表明了「倭奴國」是漢帝國的一個藩籬小國。

得到了這枚天朝皇帝賞賜的金印,當時倭國上上下下歡天喜地,為成為漢帝國藩籬國而感到無限光榮。

現在的日本學者無法否認光武帝賜「漢倭奴國王」金印的事實,但他們糾結於「倭奴」這兩個字。

中國古代造字,有形聲、指事、會意等六法。

這個「倭」字,是專門為日本人量身定做的,單人旁指「人」;「委」字是從「矮」字中拆移過來的。

不用說,「倭」,就是指矮小的人。

為此,現代日本人傷透了心,他們辯解說事實不是這樣的,事實不是這樣的。他們說,「倭」,是因為日本使者說「我」字,被中國皇帝聽岔了,寫成了「倭」字;日本使者稱自己的國家為「我國」,中國皇帝又寫成了「倭國」……

好吧好吧,就算這些日本學者的解釋是對的,但是,該怎麼解釋「倭奴」中的「奴」字的意思呢?

並且,無論現在的日本學者怎麼辯,他們的老祖宗,在隋煬帝時代,就已經知道難為情了。他們不想再用「倭奴國」這個稱呼,在公元607年向隋煬帝朝貢時,讓貢使團的首領小野妹子給隋煬帝遞上一封奏書,奏書中出現了「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的說法,流露出了想改國名的心思。

但隋煬帝看了這封奏書,眼珠子差點掉下地板,他指著小野妹子的鼻子大罵,天子天子,乃是上天之子,普天之下,就只得一個!我已是天子,你倭奴小國國主也敢妄稱天子?記住,以後不許這樣!

小野妹子嚇得屁滾尿流,抱頭鼠竄。

補充一下,大家可不要望文生義,小野妹子並非女性妹子,他是個如假包換的男人。

日本人改「倭奴國」名稱為「日本」是在什麼時候呢?

唐人張守節在723年所撰《史記正義》裡提到:「倭國,武皇后改稱日本。」

即「日本」一名,是中國女皇帝武則天賞賜給他們的。

現存於西安,刻於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的遣唐使井真成的墓志銘也可以作為旁證。其上面赫然上寫有井真的國家「國號日本」。

就因為「日本」國名是中國皇帝賞賜的,現代有些日本學者非常不甘,有一段時間,他們吵得非常厲害,反對使用「日本」這個國名。理由就是自己國家的名字應該自己來取,讓中國人取太沒面子了。

但是,更換國名,茲事體大,最終吵了若干年也沒更換成。

不過,自從進入近代後,日本的經濟、文化、科技的發展非常迅猛。

別的不說,單說諾貝爾大獎,日本在19年就拿了19個諾獎。

這,和日本對科技的投入是分不開的。

單說國民科普程度,日本就做得遠比其他國家做得好。

日本組織有大量專家編寫科普書,向廣大青少年科普科學知識。

其中,他們編寫有一套《圖解十萬個為什麼》,是用圖片的方式講解科學知識,深入淺出,趣味盎然,可以提高孩子對世界的認知,培養孩子對科學探索的興趣。

這套書一共十五本,大開本彩圖印刷,裡面的許多內容跟初中裡的課程有很多重合之處,非常合適小學高年級以及初中生閱讀,既是小學高年級的孩子的興趣閱讀作物,也是初中的孩子課外的拓展閱讀,對學習的幫助很大。原價是456,現在頭條的讀者只要158還包郵。

點下面的橫條參團。

相關焦點

  • 「日本」兩個字是什麼意思?日本這個國名是怎麼來的?
    「日本」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呢?要說簡單,也挺簡單的。「日」就是「太陽」;「本」就是「本源」。言下之意,就是說太陽的本源所在,進而引申為太陽的故鄉。當然,要說複雜也非常複雜,日本人自己熙熙攘攘、吵吵鬧鬧,給出了幾十種解釋,各種稀奇古怪,各種腦洞大開,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看官可能要問了,咦?日本人為什麼要「熙熙攘攘、吵吵鬧鬧」?這就涉及到另一個問題了——「日本」這個名字到底是誰給起的?
  • 為什麼日本女性的名字多用「子」結尾?
    中國人給女孩取名字通常使用文雅、有寓意的字,比如貞、淑、靜、琴等。現在日本人取名常常用結尾字來區別男女。男性的名字常常用彥、男、夫、雄等結尾,女性多用子、代、美、惠等結尾。其中,女性名字以「子」結尾的最常見。
  • 為什麼日本女性的名字多以「子」結尾?有什麼寓意
    孩子名字往往是一個時代、文化的反應,在日本同樣也是。在明治時代~昭和中期,用「子」結尾的名字非常的多,甚至當時的名字排名前10幾乎都帶有「子」字。所以現在30歲以上的日本人很多人的名字帶有「子」字。到了平成年代,普遍的人認為帶有「子」字名字有一種老裡老氣的感覺,所以這種潮流逐漸終止。但是2016的時候,帶有「子」字的名字又出現在日本新生兒名字排行榜的前十名之中,那麼日本人為什麼對「子」字如此的執著呢?「子」字在日本有什麼含義?原本「子」在日本是指小孩子或者小東西,但是用在名字上就有另外一種說法了。
  • 日本人不是也用漢字麼,為啥會給動漫角色起這麼奇怪的名字?
    特別是動漫角色們的名字,很多時候都會寫成中文,不過,讓人奇怪的是,雖然日本人也用漢字,但是一些動漫角色的名字卻超奇怪,中國人看了會忍不住笑出聲那種,讓人難以理解。這個角色是動畫版的原創角色,《中二病也要談戀愛》的原作輕小說裡是沒有的,難道在日語環境裡,春夢指的是春天的夢?不過加上前面一場這兩個字,總感覺官方是故意的。
  • 日本人的名字為什麼這麼古怪?
    說起日本人的名字,想必大家都不是很理解他們名字的含義,對於他們的來由也不是很清楚。當然日本人的名字也是由姓和名組成的,基本上前面兩個字是姓後面兩個字是名。但是日本人的姓氏大概才開始一百多年,在古代只有日本的貴族才有姓氏,而且只有三十多種,許多的平民老百姓都沒有姓氏。
  • 揭秘日本皇室起名規則,男性名字都要以仁字來結尾!
    日本皇室曾號稱「世界最古老的皇室」,有著千年歷史,現在在位的日本天皇叫明仁天皇,是日本第125代天皇,年號平成。通過觀察日本皇室我們會發現,日本皇室中,男性的名字帶「仁」字,而女性則是「子」。如最近百年日本幾位天皇的名字:睦仁、嘉仁、裕仁;皇室公主:真子、愛子公主,這樣的命名套路有什麼講究嗎?首先我們先得來弄清楚日本天皇這個稱號的起源。「天皇」一詞出自中國,是武則天發明出來的,她與唐高宗一起執政時,唐高宗被尊為「天皇」,武則天為天后。
  • 日本曾叫過哪些名字,為啥叫日本?與中國漢字關係很大!
    在歷史上,日本的名字很多的,但是最後選擇了日本作為國名。那麼,日本曾叫過哪些名字,為啥叫日本?與中國漢字關係很大!這就是歷史上日本的第一個政權。此後的日本,逐步開始統一。除了倭國、大和國外,日本還有很多名字,比如說在古代日本神話中,日本人稱其為「八大洲」「八大島國」 、而部分國家則稱日本為「東瀛」、「扶桑」等。
  • 「KY」到底指什麼?為什麼日本人喜歡「讀空氣」
    Tokei醬又來科普啦~相信90後應該都對「KY」這個詞不陌生吧,它常常出現在各大平臺,聊天內容中。那你知道它的真正意思是什麼嗎?今天就跟著tokei醬一起,把你的網速提提。通常是指經常做出不合時宜的行為,說出不合時宜的話,並且這種行為是下意識而不自知的人。日本人為什麼這麼喜歡讀」空氣「呢?我們都知道,日本人是一個很「曖昧」的民族,他們很注重「和」這種思想,為了避免產生矛盾,他們在很多事情上不會直抒胸臆,尤其是在拒絕別人的時候。
  • 漢語中的一些詞語,為什麼這兩個字組合起來就代表了這個意思?都是...
    漢語經過千年沉澱,博大精深,古人造詞,肯定有他的含義在裡面,大部分詞語,都可以通過字面來理解其意思,而有一部分,雖然古人給我們造好了,告訴我們怎麼用,我們只知道用在哪裡,是什麼什麼意思,我們對這些詞語也是司空見慣,但並不知道為什麼是由這兩個字來組成這些詞語,為什麼這兩個字組合起來就可以用在這個地方來表達這個意思,今天我們就來扒一下那些無法一眼從字面來理解其原理的詞語
  • 日本的名字是中國給它起名的?歷史上又是如何闡述的?
    日本大家都不陌生。日本和中國相鄰,是中國的鄰國,是中國的鄰居。日本兩字究竟隱藏著什麼意思呢?小編來告訴你們,「日本」這個詞的意思應該拆分來解讀,「日」是太陽的意思,「本」是地方的意思,即太陽升起的地方。它叫這個名字其實是和中國一些淵源的。
  • 原來是這個意思!日本旅遊時你要知道的日本漢字
    「遠慮」其實是指對某種行為有所克制、約束的意思,而這個詞彙也完全體現了生性委婉的日本人希望不要造成對方不快的一種表現。因此看見「遠慮」的話就注意一下是什麼行為是被禁止的。必較常看見的是請勿抽菸、請勿飲食、請勿大聲喧譁等等。
  • 日本人為什麼要把生吃的海鮮叫做刺身呢?
    日本人為什麼要把生吃的海鮮叫做刺身呢?相信對日本文化稍有了解的小夥伴們,一定也對日本的美食有所了解。天婦羅、壽司、拉麵、刺身等等,都是日本有名的美食。其中除了刺身以外,我們都知道是什麼,然而這個刺身,不就是生魚片嗎,為什麼會起一個這麼奇怪的名字呢?日本人把這種叫法說成「刺身」,那為什麼好好的生海鮮,要叫做刺身呢?難道是有一種魚叫刺身嗎,其實不是的,「刺身」只是一個稱呼罷了。很多人就很不明白了,為什麼生海鮮的說法在日本人嘴裡就要說得那麼好聽呢?
  • 兩個字好聽的女孩名字,好聽有內涵!
    現在父母在給女孩取名字的時候普遍喜歡取兩個字的名字,這也算是取名字的一種文化現象了,因為文化是貫通的,應用在名字裡面也不例外,當然了,女孩的名字好聽一些才算是取的成功的,女孩的名字有各種各樣的,但是最好也最具有文化氣息的女孩名字還是以兩個字為宜,小編將在接下來的文章中仔細給大家分析以及推薦一些兩個字好聽的女孩名字
  • 日本為什麼叫日本,這一國名是如何得來的,日本的全稱又是什麼
    一個國家國名的形成,是該國歷史文化長期積澱的結果,既要受到歷史傳統和民族構成的影響,也要受現代文明社會文化的薰陶,所以往往從一個國家的國名上,可以窺探出該國的政體性質。日本古稱「倭國」。我國漢代的史書稱日本人為「倭人」,唐代的史書稱為「倭奴」。 七世紀後半葉,日本遣唐使根據中國皇帝國書中的稱呼將其國名改成為了日本,意為「太陽升起的地方,一直沿用至今。我國古代何以最初稱日本為「倭」,上引文獻均未作說明,按「倭」字早已有之,如《詩經·小雅·四牡》云:「四牡 周道倭遲。」《說文》釋倭:「順貌,從人,委聲。」
  • 日本人為什麼不使用「支付寶」?
    但是在日本,社會已經相當發達,但是日本國民依然信奉現金主義。日本難道沒有第三方支付的技術嗎?提這個問題,算是小看了日本,日本早在14年之前,就已經研發出了這一技術,而且是當時世界上唯一的技術。但是,這麼多年來,在日本這一個社會土壤中,第三方支付依然受到了日本人的抵制和不信任,導致日本社會迄今為止,出門還必須帶上兩樣東西,要麼現金,要麼就是信用卡。
  • 如何在日本給自己申請個正式的日本人名字?
    並且這個制度呢,是沒有日本國籍的外國人也可以申請的。並且理論上講,你可以完全自由隨便地取這個通稱的名字,沒有任何限制,符合日本人起名的那些規則就可以。但是為什麼說是理論上可以完全隨便取呢,是因為你去市役所or區役所申請通稱的時候,一般需要你出示這個名字在生活中已經被使用中的證明,或者說,是必須要取這個名字的證據。這個證明是分不同的類型的,比如拿我的例子來說,因為我是和日本人結婚,所以我的情況是最簡單的,姓用我老婆的,名字我自己隨便取。
  • 兩個字的男孩名字帶解釋寓意好
    五行閣精選分享兩個字的男寶寶名字。都是非常好聽、寓意好、獨特稀少、有詩意出處的好名字。每一個名字都有自己的寓意解釋以及出處。所謂的兩個字的名字,就是加上姓氏,以下的名字不包含姓氏。請結合自己的姓氏讀音來搭配一個寓意好的名字。【晟】——指旺盛、興盛、光明。
  • 歷史上日本還叫這幾個名字,最後為什麼叫日本?與漢字有關!
    歷史上的日本還叫這幾個名字,最後為什麼叫日本?與漢字有關!每一個國家的名字都不是一開始就確定的,就比如日本,歷史上的日本有過很多名字,你知道日本之前的名字都有哪些嗎?為什麼最後會選定日本作為國名呢?其實這個原因,和漢字有著解不開的關係。日本在地理位置上十分接近中國,因此也受到了中國漢字的影響。據資料記載,約3~10萬年之前,日本島國就有居民在居住了,因為地理優勢,這裡很適合躲避戰亂,因此經常有外來的在這裡定居生活,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是中國人。當時他們還給這些外來人員起了個名字,叫做「渡來人」。
  • 日本人的民族性,用兩個字就能概括!
    不僅如此,天智天皇繼位後與唐朝恢復邦交,派出遣唐使,把古當時的日本建成了一個微版的唐朝。雖然中國人對此可能很難理解,但日本面對強敵基本上都是這種做法。黑船來航時,日本人意識到了歐美的強大,全面地學習歐美,連建築風格都向歐美看齊;二戰之後,全方位地學習美國人,一切都向美國投去羨慕的目光!因此日本人的民族性,用兩個字就能概括,慕強!
  • 日本求職的履歷表,為什麼必須要手寫?
    在日本要找到工作,除了一點幸運跟實力之外,還需要靠的是「字寫的漂亮」。因為不管是打工還是正職,履歷表都需要手寫。而現代國人連漢字有時候都寫不太出來了,還何況要用其它國家的語言寫履歷?不過現在的日本年輕人對漢字也不太熟悉,隨便考一下「薔薇」兩個字怎麼寫,反應絕對是「哈!?薔薇有漢字?」這時候如果你裝作不以為然地寫出來的話,一定讓他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