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中醫行業"坐困愁城" 立法管理無定論前景堪憂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2月1日電 據英國《華聞周刊》報導,在英國,中醫行業已經成為僅次於餐飲業的華人第二大產業,倫敦以及英國各大城市的中藥店和中醫診所遍地開花,不單在英國的華人對老祖宗傳下來的寶貴知識信賴有佳,就連英國本土人也會時不時造訪中醫看病。此類跡象表明,好像中醫行業在英國早已紮營立寨,前景一片光明。

  然而,事實上,經過《華聞周刊》的深入調查後發現,從90年代開始在英國興起的中醫行業,其發展可謂步履維艱,經過二十年起起伏伏的風雨歷程,中醫從未在英國被納入立法程序,換句話說,英國政府和主流社會從未對中醫真正認可。因此,《華聞周刊》採訪了幾位英國中醫界資深專業人士,探討中醫行業遇到的發展瓶頸和法規障礙等問題,展現英國中醫行業的生存現狀。

  立法管理尚無定論 中醫發展前景堪憂

  全英中醫藥聯合會(Fede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Practitioners)主席馬伯英教授有17年的在英行醫經驗,可以說他是英國中醫行業二十年成長史的見證人。馬伯英教授回顧中醫二十年前登陸英國,一度在1998年達到高峰,而後從2008年開始直線下降,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目前中醫處在最低潮的時期。英國全民免費醫療體制不需要病人花錢看病,「看中醫是需要自己花錢的,金融危機致使人們沒有錢拿出來看病,這給中醫生意帶來了很大的損害。」

  除了金融危機給中醫行業帶來的打擊外,中醫目前面臨的一個尷尬境地是無法可管。從事中醫行業多達四十年之久的英國中醫管理委員會(Chinese Medicine Council)主席梅萬方教授說,在英國開設的中醫診所質量參差不齊,這給中醫也帶來了一定的消極影響。英國政府對中醫一直沒有明確立法,所以中醫沒有統一的行醫標準和規範。

  據《華聞周刊》了解,英國政府從2000年開始,就要對中醫進行立法管理,12年過去,依舊沒有準確的定論。英國上議院曾在2000年11月提交的報告中更是全盤否定中醫,認為其沒有科學證據,不給予科研和經費支持。這番定論引起了中醫界強烈抗議,馬伯英教授稱,他和中醫同行們一直在為中醫師與草藥師,針灸師平等進入立法註冊做努力。「但是到了今年年初,開始傳出消息,英國保守黨執政的政府要回到以前的草藥師註冊、中醫師不註冊,那麼我們中醫師多年的努力就前功盡棄了。」

  馬伯英對中醫師能否合法註冊表示深切的擔憂,他認為如果中醫師不能合法地在英國政府部門註冊,對整個中醫行業都造成了深遠的傷害,「對病人健康安全不利,對中醫發揮中藥的效果不利,不讓中醫師註冊,中醫師沒有資格使用中成藥有效的成分,無論從哪方面來說,傷害都是很大的。」

  梅萬方也持有相同的觀點,「如果沒有把中醫納入立法程序,那中醫的前途不能保證了。任何人都可以說我是中醫了,對中醫的行醫安全和規範都有傷害,病人對中醫的信心和療效也沒法保障,給中醫帶來不好的影響。如果有法規保護,中醫可以正常地發展,英國的保險公司也可以認可中醫,中醫可以納入主流醫學。」

  從事中醫行業17年多的英國中醫學會(Assoc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主席沈惠軍表示,一旦立法確認,這個行業會更加規範,也提升了主流醫學對中醫從業人員的認可度。沈惠軍進一步解釋說:「中醫行業畢竟是治病救人的行業,如果沒有法規來管理,第一是對病人的安全不負責任,第二是行業魚目混珠。立法管理以後,第一保障病人安全,如果病人去看中醫,可以放心的是中醫師受到監管並且合格的,提高行業的地位,今後可能會被NHS接受,進入到主流醫學。」中醫進入到主流醫學,保險公司會為買健康保險的病人報銷看病的花銷,如果病人看病的錢能報銷,他們更願意接受中醫治療。

  中成藥進口拒之門外 英語水準成中醫之痛

  中醫治療裡最為常用的是以中草藥為原料經製劑加工而成的中成藥,沈惠軍說,英國政府從去年開始實施的EHCP歐盟法令規定,草藥產品必須要拿到產品的執照才能上市,沒有執照,中成藥保質期結束後不能再進貨。但是,「歐盟的一個條款規定,如果使用草藥產品的人為授權行醫者,可繼續使用沒有執照的草藥產品。我們要是和英國政府部門HCPC註冊就享有這種授權,而後我們就能對病人使用中成藥。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想要和英國政府部門註冊。」

  此外,中醫師在註冊立法之路上面臨的一個大障礙還有英語水平問題。馬伯英教授詳細向《華聞周刊》介紹,英國政府對中醫師註冊的要求較高,對新晉中醫師採用嚴格考核標準,「英國並不承認在中國大學取得的中醫學學歷,而是按照英國的標準來考,這要求的雅思分數較高」,6.5分甚至是7分的語言成績很多中醫師都無法達到。對此,馬伯英認為「雖然目前沒有明確的註冊條文出來,但是英語水平問題不應該成為註冊中醫師的障礙。如果英國按照拿到英國護照的人的標準要求中醫師就可以了。」

  作為中華傳統醫學文化的中醫,為了樹立良好的口碑和聲譽,無論是在立法、中成藥進口,還是中醫師自身專業素養等方面,中醫師都應不懈努力,因為它們關乎中醫行業的命脈。只有規範中醫的行醫標準,才能提高英國對整個中醫行業的認可度,梅萬方說:「我們需要建立統一的標準,安全、行醫,診所的運作管理標準。把標準建立起來,才是中醫行業的立足之本。中醫協會更要團結起來,不要互相攻擊,不給外國人看笑話。」

  此外,梅萬方表示,望藉助「醫學外交」口號,不只西醫在中國發展,中醫在英國也有其發展的土壤。

  報導指出,在西醫掌權的英國,中醫獲得立法確認並進入主流醫學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並非只用二十年就能開花結果。2005年,中醫界代表以獨立的身份進入立法程序,中醫界得到了些許欣慰和鼓舞,然而,就中醫所處的 「名不正,言不順」的現狀來看,中醫行業前景堪憂。(李佳南)

相關焦點

  • 背靠大樹難覓陰涼 英中醫立法是良方還是毒藥?
    中新網6月29日電 據英國《英中時報》報導,6月16日,一份關於「針灸、草藥、中醫和其它傳統醫學」的立法建議報告正式由英國衛生部立法工作小組提交給英國政府。此次「傳統中醫」以獨立的「名號」出現在提案中。英國華人中醫藥界糾纏多年的「身份」問題,似乎終於從「無身份」到「被承認」而得到解決。
  • 英國中醫發展現狀調查堪稱海外最地道的中醫
    程銘釗解釋說,「中醫在英國一直被認為是一種輔助醫療,沒有正式的國家立法管理。而英國的內科醫生、牙醫、護士都是有立法管理的,連正骨醫生、脊椎推拿醫生也有立法管理,受法律保護。可是中醫卻不受立法管理和保護,也就是說,任何人都可以開設中醫診所,無需資質審核,就像開商鋪一樣簡單。很多生意人看到了中醫的商機,於是開起了中醫店,從國內請個醫生,找一個人當前臺,就開始看病了。
  • 中醫在英國竟然發展得這麼好!
    程銘釗解釋說,「中醫在英國一直被認為是一種輔助醫療,沒有正式的國家立法管理。而英國的內科醫生、牙醫、護士都是有立法管理的,連正骨醫生、脊椎推拿醫生也有立法管理,受法律保護。可是中醫卻不受立法管理和保護,也就是說,任何人都可以開設中醫診所,無需資質審核,就像開商鋪一樣簡單。很多生意人看到了中醫的商機,於是開起了中醫店,從國內請個醫生,找一個人當前臺,就開始看病了。
  • 中醫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如何?
    在今年初的新冠疫情中,中醫在其中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舉世矚目,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世人都把目光聚集在傳統中醫之上,數據顯示,全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醫藥
  • 就業難的4大專業,工資低得可憐,就算考研前景也堪憂
    但是也並非所有專業考研都能夠有一個好的出路的,以下這4個「天坑」專業,就業比較難,也不適合考研,畢業之後工資低的可憐,即使是研究生畢業前景也堪憂 4大「天坑」專業,工資低得可憐,研究生畢業前景也堪憂 1.
  • 這4個醫學專業畢業生「供過於求」,就業前景堪憂,報考需謹慎
    但還有一些醫學專業卻非常冷門,畢業生供過於求,就業前景堪憂,甚至有些網友覺得,這些專業有點雞肋。 這4個「醫學專業」就業前景渺茫,報考需謹慎 該專業與營養學和食品衛生學緊密相關,大學期間,主要學習基礎醫學和食品衛生等理論學科,畢業後可進入醫院、餐飲等行業中,目前共有22所大學開設了此專業。
  • 中醫辨證論治源流考
    》中,第一次提出了「辨證論治」,但同時還有「辨別論治」、「辨證論方」、「論證立法」等;而且「辨證論治」,在書中也僅出現了一次。在漢唐時,因為用經驗方治療疾病,所以其診療方法是「辨證論方」,即「辨方證」;北宋以後,因為儒醫們開始用《內經》理論指導中醫藥,所以在診療方法中就出現了先「論證立法」,即根據病人的症狀與體徵,確立一個大概的治療原則,再選擇對應的處方或自擬處方進行治療。
  • 奶粉行業增速放緩是大勢所趨 超高端奶粉前景堪憂
    儘管奶粉行業的新政還沒有出臺,但各大企業仍不忘抓住2015年的最後一個月進行瘋狂促銷打折,行業增速放緩帶給企業的壓力由此可見一斑。2015年12月27日,《中國經營報》記者從市場調查中了解到,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惠氏的打折促銷隨處可見。在北京美廉美超市惠氏金裝幼兒樂整箱購買85折,而在淘寶上惠氏旗下的啟賦3段從328元/罐降到了279元/罐,打折促銷力度空前。
  • 英國交通運輸規劃管理專業前景
    如今出國留學越來越受歡迎,去英國的考生越來越多。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所研究出來的交通工具越來越多,從小的自行車、電動車到大的火車、飛機、高鐵等等,隨著交通工具的增多社會所需要的專業人才量也很大,自然學校中開設的交通方面的專業也就越來越多,例如交通運輸規劃與工程專業。
  • 論英國「新公共管理運動」目標與實效的鴻溝
    原標題:宋雄偉:論英國「新公共管理運動」目標與實效的鴻溝   [關鍵詞]新公共管理運動;鴻溝;英國   [中圖分類號]D7561.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314(2016)01-0117-05   [收稿日期
  • 王國瑋:中醫在多領域跨界融合前景廣闊
    在2020健康未來峰會上,北京中醫醫院副院長王國瑋發表「跨界與融合」主題報告時表示,中醫藥學包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華文明的一個瑰寶,凝聚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博大智慧。中醫在許多領域跨界融合前景廣闊。例如,中醫養生與旅遊、治未病與保險等。
  • 這4個醫學專業,就業前景堪憂,畢業生都後悔報考!
    二、衛生事業管理專業 很多學生一看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的名字,就覺得該專業既與衛生事業有關,又與管理相關聯,想必未來的就業不會差。 這個專業屬於醫學與管理相結合的專業,開設該專業的目的則是為醫院或其他醫療機構培養基層管理人員。並非朝著醫生方向發展,市場需求也沒用這麼大。
  • 口服美容市場前景堪憂-國內-化妝品財經在線-一個行業的生意與思想
    口服美容市場前景堪憂 CBO首頁 | 作者:劉雙燕 | 來源:化妝品報  2014-03-14  訪問量:1134
  • 英國社會救助立法的嬗變及其啟示
    英國是現代社會救助制度的發源地,也是世界上制定社會救助法最早的國家。1601年英國頒布的《伊莉莎白濟貧法》,奠定了英國乃至歐美各國社會救助立法的基礎,開創了用立法推進社會保障事業的先例,為世界各國的社會救助立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梳理英國社會救助立法的產生、發展及其流變的基本規律對我國剛剛啟動的社會救助立法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 立法後評價初論
    立法後評價初論四川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辦公室 馬濤 來源:   瀏覽字號: 大 中 小2006年06月09日 00:00:00         立法後評價是指在法律法規公布並施行一定時間後對其進行的總結評價,它通過對法律法規的功能作用、實施績效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和評估
  • 時尚管理就業前景
    很多人對時尚管理這個專業很好奇,第一是這個專業不需要是服裝設計專業的學生才能申請,第二是這個專業很好就業。今天我們來說一說時尚管理就業前景,內容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中國時尚產業如何? 為什麼時尚管理更好就業? 學時尚管理可以做什麼?
  • 巔峰案例|榆林無定有稻探索陝北農業發展新模式
    無定有稻樹立陝北農村合作社管理模式的典範針對榆林橫山農民群體的特殊性,農村呈現土地流轉困難多、剩餘勞動力老齡化嚴重、知識結構較為陳舊、民眾做事略顯固執等特點,投資者尚建軍克服重重困難通過長期蹲點吳家溝獲取第一手資料,結合陝北風土文化特點,實施「總管式」組織理念、「拜把子」利益聯結、
  • 流動補胎再不規範,前景令人堪憂!
    每年流動補胎車都會發生很多起這樣的案例,讓人揪心,如果發生傷亡事件,那更是流動補胎的悲劇,再不進行規範,恐怕前景堪憂。 流動補胎在輪胎行業裡已屬於常態化服務,在輪胎行業快速發展的今天,流動補胎的進步卻很小,前景不被看好。 1、工作環境髒亂差 流動補胎沒有固定的場所,無論白天黑天,颳風下雨,有客戶就要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工作又累又髒,自己幹嫌辛苦,僱人又不划算,不僅擔心員工外出的危險,還要擔心車輛被查的風險,最重要的是必須提防隨時會爆炸的輪胎。
  • 英國數學專業留學就業前景解析
    英國數學專業留學就業前景如何?,擁有眾多世界頂級名校,英國留學學期短且含金量高,吸引了眾多學生赴英留學。英國在各專業領域都有不同的傑出表現,並獲得全世界認可,尤其是在數學方面,在這裡我想給大家說的是,現在市場對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人才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多,相對的以後數學方面專業的學生他們的就業前景也是非常不錯的,下面,我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有哪些數學方面的專業。
  • 中醫泰鬥任應秋:初學《傷寒論》秘訣
    《傷寒論》是中醫學習辨證施治較有系統的書,是後漢張仲景的傑出著作。學習中醫,必須要讀《傷寒論》的重要意義,已經為大家所熟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