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洛芸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引言
在中國的教育體制下,很多父母和學校會過分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從而忽視了對孩子實踐能力的培養。
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是難以得到全面的成長的。成績固然重要,但實踐能力對孩子的成長也是不可或缺的。
高考狀元被11所大學拒錄,703分被嘲「高分低能」,現狀如何了?
李泰伯在當年的高考當中,以703分的高分獲得了高考狀元。本以為李泰伯的學習之路會很通順,但沒有想到他前前後後卻被美國的11所大學拒絕錄取。
很多人對此表示懷疑,李泰伯很有可能是一個「高分低能」的人,所以才不受到美國學校的歡迎。實際上,李泰伯不僅具有學習的天分,同時實踐運用能力也很強。
在受到美國學校拒絕之後,他承受了不少外界輿論的壓力。但他並沒有意志消沉,反而是調整了自己的心態,讓自己變得更加努力。
之後,李泰伯以703分的成績進入了清華大學,僅僅在清華大學裡學習了一年,他便去香港大學進修了。
而後又作為交換生前往了英國的劍橋大學,之後便順利拿到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入學通知書。
畢業之後的李泰伯成功獲得了哲學和醫學的雙博士學位。恐怕那些嘲諷李泰伯「高分低能」的人要被打臉了。
孩子出現「高分低能」的情況,都有哪些具體表現?
1. 人際交往能力差
大多數孩子都在父母的寵愛下成長,在思想上就會有些以自我為中心。
在和他人交往的過程當中,這樣的思想難免就會讓他人感到不適,從而使人際關係變差,影響其人際交往能力。
2. 實踐能力差
現在的家長大多重視於孩子形式上的學習,孩子所能學到的知識都是來自於課本,無法將知識轉變為實際的動手操作能力。
所以有很多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根本就無法獨立思考獨自解決問題,在工作之後也很難進入狀態。
3. 綜合素質差
一個人的綜合素質涉及到了很多方面。其中一項便是心理素質。
「高分低能」的孩子經常會出現抗壓能力弱,缺乏自信心等問題。
他們常常會安於現狀,不敢去挑戰未知的事物。在長大以後也需要依賴父母,沒有獨立自理能力。
比起分數,父母更應該培養孩子這3個方面的品質
1. 冒險精神
當孩子擁有冒險精神時,他們對外界的事物將會有極大的好奇心,同時具有挑戰新事物的勇氣,從而更富有行動力。
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父母應該有意識的激發孩子的冒險精神,比如帶孩子去登山,遊泳,滑雪等等。
讓孩子在做好準備的前提之下,勇敢的做出一些新的嘗試。
2. 獨立能力
孩子的獨立能力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另外一方面是獨立思考的能力。
家長要對孩子抱有足夠的信任,放手讓孩子去做一些事情,培養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概念,從而培養起孩子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
與此同時,孩子在學習方面遇到問題時,家長不應該立即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而是應該引導他們獨立思考。
3. 樂於分享
家長培養孩子樂於分享的品質,目的就在於讓孩子學會互相幫助。
在人際交往和學習的過程當中,家長要引導孩子學會將自己所學的知識分享給別人,從而促進人際關係,讓自己得到更好的成長。
育兒問題洛芸媽媽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洛芸媽咪,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配圖均源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