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北京高考狀元,申請美國11所名校全部被拒,媒體說他高分低能

2020-12-14 職引官

高考狀元申請美國11所名校遭拒絕,媒體說他高分低能,現在如何?

總有一部分話題熱衷於「宣傳狀元」「消費狀元」,所以有時候媒體還原的並不是全部的真相,這無疑會讓那些更加吸引眼球的標籤名不符實地強加到當事人的身上。「高考狀元李泰伯曾經被美國11所名校婉拒!」這是不是真的?嗯,經過調查發現這事的確是千真萬確。怎麼會!為什麼中國的狀元竟然連美國一所名校的門都扣不開?

「高分低能」這個噱頭絕對能吸引無數的眼球,於是媒體們就開始推波助瀾,將李泰伯歸為「應試教育的失敗產物」,還有人紛紛把他歸檔進「高考狀元高分低能案例大全」,李泰伯個人所取得的成績甚至都被過度解讀成「混了份簡歷」!

10年前,「高分低能」「書呆子」這些標籤一直是李泰伯甩不掉的噩夢。當年李泰伯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雖然2010年的時候李泰伯以語文138分,數學146分,英語140分,理綜279分的優異成績拿下了北京市高考理科狀元的稱號,但是申請11所美國大學均被拒絕的經歷被爆之後,他一夕之間跌落神壇,從「高考狀元」變成了媒體報導中「讀死書、死讀書」的典型失敗人物。

媒體拿著那一部分的真相一直在刻意曝光著這個18歲的少年,對他的優秀求全責備

其實李泰伯是在高二下學期才決定出國的,在此同時那些準備出國的同學早已進行了一年的籌備。李泰伯申請的是哈佛大學、耶魯大學這些全美國排名前20的名校,並且只申請全額獎學金,在這種情況下被拒絕太正常了,可是許多人還是要用優秀來懲罰他。

那如今的李泰伯怎麼樣了呢?

高考之後李泰伯最終被香港大學錄取,大一被清華委託培養後到大二才去港大學習,大三時美國麻省理工申請交換生的申請書被批准後他就赴美了,而且港大在4年內為李泰伯提供了64萬港幣的獎學金。後來李泰伯轉到MIT主修的是電子工程和計算機,此期間又申請去英國劍橋大學交換學習一年…可以說李泰伯的求學經歷實在非常豐富,連續在四所世界名校交換學習,嘗試不同文化和不同專業。

其實李泰伯的興趣愛好非常廣泛:畫畫、彈琴、譜曲、哲學、晶片、計算機……他無論是從高中參加的各種課外活動和選修實踐的經驗上看,還是在清華、港大、麻省和劍橋的求學經歷上看,李泰伯絕對不是媒體言之鑿鑿的「高分低能」的那種人,單單就著2010年之後他頂著莫大的輿論壓力和旁人的苛責取得的這些成就和成績,他絕對稱得上優秀人物裡的佼佼者。他從不辜負他曾經的副校長「李泰伯是少有的集德、才、貌於一身的領袖級人才」對他的這句評價。

在這段學業之外的功名戰場裡,我承認李泰伯是讓人心疼的,但是李泰伯更是讓人驚喜的。李泰伯先是將自己的所學專業從電子工程轉到計算機,後來再轉到醫療事業。而先前拒絕他的11所學校半數主動地向他敞開了大門,就連他最想要的霍普金斯大學的錄取通知也被等到了。

李泰伯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繼續攻讀醫學-理學的雙博士學位,2018年,碩士期間的他在國際著名期刊《自然-方法學》上發表了第二篇文章:「解決了功能基因組網絡研究的一個棘手問題」。優秀的人哪裡捨得停下他前進的步伐?李泰伯在課程學習、項目研究、醫院實習之外他還擔任了霍普金斯「學生健康計劃」的聯席主席;草擬「虛擬實境方面研究」的提案讓他成為全美最大的醫生組織「美國醫學會」的成員;「全球健康」讓他意識到計算機可以作為工具協助醫生更好地「治病救人」…可以說在這一場長達8年的醫學訓練中他絕對是完勝的那一方!從2010年圍繞在李泰伯身上的各種話題和批評到如今29歲依舊赤子熱忱獻身科學的他,這個寶藏人才的生活比絕大多數人要精彩得多!

優秀的人馬不停蹄,平庸者故步自封!在看完李泰伯的故事後我發自內心地感嘆「其人之誠,其志之堅,其心之坦蕩」如果他沒有強大的內心那他怎麼能磕磕碰碰地走下來?結合李泰伯的特殊經歷,在這裡小編想給大家推薦五本青春勵志暢銷書籍:《你若不勇敢,誰替你堅強》 、《不要讓未來的你討厭現在的自己》 、《將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拼命的自己》 、《學會選擇,懂得放棄》 和《你無法改變世界時改變自己》

這五本書一經出版後就被形容成「溫暖十幾萬人年輕讀者的人生成長之書」,更是成為了年輕人量身定製的心靈聖經和人生規劃課!我們在羨慕李泰伯優秀成功的同時也要讓自己去成就自己的美好、實現自己的美好。順時生長,逆時紮根,如果你還沒有活成自己希望的樣子,那麼就請你即刻從現在開始改變吧!

想要成功就得讓自己不被外物幹擾,想要處變不驚就得先磨練自己的內心,其實成功最重要的一課就是修身修心。小編推薦這五本書就是要大家培養出艱苦卓絕、百鍊成鋼的精神,相信讀完這五本書,大家會理解「努力、方向、生活、奮鬥、真理」的真正含義,實實在在地把生活過成了你們自己想要的樣子!

如果你們真的想做出改變,那就好好看看這五本書。別小瞧這幾十塊錢買的幾本書,這裡面都是無數成功人士摸爬滾打、碰壁和失敗才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捷徑!

20歲的迷茫造成30歲的恐慌和平庸,而20歲的定位則影響你30歲的地位,世界從來不虧欠努力的人。想要購買的朋友請點擊上方卡片,願你的青春不負夢想!

相關焦點

  • 曾被美國11所名校拒絕的高考狀元,媒體說他高分低能,現狀怎樣
    李泰伯曾經引起很大的討論熱度,成功摘得「狀元」的桂冠之後,媒體卻說他「高分低能」,這其中的原委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高分低能」呢?李泰伯在高中的時候,曾經向美國的幾所學校遞交了入學申請,但是都被一一駁回了。名校的尖子生被美國大學拒絕,這種能夠吸引大眾眼球的事情,自然會被一些媒體過分放大,各種不好的詞彙一時間都被安在李泰伯的身上。
  • 他是10年前北京高考狀元,因為高分低能,慘遭美國11所高校拒絕
    來自中國的高考狀元曾美國報考11所名校,名校給出的都是拒絕的回覆。媒體稱該狀元是高分低能,10年後媒體統統都被打臉了。大部分人的一生都會經歷一次高考,這場考試直接就影響了人的一生。考試有低分也就會有高分,每年高考都有不少的狀元。狀元們選擇的名校讓人好奇,他們未來的工作發展也得到了眾人的關注。
  • 高考狀元被美國11所名校拒絕,媒體說他高分低能,現在過得如何?
    可能高考狀元的頭銜就足以讓一個人聲名鵲起,但是八年前,真正被媒體大肆宣揚的卻是另外一件事情。「中國的高考狀元竟然被美國11所名校拒絕」,一時之間,各種「高分低能」,「應試教育的失敗產物」如浪濤一般捲來,讓李泰伯在當時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媒體的推波助瀾加上群眾的吃瓜心理讓這件事在當時鬧得沸沸揚揚!
  • 他曾是我國高考狀元,被媒體報導「高分低能」,10年後遭打臉
    他曾是我國高考狀元,被媒體冠上高分低能的帽子,10年後遭打臉高考是鯉魚躍龍門的絕佳時刻,細數往年無數優秀的高考狀元「縱身一躍」便進入了中國最頂尖的知名高校。這些狀元未來的選擇牽動著人們的注意,優秀的人才們也許會為國效力,也許會走出國門。
  • 11年前,那個被11所美國名校拒絕的北京高考狀元,如今怎麼樣了?
    From 精英說微信號:elitestalk2010年,一則「高考狀元被11所美國名校拒絕
  • 曾經被11所美國名校拒絕的中國高考狀元,如今身在何處?
    從「高考狀元」到「打入谷底」他叫李泰伯,高中三年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2010年,他以總分703分的高分奪得了北京市理科狀元,一時之間,風光無限。然而不久後,他就因為「被美國11所知名大學拒收的中國高考狀元」這個標籤被「打入谷底」,一敗成名。
  • 8年前被11所美國名校拒絕的高考狀元, 如今怎麼樣了?
    當時,就讀於人大附中實驗班的李泰伯,以703分耀眼的成績成為北京理科高考「狀元」,清華、北大紛紛向他拋出橄欖枝。然而,在此之前申請美國11所著名大學悉數被拒的事實,將這名18歲的少年推上輿論另一端的風口浪尖, 「一敗成名」。
  • 當年北京的高考狀元李泰伯,曾被美國名校拒絕,他的近況如何?
    他叫李泰伯,八年前參加高考,高考總分為七百零三分,他在2010年成為北京市的高考理科狀元。借著高考金榜題名的「東風」, 李泰伯趁機想出國深造,於是,他向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美國11所名校提出就學申請。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由於當年的美國大學和我國國內大學錄取機制格格不入,他先後被美國的這些名校一一拒絕。自從他屢次吃了閉門羹之後,很多人漸漸開始懷疑:李泰伯會不會只是應試教育的「不合格產品」?很多人都認為——像李泰伯這種高考狀元,會不會充其量只是高分低能的「書呆子」,中看不中用罷了?
  • 他是北京高考狀元,放棄北大保送資格,申請11所美國名校均被拒絕
    別人做英語的完形填空,做完也就算了,他還要自己再挖幾個空練習,這種方式被他當成自己之所以能考高分的秘籍,李泰伯中學時就讀的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是一所享譽中外的著名學府。曾多次榮登美國馬裡蘭大學研究所公布的中國高中排行榜首,在這樣的高中裡頭人才當時是不可勝數,李泰伯一直以來就有一種領袖才能,他到來附中一班後,很快就當上班長以及學校志願者的負責人了。
  • 北京高考狀元,703分卻被11所美國名校拒收,多年後稱:感謝拒絕
    然而世事無常,竟有一位考出了703分高分的高考狀元,最後卻被11所美國名校拒絕,陷入了無學可上的境地,他就是2010年的北京高考狀元李泰伯。時隔十年,這位「落榜」狀元身在何處?他拒絕了國內名校的邀請,而在填報志願時向美國的十一所知名高校發出申請。明明有更為穩妥的選擇,為何要另闢蹊徑?對此,李泰伯同樣有自己的想法,他認為敢於挑戰是年輕人應當具備的美德,也對自己的實力有著相當的自信。懷著這樣的信心,李泰伯踏上了美國面試之旅。
  • 10年過去,他是高考703分的北京狀元,被11所名校拒絕錄取
    所以對絕大多數家庭來說,高考是非常受重視的,清北作為我國兩所知名高校,每年想要進入其中就讀的人數不勝數,相信不少人從小都考慮過長大之後是上清華還是北大,不過長大之後才知道是小時候想的太多了,不過每年考上清北的人才還是很多的,之前北京就有一個狀元考生,高考成績達到703,不過最後卻被11所國外的高校拒絕了,如今怎麼樣了?
  • 他是高考理科狀元,總分703分,卻曾被國外11所名校拒絕
    很多人可能會說,這就是學霸的任性,放著全國最好的大學不讀,還要讀世界一流名校。高考的成績足以證明李泰伯的優秀,而他申請國外名校就讀資格之路可謂坎坷至極。 為了獲得到國外一流名校就讀的機會,李泰伯一連串地向11所世界名校遞交了申請,
  • 北京高考狀元,被美國11所名校拒收,轉上港大,畢業後回應4字
    引言高考,能夠公平公正地為國家選拔優秀人才。每屆的各省高考狀元也是各大名校競相爭奪的對象,而這些高考狀元也都能進入自己理想的大學,讀自己喜歡的專業。但十年前,卻有一個北京的高考狀元,考出了703分的好成績,卻接連被美國的11所名校拒絕,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難道是因為他其他能力不足嗎?還是學校要求太高呢?
  • 「高分低能」狀元逆襲:你不必用別人的說法懲罰自己
    11月5日,冰點周刊微信公眾號講述了一個曾經被輿論奚落為「高分低能」的高考狀元逆襲的故事,在網上引發了一片感慨。故事的主角李泰伯是2010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狀元,在當時,他因為「申請11所美國大學全部被拒」,成為公眾眼中「高分低能」的代表。高考後,他淡出了公眾的視野,先後進入麻省理工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攻取學位,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多篇文章。
  • 李泰伯資料經歷曾被稱「高分低能」狀元 完美逆襲研究人類衰老
    ­  11月5日,冰點周刊微信公眾號講述了一個曾經被輿論奚落為「高分低能」的高考狀元逆襲的故事,在網上引發了一片感慨。­  故事的主角李泰伯是2010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狀元,在當時,他因為「申請11所美國大學全部被拒」,成為公眾眼中「高分低能」的代表。
  • 他高考成績703,被美國11所大學拒收,無奈上清華後感謝拒絕
    2010年,一則一個「高考狀元被11所美國名校拒絕」的新聞在社會上廣泛傳播,引發了人們對體制教育的熱議。703分的耀眼成績成為北京理科高考狀元,按理說這麼優秀的一個孩子,出國留學並不是什麼難事,而為何又會被國外11所大學拒收全軍覆沒呢?
  • 逆襲的「高分低能」!當得了學霸,彈琴能比郎朗,他們才不是情商「低能」
    11月5日,《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微信公眾號講述了一個曾經被輿論奚落為「高分低能」的高考狀元逆襲的故事,在網上引發了一片感慨。
  • 高考703分遭11所大學拒收,被嘲「高分低能」的李泰伯,現狀如何
    高考狀元被11所大學拒錄,703分被嘲「高分低能」,現狀如何了?李泰伯在當年的高考當中,以703分的高分獲得了高考狀元。本以為李泰伯的學習之路會很通順,但沒有想到他前前後後卻被美國的11所大學拒絕錄取。
  • 理科狀元的逆襲:高考703分被11所國外大學拒絕,如今成雙料博士
    他是北京2010年高考理科狀元,卻打算出國繼續學習,向國外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美國11所知名院校提出留學申請,可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慘遭拒絕。 而因此實踐,他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甚至被貼上了「高分低能」的標籤。
  • 北京703分高考狀元接連被11所名校拒絕錄取,他卻拒絕了清華
    高考對中國人而言,所有人都非常清楚其重要性,高考又被成為過的國考,每年的考試都仿佛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般,如果高考的機會沒有抓住,很有可能會影響之後自己的一生,都說社會上能力最重要,但是沒有學歷誰給你平臺讓你展示能力呢?所有說學歷這個敲門磚非常重要,如果自己有能力,而沒有自己一展才華的舞臺,那也依舊可能會被埋沒。所以,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高考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