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已經結束許久,在今年的高考中摘得「狀元」頭銜的學生依舊十分優秀。每年高考落幕後,讓大眾最為關心的就是這些「狀元們」,探索他們的「學習秘籍、」「成功要訣」是許多人都會做的事。但其實,學習的成功哪有什麼神奇的方法,不過都是堅持不懈、守住夢想砥礪前行而已。
2010年北京的高考狀元李泰伯曾經引起很大的討論熱度,成功摘得「狀元」的桂冠之後,媒體卻說他「高分低能」,這其中的原委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李泰伯高中時就讀中國人大附屬中學,這所高中是一所非常優秀的學校,美國馬裡蘭大學把這所高中排為中國高中最前列的位置。
在這樣一所人才濟濟的學校裡,學生們都是各有所長。李泰伯正是如此,在人才輩出的這所學校內,他依舊能夠脫穎而出,贏得老師和校長的青睞。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李泰伯並不是大家印象中的死讀書的「書呆子」,而相反的,他精通各種樂器,擅長美術,還曾擔任學校的學生會主席,甚至他父親的手機鈴聲都是由他親自設計。李泰伯可以說是一名不可多得的人才。
但是就是這樣一位備受老師和同學喜愛的學生,卻放棄了北大保送資格。當問及他這麼做的原因時,他稱:「在我得知獲得保送資格時,我還沒有清晰的人生規劃,但我覺得人生應該充滿各種挑戰。」
但其實,個人覺得他之所以能放棄這麼好的機會,還說出這樣的話,就是因為他有著堅定的人生目標和理想,也有著對自己長遠的規劃。
李泰伯的能力是讓許多人都感到非常羨慕的,但是,為什麼會有媒體稱他是「高分低能」呢?其實,也不是什麼大的問題。
李泰伯在高中的時候,曾經向美國的幾所學校遞交了入學申請,但是都被一一駁回了。名校的尖子生被美國大學拒絕,這種能夠吸引大眾眼球的事情,自然會被一些媒體過分放大,各種不好的詞彙一時間都被安在李泰伯的身上。
其實,李泰伯之所以沒被錄取,也不乏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當時李泰伯申請的時間已經較晚,而且準備時間非常不充足,再加上他申請的全都是美國的頂級學校,而且還是全額獎學金,難度自然要高出很多。
而如今李泰伯怎麼樣了呢?他並沒有被這件事情所打擊,而是依舊堅持初心,拼搏努力,更加勤奮刻苦。報考大學時,他選擇了清華大學。在讀大學期間,他又去香港大學交換了一年。大三時又被批准前往美國麻省理工學習。而後,他又在幾年之間,去了幾所頂級學校交流學習。
可以說他的學習經歷十分豐富,正是這些豐富的學習經歷讓他堅定的選擇了自己前進的方向。從被媒體稱為「高分低能」的人再到身穿白大褂為社會做出巨大貢獻的科研人員,正是因為他自己的堅定不移才換來了最後的成功。面對失敗和流言蜚語他也從未放棄。
看完李泰伯的人生經歷,我們就會發現,不管人生的道路充滿著多少荊棘,只要努力守護自己的理想,堅定初心向前的話,最終我們都會成功的。
美好的生活需要我們的努力奮鬥,就算現在你處於失敗的狀況,只要克服這個難關、堅持下去、不要被困難擊倒,成功早晚都是屬於自己的,畢竟你的人生還很長,驚喜或許就在後面等著你。
我是一名從事教育工作十餘年的人民教師,也是擁有一兒一女的80後寶媽。 為你分享育兒路上的經驗和乾貨,助力你養育出馬爸爸嘴裡擁有「四商三觀三力」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