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7日,大年初三。新冠肺炎疫情急劇發展,武漢封城,荊州封城,宜昌也開始封城。
公安縣行政服務中心第三方服務機構負責人、中共黨員周翠正在宜昌的娘家過年,上午8點左右,就像那些天大多數人一樣,她焦慮而又快速地瀏覽著朋友圈裡關於疫情的各種消息。
突然,她看到一位在防疫站工作的朋友發了一條消息:宜昌市第三人民醫院緊急招募支援者。平靜的表情下頓時升騰起一股家人沒有絲毫覺察的衝動:報名,去當志願者!
沒想到的是:這一去就是45個終生難忘的日夜。
一碗灑淚的雞蛋飯
她躲在陽臺上給三醫院負責招募志願者的陳娟主任打電話,再三強調:「我雖然是女的,但是我軍人出生,還是夷陵跑步協會的,參加過救援訓練,身體素質很好,你們別嫌棄我。。。。。」
於是,在她近乎「糾纏」的強烈要求下,陳主任鬆了口。周翠和媽媽說「我出去轉轉」,便出了門。
下午比約定時間早了半個小時趕到了三醫院,當她看到三醫院病房大樓前中轉站焦急的病人家屬和忙的不可開交的幾個工作人員時,她一分鐘也閒不住了。立刻上崗開工。按樓層登記患者物品、用塑膠袋封裝、貼上標籤、用小車與運送到隔離病區、接受捐贈物資、下車、搬貨、點數、登記,,,,,
下完最後一車物質,匆匆趕回家裡已經是晚上10點,這才想起來,粒米未進。
年邁的媽媽心疼地給她下了10個餃子,兩個雞蛋。當從來不超過4個餃子和蛋白質過敏的周翠一口氣吃完時,她依然很餓,只好悄悄地又吃了兩個蘋果。
第二天早上五點半,周翠悄悄起了床,穿好衣服到客廳時,發現媽媽已經在廚房了,媽媽說:不管你去哪,我給你炒個雞蛋飯,吃了再走,免得在外面挨餓。
看著媽媽遞過來的雞蛋飯,周翠的淚滴滴落在雞蛋飯裡。。。。
媽媽哪裡知道,周翠是趕去了三醫院,一個婦孺皆知的傳染病醫院,而那裡收治了宜昌市早期所有的新冠肺炎患者。
四十五個重複的故事
從1月28號早上6點開始,周翠吃住在醫院,開始了在宜昌市第三人民醫院的44個作息時間一樣的日子。
每天早上五點半點起床,匆匆洗漱,開車趕到醫院,然後步行繞過ICU病房的大樓前那條幽暗的通道,走到醫院食堂為患者和醫護人員分包早餐。雞蛋一個包、包子饅頭一個包、牛奶水果一個包,三樣加起來一個包,一份早餐就得包裝四次,而在高峰時峰時,有著600多人用餐,2400多次包裝必須在7點20之前完成並送到各個病區。
送完早餐趕到中轉站堅守,搬運藥品、防護服、社會捐贈物質,中午11點又趕到食堂,分餐、送餐,送完又趕回中轉站堅守。下午5點趕到食堂,分餐、送餐,送完又趕回中轉站堅守。繼續下貨、收貨、送貨、登記、搬運。。。。9點能回到住處,那肯定是早的。
第二天,重複著昨天的故事,雖然這樣的故事重複了45次,但是而在她的朋友圈裡,你卻發現每天都是新的故事。沒有一句怨言,沒有一天懈怠,哪裡看得出她是在負重前行?
「替一座城市感恩」
2月11號的這一天,其實和平常是不一樣的。因為這一天福建援宜醫療隊來了。
周翠是被臨時指派去機場做接待服務的,安排給她的工作是在1號車上給福建醫護人員簡單介紹宜昌和宜昌嚴重的疫情。她在車上完成介紹任務以後,做了一個自我介紹:」 我說我也是宜昌人,但是沒有在宜昌工作,是從外地回來過春節的,目前在三醫院做志願者。宜昌就跟我們的媽媽一樣,我們是她的孩子,但是她生病了,我們沒有辦法幫不了她,你們來了媽媽就有救了。但是我們會一直和你們一起陪護她,守護她。我代表宜昌人民感謝你們。」
當她哽咽著說完,整車人都哭了。
大巴車到達酒店後,她第一個下車,站在門口對每一個下車的福建醫生深鞠一躬,說謝謝你們!
這一幕剛好被一名記者搶拍到,最先,那名記者在他自己的朋友圈裡發了那張照片並寫了一首短詩:
或許你是想
讓每個福建醫生都聽見
儘管有人沒能注意
可你依然對著背影
深鞠一躬
說謝謝你
我想
你是在替一座城市感恩
或許你並不想
別人知道你的姓名
還有你的身份
但我要大聲告訴人們
你是三醫院的志願者周翠
你是一個大寫的人
後來,所有福建醫護人員都認識了周翠。直到有一天,她們聽說周翠次日即將結束在三醫院的工作,準備隔離後上班。福建醫療隊的領隊康德智院長、還有許賢雄、林清找到她,說要和她照張合影。照完合影,他們一起畢恭畢敬地給她鞠了一躬,說:謝謝你!
這哪裡看得出到底是誰感謝誰?
用體力傳遞愛心
其實在2月18號的那天,也是不一樣的故事。
那天宜昌市已經累積確診904例,幾乎達到了最高峰。福建醫療隊再次派出了107人的醫療隊伍馳援宜昌。宜昌社會各界紛紛給一線的醫護人員捐菜捐物。全市人們也都知道,三醫院是收治病人最多,危重病人最多的醫院。所以,給三醫院捐助的物質也就最多。
那一天,秭歸縣屈原鎮西陵峽村全體村民給三醫院捐贈了剛剛採摘的1400件血橙,國貿超市捐贈了800件蛋黃派。2200件愛心物質下午到達醫院,而秭歸縣的橘農從清晨趕到醫院還準備卸完貨趕回去,當時卻只有5個志願者。
愛心物質!搬!一定得搬!
當他們搬完最後一件,五個人幾乎累到虛脫。在中轉站的空地上躺下時,竟同時睡著。哪裡還記得時間?哪裡分得出男女?
管「閒事的志願者組長
由於周翠來得早,既是黨員,又是志願者,更是夷陵跑步協會裡數得著的幾個熱心人,在她的感召和帶領下,先後有6名會員加入到志願者隊伍,理所當然,她就當起了志願者組長。
除了做好志願者的工作,她還管起了」閒事「。她聽說一個老家在秭歸的重症監護室護士熊夢雪的父母沒有了高血壓降壓藥,立即打起了秭歸籍跑協會員的主意,第二天上午,秭歸朋友把速效救心丸等壓藥送到了家裡;家在宜都的護士裴津津小孩的奶粉沒了,急得直哭,她又聯繫宜都工會的朋友協調,次日中午送到家裡。
疫情嚴重的時候,三醫院時有患者不幸離世,但逝者的家屬卻不能送最後一程。每當周翠看見殯儀館的車輛從醫院離去, 她總是拉著中轉站的同事一起默哀鞠躬,然後目送一程。她說,我們要替他們的家人送行。
她那個樣子,哪裡看得出是她的父母還是別人的父母?哪裡區別的了是她的孩子還是別人的孩子?
她在離開三醫院的那一天的朋友圈裡說:三醫院的45個日日夜夜,讓我終生難忘。45天,雖然短暫,卻讓我收穫了很多。。。。風雨過後,我們微笑相見!
其實,沒有哪一個女人是天生強大的。
周翠怕黑,每天清晨五點多走過那段可能殯葬車才走過的彎道,她一樣膽戰心驚;周翠怕負重,一天300多件物質搬完以後幾乎站不起來;周翠也很脆弱,當她遭到誤解,一樣委屈得心氣難平;周翠淚點低,一點小事就能讓她淚流滿面。。。。
周翠只是天生要強。
她曾經是一名軍人,她現在是一名黨員,一名志願者,她只是想要肩負起每一個稱謂背後的使命!
圖片提供:周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