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生難忘的四十五個日夜(志願者周翠的故事)

2021-01-10 三峽新媒

2020年1月27日,大年初三。新冠肺炎疫情急劇發展,武漢封城,荊州封城,宜昌也開始封城。

攝影:張bin

公安縣行政服務中心第三方服務機構負責人、中共黨員周翠正在宜昌的娘家過年,上午8點左右,就像那些天大多數人一樣,她焦慮而又快速地瀏覽著朋友圈裡關於疫情的各種消息。

周翠

突然,她看到一位在防疫站工作的朋友發了一條消息:宜昌市第三人民醫院緊急招募支援者。平靜的表情下頓時升騰起一股家人沒有絲毫覺察的衝動:報名,去當志願者!

沒想到的是:這一去就是45個終生難忘的日夜。

一碗灑淚的雞蛋飯

她躲在陽臺上給三醫院負責招募志願者的陳娟主任打電話,再三強調:「我雖然是女的,但是我軍人出生,還是夷陵跑步協會的,參加過救援訓練,身體素質很好,你們別嫌棄我。。。。。」

周翠正在給病人加shui

於是,在她近乎「糾纏」的強烈要求下,陳主任鬆了口。周翠和媽媽說「我出去轉轉」,便出了門。

下午比約定時間早了半個小時趕到了三醫院,當她看到三醫院病房大樓前中轉站焦急的病人家屬和忙的不可開交的幾個工作人員時,她一分鐘也閒不住了。立刻上崗開工。按樓層登記患者物品、用塑膠袋封裝、貼上標籤、用小車與運送到隔離病區、接受捐贈物資、下車、搬貨、點數、登記,,,,,

下完最後一車物質,匆匆趕回家裡已經是晚上10點,這才想起來,粒米未進。

年邁的媽媽心疼地給她下了10個餃子,兩個雞蛋。當從來不超過4個餃子和蛋白質過敏的周翠一口氣吃完時,她依然很餓,只好悄悄地又吃了兩個蘋果。

第二天早上五點半,周翠悄悄起了床,穿好衣服到客廳時,發現媽媽已經在廚房了,媽媽說:不管你去哪,我給你炒個雞蛋飯,吃了再走,免得在外面挨餓。

看著媽媽遞過來的雞蛋飯,周翠的淚滴滴落在雞蛋飯裡。。。。

媽媽哪裡知道,周翠是趕去了三醫院,一個婦孺皆知的傳染病醫院,而那裡收治了宜昌市早期所有的新冠肺炎患者。

四十五個重複的故事

從1月28號早上6點開始,周翠吃住在醫院,開始了在宜昌市第三人民醫院的44個作息時間一樣的日子。

每天早上五點半點起床,匆匆洗漱,開車趕到醫院,然後步行繞過ICU病房的大樓前那條幽暗的通道,走到醫院食堂為患者和醫護人員分包早餐。雞蛋一個包、包子饅頭一個包、牛奶水果一個包,三樣加起來一個包,一份早餐就得包裝四次,而在高峰時峰時,有著600多人用餐,2400多次包裝必須在7點20之前完成並送到各個病區。

送完早餐趕到中轉站堅守,搬運藥品、防護服、社會捐贈物質,中午11點又趕到食堂,分餐、送餐,送完又趕回中轉站堅守。下午5點趕到食堂,分餐、送餐,送完又趕回中轉站堅守。繼續下貨、收貨、送貨、登記、搬運。。。。9點能回到住處,那肯定是早的。

第二天,重複著昨天的故事,雖然這樣的故事重複了45次,但是而在她的朋友圈裡,你卻發現每天都是新的故事。沒有一句怨言,沒有一天懈怠,哪裡看得出她是在負重前行?

「替一座城市感恩」

2月11號的這一天,其實和平常是不一樣的。因為這一天福建援宜醫療隊來了。

周翠是被臨時指派去機場做接待服務的,安排給她的工作是在1號車上給福建醫護人員簡單介紹宜昌和宜昌嚴重的疫情。她在車上完成介紹任務以後,做了一個自我介紹:」 我說我也是宜昌人,但是沒有在宜昌工作,是從外地回來過春節的,目前在三醫院做志願者。宜昌就跟我們的媽媽一樣,我們是她的孩子,但是她生病了,我們沒有辦法幫不了她,你們來了媽媽就有救了。但是我們會一直和你們一起陪護她,守護她。我代表宜昌人民感謝你們。」

攝影:覃嘯hon

當她哽咽著說完,整車人都哭了。

大巴車到達酒店後,她第一個下車,站在門口對每一個下車的福建醫生深鞠一躬,說謝謝你們!

這一幕剛好被一名記者搶拍到,最先,那名記者在他自己的朋友圈裡發了那張照片並寫了一首短詩:

或許你是想

讓每個福建醫生都聽見

儘管有人沒能注意

可你依然對著背影

深鞠一躬

說謝謝你

我想

你是在替一座城市感恩

或許你並不想

別人知道你的姓名

還有你的身份

但我要大聲告訴人們

你是三醫院的志願者周翠

你是一個大寫的人

後來,所有福建醫護人員都認識了周翠。直到有一天,她們聽說周翠次日即將結束在三醫院的工作,準備隔離後上班。福建醫療隊的領隊康德智院長、還有許賢雄、林清找到她,說要和她照張合影。照完合影,他們一起畢恭畢敬地給她鞠了一躬,說:謝謝你!

這哪裡看得出到底是誰感謝誰?

用體力傳遞愛心

其實在2月18號的那天,也是不一樣的故事。

那天宜昌市已經累積確診904例,幾乎達到了最高峰。福建醫療隊再次派出了107人的醫療隊伍馳援宜昌。宜昌社會各界紛紛給一線的醫護人員捐菜捐物。全市人們也都知道,三醫院是收治病人最多,危重病人最多的醫院。所以,給三醫院捐助的物質也就最多。

那一天,秭歸縣屈原鎮西陵峽村全體村民給三醫院捐贈了剛剛採摘的1400件血橙,國貿超市捐贈了800件蛋黃派。2200件愛心物質下午到達醫院,而秭歸縣的橘農從清晨趕到醫院還準備卸完貨趕回去,當時卻只有5個志願者。

愛心物質!搬!一定得搬!

當他們搬完最後一件,五個人幾乎累到虛脫。在中轉站的空地上躺下時,竟同時睡著。哪裡還記得時間?哪裡分得出男女?

管「閒事的志願者組長

由於周翠來得早,既是黨員,又是志願者,更是夷陵跑步協會裡數得著的幾個熱心人,在她的感召和帶領下,先後有6名會員加入到志願者隊伍,理所當然,她就當起了志願者組長。

除了做好志願者的工作,她還管起了」閒事「。她聽說一個老家在秭歸的重症監護室護士熊夢雪的父母沒有了高血壓降壓藥,立即打起了秭歸籍跑協會員的主意,第二天上午,秭歸朋友把速效救心丸等壓藥送到了家裡;家在宜都的護士裴津津小孩的奶粉沒了,急得直哭,她又聯繫宜都工會的朋友協調,次日中午送到家裡。

疫情嚴重的時候,三醫院時有患者不幸離世,但逝者的家屬卻不能送最後一程。每當周翠看見殯儀館的車輛從醫院離去, 她總是拉著中轉站的同事一起默哀鞠躬,然後目送一程。她說,我們要替他們的家人送行。

她那個樣子,哪裡看得出是她的父母還是別人的父母?哪裡區別的了是她的孩子還是別人的孩子?

她在離開三醫院的那一天的朋友圈裡說:三醫院的45個日日夜夜,讓我終生難忘。45天,雖然短暫,卻讓我收穫了很多。。。。風雨過後,我們微笑相見!

其實,沒有哪一個女人是天生強大的。

周翠怕黑,每天清晨五點多走過那段可能殯葬車才走過的彎道,她一樣膽戰心驚;周翠怕負重,一天300多件物質搬完以後幾乎站不起來;周翠也很脆弱,當她遭到誤解,一樣委屈得心氣難平;周翠淚點低,一點小事就能讓她淚流滿面。。。。

周翠只是天生要強。

她曾經是一名軍人,她現在是一名黨員,一名志願者,她只是想要肩負起每一個稱謂背後的使命!

圖片提供:周翠

相關焦點

  • 廣東大學生志願者:用一年去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
    大洋網訊 「用短短一年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昨日下午,來自廣東全省66所高校的近700名西部(山區)計劃志願者代表齊聚在一起宣誓出徵。截至2018年,廣東省面向北京大學、中山大學、英國牛津大學等國內外高等院校的應屆大學畢業生和在讀研究生,累計招募選派了2988名西部計劃志願者和1957名山區計劃志願者,奔赴西藏、新疆等14個中西部省區和粵東西北12個地市,聚焦基礎教育、醫療衛生、基層社會管理等領域,開展為期1至3年的志願服務工作。
  • 37個日夜,感謝帶領我們走過此生最難忘的「逆行路」——山東省第八...
    37個日夜,帶領大家勠力同心,並肩戰鬥,出色的完成了黨和人民交給的光榮任務。他們就是山東省第八批援鄂醫療隊中的「山東省立三院管理團隊」。  「行走的二維碼」心理諮詢、方艙內的「小蜜蜂」志願者、9歲的雯雯一句「我替武漢謝謝你們」、90後青春戰「疫」、戰地詩歌《方艙情》……讓全國人民記住了這支敢打必勝、愛意濃濃的隊伍。
  • 青年之聲③ | 用一年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
    用一年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  南京郵電大學第22屆研究生支教團孫嘉寶  初識——「奉獻、友愛、互助、進步」  2018年4月,第一次了解到學校的研究生支教團志願者這一群體  兩年來,我不斷地聽前輩們分享自己的支教時光,聽他們把自己的小我融入到祖國的大我的故事,聽他們同祖國一道前進,服務人民,奉獻祖國的回憶,感受他們成長為新時代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的經歷。  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青年抱有最深厚的期望,青年人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
  • 這九個歷史故事你終生難忘,你步入人生、明辨是非就是從這裡開始
    從小學一年級起,我們就接觸了一些歷史故事,這些故事叫作「寓言」,正是這些故事引領我們步入人生,讓我們學會明辨是非,讓我們健康成長。下面就說說我們小學階段學過的九個歷史故事,這九個故事,我們終生難忘。1、刻舟求劍。二、三年級學的一個寓言故事,出自《呂氏春秋·察今篇》:「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逮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陳東升:我終生難忘的一句話:保險是「人才」做的
    陳東升:我終生難忘的一句話:保險是「人才」做的  理財周報特邀陳東升親筆撰述  陳東升,生於1950年代  武漢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因為這個故事,現在我見了所有的人,我都會說一定要買保險,買保險就是尊重生命,保險讓不確定的生命有了確定的價值。所以我從此再沒有羞澀,在任何場合,我都敢理直氣壯地講,要買保險,一定要買保險,在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保險是必須要擁有的產品。
  • 【青春的故事】王雅婷:用一年時間 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
    (新華網 潘越攝)  新華網昆明4月24日電(劉馨蔚)「我,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了一件終生難忘的事!」雲南師範大學第一屆研究生支教團隊長王雅婷回憶起一段特殊的人生經歷,忍不住有些心潮澎湃。  2014年8月3日,一場突如其來的6.5級地震給雲南魯甸帶來了沉重打擊,龍頭山鎮是地震中災情最嚴重的地方,鎮上的龍泉中學也沒能躲過此劫。
  • 導演楊樂:《致命復活》讓我成為終生環保志願者
    導演楊樂:《致命復活》讓我成為終生環保志願者 2020-07-26 09: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三類女友讓男人最難忘,尤其是第二個,終生銘記
    導讀:這三類女友讓男人最難忘,尤其是第二個,終生銘記每個人都有著青澀而懵懂的青春時代,已經成家有老婆的小李和小王常常坐在一起喝酒,笑著聊彼此過去的三十年。而最讓男人難忘的,是這三種類型的女孩子。一、瀟灑大方,敢愛敢恨,陪你瘋狂陪你鬧不喜歡男朋友總是打遊戲;不喜歡他經常晚上和朋友出去擼串喝酒;不喜歡他在自己的愛好上浪費太多時間而不陪自己……這是不少女生會有的想法,而出於疼愛心上人的目的,男生就會控制一下她們討厭的這些行為。
  • 重慶姑娘遠嫁菏澤,99元的婚禮讓她終生難忘……
    這場「特殊婚禮」背後的故事,卻足以溫暖這個冬天。樂觀向上的新郎和新娘之所以說這是一場特殊的婚禮,是因為新郎和新娘都是殘疾人。新郎任甲猛因年幼患病導致身材矮小,連走路都要依靠雙拐。新娘李小麗是個非常漂亮的姑娘,走路卻只能靠「移行」。然而,身體上的缺陷,並沒有阻礙他們對愛情的追求。
  • 女生終生難忘的3個男人,不是初戀不是老公,全猜對的請收下膝蓋
    女生終生難忘的3個男人,不是初戀不是老公,全猜對的請收下膝蓋! 女人忘不了的3個男人,比自己的老公都刻苦銘心,第二個尤為重要。 女生終生難忘的3個男人,不是初戀不是老公,全猜對的請收下膝蓋!
  • 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
    日前,由共青團中央、光明日報社和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共同舉辦的「2015鏡頭中的最美支教團」活動圓滿結束。由多位攝影記者組成的採訪團從北京出發,兵分十路,歷時半個月,行程上萬公裡,先後深入到山西靈丘縣、陝西富平縣、西藏林芝市、雲南德宏芒市、廣西凌雲縣、青海湟中縣、內蒙古準格爾旗、湖北建始縣、黑龍江青岡縣、四川昭覺縣等地,探訪了10支具有代表性的研究生支教團,用一張張生動的照片,講述了一個個感人的支教故事。
  • 國際志願者日,來聽志願者的故事
    國際志願者日,來聽志願者的故事1985年第40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12月5日定為「國際志願者日」,目的是通過多種活動喚起更多的人以志願者的身份從事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事業。在「國際志願者日」到來之際,我們遴選了3位身邊的優秀志願者,希望他們的故事可以感動你我,因為我們相信:愛會相互傳遞、會彼此點燃,涓涓細流必將匯成大海,點滴善舉定能聚成大愛。芮城三獻志願者團隊部分人員合影A.
  • 高中三年,哪件事讓你終生難忘?第3個網友說:回憶總想哭!
    高中三年,哪件事讓你終生難忘?第3個網友說:回憶總想哭!在就讀大學之前,12年的寒窗苦讀,給各位同學留下了許多點滴的回憶;而放眼整個十二載,小學的時候懵懂未知、初中的時候依舊帶著青澀,直到高中階段,同學們才迎來許多新的轉變。
  • 聊聊和孩子分離哪一次終生難忘?
    人的一生隨著孩子長大會經歷多次分離,好像每一次都很難忘,但也總有一次記憶深刻終生難忘。 我兒子生下來一直是我帶大的,在兒子1.5歲的時候因為一些事情需要我單獨去做,於是交給奶奶帶著我就走了(走的時候偷偷走的,沒有讓孩子看到),這是兒子第一次離開我。
  • 嚴寒冬日,志願者的故事溫暖人心
    1985年,聯合國劃定每年的12月5日為國際志願者日。34年後,2019年的今天,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那些在各行各業默默奉獻的志願者們再次走進了公眾的視野,讓所有人得以分享和傾聽他們身為志願者經歷中的那些難忘的故事。今天的故事,來自中國三星。
  • 生娃過程中,如果出現下面這些場景,容易讓人「終生難忘」
    導讀:生娃過程中,如果出現下面這些場景,容易讓人「終生難忘」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歷史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生娃過程中,如果出現下面這些場景,容易讓人「終生難忘」!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今晚報:開國大典,讓我終生難忘
    劉焱說:「新中國開國大典已深深印在我腦海中,終生難忘。」(趙亮)
  • 「世博園裡我們畢業了」 華政大四志願者迎特殊畢業典禮
    畢業典禮對於每位走過四年求學生涯的本科學子來說,都是神聖而難忘的。然而,在華東政法大學,49位大四學生因為忙於世博志願服務,遺憾地錯過了畢業典禮。今天,華東政法大學特地在上海世博園裡舉行了一場特殊的畢業典禮,為他們彌補缺憾。  下午兩點,在世博園主題館休息室內,華東政法大學黨委書記杜志淳親手將畢業證書交到大四志願者手中。
  • 終生難忘的畢業禮物
    全校畢業生和學弟學妹、老師及家長志願者近百人,三個小時完成了18公裡徒步。畢業班的哥哥姐姐還講述了關公的故事,關公忠義仁智的精神激勵著同學們。此次遠足活動,除了六年級畢業班,還有一至五年級的學弟學妹。他們大手拉小手,一起從諾貝爾搖籃湘江新園向諾貝爾搖籃少年兒童農場進發。這是諾貝爾搖籃小學的傳統,也是一種責任和傳承。五年級28班的鄒霖穎感觸特別深:一年級的時候,畢業班的哥哥姐姐牽著她的手遠足,現在身為姐姐的她,又帶著一年級的弟弟妹妹前進。
  • 剛到荷蘭留學時發生了什麼,會令作者何昌垂先生說「終生難忘」?
    在這一節中,作者寫到,「我終生難忘的一件事是剛到荷蘭不久,在衛生間裡方便時不經意地放了一個屁,發出了聲響。旁邊的一位英國同學說『天啊,中國人都是這樣的嗎?』此事讓我反思了好久,如今想起來還會感到難過,尤其為他知道我是一個中國人而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