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小孩學會自我保護,遠離風險?提升娃的「警惕心」是主要

2020-09-05 王爸爸講育兒

有些電影讓人看過第一遍便不想再看第二遍,並不是它們拍得不夠好,而是它們讓人太過悲傷,尤其是那些取材於現實生活的電影,比如《素媛》。

比起其他讓人倍感壓抑的電影,《素媛》更讓人心如刀絞,因為它的受害者是一名年僅8歲的孩子,心懷好意的她本想幫加害者撐傘,卻沒想到人面獸心的加害者會做出那樣傷天害理的事情,讓她的身體和心理都遭受到了嚴重傷害。


一個才8歲的孩子,本應該受所有人的呵護無憂無慮的成長,現在卻因為毫無人性的加害者而要在往後的生活裡背負著一副沉重的枷鎖,每每想到這裡我就覺得喘不過氣來。



我的一位朋友在看了之後也是義憤填膺,轉身就去每天教育孩子要學會保護自己,不僅是要保護自己不受壞人的傷害,還要學會主動遠離危險的地方,為此她還特地給孩子買了一隻能夠打電話的手錶以保證自己能夠和孩子及時聯繫上。


為什麼孩子學不會自我保護?

也許有的人會覺得我朋友這樣的做法太過小題大做,但是我認為是很有必要的,安全之事無小事,在《諫太宗十思疏》裡曾有一句人口相傳的名言——不怕一萬,只怕萬一

在對待孩子人身安全之事上我認為就該這麼想。為什麼孩子會出意外受到傷害?

我認為不外乎兩個原因



一是他們自身年紀太小,沒有辨別危險的能力,也沒有反抗危險的能力

二是父母們沒有對他們進行安全意識的教育,導致他們面對危險的時候沒有警惕心從而學不會保護自己。

壞人的臉上是不會寫著「我是壞人」這幾個字的,相反,他們很可能表現得慈眉善目、平易近人,很多人販子就是如此,對於這樣的人,成年人都不能夠說一眼就看出誰是壞人,更不用提孩子了。

除了人所帶來的危險之外,還有一些地方也同樣存在危險,比如河流,每到夏天兒童溺水事件就總是會發生。

這些悲劇的發生有孩子自身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父母疏於進行安全教育的原因。

《左傳》曾云:「居安思危,思則有備,備則無患。」

雖然我們不能夠消除所有的危險,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教育來提高孩子的警惕心,讓孩子學會遠離危險。


教育孩子提高警惕心,遠離危險

第一,增加安全意識教育,學會遠離危險

安全意識的教育既要針對物,也要針對人,因為安全隱患的存在有時候來自於人,有時候來自於物。

首先,我們要從孩子的身邊物品入手,比如像刀這樣的尖銳物品不能夠碰,即便碰也要學會小心使用。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告訴孩子不能夠將手指頭伸入插座之中去等等。

只要身邊有存在安全隱患的東西,那麼我們就要讓孩子在接近它們或者使用它們的時候要提高警惕心避免自己受到傷害。

其次,我們還要從孩子有可能會去的危險地方入手,比如前文提到過的河流,我們要告訴孩子在不知深淺的情況下不能夠玩水,如果想要遊泳,就要到正規的、具備合適深淺的遊泳池,為了提高孩子的警惕心,家長們甚至可以給孩子講講兒童溺水的事件。



另外,室內也不是完全安全的,很有可能會發生火災,為此我們還需要告知孩子一些關於火災逃生的知識。

這些知識市面上應該有專門的書籍會進行介紹,家長們可以在每晚的閱讀時光來和孩子一同進行繪本閱讀從而達到教育目的。

最後,我們還要從孩子可能會遇到的人入手,在孩子年紀小的時候父母們當然有義務要接送他們上下學,可是一直護送孩子是不現實的,孩子總要學會獨立,他們也總有一天會出遠門,所以到了一定年齡之後我們必須要放手讓他們單獨行動。

這就決定了我們有必要教育他們學會對人提高警惕心,不僅不能夠隨意接受陌生人的東西,還要尤其注意那些會向孩子求助的成年人,一旦遇到這樣的人孩子們就要豎起自己的警惕心了。

第二,讓孩子在幫助他人時提高警惕心,學會向人求助

在他人面對危險或者困難而需要自己施以援手時,孩子們也應該提高警惕心,除了上文講的要警惕那些向孩子求助的成年人之外,還要「警惕」那些身陷非常危險之中的其他人。

比如說看到有孩子落水,孩子們不要一味地想要去教人,這個時候應該升起「警惕心」,想一想自己有沒有能力救,不能救不到人還連帶把自己也置於危險的境地。

我們要教導孩子學會向他人求助,真正做到幫助他人、保護自己。

第三,教導孩子一些必要的自保技能

孩子是比較調皮的,孩子辨別危險的能力比較弱,所以有時候他們難免會磕到碰到,一些小小的跌打損傷他們完全可以學會自行處理,只需要父母們在他們面前演示幾遍。

除此之外,父母們還可以給孩子報正規的遊泳培訓班,即便孩子不會到危險的河邊,但是這也是一項求生的技能,多一份求生技能就多一份生的希望。

為了在他人傷害自己時能夠學會保護自己,父母們還可以在徵求孩子的意見之後帶孩子參加防身課程或者增強體能的課程。


我認為危險是無處不在的,我們也不可能將所有的危險全部消除,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對其就束手無策了。

東漢的荀悅曾說過:「先其未然謂之防,發而止之謂之救,行而責之謂之戒,防為上,救次之,戒為下。」

面對危險我們有上中下三策,上策是防範,中策是補救,而下策是危險發生之後加以警戒,在保證孩子人身安全一事上,父母們首先就可以採取上策,通過提高孩子的警惕心來防止孩子處於危險之地。



最後,希望所有父母都能夠將孩子的安全問題重視起來,別只看重孩子的成績。

相關焦點

  • 想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遠離危險?提高娃的「警惕心」是關鍵
    作為家長,應該重視對孩子「警惕心」的培養。為什麼孩子會缺少「警惕心」?1孩子年齡小,心智不成熟近年來,拐賣兒童的案件數量因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有所減少,但在很多比較落後的地區,拐賣兒童事件發生頻率還是很高。
  • 《素媛》:提高孩子的「警惕心」,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遠離危險
    作為家長,應該重視對孩子「警惕心」的培養。 為什麼孩子會缺少「警惕心」? 1、孩子年齡小,心智不成熟 近年來,拐賣兒童的案件數量因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有所減少,但在很多比較落後的地區,拐賣兒童事件發生頻率還是很高。
  • 學會自我保護,遠離危害
    痛定思痛,如何增強孩子們自我保護能力,防止危害的發生,是我們應該思考和不斷向孩子們宣講的,我們想提醒孩子們:  1、你們要牢記身份信息。  家庭住址、家長姓名、聯繫電話、住地道路名稱、標誌性建築、認識周邊的鄰居等,要牢記。一旦與家人走失,這些信息就極為重要。同時,也不要輕易把這些信息告訴他人。
  • 懂得主動遠離傷害,規避風險的星座,自我保護意識很強
    因此自我保護意識強一些並不是什麼壞事,還能夠幫助我們遠離傷害和風險。那麼這種防備心強,自我保護欲強烈的星座是哪幾個呢?了解過天蠍這一面的人,大概會覺得他們杞人憂天,但只有觸碰過他們內心的人才會發現曾經的那些傷痕還未癒合,哪敢再一次冒風險呢。所以你所看到的高姿態其實也只是他們自我保護的途徑,為的就是幫自己遠離傷害規避風險。
  • 「學會自我保護,遠離性侵傷害」
    為了幫助和劉媽媽有同樣困擾的家長,合肥市高新區銀杏社區黨總支、團支部、婦聯近日邀請徽韻心理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國女童保護基金特約講師胡君玲為社區家長及孩子開展主題為「愛護我們的身體」女童保護系列課程,並發放兒童防性侵手冊。活動一開始,胡老師帶孩子一起進行「可以不可以」的互動遊戲,「我可以握你的手麼?」
  • 學會自我保護 遠離校園欺凌
    圖為民警給同學們講解反校園欺凌等內容,並用身邊的真實案例教導學生應如何學會自我保護、預防違法犯罪。
  • 朋友圈曬娃被敲詐170萬,朋友圈曬娃有風險,保護孩子,學會這4招
    被微信「好友」敲詐170萬:朋友圈曬娃有風險李先生有兩個可愛的孩子,事業有成、家庭幸福的李先生平時的興趣愛好之一就是在朋友圈曬娃,經常發布一些孩子的照片或者小視頻在朋友圈。原來歹徒是李先生微信中的一個「好友」,雖然李先生與他並不熟,但是歹徒從李先生曬娃的朋友圈了解到了李先生經濟實力頗強,而且特別疼愛自己的孩子。於是歹徒便惡從心生,試圖用孩子來敲詐李先生,真可謂是曬娃曬出了危險。
  • 想要孩子學會自我保護,這幾點很重要
    近年來,幼兒意外事故時有發生,而且有相當大的比例是由於幼兒缺乏自我保護能力和安全常識所造成的 。因此,加強安全教育,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就尤為重要。隨著年齡增長,幼兒初步具備一些獨立能力,他們活潑好動,具有「不怕危險」和「勇於獵奇」的特性。
  • 教寶寶學會自我保護不被欺負
    大寶上小班時,我就看見老師發的視頻裡一個小男孩用手壓著大寶的腦袋,然後大寶很生氣,但是也沒有哭鬧,那個小孩樂得合不攏嘴,當時的我看了真的心疼大寶。為了讓孩子不要受到這種傷害,我們作為家長的就要時刻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為什麼要時刻呢?因為孩子的記憶力差,大人說過的話會很快就忘了。所以我就給大寶買了自我保護的繪本故事,通過繪本故事讓大寶加強記憶,學會自我保護。
  • 女童的第一堂性教育課,媽媽,您教會孩子自我保護了嗎?
    ,遠離性侵害,填補國內空白。可以稱之為真正的「女童保護第一課」。繪本從生命誕生、性別區分入手,讓女童正確認識自己的身體,了解自己的身體與男生的身體的區別。潛移默化地學會愛護和尊重自己的身體,提高自我保護意識。讓女童認識到什麼是性侵害,哪些行為屬於性侵害行為,掌握防範性侵的方式和方法。讓女童知道遭遇性侵的應對方法和後續處置方法。
  • 教孩子學會自我保護的5種技巧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營養健康>健康護理>正文教孩子學會自我保護的5種技巧 2011-07-11 10:37 來源:太平洋親子網
  • 如何激活自我的潛能:學會看見你的內在小孩,修復成長的創傷
    ,最重要是學會看見自己的內在小孩,修復成長的創傷。一個人的潛能受限,往往來自我們內在小孩的成長創傷。如果我們內在成長創傷沒有得到修復,我們內在就會受阻,這份成長的受阻往往影響我們自身的探索。如果我們想要讓自己恢復自我的具足,從本質上來說,就是深入內心深處看見內在小孩,我們越能深處看見,我們越能收穫豐盛的自我。
  • 如何激活自我的潛能:學會看見你的內在小孩,修復成長的創傷
    ,最重要是學會看見自己的內在小孩,修復成長的創傷。 當我們了解到生命的本質是一場探索,成熟的人生敢於支持自己內在去探索,而受阻的人生是限制了自我探索的能力,把自己保護在殼裡,失去了真正生存的能力,所以這份探索能力沒有很好鍛鍊,自然未來面對生活的挑戰,就顯得不足。
  • 如何學會自我保護
    也許你一直以來都不知道什麼是危險,也許你曾經歷過有驚無險的時刻,也許你曾經因為善良受過欺騙,也許你平時特別注意自我保護……世界本來就充滿了不確定性,我們無法預測未來,但我們可以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防患於未然。
  • 如何才能讓娃明白,遠離「不懷好意」的壞人,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導讀:如何才能讓娃明白,遠離「不懷好意」的壞人,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如何才能讓娃明白,遠離「不懷好意」的壞人,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如履薄冰」與「自我保護」
    我們黨歷來關心愛護各級幹部,主要體現在對幹部政治、思想和作風等方面的嚴格要求、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和嚴格監督上。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愛護就是對幹部健康成長進步的一種「保護」。然而,幹部僅僅靠組織的「保護」是不夠的,還要能「自我保護」。  各級幹部身處利益角逐、多種矛盾的風口浪尖,用時髦的話說也是「高危群體」。
  • 家長該如何教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孩子自我保護能力差,安全防範意識薄弱,缺乏對危險情境的正確理解和一定的安全知識,所以家長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制止,孩子就有可能受到傷害,甚至有生命之憂。但是再愛孩子的媽媽,也不可能24小時盯著孩子、保護孩子,只有家長積極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和安全防範意識,才能真正做到防患於未然。
  • 一幼兒託管班小孩把另一小孩手指塞嘴裡咬了一口,教小孩保護自己
    前幾天,一家暑假幼兒託管班發生了小孩咬小孩的事情。據說,情況有點嚴重。不知道因為什麼事情,一小孩拉住另一個小孩子的手指塞進嘴巴裡咬了一口。事後他們自己也忘記發生了什麼,或者說根本表達不清。不管別人家的孩子怎麼樣吧,一定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尤其處在幼兒階段的小孩,自我保護能力差,沒有自我保護意識,一定要在思想上讓他們知道什麼是自我保護,自我保護意識不是長大了才應該學,在他們交際關係開始的時候就應該灌輸給他們。
  • 娃為什麼自卑,不是三言兩語的傷害,多半是失掉了「自我價值」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最早的零零後如今都已經成年了,在他們身上人們貼上了太多讚揚的標籤,比如「敢想敢拼」、「新新人類」,卻往往忽視了這一代娃承受了更大的競爭壓力,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有自卑的傾向,讓他們感到「渺小」的理由聽上去都是小事,但是卻足以摧毀一個人的「自我價值
  • 成為家長第一步,教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如果家長不從小給孩子培養安全意識,教育孩子學會自我保護,那等到意外發生時,一切都為時已晚了。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經歷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遊泳,第一次登山,第一次滑雪等等,他們總是帶著新鮮感,用好奇的眼光去探索世界,他們無所畏懼,勇敢地去體驗自己從沒有體驗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