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趙雯琪
每日經濟新聞
花小豬的優惠還在繼續。
首單免費、邀請好友減免、遠距離一口價……讓「補貼戰」沉寂一時的網約車市場再次沸騰,也觸動著消費者的神經。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在網約車競爭已然十分白熱化的當下,這款主打省錢、面向年輕用戶,玩法類似拼多多的新產品,一經面世就引發業界高度關注。同時,因為試運營城市選在山東臨沂、貴州遵義、遼寧盤錦和阜新等下沉市場,下沉廣闊而分散的市場空白,也被視作是滴滴對於新增量市場的全速前進。
然而,正當所有人都將花小豬視為滴滴網約車下沉之戰的排頭兵時,近日,花小豬高調開啟了北京、廣州、成都、南京等包含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在內的9城優惠活動,更加劇了外界對其定位的好奇和不解。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多日親身體驗、以及社交媒體的連日跟蹤調查後發現,歷經近半年的試運營後,本應憑藉母公司的經驗優勢在運營方面得心應手的花小豬,依然存在諸多體驗瑕疵,在現階段引發司乘兩端眾多吐槽。
與此同時,合規問題也是花小豬當下繞不過的一道門檻。雖然花小豬團隊多次對外回應稱,「花小豬是在滴滴擁有的運營資質下合規運營,在安全和合規的標準上,花小豬和滴滴充分拉齊。」但自上線以來,花小豬被多地政府叫停的消息也屢有傳出。
一面是滴滴對於網約車增量空間的突破和探索,一面是作為新生事物面臨的對於合規、體驗的嚴苛質疑。花小豬是否能經受住重重考驗,「殺」出另一片天地?
服務單一、運力薄弱……
乘客會為「性價比」買單嗎?
生活在北京的程式設計師孫明還是沒有禁得起紅包轟炸和首單優惠的誘惑,當他突然發現身邊人都在因為獲得首單減免和分享所得的紅包變得的興奮時,他對於花小豬這個網約車新產品也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畢竟在市場份額日趨穩定的網約車領域,現在已經很少能看到大額優惠券了。
價格確實優惠,但孫明的花小豬初體驗卻有些超乎他的想像。
「萬萬沒想到,我有一天會搭乘麵包車去單位。」孫明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他在花小豬上下的第一單,叫到的是一輛小型麵包車,而在他的認知中,這種麵包車只有在搬家運貨時候才會用到。
不過,在「全網最低打車價」的面前,這一切似乎就變得合理起來。原本打車至少要30元的車費,在使用優惠券後,孫明的花費不到10元。
「就這個價格,什麼體驗、車型其實都不那麼重要,畢竟省錢才是硬道理。」孫明也直言。
花小豬向新用戶提供了海量打車優惠券
或也正因如此,在山東臨沂、貴州遵義、遼寧盤錦和阜新等下沉市場取得良好效果的花小豬,一進入一線城市,便迅速搶佔了新的用戶和市場空間。但與此同時,當大量乘客被優惠的價格吸引進來時,對於體驗的吐槽也正在多起來。
在網絡平臺上,記者注意到,乘客集中吐槽的問題包括:司機態度較差、在已開通服務的城市叫不到車、司機過於頻繁地取消訂單等。其中,詬病最多的就是司機多次取消訂單。
有南京網友透露,在花小豬平臺,用兩部手機同時呼叫網約車服務後,兩分鐘之內被拒單十七次。在進一步向上述網友求證後,記者了解到,儘管短時間內如此多次被取消訂單屬於極端情況,但被拒單甚至是被多次拒單的情況還是會時有發生。
對此,記者在體驗花小豬網約車服務後發現,雖然沒有遇到司機態度差、頻繁取消訂單的情況,但是相比於滴滴出行,花小豬的服務較為單一,無法選擇車型和其它打車服務。此外,在高峰時期,花小豬的網約車運力也較為薄弱。
自花小豬開通北京優惠活動後,記者近日多次分別嘗試在北京東三環、西五環等繁華和偏遠地區的晚高峰進行叫車試驗,花小豬多次出現十分鐘無人接單進而直接取消訂單的情況。相比之下,滴滴則會進行排隊接單且只需等待幾分鐘便會有司機接單。
就此而言,可以預見的是,對很多初期嘗鮮的用戶來說,如果花小豬的優惠力度減小或者不再派發優惠券,在和滴滴快車同等價格的基礎上,大部分用戶或會重新回歸滴滴。
對於上線初期存在的乘客體驗差等問題,花小豬團隊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據團隊統計,因出行領域潮汐效應明顯,乘客呼叫不到車輛的問題多集中於高峰時期,而司機接不到訂單多發生於平峰期。因此,花小豬團隊也希望通過努力去做更多匹配,讓更多乘客打到車、讓更多司機接到乘客獲取收入。同時,花小豬也會進一步挖掘司機潛力,使得高峰時期運力缺乏的問題得到改善。
而對於高峰期無人應答、司機態度差等被乘客廣為吐槽的問題,花小豬團隊也坦言,作為一個新產品,花小豬很多策略和產品方案在研究和試行階段,而面對出現的問題,平臺也在採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解決。
搶佔平臺窗口紅利期
司機一面歡喜一面心憂
可以看到的是,此時花小豬拓展市場的打法,似乎與當年網約車剛剛興起時,滴滴、快的、首汽約車、易到等多平臺混戰時採取的價格攻勢如出一轍,但細節上又有所不同。
「花小豬的補貼和前幾年網約車』補貼戰』不是一種玩法,相比於此前的通過補貼教育用戶,花小豬主打『補貼+社交』,就像拼多多一樣,這種方式把用戶由單獨的觀眾轉變成了參與者和共建者,用戶無形中成為滴滴的推廣者,減少了滴滴的營銷的成本和費用。」網際網路分析師丁道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實際上,不僅是在乘客端提供大額補貼,為了鼓勵更多司機加入,花小豬針對司機端也進行了大量的補貼和激勵。但也正因如此,一些私家車司機和其他平臺的網約車司機在了解到這一新銳品牌的情況後都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司機張師傅就是其中的一位。
張師傅本是在滴滴平臺上提供服務的一位網約車司機。最近幾日,他看到網際網路上有關花小豬大量的宣發活動,且接到了花小豬針對滴滴註冊司機的電話推廣。這使得張師傅逐漸了解這個新生的平臺,並下載了司機端軟體,準備進行接單嘗試。
張師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花小豬為司機提供了一些可提現的互動活動,如跑滿一定數量的單數或通過微信分享拉取到新乘客,即可獲取獎金進而體現。而且,相較於滴滴出行,花小豬對於司機的管理也較為寬鬆。
張師傅還向記者透露,根據司機的接單情況,花小豬還會給司機不同的接單權限。就他而言,由於兼職原因,他一直未跑滿1000單,因此無法接取23點之後的網約車訂單。
對於在花小豬接單的憂慮,張師傅表示,「現在網上有不少關於乘客使用花小豬乘車後拒付車費的消息,花小豬比滴滴差的一點就是沒有墊付車費,就怕跑完之後逃單的。」
張師傅提出的擔憂只是眾多司機針對花小豬運營的吐槽之一。記者注意到,還有不少司機在社交媒體上對花小豬的運營提出不滿,其中包括:花小豬的自帶導航路程設置不合理、跑單的基礎報酬過低、客服溝通效率低下且未開通電話客服等。
資料圖,圖文無關(來源:攝圖網)
實際上,花小豬作為滴滴進一步搶佔網約車市場份額、吸納剩餘運力的創新品牌,其官方將目標客群直指年輕用戶,要用更為低廉的價格為乘客提供安全,實惠,便捷的服務。但在此過程中,如何找到網約車司機和乘客的權益的平衡點仍有待摸索。
在記者的採訪中,多位司機認為,花小豬普遍較低的「一口價」策略壓縮了網約車本就不大的利潤空間。另外,如果平臺不墊付車費,一旦遇到無法處理的「霸王車」行為,這會加劇司機的收益風險。
對此,花小豬方面向記者回應,一方面,為維護司機權益,花小豬會提醒乘客,儘量下車前支付車費,未支付將無法呼叫下一單;另一方面,為保證服務質量和用戶體驗,對於多次取消訂單、服務態度差的司機,花小豬會通過停止其服務等處理措施提醒司機。對於司機和乘客任何一方的不當行為,花小豬都會進行長期關注和提醒,並在必要時採取限制服務等措施。
而對於乘客端和司機端均有提到的線上客服難接通、效率低的問題,花小豬團隊表示,在線端內客服是網際網路行業各方溝通的方式之一,因此對於非安全類問題和糾紛,花小豬會通過在線客服提供服務。另外,花小豬也在積極探索AI客服等新技術手段。
當然,如果乘客或司機遇到人身安全問題,花小豬方面表示,用戶可撥打花小豬打車「安全客服專線」400電話,也可通過花小豬打車APP端內的「110報警」通道報警,保障人身安全。
下沉?消費分級?
滴滴布局花小豬背後的「大棋」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今年以來的滴滴,「換擋加速」最為貼切。
今年以來,滴滴在全線業務高調擴張的同時,對新業務也展示出來強烈的興趣,花小豬的出現,也只是滴滴眾多戰略中的一部分。
今年4月,滴滴出行CEO程維在公司戰略會上公布了未來3年的戰略目標——「0188」。意思是,安全是滴滴發展的基石,沒有安全一切歸0;3年內實現全球每天服務1億單;國內全出行滲透率8%;全球服務用戶MAU超8億。
程維表示,滴滴國內業務將雙曲線推進,一是持續完善一站式出行平臺,四輪(網約車、計程車、代駕和順風車)、兩輪(青桔單車和電單車)和地鐵公交等公共出行將服務更多用戶。二是小桔車服、自動駕駛、金融、智慧交通等業務持續發力,同時探索新賽道。
在此戰略下,滴滴各業務線的推進速度也在變快。程維此前透露,今年6月滴滴網約車訂單數據已與去年同期持平,青桔單車日單量突破千萬,滴滴同時還是中國最大的代駕平臺、網際網路加油充電平臺。同時,在國際化進程中,就在8月25日,滴滴還宣布進入俄羅斯市場。
根據8月25日滴滴公布的最新數據,滴滴出行全球的日訂單量首次突破5000萬單,其中包括了滴滴在全球的網約車、計程車、順風車、單車和代駕業務,這也就意味著滴滴「0188」戰略中,「三年內實現全球每天服務1億單」的目標已經完成過半。
可以看到,在主營業務保持增長勢頭的情況下,新品牌花小豬的目標是要成為未來滴滴新的發展增長點。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和一切主打下沉品牌的產品一樣,花小豬從下沉市場到一線城市的突圍路徑也符合「農村包圍城市」的打法。
對此,在丁道師看來,花小豬通過優先布局下沉市場,進而反攻一線城市從而帶動訂單增長的發展路徑和拼多多極其相似,而這也是在下沉市場已經驗證成功的一種商業模式。
實際上,當網約車市場格局逐漸穩定,不僅是滴滴,整個網約車行業都開始盯上下沉市場這塊蛋糕。首汽約車CEO魏東也曾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下沉市場或將是後疫情時代,出行行業拓展市場新空間的機會之一。
對此,花小豬方面此前也曾明確告訴記者,三四線城市和郊縣市場是花小豬的目標市場之一,這些地方網際網路出行的滲透率還很低。同時,花小豬與滴滴快車也並非同質化競爭,核心差異點是產品體驗帶來的差異。
由此看來,在一線城市,花小豬更多被視為是滴滴快車業務的補充,通過低價策略爭取滴滴快車之外的用戶增量,同時為用戶、司機提供一種新的選擇,而下沉市場才是花小豬的主戰場。
在丁道師看來,滴滴選擇在此時推出花小豬,其實是滴滴對於佔領低價市場的主動出擊,對於低價市場可能會出現的潛在對手,滴滴「進可攻、退可守」,即便失敗也保障了「護城河」業務的安全。
但也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在乘客端和司機端均採取了相應的權益維護措施,且滴滴方面一直強調,花小豬與滴滴在安全和合規的標準上是拉齊的。但自從上線以來,花小豬最受爭議的還是合規性問題。
僅就近日而言,花小豬已先後被深圳、天津、青島等地政府叫停並約談,多地交通部門也通報花小豬打車存在較多問題。
就此而言,對於花小豬來說,想要成為滴滴未來的增長引擎之一,起碼在當下,乘客體驗、司機管理以及合規性方面的改善提升,依然是滴滴和花小豬需要首先跨過的幾道坎。
(實習生楊帆對此文亦有貢獻)
記者|趙雯琪編輯|王麗娜 趙雲 杜恆峰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眾號後臺申請並獲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