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重器 未來可期

2020-12-13 中國張掖網

  復興,是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復興,是重整行囊、再創輝煌。復興,這個響亮的詞語,凝聚著中國人民的期待與夢想。

  「復興號奔馳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復興號高速列車邁出從追趕到領跑的關鍵一步。」今年6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兩次點讚的復興號上線運營3周年。復興號,這個科技創新先鋒、高鐵運輸骨幹、品牌強國標杆,迎來了3周歲的生日。

  2017年,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組織研製,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中國標準動車組被命名為「復興號」,在京滬高鐵上線運營。從「大腦」到「心臟」全部「中國創造」的復興號成功開行,標誌著我國鐵路成套技術裝備特別是高速動車組已經走在世界先進行列。

  3年來,復興號家族不斷添丁,適應不同運用環境的時速350公裡8輛短編組復興號、時速350公裡16輛長編組復興號、時速350公裡17輛超長編組復興號、時速160公裡動力集中型復興號、時速350公裡智能型復興號等上線運營。投入運用的超800標準組復興號,滿足更多地區更多旅客的出行需求。

  3年來,復興號開行範圍不斷擴大,從京滬高鐵延伸到50多條高鐵線路和既有幹線,通達全國27個省區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從渤海之濱到黃浦江邊,從華北平原到東方之珠……復興號讓更多旅客體驗數小時從冬到春、感受新時代的澎湃動力。

  3年來,復興號的安全保障機制全面強化,服務品質日臻提升,以其技術先進性、安全可靠性和乘坐舒適性,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讚譽,復興號品牌效應更加凸顯。旅客乘坐復興號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復興號的發展讓中國高鐵這張閃耀世界的「國家名片」更加奪目。

  聚焦交通強國、鐵路先行,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將繼續深入實施復興號品牌戰略,大力推進復興號系列化動車組研製,著力打造新一代高速動車組研發平臺,研製更加安全、更加環保、更加節能的新一代復興號高速列車。

  承載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承載著人民對美好生活新嚮往的復興號,將滿懷信心、全速駛向新時代的又一個春天。國之重器,未來可期。

 

 

編輯: 張玉茹

最新相關新聞

相關焦點

  • 今晚七點,「國之重器」 等你來聘!
    「一流」國之重器一流企業宣講頭部引力助學子安居樂業本場「國之重器」空中招聘將邀請以下公司418家企業將累計提供861個職位11381個崗位「一鍵」「空中招聘」頁面簡潔明了學子可一鍵發送簡歷求職與6月18日「千億大道」空中招聘會一樣「國之重器」空中招聘依然採取「無接觸式」的招聘形式:
  • 有一種「器」叫國之重器!那中國「重器」是什麼?絕不是飛機大炮
    意料之中的意料之外,2018年天津高考作文題目是:有一種「器」叫國之重器!材料說的一點都沒錯,有一種「器」叫國之重器,肩負榮光,成就夢想。那麼我國最霸氣最能稱得上國之重器的逆天神獸到底是什麼?沒有重器,保衛山河全憑血;沒有重器,守護家鄉靠肉堆;沒有重器,落後就要挨打;沒有重器,人家就敢騎在你的頭上撒尿!那麼所謂的重器就是能夠造飛機,坦克,大炮,軍艦的機器呢?然後並不是,這些東西很多國家都有,甚至保加利亞都有,甚至都有全套。
  • 玉者,國之重器,中國人為何對玉如此情有獨鍾
    周衛國回答了一句「玉者,國之重器」,然後拜別了其父前往了南京。周衛國說,玉者,國之重器,是明白了他父親支持他要去報考軍校,保家衛國的志向。而且他父親從小也教導他們兄弟三人,個人得失榮辱,比之國家利益那是微不足道。當然我不是來說這部劇的,而是針對那句「玉者,國之重器」,來簡單的聊一聊中國人對於玉石的那種獨有的情感。
  • 「天眼」年薪10萬招不到人,過低「人頭費」支撐不起「國之重器」
    「人頭費」過低致「國之重器」難吸引優秀人才根據科技媒體報導,被譽為「國之重器」的貴州天眼國內外天文學家們都對FAST表示了興趣和合作意向,將來其可能成為國際合作的重要科學設施,也可能是未來天文科學成果成規模出現的地方。不過,目前,南仁東先生嘔心瀝血建成的這個「國之重器」顯然遭遇了一個眾所周知的尷尬——「人頭費」預算太低,難以吸引優秀人才。
  • 又一「國之重器」!9月底將在天津完成正負零
    這是繼貴州天眼(FAST)之後的又一「國之重器」,建成後將全面提升我國抵禦自然災害的綜合防範能力。天津北方網訊:全球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地震工程模擬研究設施——這是對建成後的大型地震工程模擬研究設施項目(簡稱「大科學裝置項目」)最清晰的描述。
  • 國之重器的煉成也是一代人的結晶
    習近平指出,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要下定決心、保持恆心、找準重心,加速推動信息領域核心技術突破。  「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如何認識這個國之重器?應該站在一個歷史發展的高度之上,一方面,要有歷史使命感、責任感;另一方面,在發展方面,應該有所取捨,突出重點,積極把握住特定的發展機遇或者是時機。正如習總書記強調,信息化為中華民族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 「國之重器」跨入「20」時代
    未來殲-20將更加完善、性能更加優異、效能更加突出,殲-20列裝後短時間形成作戰能力,殲-20隱身超視距攻擊等性能得到充分開發運用……中國空軍戰略轉型開啟「加速跑」 □新華社記者 李學勇 張玉清 於曉泉
  • 聚焦| 上海再添「國之重器」!創新療法更快來到患者病床邊
    聚焦 | 上海再添「國之重器」!作為我國「十二五」期間優先安排的16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此次瑞金醫院轉化醫學大樓掀開面紗,標誌著全國轉化醫學網絡「弓滿待發」,「國之重器」——轉化醫學大設施正式從全面建設階段,昂首邁入引領行業全速發展新階段。總投資近10億元,聚力「總攻」重大疾病「國之重器」承載的健康夢想,正在瑞金醫院轉化醫學大樓一一具象化。
  • 遊戲裡的武直20直升機不一樣,國之重器利刃出擊,又一款傑作!
    新型肺炎可防、可治、可控制!向『零』肺炎邁進,預防肺炎,戴口罩從我做起,規範健康方式與行為!據了解到《重裝上陣》是一款戰車改裝手遊,是網易首款創造性實時競技手遊 ,玩家可以利用自己創造的戰鬥機械在戰場上競技。目的是滿足玩家一切腦洞設計,給玩家上萬種組合自由搭配,提供緊張刺激的多人對戰,讓玩家組合自己設計去對戰,享受每一局都不相同的戰鬥樂趣!
  • 稀有鈦寶石讓「國之重器」生輝
    這是一塊鈦寶石,晶瑩剔透,引發了觀眾的好奇,它跟旁邊的「國之重器」有啥關係?中科院上海光機所鈦寶石課題負責人杭寅研究員對科技日報記者介紹說,這塊大尺寸鈦寶石,人們眼裡的美麗裝飾用品,卻具備大「能量」。它是大科學實驗裝置——上海超強超短雷射實驗裝置的核心關鍵材料之一,它的主要用途是用來進行雷射能量的放大,實現拍瓦級高峰值功率的雷射輸出。
  • 年薪十萬卻招不到人,被譽為「國之重器」的它,難道無人看守嗎?
    近日,被譽為「國之重器」的貴州天眼FAST望遠鏡,明年上半年就將開啟24小時觀測了。為此FAST也準備面向全國開始了招聘,FAS此次打算招募24人,但是結果卻不盡人意。那為什麼卻招不到什麼人呢?這不免讓人有些疑惑,那它到底有什麼應聘條件呢?據招聘啟事中顯示,這次招聘主要涉及數據處理,數據中心運營和通信維護等崗位。
  • 打造海洋科研的「國之重器」
    打造海洋科研的「國之重器」——探訪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光明日報記者 劉豔傑  6月的山東青島即墨鰲山灣,草木初盛,碧波湧動,蓬勃如少年。  「科研人員實行雙聘制,科學家在這裡有科研經費,所獲獎項可歸屬原單位、科研論文署名也是原單位,沒有職級、職稱等問題的困擾。」王栽毅說,以國家戰略為導向,以產出成果為目標,海洋國家實驗室構建了以功能實驗室、聯合實驗室、開放工作室為主體的科研體系,啟動建設10個大型公共科研平臺,匯聚整合了相關學科優勢力量,初步解決了創新資源重複、分散、封閉的問題。
  • 「國之重器」投入使用,美媒表示肯定,比殲-20、殲-31都要先進
    5月26日,由我國氣動院自主研發的「國之重器」,FL-62風洞進行了首次某型號的實驗,並且獲得了首次實驗的數據。而且經過專家的確定,風洞的流場非常的穩定,相關的數據也和當時設置的需求相吻合,而這也說明FL-62風洞已經具備了承接各型號實驗的能力。而且據相關報導稱,FL-62風洞在24號之間就已經完成了最後一次流場噪音測試的實驗。
  • 中國又一「國之重器」首次海試,英國人:這也太厲害了
    據悉,這是「天鯤號」首次接受海洋的考驗,意味著「天鯤號」由設計圖紙變成了國之重器。「天鯤號」監造組組長表示,此次海試主要來監測船舶是否有隱患,同時還要針對「天鯤號」的動力、推力、雷達等進行調試。另外,由於此次是「天鯤號」首次海試,還面臨了許多未知的考驗。
  • 航母作為國之重器,如果每個中國人捐款100元,能造多少艘?
    航母是國之重器,是國家綜合實力的代表和象徵,作為海上巨無霸的航母同樣也是燒錢巨無霸。每一艘航母的造價都相當昂貴,而造的起航母並不代表能夠用得起航母,後續的配套設施,燃料使用,維修維護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 國之重器""三喜臨門"
    我國重大科技突破「三喜臨門」——「國之重器」傳遞創新之音這是彰顯中國高度和力量的重要節點,這是國人信心和夢想不斷被點燃的時刻:4月2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對天舟一號飛行任務圓滿成功發賀電;5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對C919大型客機首飛成功發賀電;5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對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發賀電……從天舟一號到C919大型客機,再到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科技創新領域「國之重器」的湧現,提振了國人信心,舉世矚目!
  • 2018石油化工十大「國之重器」
    過去一年,《中國化工報·智能製造》周刊對「中國製造」和「中國創造」的石化裝備進行了跟蹤報導,本刊編輯部總結整理了2018年我國石油和化工裝備製造業在創新、開發、應用等領域取得的重要成果(按時間排序),與讀者一起回顧2018年石化裝備十大「國之重器」。
  • 碳納米管一種造「天梯」材料,清華引領的下一個國之重器
    因此,碳納米管是一種潛力巨大的下一代超級材料,是未來超強材料和碳基半導體的核心,可以用於製造航空天梯等許多我們現在的世界還不存在的產品,在航空航天、超級建築、高性能防彈衣、透明顯示器、高性能晶片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 探訪天津中醫藥大學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津版「國之重器...
    「在推進京津冀協同創新中,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以現代中藥前沿技術和共性關鍵技術轉移轉化為重點,通過技術革新研發和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品種,提升『衛藥』科技內涵,支撐天津和京津冀中藥產業升級、可持續發展。」
  • 國之重器育之重鼎,中科院鼎力相助的三所院校,如今成為學術聖地
    文/俠客談教育(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中科院在我國過去和現在以及未來的發展中,都是有著很大的作用以及影響的!對於我國的所有經濟、技術、科技、財力物力等的發展,自建國以來,都是有著極大地發展以及進步的,尤其是對於有我國的教育來說,也是受到了我國極大的進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