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寫真:美麗鄉村女教師,化作春泥更護花

2020-12-13 人民網教育

  中國第28個教師節即將到來。在廣東吳川市黃坡鎮唐祿村唐祿中學,有一位抱病工作15年的鄉村女英語老師,為學生的成長化作護花春泥。她的名字叫林萌。

  10年來天天為林萌老師看病、配藥的陳觀良醫生6日告訴記者,2002年5月初,病情惡化的林萌從廣州回到家鄉,抱著「賭一把」的心態找他醫治。「當時的情況很糟糕,我對能否治好林萌的病也沒有信心。但她很堅強也很樂觀,不管颳風下雨還是行雷閃電,都沒有耽誤看病。後來跟她交談時,她說的『我愛我的學生,只要能回到教室上課,看到自己的學生進步,受再多的苦我都覺得開心快樂』那番話,讓我肅然起敬。」

  1990年,剛從湛江遂溪師範學校畢業的林萌,懷著對為人師表的憧憬,加入了園丁的隊伍,1993年9月到唐祿中學擔任初一兩個班的英語教學。當時的唐祿中學屬村辦學校,大多數學生起點低,無心向學,一個班英語考試及格的才幾個學生。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林萌做到單詞每天一檢測,測試每周一小考,每月一大考。1996年,她任教的班級中考成績在學校排名第一。

  正當林萌第一次感受到教學成功的喜悅時,命運卻跟她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

  1997年9月的一天,還在上課的林萌全身直冒冷汗,四肢無力,要很費力才回到房間,且隨著這種症狀出現次數的增多,下肢也出現浮腫,她不得不到廣州中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求醫。待到看到自己的診斷結果時,當時只有27歲的林萌猶如晴天霹靂:重度慢性腎炎,尿蛋白4個加。

  林萌的丈夫對記者說,在廣州住院治療40多天後,病重的林萌見症狀沒有絲毫好轉,心裡惦記著160多名學生的她便要求出院回校上課。「回到學校當天晚上,就有10多名學生拎著水果,手裡還抓著雞來看望她,我第一次看見她流下了淚水。」

  「接下來,每天都有很多學生來探望我,其中有一名叫吳才清的同學,還帶上他父親和一名草藥醫生親自為我治病。面對這些親如家人的學生,我還能坐得住嗎?出院的第3天,我就重新站上了講壇。」15年後的今天,林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儘管病情得到了控制,但因為藥力的作用,還全身浮腫、額頭冒出很多汗珠的她,臉上依然蕩漾著幸福的笑容。

  唐祿中學校長陳羅福對記者說,「 2003年,林萌的身體感到強烈不適,下肢重度浮腫,頭髮也全部脫落,但她仍然堅持上課,從不耽誤學生的課程。她還用『結對子』的辦法,由班級成績好的學生負責指導成績差的學生,使差生的英語成績很快得到提高。」

  「吃藥打針、上課、再吃藥打針」的艱難日子一過就是15年,林萌所教的學生,中考英語科成績一直排在吳川市65所中學的前列。「這些成績對於一個鄉村中學來說是了不起的,學生成績好了,我就開心了。」林萌用略帶沙啞的聲音,微笑著如是說。(梁盛 梁遠東)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化作春泥更護花——勵志女孩徐慧琳
    徐慧琳同學根據自身師範專業特點和對教師職業的熱愛,在本村開展義務英語教學。她為了同學們可以有一個涼爽的環境,每天帶著電扇去教學地點。她每天都被汗水浸溼了衣服,體會到了自己的老師們平時上課的辛苦!看到學生成績在自己辛苦付出後得到提高,她也深感欣慰。
  • 河北唐山:化作春泥更護花——勵志女孩徐慧琳
    徐慧琳同學根據自身師範專業特點和對教師職業的熱愛,在本村開展義務英語教學。她為了同學們可以有一個涼爽的環境,每天帶著電扇去教學地點。她每天都被汗水浸溼了衣服,體會到了自己的老師們平時上課的辛苦!看到學生成績在自己辛苦付出後得到提高,她也深感欣慰。
  •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別看他長得高高大大,但其實很有愛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所以他在眾多志願者活動中學會了用心觀察和主動思索,不斷總結和研究出更貼心、更人性、更周到的志願幫扶方式和活動內容。祁暢又從分發便利的角度思考,特意製作了一批手提袋,將每份受助殘疾人的物品放入袋中,並親自開車連夜送到交接地點,幫忙下貨,清點和配送,而那天他一直忙到很晚很晚,而這時他自己幸福小家之中還有懷孕、並焦急等待他歸去的妻子……這些例子只是他眾多志願者活動中的一個縮影,畢竟他的愛心傳遞還很多,志願者幫扶活動也仍在繼續,為了武漢這個更大的家能更有愛、能更早日恢復健康,他做到了舍小家而顧大家。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己亥雜詩·其五》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作為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尤其是在中國古代與近代之交,還是改良主義的先驅者,可謂是晚清時期的一個全才。他二十七歲中舉,曾官至禮部主事,後棄官南歸。身在清末鴉片戰爭前期,在朝為官時,龔自珍一直極力主張改革,抵制外國侵略。
  • 西盟:化作春泥更護花 鄉村教師的堅守與情懷
    為進一步激發廣大鄉村教師投身鄉村教育的責任感、使命感、榮譽感和自豪感,展現廣大鄉村教師立足教育教學崗位,助力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教育扶貧攻堅戰的精神風貌,激勵教師紮根鄉村,堅守教育報國初心、擔當築夢育人使命,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氛圍,展示新時代人民教師良好精神風貌,彰顯教育一線教師和鄉村教師的崇高品格。
  • 西盟:化作春泥更護花,鄉村教師的堅守與情懷
    為進一步激發廣大鄉村教師投身鄉村教育的責任感、使命感、榮譽感和自豪感,展現廣大鄉村教師立足教育教學崗位,助力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教育扶貧攻堅戰的精神風貌,激勵教師紮根鄉村,堅守教育報國初心、擔當築夢育人使命,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氛圍,展示新時代人民教師良好精神風貌,彰顯教育一線教師和鄉村教師的崇高品格。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上一句是什麼?僅14字很霸氣
    這首詩的名字大家可能不算熟悉,但其中的一聯大家應該不陌生,它就是: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多年以來這14個字常被很多人掛在嘴邊,但很多人不知道它的上一聯更霸氣。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本《己亥雜詩》共有315首之多,與於1839年前後,當時龔自珍看不習慣清朝的種種惡習,便辭官返鄉。在回家的路上,他每次心有所感,便寫首詩扔入籃筐中,最後一數竟有315首。其中包括了我們耳熟能詳的「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等。
  • 化作春泥更護花——餘干春泥小學舉行十周年校慶
    當2018金秋的腳步踏響、信江之濱稻穀飄香、春泥護花、那更是豐碩的希望;難以忘記、春泥學校在奮進的路上、有高瞻遠矚的領導集體在把舵導航,他們開拓進取、求真務實、用全部心血凝聚學校的榮光。     難以忘記、十年風雨蒼茫、春泥人上下求索、用愛放飛希望,春泥人辛勤耕耘,換來教育碩果芬芳。 十年風雨兼程,十載春華秋實。憶往昔,桃李不言,自有風雨話年華;看今朝,風華正茂,更續輝煌展宏圖。
  • 【文明天台】「護花使者」 話「春泥」
    「化作春泥更護花」,天台《春泥報》的創刊如一株小苗,已破土而出,雖稚嫩卻充滿昂揚的生命力,它是聯繫學校、教師、未成年人、家長的溝通橋梁,是天台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有效載體,是春泥計劃工作的創新舉措。
  • 化作春泥更護花 雲南西盟鄉村教師的堅守與情懷
    為進一步激發廣大鄉村教師投身鄉村教育的責任感、使命感、榮譽感和自豪感,展現廣大鄉村教師立足教育教學崗位,助力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教育扶貧攻堅戰的精神風貌,激勵教師紮根鄉村,堅守教育報國初心、擔當築夢育人使命,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氛圍,展示新時代人民教師良好精神風貌,彰顯教育一線教師和鄉村教師的崇高品格。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我卻總覺得要像「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而那朵花,大概就是身邊的你吧,一個古靈精怪的女孩。或許兩個人之間會有矛盾、會有爭吵,也會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的恐慌和嚮往,但是這些問題都能因為那句「我愛你」,一點點的努力去攻克和突破吧。年輕的我們,別那麼輕易放棄你的被愛,哪怕再多一點寬容和珍惜呢,結果或許就不一樣了。
  • 鋁城小學李卉: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這是來自鋁城小學語文教師李卉最喜歡的教育格言。紅心閃亮,一路芬芳,讓我們走進身邊的好老師。李卉,鋁城小學語文教師兼班主任,小學一級教師,1995年畢業於鄭州師範學院,從事班主任工作24年。「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青絲染盡,芳華漸逝,此生為師,別無他求,只為「長江後浪推前浪」,只為「青出於藍勝於藍」,只為「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 龔自珍最著名的十句詩詞: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一、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出自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作者用「落紅」(落花)作比喻,表明自己的心志;自己願意像春泥護花一樣始終關注民眾,心繫國家。這種為追求美好事物而勇於獻身的崇高精神,一直以來都為人稱頌。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十二首經典落花詩詞及名句欣賞
    當然並非所有的落花詩詞都是悲傷的,「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則描繪出落花的情趣,而一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更是對落花的精神升華。今天小編整理了十二首經典落花詩詞及名句,與大家一起來體味落花詩詞那種獨特的味道。
  • 解讀龔自珍《浩蕩離愁白日斜》: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館閣體不標準,也側面反映出對於龔自珍這樣一個有革新思想的人來說,實在不願拘泥於世俗標準,更願意標新立異。事實上,在現實中,龔自珍確實也是一個不拘小節、不拘傳統的人,更願意活出自我的一個性情中人。一是不拘泥於官場規則。
  • 化作春泥更護花
    我情願化作一棵樹長在你成長的路旁陽光下開滿了小花朵朵都是我的盼望當你走近請你細尋老師們等待的熱情1996年,於永萍老師以優秀畢業生的身份從東北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成了一名中學語文教師,如今25年過去了。
  • 周從紅:化作春泥更護花
    有人說教師是雕塑家,用自己的雙手來塑造學生的思想;有人說教師是綠葉,用自己的綠色來襯託花朵的嬌豔。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我愛的,心中的那個人,是我一生的牽掛。每時每刻,我都想念她,我們遠離,卻在無形中把我們拉近,彼此情,傾注我生命的全部,愛你是我今生的吶喊,來世的寄託。愛是世間最唯美的感情。只有傻瓜不懂愛情,可愛情也會讓你變成傻瓜!愛一個人會讓你著迷,情會迷住你的雙眼。是非難辯。當你付出一切,卻依然得不到你想要的,付出都希望有回報。可現實有時是殘酷的。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枯黃的葉子應是常懷此種情愫!
    痴情無關風月「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枯黃的葉子應是常懷此種情愫。葉落歸根,可是在這大風襲人之季,究竟會有多少落葉能歸那顆孕育他的樹呢?更甚心痛,冷若冰霜的水泥路永遠斷絕了葉落歸根的念想。水泥路、水泥路旁的樹,炎炎夏日,撐起偌大的庇蔭處,卻換來根上那不足一平方米的露土處。路旁就不該是你的寄生之處,可哪裡會有不是由泥沙、水泥鋪就的道路呢?原野、山間、林間。葉思無從寄,更堪風的多情。葉不是蒲公英的種子,不能在別處獲得重生。
  • 化作春泥更護花 ——「最美園丁」斯拉夫語學院院長趙秋野教授
    一、立德樹人,品德高尚,愛崗敬業,甘於奉獻,堅守邊疆俄語教育30載,在教學、科研一線書寫教師平凡的人生。  作為一名留學歸國人員,她總是發自內心地說,「教育是立國之本,國家培養了我,我要傾其所有為教育發展、人才培養作貢獻」。獻身教育,以從教為榮,具有強烈的堅守教育工作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自覺履行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追求真、善、美,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