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7《浪潮》:每個年代,都有「狂熱分子」在搗亂

2020-12-11 森林有隻窩窩兔

老師:「你們認為獨裁政治不會再在德國重演是嗎?」學生:「是的,我們都是文明社會了。」

然而學生的自信和認知,在短短3天之內就被打破——這對白來自豆瓣8.7的高分電影《浪潮》。

「浪潮」這場媲美「納粹」的活動,是老師以教學為目的而發起的,主要是想學生親自體驗,當人生被「獨裁」的力量主宰時,他們究竟是能理性拒絕,還是被馴化順從?

然而結果很可怕,一群總叫嚷「個性自由」的青年學生,卻在短短3日內,就變成擁護「浪潮」的極端、狂熱分子,他們一邊招納成員,一邊排除異己。最終這失控的教學實驗,演變成一場血腥的災難。

「浪潮」之所以能策劃成功,錯不只在老師一人——學生因為思考單一,也欠缺辨別真假好壞的能力,他們任由好奇心和欲望驅使,最後還放縱了對「力量」的崇拜。

電影改編自作家託德·斯特拉瑟的同名作品,而作品也取材於真實事件:1967年,美國一名高中教師本·羅斯,他想通過實驗課,讓學生親自體驗什麼叫德國納粹,但實驗最終造成嚴重後果。

然而《浪潮》給我最深的印象不是「獨裁」這個實驗,而是通過實驗,讓我們看見學生那極端和狂熱的情緒,他們極其容易被煽動,往往只要一句口號、一個手勢。

不過短短3天,學生已凝結成一個高度亢奮而激進的團體——這究竟是如何演變來的?

01、老師的失誤:低估「浪潮」實驗對學生的影響

電影一開場,開著車的文格爾,就伴隨著吵雜、震耳欲聾的搖滾音樂走進我們的視線。

這時的鏡頭來回切換,一會車內一會車外:

透過車窗,我們可以看到車外的行人是慢悠悠的,即使騎車也是休閒姿態,還有在綠色草坪上,曬日光的人也是閒適愜意的;而車內的文格爾顯然是名搖滾樂愛好者,他一邊開車一邊在方向盤上拍打節奏,搖頭晃腦地跟唱激烈的歌。

這一段靜與動的對比,讓我們了解到文格爾一部分的性格特點。所以在責難他之前,我們應先搞清楚,他是個怎樣的人?

搖滾樂簡單而富有衝擊力,歌詞直白到就是日常生活,搭配強烈的節奏和吵鬧、好動的表演形式,無拘無束的它象徵自由不羈、隨心所欲的生活哲學,同時也兼備逆反心理。

由此可見,為人師表的文格爾,有一個好動不羈的靈魂。

而且,當他想教的課程被別的老師搶去時,他憋屈不滿卻只能接受;所以當自己的課程受到學生歡迎後,他立即在那位老師面前揚眉吐氣一番,「復仇」成功的自滿驕傲寫在臉上,讓我們看到他好鬥好勝的一面。

文格爾的本性不壞,可壞就壞在,當「浪潮」被學生推崇後,虛榮遮蔽了他的眼睛。

他為何虛榮呢?這在表現他的學歷比妻子低的情節中,可窺見他的自卑和渴望讓人刮目相看的野心。

然而他對危機的鈍感,卻縱容了「浪潮」的發酵。其次,他還忽視了學生「心智不成熟」這本質——學生混淆了課程體驗和現實,把最初的好奇好玩,完全代入到思想和生活中。

文格爾雖有叛逆的一面,但他能把叛逆思想控制在私人時間,不影響工作;可同樣的問題落到學生身上,叛逆卻被放大,形成極端、狂熱的勢頭,並迅速蔓延。

且最可怕的是,在他無法看顧的課餘時間,學生已自發宣傳「浪潮」,拉幫結派,使這個社團勢力光速發酵,所以文格爾還高估了學生的自控力,和明辨是非真假的能力。

02、學生的盲從:從高舉「自由」的旗幟,到自願入「禁錮」的圍城

「浪潮」究竟有什麼令學生著迷的魅力呢?

它的本質就是模仿「納粹」的獨裁主義,可為何學生明知它殘忍恐怖的統治手段,前一秒還恨得牙痒痒,後一秒卻臣服於下,甚至成為學生依仗的精神支撐?

我們先來看看電影中另一個對比情節:集體彩排。

第一次彩排時,一名男同學不聽導演勸說,喜歡自由發揮,他說的臺詞完全不按劇本走,耽誤進度,還讓大家怨聲載道。

這裡就說明了一個問題,「如果每個人都按自己的性子來,根本行不通」,但自我自傲、愛槓愛懟是這些熱血青年的特徵之一,所以最後大家不歡而散。

那麼第二次彩排如何呢?此時已是「浪潮」發展到鼎盛時期,彩排的結果與之前截然不同。當導演強勢地要求男同事不許再改臺詞時,男同學居然欣然接受了。

大家表現出極高的凝聚力和配合度,超水平的發揮,讓彩排完美完成——去除個性化後,效率立竿見影。

乍一看,在「浪潮」的作用下,第二次的成果顯然比第一次好;然而這樣的結果,令人細思極恐——因為已體現出學生被獨裁「洗腦」的初步成功。

那只是實驗的第3天,學生為何會那麼快就放棄「自由」,甘願被管束制約呢?

其實,我們最終要思考的是,究竟是怎樣的人,才容易被「浪潮」的獨裁精神俘獲?

作家埃裡克·霍弗在《狂熱分子》裡提到:熱衷群眾運動(電影裡的學生)的往往是失意者,他們認為生活無趣或如死水,渴望逃離「自我」再獲重生,把生命託付給某個偉大事業,這才能撫慰他們無處安放的靈魂。

《浪潮》中的學生,就有埃裡克·霍弗提到的失意者、自卑者、被壓迫者和自我厭惡者等等,他們渴望強者(信仰)來拯救、認同自己,所以很容易被煽動、拉攏。

而且當一個「專政」團體形成,個人被磨去稜角,統一思想行為,大家的信仰共生到唯一的領袖身上,而領袖的每一個號令,都是大家的力量在匯聚和發揮,無論錯對,他們都在狂歡裡「向死而生」;

狂熱不僅驅散了他們內在的無能、自卑、懦弱、消極、猶豫等,還把所有「我不行」變成「我行」,此時,虛榮驕傲的心理,就會生出一種所向披靡、攻無不克的榮耀感來。

因此「獨裁」的感染力是具有迷惑性的,當學生說「我們是浪潮的一員」時,臉上都是一副與有榮焉的表情,仿佛他們成就了一番大事業,逐漸形成謎一般的優越感。

當學生對「浪潮」的崇拜到達極致,叫囂著處決「叛徒」時,正是他們捨棄自由、個性化和文明社會,自願被獨裁俘獲的體現。

03、狂熱的力量:獨裁下的思想控制,放大魅力,遮掩陰暗

「紀律成就力量;集體成就力量;行動成就力量」是構成「浪潮」的獨裁模式。

當師生一起出謀劃策,制定紀律、統一、控制、制服、口號和團徽,一步步地,他們把一個團體活成「一個人」,「非我族類」的甚至不能同一室共處。

然而當局者迷,在他們統一服裝「白襯衣加牛仔褲」,打招呼用固定的波浪手勢,規範了課堂秩序等等後,這一切在旁觀者看來,卻如邪教一般可怕。

「浪潮」已被符號化,獨裁已把他們徵服,可嘻嘻嚷嚷的學生卻不自知,依舊樂於其中。

但這樣的狂歡是要付出代價的,以最極端的為例:學生蒂姆,他是「浪潮」隊伍中變化最大,態度最積極、激進的——他從一個卑微討好的弱者,變成一名強勢自我的狂熱分子。

蒂姆雖然家境優越,但在家被父母冷落,在校被同學看不起,這一切令他變得自卑退縮,而此時「浪潮」出現了——這就成為他轉移心思的「替代品」,通過做一件「神聖」的事業來獲得自尊自信、希望和價值。

而從中嘗到甜頭的蒂姆,愈發不能自拔,甚至以領袖(文格爾)的守護者自居,跑到文格爾的家外站崗當保鏢。

如《狂熱分子》裡說的:狂熱者永遠覺得自己不完整不安全,只能從他湊巧碰上和熱情依附的神聖組織得到自信,熱情依附是他盲目獻身與篤信的根本。

最後,當文格爾在禮堂激情演講,用「政府欺騙了我們」、「政治家是經濟的傀儡」、「窮人越窮,富人越富」這些充滿激進情緒的話語感染學生時,誰都無比亢奮。

甚至當文格爾又說:「『浪潮』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眾志成城,我們在此時此刻刻創造歷史。」

可惜,竟無一學生能察覺他話中內容的空泛,「浪潮」究竟憑什麼來創造歷史呢?文格爾根本沒提出具體事項,只有一堆華麗的言辭;但也因此驚醒造夢者文格爾,那一刻,他看清學生在「浪潮」的影響下,被洗腦得多徹底。

所以文格爾清醒了,他宣布解散「浪潮」;但蒂姆仍沉溺其中,不能接受這破局。

於是入戲有多深,出戲就有多崩潰。

當幻想在現實中被打破,蒂姆的精神被摧毀了,感覺自己像被耍了一般,自厭情緒和絕望達到爆點,於是他開槍打傷一名同學後,自己也飲彈死亡。

寫在最後:

「獨裁政治在如今還會發生嗎?」《浪潮》裡的學生,用血的教訓告訴了我們答案。

我們總以為,現代是文明社會,愚昧無知和盲目崇拜已經離我們很遠,邪教式的「獨裁」主義已經消散;

但事實告訴我們,只要社會不公、貧富懸殊、通貨膨脹和極端民族意識等依舊存在,那無論哪個年代,由多數失意者變成的「狂熱分子」,都會時不時地出來肆虐、狂歡。

在社會表面,我們雖然不見「浪潮」這樣的組織,但隱匿在社會陰影下,「浪潮」和狂熱分子卻比電影來得更可怕;他們會用我們無法想像的惡意和極端手段,去破壞社會安定和人生信仰。

而另一面,實驗也證明:獨裁體制沒有極端又積極的「狂熱分子」擁護,是不會成功的。

尤其狂熱者無法被說服,只能被煽動,所以他們的誕生是因勢利導的結果。

相關焦點

  • 豆瓣8.7分《浪潮》:每個自卑的自己,都是因為不夠被愛
    學生對此嗤之以鼻,都覺得不可能,所以文格爾和班上的學生做了一個模擬獨裁政治的實驗。統一的著裝、打招呼的手勢、一致的口號,讓整個班級的學生都對自己的組織確立了高度認同。他們團結、亢奮且激進,收攬了大量的同類,並把持有反對意見的同學視為異類。在影片最後,因為學生馬爾科的反省和指責,文格爾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 豆瓣評分8.7,說到黑自己的國家,韓國人不是針對誰
    《局內人》的高端黑,《阿修羅》的花式黑,以及最被人津津樂道的《鐵雨》的無限制黑等,都是韓國人所開創的新紀元。 仿佛在這個世界上就沒有韓國人黑不了的政府。 當然,本片在一定程度上並不亞於上述電影。甚至於在結尾處已然有了一個悲愴的結局。相比於上述影片在最後時分的光明。
  • 《螢火蟲之墓》:豆瓣評分8.7,你看過了嗎?
    有幾個細節真是太讓人難受了。或許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了結局,這只是一場漫長的告別《螢火蟲之墓》:豆瓣評分8.7,你看過了嗎?影片一開始的這句臺詞就緊緊地抓住了我的心,在一片血暈的紅色中,一個少年開始了回憶,這是他靈魂的回憶,他已經死了。
  • 這個男人全程「找死」,卻拿下豆瓣8.7!
    上了這麼多年學,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規律?無論你讀的是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每個班都會有個好孩子、男人婆、騷包男、腐女、胖子、瘦子...事實上,這種分布是有科學依據的,這種現象稱之為:人類種群習慣分布論點和環境造就的能量平衡定律,英文叫做:human environment scientific law 簡稱HES。
  • 豆瓣高分電影浪潮,精神高壓異化之下,請拒絕做沉默的螺旋!
    德國人對於二戰的反思是舉世聞名的,他們一直沒有忘記上一代德國人曾對世界造成的傷害,德國的電影裡也經常體現出反納粹的主題,今天和大家聊的這部電影也是如此,但它卻沒有高屋建瓴的痛斥納粹的可怕行為,反而從細節著手,講述了一個可怕的人性實驗,如何在短短的一周裡把現代社會中一個普普通通的高中班級裡的學生,全部變成狂熱的納粹分子
  • 豆瓣高分電影臺詞集錦,看過的電影不會忘記,只是會想不起來|豆瓣...
    《超能陸戰隊》豆瓣評分8.7,排行130。1.Hello. I am Baymax, your personal healthcare companion。你好,我叫大白,是你的私人健康助理。2. No one likes a sore loser little boy.沒人喜歡輸不起的人,小朋友。
  • 《少年的你》豆瓣8.7?詳細解析這部電影值多少分
    《少年的你》,不是青春片,不是青春片,是青春犯罪片,豆瓣開花8.7分把我嚇了一大跳,要知道豆瓣8.7分,都是些像《喜劇之王》、《阿凡達》、《頭號玩家》這樣的電影啊。但易烊千璽首次登上大銀幕,就給觀眾貢獻了非常驚豔的演技,而且還是和周冬雨這種經驗豐富的前輩對戲,居然不落下風,大量的面部特寫鏡頭堆在臉上,也沒有讓人出戲,這部電影看下來張弛有度,確實是眾多小鮮肉中難得一見的,成功轉型到實力派,不免讓人會期待他今後的表現。這兩位角色在電影的後半段,貢獻了兩場讓我印象深刻的戲,一個是訣別一吻,一個是警察局裡的審問戲。
  • 小月影評|這部豆瓣評分8.7,另類的「貓和老鼠」的故事
    這部豆瓣評分8.7,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扮演的FBI有史以來年齡最小的通緝犯的神奇故事。影片中他的犯罪手段神通廣大,偽裝身份的能力超乎常人,全美各地幾乎都留下他的犯罪足跡。 確切的說弗蘭克.阿巴戈內爾還是孩子,他不像很多老道的傢伙都已有著很多年的經歷,但這並沒有妨礙弗蘭克的每一票都極其乾淨利落。最開始的是冒充一個代課老師,是冒火、是急中生智?
  • 2002年國內懸疑劇,豆瓣8.7分
    國內懸疑劇,豆瓣8.7分!近年來,國內幾十部電視劇屢屢劃出底線,這與「河蟹」神有關,但更多的是編劇、導演和演員不分心。例如《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克服了各種困難,給觀眾帶來了驚人的收視效果!還有一部國內懸疑劇,豆瓣得分8.7分,即使現在,他看起來還是很吸引人,是《情有千千劫》!《情有千千劫》是一部由李幼斌、於小慧等主演的刑偵懸疑劇。第一例大明星李正杰被殺死,警察很快找到了兇手,並用空白紙帶作了辯解,但是兇手找不到了!
  • 豆瓣電影年度榜單:2015年最好的電影都在這裡了!
    近日,基於2015年豆瓣用戶在豆瓣App和網站上對電影的評分、標記和訪問數據,豆瓣給出了一份2015年度電影榜單。其中很多影片的口碑都十分不錯,相信大家也都看過。如果沒有看過,在這聖誕節之際,約上個妹紙,看個電影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哦。具體榜單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B站《說唱新世代》高能battle,豆瓣評分8.7,愛說唱的追起來!
    MC HotDog 熱狗、high brother 的馬思唯 & KnowKnow、Rich Brian幾人都是在說唱圈很有影響力的,而黃子韜在原來exo中也是擔任rap的,其與李宇春二人本來就自帶流量,能吸引不少粉絲。其次,它的賽制也是很有新意的。
  • 因為劇名被埋沒的良心抗戰劇,豆瓣8.7分,林江國吳其江成名於此
    文\市儈娛樂被劇名耽誤的良心抗戰劇,豆瓣8.7分,林江國吳其江成名於此《鐵血徵途》不誇張的說,國內抗戰劇大部分都是抗日神劇,但是一些很優秀的抗戰劇因為取了個不知所云的名字被「埋沒」,比如《鐵血徵途》。然而,《鐵血徵途》豆瓣評分8.7分,又名《壯士出川》,是很優秀的抗日戰爭劇!這部抗戰劇正視了抗日時國民黨軍人的功績,講述了川軍的悲壯歷史,由淞滬戰役到最後的老河口保衛戰,每一集都是打得血肉橫飛!
  • 20部豆瓣高分小語電影
    德國電影GERMAN FILMNO.1《瑪利婭·布勞恩的婚姻》1979年 | 豆瓣8.3分電影講述了一個女人奇妙的愛情經歷,古怪、滄桑,又有一種神秘感。這是一部「新」電影,在世紀之交之際,讓人們對於21世紀的電影有了更為直觀的遐想。NO.3《布達佩斯之戀》1999年 | 豆瓣8.6分電影的敘事相當緊湊而飽滿,沒有多餘的臺詞或劇情。影片有盪氣迴腸的愛情故事,有曲折離奇的情節發展,並包裹了時代大背景的歷史外殼。
  • 考研雜談丨你有沒有為夢想拼盡全力過,豆瓣8.7分《爆裂鼓手》
    愛樂之城導演的成名作,豆瓣評分8.7,位居豆瓣電影Top250榜單第173位,或許你在好奇,這究竟是怎樣一部音樂電影,能獲如此殊榮,接下來跟著小蘇,來享受一場與眾不同的勵志電影。以電影為引,最後小蘇會以一位今年上岸上交計算機學妹的考研故事作為結尾。前路漫漫,只要我們出發,便有希望。
  • 全網零差評、豆瓣8.7,這本好書的作者又出新作了
    豆瓣8.7、全網零差評,這套數學啟蒙方法百萬媽媽都說好《媽媽教的數學》2016年出版,4年中累計超過300萬家長,每一個讀過這本書的人都說:而且兒子一再要求今天晚上給他講講其他小竅門兒,要知道平時他對數學是不怎麼感冒的,做作業都是推三阻四的,看來您的方法非常對他的胃口,衷心感謝!
  • 搗亂造句和解釋_搗亂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搗亂(dǎo luàn)。近義詞有:擾亂,破壞。反義詞有:安分。擾亂;破壞。搗亂參考例句:1、我想有一天,你在做飯,我在搗亂。2、弟弟在被子上又滾又爬給媽媽搗亂。3、媽媽再三叮囑我到姑姑家要聽話,別搗亂。
  • 20部豆瓣高分小語種文藝電影
    德國電影GERMAN FILMNO.1《瑪利婭·布勞恩的婚姻》1979年 | 豆瓣8.3分電影講述了一個女人奇妙的愛情經歷,古怪、滄桑,又有一種神秘感。這是一部「新」電影,在世紀之交之際,讓人們對於21世紀的電影有了更為直觀的遐想。NO.3《布達佩斯之戀》1999年 | 豆瓣8.6分電影的敘事相當緊湊而飽滿,沒有多餘的臺詞或劇情。影片有盪氣迴腸的愛情故事,有曲折離奇的情節發展,並包裹了時代大背景的歷史外殼。
  • 假面騎士build 豆瓣評分8.7,為什麼還有許多人覺得不好
    假面騎士build豆瓣評分8.7,可是為什麼許多人都覺得不好看呢,說什麼假面騎士已經連續三年拉胯了,時王和零一,把build也給算進去了,當然補番跟追番的感受差別非常巨大,很多人覺得build沒有說的那麼慘,甚至覺得看的不是劇,挺正常的,build的很多問題在你覺得不對勁之前,你得慢慢看
  • 天使愛美麗:豆瓣8.7分,見證艾米麗是怎麼一步步成為「天使」!
    「天使」其實有很多種含義,有「白衣天使」、有「天上的天使」、也有人間善於幫助他人的「天使」,艾米麗就是在人間善於幫助人的天使。在《天使愛美麗》這部影片中,讓我見證了艾米麗是怎麼一步步成為「天使」的。《天使愛美麗》這部影片是在2001年上映的,豆瓣8.7分,應該是挺好看的。很多人都知道,天使是很難做到的,那種只為他人,幫助他人的精神可能也不是一直都延續下去,而在《天使愛美麗》這部影片中,艾米麗卻是從小幫助他人長大的,她把幫助他人當成是人生樂事。
  • 苦等2年,豆瓣8.7的泰國神劇回歸!
    不僅有五花八門的超能力,還抨擊了教育問題甚至更加赤裸裸。學霸可以為所欲為,即使殺人放火也沒事!第一季豆瓣評分8.7,而前幾天更新了第二季。我們先看看第一季。故事發生在泰國一所重點高中,它是當地家長追捧的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