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智商這個名詞在大眾生活中普及,知道了高智商的好處,家長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智力超群,畢竟聰明這件事,誰都不會嫌棄。
家裡有個天才寶寶,是最讓爸爸媽媽高興的的事情,那意味著孩子不僅將來能學業有成,出人頭地,也能給家裡帶來一個「翻盤」的機會。
雨桐和丈夫都是普通人,自從生了寶寶之後,雨桐想讓寶寶成為「高智商」寶寶,以後生活能更輕鬆一些。
於是她就開始研究,怎樣才能培養出一個高智商寶寶,雨桐認為「我命由我不由天」。
雖然自己丈夫都是普通人,孩子通過科學的教育,一定能在兩人的智力上面「再上一層樓」。
丈夫每天看妻子帶娃很辛苦,折騰來折騰去,不知道能不能對孩子有幫助,還把自己搞得很累,覺得不值當。
加拿大心理學教授史蒂芬·J. 海涅提出了智商與基因的關係,他在《基因與命運》中提出了智商可遺傳性這一說法。
傳統研究認為,智商的可遺傳性最高可以達到80%,剩下的20%根據孩子後天的成長環境、生長因素而變化。
但是海涅認為這種可遺傳性,也是根據不同樣本人群而變化的。也就是說,兩個相同條件孕育出來的孩子,智商的遺傳性是相同的。
海涅舉了個例子,富裕人群的智商遺傳性有80%,這是因為,他們在教育上有更多的「變數」,富裕人群對孩子的教育投資更高,孩子有更豐富的環境刺激智力生長。
貧困人群智商遺傳性只有20%,他們忙著生計,疏忽於孩子的教育,很少跟孩子溝通,孩子在發育過程中沒有很多的刺激大腦的因素,孩子也就繼承了父母的「低智商」。
可見,從小給孩子多進行智力刺激,孩子的智商發育會更好,也就是我們說的「我命由我不由天」。
1)通過和孩子交流刺激智力發育
有研究表明,文化程度高的家庭,多和孩子交流,讓孩子的「語言庫」更豐富,孩子智力發育更好。
在父母和幼兒交流的過程中,更多陌生的詞彙能讓孩子在接受信息過程中,鍛鍊腦部的發育。
在孩子學習說話的過程中,父母耐心和孩子交流,形成一種「來回對話」,對孩子智力發育也有幫助。
2)提高孩子專注力,刺激智力發育
專注力是一個人能夠完成一件事的基礎,專注的時間越長,孩子大腦思考就越活躍,提升孩子專注力,也是對智力的一種提升。
3)培養孩子閱讀習慣,刺激智力發育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表示:30年的經驗使我深信,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越高,孩子對書本上的理解就越有深度,閱讀讓孩子的語言系統和理解能力都大幅度提升,在閱讀思考的過程中,孩子智力也會跟著發育。
4)多陪孩子「玩」,刺激智力發育
在寶寶還小的時候,認知能力、語言能力、精細動作能力都是通過和媽媽「玩」學習來的,甚至說是一點一點鍛鍊出來的。
看看下面這幅圖,媽媽讓寶寶買的蔬菜雞蛋和牛奶都在哪裡?讓寶寶尋找物品的過程中,也能幫助寶寶認識世界哦。
多和孩子玩一些精細運動比如拼圖、分類投球、搭建積木等遊戲,能通過身體和大腦的協調和控制中,鍛鍊智力的發育。
△ 打擾
孩子在專注又安靜地玩或者讀書時,正是培養專注力的好時機,媽媽如果打斷孩子正在思考的過程,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時間就會越來越短。
△ 總是「教」孩子怎麼玩
父母不要總是用大人世界的規則約束寶寶,寶寶在玩耍或者學習過程中,如果得到刻意的「指點」反而會影響思考。
比如,有些父母總是看孩子慢吞吞地玩,他們就著急地告訴孩子「你錯了」或者「應該怎麼做才對」,這樣會影響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思維模式也被固話了。
這本德國的親子遊戲書,讓媽媽和寶寶在玩的過程中學習、在腦部快速的運轉中刺激大腦的發育。
就算是成年人也要反覆對照好幾次,才能看出其中的奧妙哦。我給侄子買了這本書以後,4歲的侄子追著表妹給他讀內容,他去做遊戲。
通過一些遊戲,刺激大腦皮層的發育,幫助孩子思考,做一個善於思考的人。
這簡直是讓孩子鍛鍊智力,促進發育的神奇魔法書,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一共5冊,就能給寶寶一個變聰明的機會,快動動你的小手購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