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悅悅事件證據學分析:路人未救或因沒發現(圖)

2020-12-15 搜狐網
如果沒有這兩束強烈的車燈光,陳阿婆會發現受傷倒地的小悅悅嗎? (網絡截圖)

  親眼所見未必為真,畫面可能也會說謊。曾當過警察的蘇州大學教授張成敏運用證據學和邏輯學,推理出小悅悅事件另外一些可能18路人確有冷漠者,但可能不都是見死不救;司機也未必喪心病狂。

  當然,這些推理只是假說,與人們展開的道德討論也無矛盾。但這至少提醒批評者多自問:「我看見了什麼?」面對洶湧民意,尤需警察真正獨立調查,司法機關能守住無罪推定的底線。

  「我是氣象專業的學生……我以後可能不會從事法律有關工作……(吸引我的)是理性思考怎樣支持公正處事方式。我把理智與情感一同看作道德的行使方式,並堅信兩者都對道德的完善有助益。」

  我的博客解讀小悅悅事件後,一個我不認識的學生給我留言如上。他竟然達到了普魯士司法部長的水平因為拉德布魯赫也這樣說:「在錯綜複雜的社會中,至上善德只能夠與至高機智相結合……要正直像鴿子,靈巧像蛇(耶穌)。」

  18個路人成了公德「罪犯」,但證據支持這樣的解讀:

  1.氣象臺資料:傍晚是17:00~20:00,日沒點18:04,黃色預警16:30,南海局部雨量1小時達30到50毫米……中國青年報實測描述是:暮色四合。此時,五金城沒開燈,車燈和反射光亂晃,鐵皮頂撒豆般炸響……

  2.視頻和相片有四種亮度,昏暗、較暗、明亮、清晰,哪一個更接近真實呢。媒體沒有說攝像頭有濾光和增光效果,也沒坦承調高對比度清晰度。很多評論寫了「大白天」,電視的光亮叫強悍。

  3.世界變得太複雜與不可捉摸。

  路人一與路人二之間被剪了一刀:路人一是「甩手哥」,幅度好大,但最後一次擺臂未完成,一怔,走路失去平衡;拼接的第二段視頻很詭異,恰好電視字幕遮蓋了右下角,其實那是「甩手哥」的手臂和短袖,因此我們看不到也推理不出「甩手哥」與電瓶車(或摩託)躲閃交會的情景。

  彭彭(南方電視臺主持人)主持的粵語版節目露出真相:可以看見「甩手哥」的手臂和衣袖,兩路人的視頻剪掉了不足一秒的鏡頭,故事被改變了。我能推理:如果注意到甩手哥從沒將視線右移、下調,不看人,也不看車,險些被撞,應當知道他與悲劇世界竟然沒一點交集,他可愛的神遊還導致第二位先生的無辜,因為躲閃,路人二的繞路就不能解讀為視而不見吧?他算是最靈敏的一個,他還能反應,扭了頭,可是角度不行了,他不是神……

  4.不確定的16個,據當時光線和聲響,可分出四種可能情況:

  ⑴沒看到;

  ⑵看卻沒看見(視覺心理學);

  ⑶看見,但不明狀況;

  ⑷一對母女看見並且知道狀況,這種可能性的合理懷疑起點應是停車觀察小悅悅那人,因為血液擴散有了明顯反光。

  5.陳阿婆的反應是當時環境辨認情況的最好證明:

  ⑴阿婆的習慣是「天快黑的時候,她就會出來撿些值錢的東西去賣」(新聞晚報);

  ⑵「拾荒」這詞滑過很多人的後腦門,可誰見著拾荒望著天花板的。

  ⑶反覆審查,我發現整個事件最強烈的一束光照到了小悅悅,阿婆正對著她。

  人性之光是偉大的,但是邏輯關係是,沒有恰好到位的強光,則未必能啟發人性之光,阿婆會成第19個「冷血人」嗎?阿婆不能被神話。先有「神光」(偶然照亮),後有人性之光,這是最自然的解釋。相反的道德推理則應是,先有五金城的人性之光,也就不需要什麼神光喂,開燈啊!

  6.4次碾壓+1次提拉+1次拖拽+2次抱起,慘不忍睹,但阿婆和小悅悅媽媽都沒真正搞清狀況,她們的作為證明了一些路人的無辜。因為原諒她們的道德推理也是懷疑路人無辜的依據,請給一點點猶豫。

  7.最詭異的視頻只找到一個,小悅悅媽媽出現的時間,前面白色堆放物有移動的頭,從左至右,後又回去,是一老太。她似對小悅悅媽媽說了什麼。她能說什麼呢?我沒特異功能,我只是堅信「心智與心靈完全適應,那種東西才叫良知」。

  根據這個信息推理:小悅悅或聲小,或斷斷續續,鐵皮頂有暴雨劈打,最幸運的效果也只是有人聽見哭聲。那個被剪掉的頭與小悅悅媽媽同時出現,證明她們聽到了可解讀的聲音(是阿婆呼喚),再想想:正搜尋小悅悅的媽媽為何聽不見哭聲呢,為何還需呼喚?她到達很快啊。或許我們應當相信一些人的辯解,耳朵並沒有道德過錯。但是,我們如何理解電視臺呢,為什麼要剪掉那個頭?幸好有一個視頻倖存。

  8.事發不久網友重走現場,那個視頻做了很大貢獻:⑴市場公共照明條件很好;⑵交通混亂、危險;⑶事發十字路口拐彎附近;⑷到處是越界堆放物;⑸地上有遺落物、塗畫物、水跡;⑹網友只犯了一個要命的錯誤事發時的實際場景沒有燈光。

  9.我在上述視頻裡幸運地找到「綠衣男」的女兒,她跟小悅悅一樣高。「綠衣男」曾往小悅悅的方向看了一眼,後折返回店。媒體稱,「綠衣男」說當時出去找女兒。設身處地去想,如果女兒不在身邊,又知道有車禍,那他們可太冷酷!是什麼讓他們確信那是別人的女兒?當然,找女兒只是一種說法,較難證實。因此,我們頭腦亂亂的,這是好事,就是保住一個實質清新的假說頭腦,這是起碼的道德。

  10.關於兩輛車,希望警方和社會注意:

  ⑴第一輛車的最嚴重的法律後果就是疏忽+故意碾壓+逃逸,這須嚴格證明,不能推定。警方做了很大的實驗,這值得另眼相看。

  ⑵第一輛車的道德推理需特別眼尖,注意車內有金屬搖晃物,它足以證明司機能感受到車軋物體的顛簸,但飾物也許是平安符吧,猜想司機未必那麼喪心病狂,但如能證明他壞,我也不堅持什麼,只是覺得這個細節還有點意思;

  ⑶第二輛車右燈有六次閃光,前4次沒照到小悅悅,第5次照到頭,最後一次全照到,但司機視線進入零度。只有進行變態推理才能懷疑他故意軋人。

  德國法哲學家拉德布魯赫說,「傳統的道德學說習慣於把理智與性情尖銳對立起來」,中國現在就這樣。全國人民被愚弄了:一個崇拜鳳姐的西安惡作劇男子,第一次冒充「甩手哥」,第二次冒充司機,電視臺傻傻地成為幫兇。這還不算深刻教訓嗎?社會道德的狀況令人煩躁、憂慮、憤懣,人們需要戲劇化的故事和戲劇化的發洩:最好的人與最壞的人,18路人+2個司機還不夠,最爽的批判需要最壞的故事,一個卑鄙的人他居然看懂了這一點,玩轉了自以為是的善良人。

  總之,小悅悅事件裡有想像,有媒體的善意,也有其惡意,有卑鄙小人的作弄,但確實有冷漠的路人(我們不確切知道數量),還有許多人希望放大事件的道德推理,而道德推理是不可能靠消防車做暴雨實驗的方式得以證明的。道德推理沒有正當程序,只能靠我們個人把智和善結合得更好一點。

  法律思維超越簡單道德思維的提醒是:

  第一,五金城有民事責任。

  第二,善人規則。五金城事後安裝了減速帶,但我反對以此證明他們有過失。這個法律問題與彭宇案一樣無論彭宇有沒有撞老太,他去扶持老太都是我們最願意看到的善良行為,但是,如果法律上允許將扶持本身作為合規則的證據來看待,那麼效果就是當前人們看到的那樣,誰也不會去扶;同理,如果減速帶是五金城管理交通不善的證據,那麼他們為什麼要去做這個傻事。

  第三,「好心人免責」規則。基於陳阿婆不當的施救,我們以後要擔心救助效果,同時也要以立法保護施救人,無意造成損害應在法律上免責。

  第四,父母監護疏失將來應規定其法律責任。(參閱本報2011年10月20日A6版「法眼」:《父母法律責任越小,孩子越危險》)

  第五,檢察官客觀真實義務與無罪推定,以嚴格證明保證司法信譽。

  第六,尊重名譽。媒體有義務保證報導真實,不能故意歪曲事實。如果傷害了無辜的人,應當及時道歉,這種道歉也應當被接受,因為這已經表明教訓存在了。

  第七,停止騷擾。「綠衣男」受到某個道德聖鬥士無休止的流氓式騷擾,已可求助治安管理處罰法。

  最後聲明:本文所有事實判斷都是假說,我不肯定任何一個假說已經充分證實,除非我去了現場並有權力進行調查。我沒有義務證明那些路人看見還是沒有看見,我的義務是提醒輿論批評者:「你看見了什麼」,有鴿子的正直和蛇的靈巧之雙重美德嗎,是否區分了事實和觀念……所有人都應當審查「觀念≥事實」有多大偏離度。

相關焦點

  • 那些年,小悅悅事件帶給我們的啟發
    事件回放【來源百度百科】2011年10月13日,2歲的小悅悅(本名王悅)在佛山南海黃岐廣佛五金城相繼被兩車碾壓,7分鐘內,18名路人路過但都視而不見,漠然而去,最後一名拾荒阿姨陳賢妹上前施以援手陳姨並不知道,她是第19個路人,前18個,或是視而不見,或是看兩眼然後離開。第一個人 一名白衣深色褲男子,左右張望後,徑直從小悅悅腳邊經過。 第二個人 摩託車男,看了一眼躺在正前方的小悅悅,一拐彎繞過離開。 第三個人 淺色長袖衣服男,一直盯著小悅悅,然後像躲著走,越來越遠。
  • 「小悅悅事件」五周年:「最美婆婆」陳賢妹如今在哪裡
    小悅悅事件事發地的建築已被拆除。在川流不息的車輛和人群中,她站得很直,一米四幾的身高反而有些顯眼。當天,距離佛山「小悅悅事件」正好五周年。但當五年後,魏則西、徐玉玉事件再度昭示一種底線的道德危機時,你會發現,「小悅悅事件」的回望並不遙遠。
  • 再提小悅悅事件,帶學生深切感悟荀子「性惡論」孟子「性善論」思想
    2、【湯雅婷】構築充滿愛的社會大廈,義不容辭!看著小悅悅先後被兩輛車碾壓,路過的18人竟無一人出手相救的畫面,心中猶如被根根芒刺戳扎般,說不清的痛楚,道不完的嘆惋,人們的道德何在?靈魂何去?李啟銘、藥家鑫事件才平息沒多久,如今小悅悅事件又一次讓道德滑坡的慘劇重新上演。面對悲劇的頻頻,內心深處如被暴雨衝刷過的緩坡瞬間垮塌。
  • 基督徒,你是小悅悅身邊走過的人,還是好撒瑪利亞人?
    「重新看小悅悅事件的視頻的時候,我心如刀絞。我想,如果那個孩子是我的孩子呢?我如何能夠接受這個現實?我想我會有極大的憤恨,為什麼不救救我的孩子?作為基督徒,我們把我們放回那個現場當中,如果我是路人,我會作怎樣的回應呢?我們有必要反思自己的信仰,主的愛不應該是在教會領受了、分享了,出去的時候就一切結束了。」
  • 媽媽深情呼喚小悅悅:請再給媽媽一次機會吧
    醫院的探視時間未到,小悅悅的媽媽一直守在ICU門口 羊城晚報記者 蔡弘 攝 羊城晚報訊 這幾天,小悅悅母親曲女士一直夢見女兒,回憶起與女兒的溫馨時刻,她一直默默落淚;說起女兒的遭遇「小悅悅很乖巧,平時喜歡跳舞,喜歡看動畫片《巧虎》,她還不時模仿裡面的動作」。回憶起女兒的點點滴滴,曲女士又開始掉眼淚,「都怪我沒有看管好孩子,作為媽媽,我很自責,有心裡陰影。這幾天做夢都一直夢到小悅悅,我夢見她穿著黃色的裙子在跳舞,夢見她一直在跟我說『哈哈』」。下午3點,又到了一天探視小悅悅的時間,小悅悅的父母、爺爺、奶奶都出現在探視通道上。
  • 英國版小悅悅站臺昏倒10分鐘 數百路人無視(圖)
    14歲少年奧利弗·蒂普萊迪據英國媒體14日報導,日前,英國一名14歲男生上學途中在輕軌站暈倒,倒臥在月臺上長達10分鐘之久,有數百名上班的路人從他的身邊經過蘇姍還怒斥路人說,「如果倒臥地上的是醉鬼而不是14歲身穿校服的男童,也許我能接受這種事實。」奧爾特靈厄姆市輕軌公司發言人則表示,月臺上有緊急按鈕,而且如果工作人員當時在現場的話一定會提供幫助。扶不扶引英國網民熱議奧利弗的遭遇經曝光後,輿論譁然,英國網民對此事的反應不一。
  • 正反方|面對第二個「小悅悅」,司機真的道理都懂嗎?
    正反方|面對第二個「小悅悅」,司機真的道理都懂嗎?從小悅悅事件至今,類似的事件依舊不絕,能怎麼辦?或者說,能夠通過怎麼樣的方式,讓打電話報警、救人成為路人的第一反應。從視頻中能夠發現,女子被第一輛肇事車輛撞倒後,後面路過的汽車都選擇繞行通過,並沒有任何車輛停留,直至第二輛肇事車將女子碾壓。有網友說,如果有車輛停在受傷女子跟前,打開「雙閃」為其「擋車」,哪怕不下車施救,該女子或許不會死亡。
  • 蔚縣建材城發生一起暴力挾持事件,受害人被路人救下
    一名青年繼續與對方糾纏,另一名青年打開車門將受害者救下。那兩個不明身份人員見事情敗露,駕車逃跑。在解救被害人過程中,其中一名好心人,手部受傷。 隨後被害人撥打了110報案。等待警察過程中,小編向受害人了解事發原因。受害人稱,其本人社會關係簡單,每天就是上班,接送孩子,從來沒有與人發生過節,也沒有欠債等情況。
  • 男子見義勇為後發現救的是自己父親 「種善因得善果」說的大抵就是...
    男子見義勇為後發現救的是自己父親 「種善因得善果」說的大抵就是如此了時間:2020-12-23 12:53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男子見義勇為後發現救的是自己父親 種善因得善果說的大抵就是如此了 12月21日,江蘇揚州,一老人駕駛電動三輪車倒車時側翻進河道中,村民看到後立即呼喊幫忙
  • 女孩跳河、男孩去救,雙雙殞命!見義勇為應避免無謂犧牲!
    我覺得,危急關頭救人固然刻不容緩,但是這種非但救不了對方還把自己搭進去的做法應該避免。【事情回顧】12月11日晚,杭州下沙街道七格路附近,一個扎著馬尾辮的女孩兒,穿著深色上衣,一路沿著橋邊走,隨後,跳入河中,緊跟著有位小夥子也跳入河裡。21點10分女孩子被打撈上來,23點20分,後來跳下去的男子也被打撈上來。這兩個人先後被打撈上來,不幸的是,已經雙雙遇難。
  • 長沙一年輕女子疑因玩手機滑入年嘉湖,路人合力將其拽起
    14日,一名20多歲的女子在湖南烈士公園年嘉湖北岸行走時不慎落水,這時在一旁的年輕男士跳入湖中將其營救至岸邊後,旁邊的七八位路人也紛紛伸出援手,將女子拉上了岸。所幸,女子身體並無大礙。△7月14日傍晚,湖南烈士公園年嘉湖北岸,路人一起把不慎失足落水的女子救上岸。
  • 年輕爸爸扮超人擺地攤,賣鞋救罕見病女兒,遭路人質疑
    圖為小清穎在接受治療。在重症監護室,身上插滿管子的小清穎特別害怕,但她很聽醫生的話,因為醫生告訴她,只有等病好了才能見到爸爸媽媽才能回家。5月9日,在醫院接受一段時間治療後,小清穎因病情再度加重,再次轉院接受治療。圖為病床上的小清穎。讓羅海波夫妻難以接受的是,小清穎轉院檢查後,重新確診為患噬血細胞症候群和EB病毒陽性的T細胞淋巴瘤。
  • 男子因醫患糾紛穿壽衣躺路邊 路人嚇壞報警(圖)
    男子因醫患糾紛穿壽衣躺路邊 路人嚇壞報警(圖) 2015-06-12 13:54:14據介紹,路人以為有「死人」被遺棄路邊,紛紛打電話報警,民警和120急救人員相繼趕到後,該男子卻突然起身「復活」,把周圍市民嚇得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