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每天都收到我們的文章嗎,點上面藍色文「語文閱刊」關注就可以了。
2018年12月分類練習專輯出爐,歡迎選用!
高考第一品牌語文月刊代碼46-88每月一本定價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優秀作文點評專輯、9月高考試題分析專輯、12月最新高考分類練習專輯、4月最高高考衝刺AB卷二套題等為高考必備!諮詢微信160170248,手機13602424805
語文月刊2018年8月高考作文專刊目錄
海量免費試題,請關注:1試題倉庫2018年6.1-7.5全部語文試題 2.試題倉庫2018年6月1日前全部語文試題 3.語文2018年7月試題倉庫一 4.試題倉庫2018年7月全部語文試題 5.初中試題倉庫請點這裡 6.小學試題倉庫請點這裡
前段時間看到這樣一篇網文《老師,請別叫我家孩子見義勇為,否則出了事,你來賠》,看題目便讓同樣身為教師的心不寒而慄!就這件事不想多說,只反問這位家長一句:設若有一天咱家孩子也身處險境,你希望周遭人怎麼辦?該見義勇為伸手相助還是做冷眼旁觀客置若罔聞?
3月5日是學雷鋒紀念日,我們還是應該堅持學習雷鋒做好榜樣,這不僅是順應社會導向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之——平等、公正、文明、友善和諧思想,而是人之為人最基本的能力、素養、善念、本性。所以宿老師的語文課堂還是要秉承人心向善、樂意助人、無私奉獻的教育理念,希望孩子們首先要做一個良善正直的人,其次才是出類拔萃的才學和能力。當然見義勇為的前提是如何做好自我保護,這也是必修課之一。
本節課題:觀視頻寫心得。
廣東佛山小悅悅事件視頻還原
好人有好報,救人的陳阿婆安享著晚年
收藏大家馬未都先生再談小悅悅事件,發人深省
孩子們的心聲:
1、【胡彩雙】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道德!
那一幕幕血的畫面令人不寒而慄,心灰意冷,面對2歲幼童小悅悅連續兩次被碾壓,過路人卻視若無睹袖手旁觀。是什麼讓這個社會冷漠至此,是什麼令人性的道德淪喪至此!無視自己的過錯,漠視無辜的生命,肇事司機於心何忍!面對臨危的生命,視而不見若無其事,不伸出援手,過路人情何以堪!人性的缺失,道德的滑坡,令人痛心疾首。
為了拯救道德,拯救我們的社會,為了不讓人性缺失的悲劇再一次上演,讓我們行動起來,為弘揚正能量貢獻我們的力量!
2、【湯雅婷】構築充滿愛的社會大廈,義不容辭!
看著小悅悅先後被兩輛車碾壓,路過的18人竟無一人出手相救的畫面,心中猶如被根根芒刺戳扎般,說不清的痛楚,道不完的嘆惋,人們的道德何在?靈魂何去?
李啟銘、藥家鑫事件才平息沒多久,如今小悅悅事件又一次讓道德滑坡的慘劇重新上演。面對悲劇的頻頻,內心深處如被暴雨衝刷過的緩坡瞬間垮塌。痛楚如溢出河道的洪水肆意漫延!一次次血的教訓,一樁樁淚的事件,重重灼傷了我們的雙眼。
難道生命就如此廉價嗎?難道為了小我利益就可以無視生命的存在嗎?道德的無知,靈魂的缺失,讓那些冷漠無情的人將生命看得如此貧賤,令人著實心寒。
尼採說:「當我幫助受苦者的時候,我就是洗淨了我的雙手,同時也揩淨了我的靈魂。」人們啊,醒醒吧,人性的墜地猶如打破了的鏡子再不能復原。喚醒良知,拯救幾近泯滅的心,構築充滿愛的社會大廈,義不容辭!
3、【李文麗】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有愛,有血有肉更有淚
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有愛,有血有肉更有淚。然而面對一個被車碾壓的兩歲小女孩,18位路人竟視而不見漠不關心,使女孩失去了有可能的生存機會。
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還未來得及展現生命的美豔,還沒感受到人世間的美好,就在世人的冷漠中匆匆離去。是什麼讓我們的心如此冰冷?是什麼讓善良的本性化為烏有?是什麼一次次刺痛國人的心靈?難道物質生活搞上去的代價就是精神道德垮下來?
我們是否應該深刻反思一下我們的言行,反思一下我們的教育,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我們的道德觀念是否也被衝刷的一無所有了?
面對女孩那渴望得到幫助的眼神,面對那雙柔弱無力但仍然努力搖臂召喚的小手,我們該停下追逐名利的腳步,扶起孩子,也就是扶起我們的精神大廈。
4、【嶽金玲】拯救社會道德刻不容緩
廣東佛山商業區一個兩歲小女孩被兩輛車碾壓,期間路過的18人沒有一個人願意伸出援手,令人驚訝令人痛心!
隨著經濟的發展,與之相伴的卻是道德的滑坡與淪喪。思想被利益的價值觀所左右,頭腦裡充斥著自私與自利。沒有了良知,缺少了愛心;有的只是冷漠與無情。面對一個痛苦掙扎的小生命,竟能無動於衷,我要敬佩這些人的良好心態了!
危機當頭,拯救道德刻不容緩。希望這隕落的小小生命能喚醒激活國人冷漠的心。讓社會多一些溫馨,少一些冷漠;多一些關懷,少一些猜忌;多一些良善,少一些惡行。
道德是一個人的心魂,亦是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基石。沒有了道德,我們何以立足?何以更好地生存?
5、【畢俊鵬】真正的崛起
時下,國人最喜聞樂見的話題便是關於中國的崛起。諸如GDP總量趕超日本,「天宮」「神舟」升空,水稻畝產增值等等。經濟發展了,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這確實是不爭的事實。可我們更應該保持頭腦清醒,理性地看待發展和進步。物質層面的「獨秀」不等於國家的崛起,因為經濟提升的背後,可能是道德的淪喪。如果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失去崇高的道德精神支柱,也只能冠之於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並非真正意義的崛起。
廣東佛山事件發人深省。兩歲的小女孩最終因18路人的冷漠而失去幼小的生命,這不僅是人性的冷漠更是整個社會道德缺失的縮影。
經濟在崛起物質水平在提高,精神文明怎能呈倒退趨勢?發展經濟的同時絕不能忽視精神文明建設,這也是國家發展的大政方針,「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只有二者協同發展才稱得上真正崛起,所以我們要重視社會道德,並助力其發展。而要促進它的發展,最重要的是每一個社會成員從自身做起,努力加強素質的修養提高道德水平,正所謂「每個人的一小步,就是社會的一大步」。
一言以蔽之,一組組經濟發展的數據不值一提,值得一提的是希望類似王悅這樣的事件不發生,像排雷戰士杜富國、英雄機長劉傳健、勇鬥歹徒的退伍軍人呂保民那樣爭做感動中國人物,使我們的國家成為相互關愛大公無私的和諧社會。到那一天,我們就可以自豪地說「中國崛起了!」
6、【劉海霞】讓我們手持愛心之火,傳遞成燎原之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親人,每個人都會在自己親人離去時痛心萬分。在這個世界裡,每一條生命都值得我們去憐惜疼愛。在生命誕生的那一刻起,便被賦予了最寶貴的價值。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秉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德理念,去剔除人性中自私的陰暗面,用愛心關愛生命,去體會失去親人的心痛感覺。
發生在廣東佛山的「小悅悅」事件再次觸痛了我們的神經,社會上存在的道德淪喪與人性冷漠讓我們不禁為之一震,甚而義憤填膺。兩輛卡車相繼碾壓過,18路人不屑一顧地走過,任幼小的生命在冰冷的水泥路面上百般掙扎,直至氣息奄奄甚而休克。
是這18個人的眼睛沒注意到?還是他們的心眼已被私慾完全蒙蔽?難道將小女孩扶起或是打個報警電話就如此困難?我想更多的是怕惹上不必要的麻煩,使自己個人的利益受損吧?敢問生命和私利相較孰輕孰重?現實生活中確實發生過愛心相助扶起跌倒老人反被訛詐的惡性事件,但這就可以成為我們拒絕行善的理由嗎?無疑,小悅悅成了負面新聞的犧牲品。但慘不忍觀的畫面應該給我們的心靈之耳敲起了警鐘,別讓自私冷漠的主題繼續在經濟高速發展的舞臺上演!
對於拾荒大媽的熱心行為卻遭質疑的後續報導,讓我越發感覺到人性的自私,猜疑和冷漠。救人義舉反被說成「想要被媒體炒作進而出名」,這又是多麼地荒唐啊!為什麼總會存在這樣一些人,他們拿著一己的私心度量堅守道德底線的善行,對好人好事把持懷疑態度。是非明明擺在眼前,公道就應該存於心,好人就應該得到感恩回報,幸好陳阿婆老有所依了,幸好彭宇趙宇案件平反正名了。
類似小悅悅事件的屢次發生,應該引起我們每一個人的重視。我們要堅守道德底線,不要讓冷漠繼續蔓延去間接地殺害他人。讓我們手持愛心之火,傳遞成燎原之勢,那麼這個世界就會變得更為和諧更加美好!讓我們為此而努力吧!
7、【邸茹月】讓人性煥發光輝
魯迅曾說過:「悲劇,就是將人性中最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小悅悅的悲劇就是人性毀滅的鑑證。「生命誠可貴」「愛心價更高」,當這些無價和可貴的東西都喪失的時候,我們還有什麼?人成為世間萬物的主宰,是憑著人的本性;人區別於動物,是因為人有良知,人有愛。
可是,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錢權之欲利己之私似乎已經佔據人心成為靈魂的主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也許,我們應該停下腳步,慢走一點,讓我的靈魂跟上我們的軀體,讓我們精神與身體同在。孔子曾說:「仁者愛人。」既是如此,為什麼我們不仁愛一些呢?
當汶川地震南方雪災來臨時,千千萬萬中國人團結起來,演繹著「災難無情人有情」的動人場面,可為什麼在小悅悅身邊我們只看到冷漠與無情呢?悲劇一次足矣,心痛一次足矣,讓我們找回靈魂,找回善良的人性,讓人性光輝照耀我們的人生,照亮我們的未來。
8、【馬夢園】如果丟棄了愛心,怎麼配稱「人」這個名號呢?
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有愛心,如果丟棄了愛心,怎麼配稱「人」這個名號呢?當今世界物慾橫流,錢權思想充斥著我們的大腦,它把我們本有的愛心擠兌到隱秘的一角,甚至生生奪走。
花株本應該在陽光下健康茁壯地成長,既而開出最美的花朵。不幸的是有一株卻在人們的摧殘下漸漸枯萎凋落了。她就是小悅悅,在一個寂靜的深夜這朵含苞的植株終於選擇了離開,帶著未能盛放在藍天下的遺憾,帶著對冷漠世人的無限失望,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卻留下無盡的思考和深深的質疑。
9、【桑紅妍】道德的淪喪像一把利劍插入了社會的心臟
沒有血腥的場面,沒有殘暴的舉動,但那目光的冷漠,面容的「淡然」,內心的殘忍,足以讓一個人,一個社會,乃至一個世界毀滅。
小悅悅的悲慘遭遇讓我們看到了社會道德的淪喪。我憤怒,我心痛,更多的是不解……我們的社會到底怎麼了?難道經濟的快速發展換來的只有道德危機和良知的遺失?暫且不說那兩個良心發現並自首的肇事者,就說「淡然」從小悅悅旁邊走過的十幾個人,難道不應該伸出援手嗎?哪怕只打一個急救電話,小悅悅可能還會活下來。
道德的淪喪像一把利劍插入了社會的心臟,小悅悅的遭遇讓我們心痛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們對個人,對社會的思考,不能讓社會繼續沉淪下去
拾起遺失的良知,讓悲劇不再上演,讓我們重見燦爛陽光。
10、【任靜霞】不要讓心失去感受溫暖的能力
當物慾充斥了社會的每個角落,道德是否還有一席之地?面對2歲女童的悲慘遭遇我開始懷疑了。
不知道金錢至上的當下是否還存在捨己救人的大無私,不知道視若無睹的表象裡是否還存在出手相助的大無畏。面對18路人的冷漠,18次的心碎與絕望襲遍全身,一次次將心凍結。
而這種冷漠的背後所折射出的道德的滑坡,人性的缺失更是讓人不寒而慄。難道這就是經濟社會物質充盈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不要讓心失去感受溫暖的能力,在心的大地中播撒下道德的種子,燃起希望的火苗,潤綠荒涼的人性,溫暖凍結的靈魂,讓你我共同撐起一片良知的天空。
11、【高爽】為什麼只有血的教訓發生之後才關注道德?
2011年10月13日,這一天,一名兩歲兒童的生命花悄然凋落,這一天道德再次成為了議論的焦點。兩歲女童被撞,肇事司機加速逃跑,路人視而不見,種種情形不禁讓人慨嘆: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難道真的是繁華都市的燈紅酒綠刺瞎了世人的雙眼,麻醉了世人的良心嗎?否則,為什麼18位過路人會如此冷漠?為什麼只有一位拾荒老人願意伸出援助之手?
物質的豐富與精神的充盈形成了如此巨大的反差,我們是該好好反思深刻自省了。難怪印第安人會發出「停一停吧,讓我們的腳步等一等我們的靈魂」的哀嘆,今天我也想說:「停一停吧,讓我們的物質等一等精神。」
王悅走了,走的那樣乾淨,因為這個冷漠的世界讓她毫無戀意;王悅走了,走的那樣決絕,因為這個冷漠世界裡的子民無情無義。
小悅悅事件發生後,各大媒體紛紛進行報導,並呼籲社會重建精神大廈。可對此我不禁要問一句:為什麼只有血的教訓發生之後才關注道德?為什麼只有當有人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後,精神的重要才會凸顯?
精神大廈的構建需要我們人人行動,不要總是指責別人,多想想自身吧!為了不再讓悅悅在天堂中為我們流淚,請你我從此刻起為「大廈」添磚加瓦吧!
12、【袁輝】伸出你溫暖的關愛之手吧
畢淑敏曾說過:「也許是我在海拔5000米的藏北高原當兵的十幾年生涯,使我痛感生命是那樣寶貴與短暫,發誓永遠珍愛並保衛這單向的航程。」
不知從何時起,菩提寺裡的暮鼓晨鐘不再激起人們心中的漣漪;不知從何時起,捨己為人的傳統美德已被人們遺落於記憶深處。
發生在廣東佛山,小女孩被兩次碾壓的那一幕,十八路人走過不曾理睬的那一幕,小女孩躺在病床上父母痛哭的那一幕,冒充肇事者幸災樂禍的那一幕……無不牽動刺激著國人的心,是我們的經濟發展太快,忘記了構建自己的心靈大廈嗎?是靈魂的缺失嗎?是人性的墮落和冷漠嗎?
溫暖之手的伸出不一定要感動整個中國,只要你能感動一個人,並且感動自己,這是雙份的溫暖存在。
13、【張詩劍】孩子,一路走好!
……這是真的嗎?為什麼會有如此令人髮指的行為?18路人為什麼會對一個天使般的生命如此冷漠?這比血濺四周的場景更加血腥,更加令人不寒而慄。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有愛,而那18路人的漠視不得不讓每一個國人自省,我們的社會怎麼了?
面對18路人的無情,悅悅最終選擇了放棄生命,放棄了對這個世界的留戀,去往天國。而我們除了扼腕嘆息只能祝福,「孩子,一路走好!」
14、【劉曉婧】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對生命漠然的人,命運對他也一定漠然;對生命漠然的社會,終結將在不遠處。
小王悅事件無情地暴露了當今社會一部分人對生命的冷漠,這種泯滅人性的漠然無疑是人性的倒退。
在生命遇到危險時,成年鹿們會自覺站在外側以保護幼仔,而自詡為萬物之靈的人在面對一個倒地的兩歲幼女又怎能不動惻隱之心?
「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歌曲猶在傳唱,歌曲中的精神也要發揚。
15、【江宇】讓良善道德早日回歸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點30分,廣東佛山的車禍,駭人聽聞,令人警醒。兩歲女孩小悅悅,被兩輛汽車相繼碾壓,失去了生命。她的死,帶來的是無盡的哀傷和悲痛,同時也引發了我們對人性的思考。
兩位汽車司機,開車碾過孩子後連看都不看一眼,就逃離現場;而十八位路人置生命於不顧,只有一位拾垃圾的老婦人去照看孩子。在此,我想說的是,兩位司機和那十八位路人的道德和良知在哪裡,難道助人為樂真的很難嗎?唉!道德淪喪,良知缺失,人性泯滅!他們根本不配稱為人,就是冷血動物,冷酷殺手,披著羊皮的狼!
小悅悅的死,折射出部分國人醜陋的心靈。當今,一些人只為自己著想,一味地追求名譽利益,滿足自己的欲望。而對於別人的需求則漠不關心,有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他們這些人,私慾充盈了內心,愛心早已不見蹤影。這些人的做法嚴重影響了我們和諧社會的建設,可見,對道德的呼喚,對人性的追求在當前是多麼重要。
文章轉自:宿老師語文工作室
本文系轉載,原作者:告知幫您署
本文由語文閱刊(yuwenyuekan) 編輯,轉載請註明出處)
致原創作者:若因第三方原因,無意中侵犯了您原創版權,請聯繫,馬上刪除!謝謝!
投稿:120156131@qq.com,註明「原創」 商務合作 QQ120156131
以下打賞全額轉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