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發陶瓷加入拼多多「新品牌計劃」,外貿企業搭上自主品牌快車道

2020-12-23 i黑馬

12月18日,A股上市公司松發陶瓷宣布加入拼多多「新品牌計劃」,培育全新品牌,擁抱內需市場。松發股份市場部總經理盧少鑫表示:「就像換了條高速賽道,眼前豁然開朗。」

「現代官窯」加入拼多多「新品牌計劃」

廣東潮州楓溪區的一天,是在一袋袋高嶺土中開始的。在陶瓷工藝師的手中,這些白色粘土,經由一道道工序的淬鍊,最終變為精美的瓷器。

作為中國陶瓷重鎮,過去30年間,楓溪區在外貿日用陶瓷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每一天,都有成批的瓷器經由韓江運至汕頭港,搭乘海運至世界各地。這些出海的瓷器,大部分來自松發陶瓷。

松發陶瓷是楓溪區的明珠,也是中國日用陶瓷的領軍企業之一,33年的發展歷程中,松發曾創造諸多行業第一。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松發承擔了官方宴會陶瓷餐具的研發生產;同年,松發的航天員陶瓷徽章,隨著神州七號飛向太空……因為常年榮譽加身,松發被冠以「現代官窯」的美譽,並成為萬豪、希爾頓等星級酒店的指定供應商。2015年3月,憑藉海內外市場的出眾表現,松發陶瓷順利登陸上交所主板,市值近24億元。

在多年的海外「巡航」後,2018年,松發陶瓷迎來調轉艦頭的一天——12月18日,這家上市公司正式宣布加入拼多多「新品牌計劃」,培育全新品牌,擁抱內需大市場。

21道工序 9位師傅 19.9元包郵價

據悉,「新品牌計劃」是由拼多多發起的聚焦中國中小製造企業成長的系統性平臺,通過該計劃,拼多多將扶持1000家覆蓋各行業的工廠,幫助其有效觸達3.86億用戶,以最低成本培育品牌。

得知「新品牌計劃」的第一時間,松發便主動報名參加,並且應「可視化平臺」的要求,加入生產線直播功能,向消費者透明展示產品製造流程。

據拼多多方面介紹,可視化平臺是「新品牌計劃」產品端的重要一環,即通過直播技術打通生產端與需求端之間的信息流,令產品設計、生產、製造全流程可視化。

「通過可視化平臺技術,拼多多將構建新的『信任機制』。消費者可以更了解產品,更了解中國製造。」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表示:「對於所有加入『新品牌計劃』的工廠,拼多多都將提供技術支持,讓更多『神秘』的生產線像麵包店一樣清晰透明。我們內部將之稱為『鷹眼計劃』,平臺和消費者可以像『鷹眼』一樣,一鍵監督,所見即所得。」

在松發市場部總經理盧少鑫看來,「鷹眼計劃」是一次難得的展示實力的好機會,因為對於瓷器,松發人有著一以貫之的挑剔。從注漿、修胚、上水,到定型、素燒、上釉、烤花,每一件松發瓷器,都要經21道工序,過9位陶瓷工藝師之手,再由1300餘度的窯爐高溫燒制,最終方能問世,整個過程要歷時三到四天。

▲消費者在拼多多APP內搜索「拼工廠」,即可找到「新品牌計劃」試點工廠,實時觀看生產流程。

這些過去由老師傅耳提面命的傳統智慧,如今通過可視化平臺,完整呈現在了拼多多用戶的面前。據悉,僅加入「新品牌計劃」當天,已有超8萬人觀看了松發陶瓷的製作過程。一位用戶留言道:看完直播才知道,19塊9的背後,居然是這麼複雜的工藝和這麼多位匠人的辛苦付出,真是了不起!

將「賠本買賣」做成暢銷生意

19.9元包郵的「三隻裝陶瓷保鮮碗」,是松發於拼多多熱賣的爆款之一。這款產品,曾於內部引發廣泛爭議。

今年9月剛入駐拼多多時,盧少鑫在公司系統中下了一批10萬隻瓷碗的生產訂單。一個小時後,生產部門負責人便衝進辦公室叱問:「為什麼要賤賣?還是這麼大的一筆訂單?」期間,對方將手機往桌上一摔,「這個單我們做不了!一件都不會做!」

在該負責人看來,在電商平臺開店純屬賠本買賣:國內3件套19.9元包郵,國外市場零售價19英鎊,差異太大,利潤太低。相較定製渠道動輒50%的利潤而言,拼多多的產品已屬微利。

對於這筆「賠本買賣」,盧少鑫及其他管理團隊有著更多思考。此前,松發的生產由FOB模式主導——工廠接到國外訂單後開工,3個月後碼頭交貨,現款結算。但隨著出口與內需整體市場的此消彼長,松發意識到,必須要調整企業戰略重心,將國內市場作為未來的主戰場。

松發陶瓷的年報顯示:企業去年出口銷售額為4.41億元,中國市場銷售額為1.27億元,出口比重高達78%。這一數據的背後,是近5年以來,中國日用陶瓷的出口增速持續放緩,內需產值卻猛增217億元。

早在2015年,松發便決定調轉船頭,轉型內銷。但由於營銷和渠道經驗匱乏,內銷之路舉步維艱。期間,松發曾嘗試開拓線下商超通路,通過大面積鋪貨的方式搶佔市場,但團隊很快發現,佔比超過60%的渠道成本,導致終端售價居高不下,產品競爭力有限。「日用瓷器是低頻消費品,消費者很少在意是哪家工廠生產的。」 盧少鑫分析稱:「除非像建築陶瓷一樣投入大量營銷成本,才能形成一定的品牌壁壘。」

對此,上海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胡曉鵬認為:「外貿企業轉內銷,往往面臨著供給側、需求側、分配側問題,不知道產品賣給誰、賣什麼、怎麼賣。只有找準產品和品牌的定位,制定差異化戰略,才能有效發揮生產和價格的優勢,最終形成品牌與規模效應。」「對於低頻消費品而言,需求側的定位尤其關鍵,只有聚集海量需求,形成全新的流通與認知通道,才能脫穎而出。」

盧少鑫對於上述觀點深有體會,這也是松發「重注」拼多多的原因之一。據悉,松發於拼多多分別推出了「居圖」和「松發」兩個品牌,前者主打「平價高質」,後者主打「高端設計與品質」。「兩個品牌互相託舉,通過平價爆款觸達大眾市場,再用頂尖的設計與工藝確立品牌形象。」

松發於拼多多平臺的發展,印證了盧少鑫的判斷。上架2個多月以來,「居圖」19.9元包郵的瓷碗已經銷售14萬隻,兩大品牌累積銷量超過30萬隻。同時,更多數據表明,在拼多多平臺,松發與居圖已經建立了一定的品牌忠誠度:其店鋪復購率已經維持在20%以上,遠高於5%的行業平均水平。

由於需求穩定,企業內部的爭議煙消雲散。「日用陶瓷分淡季和旺季,拼多多穩定的訂單,有效撐起了工廠淡季的產能,使得工廠整體的成本進一步攤銷。」盧少鑫介紹稱:比如以前一條窯燒3萬隻陶瓷,裡面會有不同品類、不同大小的產品,降低了空間利用率,容易出現落渣、黑點、變形等問題。但現在一條窯可以只燒1個產品,產能利用率至少提升30%以上,良品率也大幅提升。

以需定產扶持千家工廠

行業數據顯示,雖然陶瓷製造企業眾多,但在日用陶瓷領域,中國仍缺乏強勢的高端品牌。國際市場中,德國有Meissen、Rosenthal,英國有Royal Doulton、Wedgewood等,這些享譽盛名的品牌,在國內亦不乏擁躉。相較之下,作為陶瓷最早的「老師」,中國品牌已然落後不少。

盧少鑫認為:隨著內需市場的崛起,國產日用陶瓷品牌將迎來最佳機遇。「松發有最好的生產線和頂尖的設計團隊,我們長期與陶瓷大師張守智(1953年建國瓷設計者)、楊永善(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系教授)和陳若菊(第三、四套人民幣設計者)合作新品開發工作,並與德國Dorfel設計室、荷蘭Spizes設計室等海內外知名設計機構合作。可以說,松發已經擁有很強的軟硬體,並且正加速連接蓬勃發展的內需市場。」

▲居圖在拼多多主打的平價爆款背後,是21道工序和9位陶瓷工藝師的精雕細琢

對此,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網際網路經濟研究院副教授鞠雪楠分析認為:「市場經濟環境中,供給側的反應,總是落後於需求側。在很多領域,需求側的變化已經非常明顯,但供給側缺乏有效的反饋通道與靈活應變的機制。這一點,也是中國製造業實現品牌彎道超車的難點所在。而拼多多『新品牌計劃』的出現,給這些企業緊握需求、構築品牌快速通道提供了可能。」

據悉,針對「新品牌計劃」的1000家工廠,拼多多推出了一系列幫扶計劃,包括大數據支持、專家診斷、研發建議等,並在一定範圍內傾斜流量、推薦位資源,以增加商品曝光度,支持其品牌化建設。

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表示:拼多多將聯合更多品牌,根據需求端信息開發迎合最廣大消費者的產品,深入推進以需定產的C2M模式。「伴隨著國民對於美好品質生活的追求,一杯一碟、一盞一碗等精美瓷器,將重新回歸多數人的生活。對於這些優質的傳統文化與工藝,拼多多非常看好,將持續加大扶持力度。」

需求信息反推生產環節,於松發已有所體現。10月,結合拼多多平臺數據,松發針對年輕租房群體設計了多款組合類小件陶瓷餐具,均取得了不俗的銷售成績。「(該類產品)線下銷售也很好,就連海外的供應商,也下單要求定製同類型產品。」 盧少鑫表示:以往由於需求信息滯後,工廠只能盲測產品,很容易造成新品積壓。如今有著需求數據支撐,松發開始深入研究不同消費者多樣性的需求。「明年,我們計劃推出數百款新品,通過不斷小批量測試,持續優化產品結構。」

從轉型內銷初期的磕磕絆絆,到如今依託電商平臺高歌猛進,盧少鑫信心倍增。「就像換了條高速賽道,眼前豁然開朗。」

相關焦點

  • 松發陶瓷加入拼多多「新品牌計劃」 加入生產線直播功能
    A股上市公司松發陶瓷宣布加入拼多多「新品牌計劃」,並加入生產線直播功能。數據顯示,加入「新品牌計劃」當天,已有超8萬人觀看了松發陶瓷的製作過程。談及加入「新品牌計劃」,松發股份市場部總經理盧少鑫表示:「就像換了條高速賽道,眼前豁然開朗。」
  • 拼多多曾提出新品牌計劃,半年過去成績出爐,這些企業藥到病除
    拼多多「新品牌計劃」推出至今已有10個月,申請企業也已經超過6000多家,那麼計劃成效到底如何?這些成員們都已經順利「畢業」了嗎?先看看「新品牌計劃」元老級成員,相信大部分人並不陌生,每個人或多或少都用過的紙巾——絲飄。
  • 這家「國瓷」參奧運,上太空,如今低價賣爆拼多多
    12月18日,A股上市公司松發陶瓷宣布加入拼多多「新品牌計劃」,培育全新品牌,擁抱內需市場。松發股份市場部總經理盧少鑫表示:「就像換了條高速賽道,眼前豁然開朗。」「現代官窯」加入拼多多「新品牌計劃」廣東潮州楓溪區的一天,是在一袋袋高嶺土中開始的。在陶瓷工藝師的手中,這些白色粘土,經由一道道工序的淬鍊,最終變為精美的瓷器。
  • 「浙江製造」借力拼多多轉型:從外貿代工到發展自主新品牌
    它們被一個接著一個地擺上桌子,等待拼多多新品牌實驗室工程師的「檢驗」。施密特是浙江飛劍集團的自有品牌,去年入駐拼多多後,產品銷量一直不溫不火。為了打開銷路,劉偉勝背來了一大半家底,心想總有一款適合拼多多。結果答案是,「都不行」。飛劍集團是浙江永康杯壺行業的龍頭企業,常年為星巴克、蘇泊爾、55度等國內外知名品牌代工。
  • 「前店後廠」進行到底:為什麼拼多多上都是出廠價?
    ,不僅讓他們生產的掃地機器人自主品牌家衛士有了可見度,甚至不到一年時間成為了平臺上的銷量冠軍,「專供拼多多的288元掃地機器人,已經賣出了十幾萬臺。」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家衛士自主品牌在拼多多平臺上的年銷售額超過3000萬元。這讓吳鵬雲喜出望外。在他看來,一直專注貼牌做出口外貿的廠子,終於可以把家衛士這個本土掃地機器人品牌做起來了,這也預示著松騰實業的出口轉內銷戰略轉型成功。   A股上市公司松發股份市場部總經理盧少鑫曾與吳鵬雲有著同樣的憂慮。
  • 「浙江製造」扎堆聯手拼多多 探索「外貿轉內銷」發展自主新品牌
    它們被一個接著一個地擺上桌子,等待拼多多新品牌實驗室工程師的「檢驗」。  施密特是浙江飛劍集團的自有品牌,去年入駐拼多多後,產品銷量一直不溫不火。為了打開銷路,劉偉勝背來了一大半家底,心想總有一款適合拼多多。結果答案是,「都不行」。  飛劍集團是浙江永康杯壺行業的龍頭企業,常年為星巴克、蘇泊爾、55度等國內外知名品牌代工。
  • 5年助推50個億級新品牌 拼多多新品牌計劃助力化妝品國貨品牌崛起
    11月2日,拼多多聯合國內化妝品領軍企業丹姿集團,共同推出國貨化妝品新品牌「萃潤」。這是繼珀萊雅、歐詩漫、上美、百雀羚之後,第五家本土化妝品巨頭加入拼多多新品牌計劃。從去年10月以來,這些本土巨頭已經聯合拼多多打造出以「芮加」「百花萃」「花而生」「束而」「蓓麗」為代表的美妝個護新品牌。
  • 滬上鍋具代工大王加入拼多多「新品牌計劃」 3000口定製鍋具「日光」
    直到今年6月,在上海市政府相關部門推動穩外貿系列舉措的背景下,喜時入駐新電商平臺拼多多,成為「新品牌計劃」的戰略合作夥伴,並快速起勢,最多日銷3000多口不鏽鋼煎鍋,才向成為國民品牌邁出了第一步。10月22日,拼多多副總裁陳秋宣布「新品牌計劃」全面升級,「到2025年之前,我們將通過與國內優質製造企業的合作,扶持100個產業帶,推出10萬款定製化產品,帶動新品牌計劃入圍企業新增1萬億銷售額。」此前,2018年,拼多多首次提出「新品牌計劃」,希望通過建立聚焦中國中小微製造企業成長的系統性平臺,在5年內扶持1000家行業工廠。
  • 浙江龍頭製造企業從外貿轉型內銷 在拼多多做出了多個熱銷「新品牌」
    它們被一個接著一個地擺上桌子,等待拼多多新品牌實驗室工程師的「檢驗」。施密特是浙江飛劍集團的自有品牌,去年入駐拼多多後,產品銷量一直不溫不火。為了打開銷路,劉偉勝背來了一大半家底,心想總有一款適合拼多多。結果答案是,「都不行」。飛劍集團是浙江永康杯壺行業的龍頭企業,常年為星巴克、蘇泊爾、55度等國內外知名品牌代工。
  • 拼多多助力中國製造轉型升級 長三角企業抱團加入「新品牌計劃」
    但近年來,外貿訂單減少、渠道成本上升,大量國際品牌背後的中國製造企業亟需轉型升級。6月28日,拼多多「新品牌計劃」走進長三角,在南京舉行「新品牌計劃」長三角溝通會,並帶百家媒體記者近距離觀察「中國質造」的典型樣本工廠,親身體驗其加入「新品牌計劃」後帶來的變化。這是拼多多首度集體展示「新品牌計劃」的階段性成果,並藉機深入產業帶進行覆蓋式布局。
  • 廣州化妝品國貨品牌崛起 拼多多新品牌計劃推出
    本文轉自【中新網廣東】;中新網廣東新聞11月2日電 (方偉彬 張小磊)廣州化妝品新品牌計劃大會2日在白雲區舉辦,拼多多聯合丹姿集團推出國貨化妝品新品牌「萃潤」。記者從拼多多方面獲悉,這是繼珀萊雅、歐詩漫、上美、百雀羚之後,第五家本土化妝品巨頭加入新品牌計劃。本次大會反映出多個國內化妝品發展走向,如個性化消費需求加強、反向定製催動高性價比產品、品銷合一、男性消費者在護膚化妝品上消費攀升等等。
  • 學完拼購學現金紅包,可惜拼多多的精髓,傳統電商根本沒學到
    拼多多的厲害之處在於,從源頭解決了一大片製造企業產能過剩、品牌不足的問題,讓過去做外貿、做代工的企業,調轉船頭做自主品牌。這些企業在拼多多推出的產品,與出口國外的沒什麼區別,價格卻只有幾分之一,萌生出大量極具性價比的爆款。
  • 「浙江製造」借力電商平臺:從外貿代工到發展自主新品牌
    為幫助外貿企業紓困解壓,更精準地進行產銷對接,作為新電商平臺,拼多多今年初專門搭建了針對「外貿轉內銷」的綠色通道,並加大力度實施2018年底推出的新品牌計劃,一方面助力外資品牌的代工大廠打開銷路,另一方面也幫助這些企業培育自主品牌。▲施密特專供拼多多的反向定製生產線,是國內第一條5G杯壺智能製造生產線。
  • 拼多多「新品牌計劃」深入茶產業帶
    安溪縣副縣長肖印章在「新品牌計劃」大會表示,「安溪茶企與拼多多的合作承載著弘揚茶文化、打造茶品牌的使命,將為中國茶產業跨越升級提供全新路徑。」拼多多聯合創始人冬棗表示,將以「新品牌計劃」為載體,從技術、數據、資源等多個方面幫助茶企開拓新市場、擁抱新消費,助力中國茶產業實現新騰飛。
  • 拼多多「新品牌」晉級
    「傳統線下零售的供應鏈是生產-物流-分銷-終端-消費者,傳統電商供應鏈是生產-品牌方-代運營-物流-消費者,拼多多能打造的是一條最精簡的極致供應鏈:生產-物流-消費者。」在陳秋看來,拼多多接近7億用戶的海量需求,足以為大量製造企業、外貿代工廠培育出新品牌。   在新品牌計劃發布前一兩年,類似的扶持邏輯已經在平臺內部發酵。
  • 拼多多「新品牌計劃」布局家居業,電商巨頭加速博弈增量市場
    它們被一個接著一個地擺上桌子,等待拼多多新品牌實驗室工程師的「檢驗」,但得到的答案是——「都不行」。施密特專供拼多多的反向定製生產線其實,劉勝偉經歷的這場「面試」,正是施密特加入拼多多「新品牌計劃」後的首次深入溝通。
  • 拼多多「新品牌計劃」布局家居業 電商巨頭加速博弈增量市場
    它們被一個接著一個地擺上桌子,等待拼多多新品牌實驗室工程師的「檢驗」,但得到的答案是——「都不行」。   其實,劉勝偉經歷的這場「面試」,正是施密特加入拼多多「新品牌計劃」後的首次深入溝通。   拼多多與家居的「火花」   事實上,與施密特的合作只是拼多多將目光瞄準家居行業的一個縮影。   今年11月,拼多多「新品牌計劃」就落戶於家居之都江西南康。在「新品牌計劃」大會上,南康當地兩大龍頭企業團團圓家具和匯明生態宣布將聯手拼多多,分別打造家具新品牌「優居未來」和「匯明創家」。
  • 拼多多「新品牌計劃」成員達62家 已推出1200餘款定製化產品
    聯商網消息:6月28日,拼多多在南京召開「新品牌計劃」長三角溝通會,會上拼多多副總裁井然表示,在「新品牌計劃」的推動下,六個多月的時間裡,拼多多已實現超過5700萬筆定製化產品訂單。《聯商網》了解到,這是拼多多首度集體展示「新品牌計劃」的階段性成果。
  • 解碼雙循環格局下的新發展機遇 拼多多「新品牌計劃」講述中國高端...
    早在2018年,拼多多就在新品牌打造上進行了長遠的布局,以新品牌計劃為起點,幫助中小企業以最低成本對接平臺消費者的真實需求,培育新品牌。自新品牌計劃實施以來,已經有1500多家企業參與定製研發,累計推出定製化產品4000多款,訂單量突破4.6億單,僅在今年三季度,定製化商品的日均銷售量就超過200萬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