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為什麼建有那麼多孔廟?

2020-12-18 抱影無眠夜歸人

孔廟是為紀念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而建。臺灣為什麼有那麼多孔廟?因為兩岸同種同根,尊孔是兩岸共同的文化信仰!

臺北孔廟坐落在臺北市大龍街上,外貌採古代宮殿式建築,採曲阜本廟而以漳、泉二州為藍本,是坐北朝南,黃色琉璃桶型屋瓦,梁柱門窗皆未刻寫文字,儼然美觀。 臺北孔廟,主殿為大成殿,亦稱為「藏經塔」主要奉祀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及十二哲等17人神主。每年的9月28日都會在此舉行祭祀大典,禮儀肅穆,八佾舞更是吸引大批中外嘉賓前往觀禮,場面熱鬧非凡。

高雄市孔子廟位於高雄市左營蓮池潭北岸,毗鄰半屏山,佔地六千餘平方米,建地為一千八百餘平方米,是一棟仿北方宮殿式的建築,建築宏偉堂皇。自民國六十三年(1974年)六月動工,至六十五年八月落成,包括大成殿、大成門、東西廡、崇聖祠、欞星門、禮門與義路坊、明倫堂與泮宮坊、萬仞宮牆、泮池與拱橋等,建置完備。

臺南孔廟,落成於明永曆年間,是全臺灣建成的第一座孔廟,也是鄭成功收復臺灣後在臺灣建立的第一所高等學府,清朝初期一度是全臺童生入學之所,因此亦稱全臺首學。有「全臺首學」之稱。

臺中孔廟,臺中在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原建有孔子廟,格局與彰化孔子廟相近,但在日治初年被充作軍營,不久即被折毀。據史料所載,當時臺中孔子廟工程共費白銀三萬兩,若與同期臺中城內之考棚二萬八千兩,衙署二萬兩,城隍廟八千兩之花費相較,可知當時孔子廟花費之昂貴。今所見臺中市孔子廟乃由臺中市議會所倡建,於1972年九月組設興建委員會,委由臺灣省公共工程司規劃設計,於1974年六月始奠基鳩工,於1976年竣工。

桃園孔廟,位於桃園縣桃園市虎頭山公園內,落成於1989年,為臺灣官設孔廟中最後落成者。現隸屬於桃園縣政府孔廟忠烈祠聯合管理所。

彰化孔子廟為位於臺灣彰化的一座孔廟。建於清朝雍正四年(1726年),為當時的彰化知縣張鎬所倡建。

相關焦點

  • 臺灣孔廟簡介(組圖)
    有「全臺首學」之稱的臺南孔廟落成於明永曆二十年(1666年),是全臺灣建成的第一座孔廟,也是鄭成功收復臺灣後在臺灣建立的第一所高等學府,因為在此之前
  • 臺灣孔廟:源流一脈中華情
    原標題:臺灣孔廟:源流一脈中華情臺灣不大,孔廟卻不少。有文史機構統計,全臺現存名氣較大的孔廟超過25座,遍布臺灣14個縣市。這些孔廟大多參酌曲阜孔廟規制,又融入閩南建築風格。它們承載著中華文化的源流脈絡,銘刻下海峽兩岸同文同種的歷史事實和慎終追遠的共同情懷。尋訪臺灣孔廟,當從「全臺首學」開始。
  • 臺灣學者:為什麼說孔廟是儒教的聖域?
    在孔廟研究之外,黃進興近年著力研究清末民初道德意識的轉化:「究竟我的心態跟現代的美國人比較近,還是跟三百年前的顧炎武比較近?我常常在想這個問題。」2016年11月11日《文匯學人》刊發了此次訪談的後半部分內容,題為《臺灣「中研院」院士、史語所所長黃進興:我們不能永遠亦步亦趨》,因篇幅所限,刊出時有所刪節。澎湃新聞此次發布的是未刪節版,標題、小標題系編者所擬。
  • 尋訪臺灣首個高等學府:臺南孔廟
    尋訪臺灣首個高等學府:臺南孔廟 2014年08月04日 11:22:53  來源:人民網
  • 臺灣也有個孔廟,不知道大家去過沒?是內地孔廟的縮小版
    現代人一旦有了閒暇的時間,往往都會用旅遊這種方式來放鬆,因此,一旦說到一個地點,那麼對於這個地方的很多比較火的景點,大家肯定也已經十分熟悉了。大部分人一直在尋找一些當地,可能人氣沒有那麼高,但是遊玩起來卻依然很有意義或者很有趣味的景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臺灣的這類景點呢?
  • 中國文化遺蹟:介紹文化勝地南臺孔廟
    引言我國臺灣省臺南市,曾是清朝初期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後建立政權的所在地。清代,臺南是臺灣府治的所在地,有「全臺首府」之稱。清朝統治臺灣212年,而臺南作為臺灣的首府就有203年這裡保存著很多重要的文物古蹟,孔廟即為其一。
  • 【黃進興:為什麼說孔廟是儒教的聖域】
    在孔廟研究之外,黃進興近年著力研究清末民初道德意識的轉化:「究竟我的心態跟現代的美國人比較近,還是跟三百年前的顧炎武比較近?我常常在想這個問題。」2016年11月11日《文匯學人》刊發了此次訪談的後半部分內容,題為《臺灣「中研院」院士、史語所所長黃進興:我們不能永遠亦步亦趨》,因篇幅所限,刊出時有所刪節。澎湃新聞此次發布的是未刪節版,標題、小標題系編者所擬。
  • 孔廟與日本神社 孰為臺灣文化古蹟?
    臺中孔廟文敖博勝臺中市長林佳龍近日狂言狂語不斷,一下說「人類文明的發源地在臺灣」,一下說「以後偉人都要從臺中去找」,還請臺中市教育局找找臺中小區裡的偉人,融入教育裡。「人類發源臺灣」與「偉人出自臺中說」與事實差距甚遠,常人一聽即可辨明狂妄言語荒謬之處。但林佳龍說國民黨是外來政權,臺中孔廟不是古蹟,而是國民黨把日本神社「幹掉」,換孔子來統治的言論,明顯罔顧事實,顛倒黑白。一個不尊重自己歷史文化的人,還有資格領導臺中這座文化城嗎?當然沒有!事實上,臺中早在清朝就有孔廟了,反而是日本殖民政府推動去中國化,才把清朝孔廟拆除。
  • #臺南孔廟#(免費)
    #臺南孔廟#(免費)   臺南孔廟修建於1665年,為臺灣的第一座孔子廟,也是古代臺灣的最高學府,有「全臺首學」之稱。   進入孔廟只能走側門,也就是大成坊。  臺南孔廟目前為臺灣一級古蹟,是遊覽臺南不得不看的重要景點。   臺南孔廟   地址:臺南市中西區南門路2號   交通:搭乘「臺灣好行」之「88安平線」公車,在孔廟站下車。   開放時間:08:30-17:30   註:孔廟內大成門區域需要付費才能進入參觀。門票為25元/人。
  • 臺灣寫真:考試季的臺北孔廟祈福禮
    臺灣寫真:考試季的臺北孔廟祈福禮 2014-06-21 14:00:4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社臺北6月21日電 題:考試季的臺北孔廟祈福禮  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劉舒凌  距離7月1日的大學指考(臺灣的大學入學考試)僅剩10天,臺北市明倫高中三年級的詹昀儒,趁21日這個星期六早晨,與五位同學一起來到臺北市孔廟祈福,希望如願考上理想的大學
  • 臺北孔廟的前世今生
    (寶島紀行)  臺灣最早的孔廟在臺南,有3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全臺首學」。臺北孔廟雖然「資歷」較淺,卻是臺灣唯一民間興建的孔廟,早年由泉州名師設計,是一座參照曲阜孔廟、融合閩南風格的建築群。  臺北孔廟坐北朝南,正南卻是一整面紅牆。紅牆正中,兩棵古樹分立,環擁一段雕有雙龍戲珠的飛簷高牆,上書「萬仞宮城」。這是孔廟特色之一,取自《論語》所載子貢曰:「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形容孔子學識高深淵博。
  • 臺灣寫真:臺北孔廟裡的經典誦讀嘉年華(圖)
    中新社臺北八月四日電 題:臺北孔廟裡的經典誦讀嘉年華  中新社記者 劉舒凌 黃少華  居住在基隆的吳女士四日早晨七點和該市讀經學會其他志工搭上公車來臺北。七個頑皮的讀經學童隨她們趕往臺北市孔廟,和數百個北臺灣的孩子一起誦讀《大學》、《老子》中華文化經典。
  • 臺灣孔廟御匾 修復過程開放參觀
    (曹婷婷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因應孔廟大成殿震損修復工程,300年來首次卸下「萬世師表」等八方御匾,移師鄭成功文物館展示,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上月中旬啟動修復御匾工作,目前已完成3面,5面持續修復中,其中,335年歷史的「萬世師表」歷史最久、體積最大,修復難度最高,全部御匾預計明年春季祭孔前歸位,未來「下凡」機會難再,特別開放修復過程供民眾參觀。
  • 瞻仰臺灣孔廟:在那鮮紅色的巍峨宮殿裡,充滿著一派仁愛的氣氛
    瞻仰臺灣孔廟:在那鮮紅色的巍峨宮殿裡,充滿著一派仁愛的氣氛當我進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參觀時,迎面的是矗立在校園裡的孔仲尼銅像,表明師生對至聖先師孔子的崇敬。到了臺南,大任同學又帶我去參觀孔廟。臺灣人尊崇儒學的風尚,是十分普遍的。
  • 古禮春祭緬懷先師 臺灣孔廟弘揚傳統
    中新社臺北3月22日電 題:古禮春祭緬懷先師 臺灣孔廟弘揚傳統  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劉舒凌  「啟扉……」,伴隨著臺北孔廟內鼓樂齊鳴,在執事者抑揚頓挫的禮唱下,一身白衣黑褲傳統服飾的禮生,依序打開大成殿前三道正門,揭開一年一度春祭典禮序幕。
  • 臺灣最早孔廟整修過半 古法傳承中華文化
    參與臺南孔廟漆作工程的寺廟彩繪工藝第三代傳人陳文松說。臺南孔廟正經歷30年來最大整修,如今整修進度已經過半,孔廟主殿大成殿內部整修基本完成。臺南孔廟創建於300多年前,是臺灣最古老的文廟,被譽為「全臺首學」,同時也是臺南最著名的景點之一。因2016年2月6日強震受損,臺南孔廟從去年6月開始大修,計劃總經費約5000萬元新臺幣,範圍涵蓋整個孔廟園區。
  • 臺北孔廟的前世今生(寶島紀行)
    臺灣最早的孔廟在臺南,有3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全臺首學」。臺北孔廟雖然「資歷」較淺,卻是臺灣唯一民間興建的孔廟,早年由泉州名師設計,是一座參照曲阜孔廟、融合閩南風格的建築群。  臺北孔廟坐北朝南,正南卻是一整面紅牆。
  • 創建於清光緒元年的臺灣孔廟,都有哪些特點?
    孔子在中國的地位幾乎是無人可以超越的,在中國的土地上有很多孔廟用來紀念孔子。臺灣也是有一個創建於清光緒元年的孔廟,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要是有朋友喜歡的話,可以去看看。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好好介紹一下。孔廟孔子逝世之後,以至於今,人們在各地建立了孔廟,作為祭奉這位聖賢先師的所在。臺北孔廟創建於清光緒元年(1875),模仿福建泉州孔廟,位於大同區大龍街,佔地面積17公頃。孔廟又稱為「文廟」,是臺北市文化的最高象徵。孔廟採取帝王式建築風格。正門之前有一段萬仞宮牆是臺北孔廟最大的特點。
  • 為什麼臺灣的新聞臺那麼多?
    為什麼臺灣的新聞臺那麼多?簡單說說吧,市場、政治生態、電視臺的創收需求,決定了今天台灣新聞臺林立的現象。但隨著臺灣正式解嚴(1987年),初具雛形的臺灣電視行業版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臺灣電視新聞媒體林立的市場環境與生存狀況其實很多人會覺得疑惑,小小的一個臺灣,怎麼會有這麼多新聞臺?
  • 臺北孔廟與現代劇團"親密相約" 用表演宣揚儒家
    印象裡,供奉至聖先師的孔廟莊嚴肅穆,只在重要祭典時才會鼓樂齊鳴、人潮雲集,平日裡則多顯寧靜甚至有些空寂。  臺北孔廟,不是臺灣最古老的孔廟,但始建於清光緒年間,也有百多年歷史。多年來,記者到過臺北孔廟不止一次,但這次來卻意外見到她的「另一張面孔」,見證了孔廟與一個現代劇團的一次「親密相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