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廟是為紀念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而建。臺灣為什麼有那麼多孔廟?因為兩岸同種同根,尊孔是兩岸共同的文化信仰!
臺北孔廟坐落在臺北市大龍街上,外貌採古代宮殿式建築,採曲阜本廟而以漳、泉二州為藍本,是坐北朝南,黃色琉璃桶型屋瓦,梁柱門窗皆未刻寫文字,儼然美觀。 臺北孔廟,主殿為大成殿,亦稱為「藏經塔」主要奉祀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及十二哲等17人神主。每年的9月28日都會在此舉行祭祀大典,禮儀肅穆,八佾舞更是吸引大批中外嘉賓前往觀禮,場面熱鬧非凡。
高雄市孔子廟位於高雄市左營蓮池潭北岸,毗鄰半屏山,佔地六千餘平方米,建地為一千八百餘平方米,是一棟仿北方宮殿式的建築,建築宏偉堂皇。自民國六十三年(1974年)六月動工,至六十五年八月落成,包括大成殿、大成門、東西廡、崇聖祠、欞星門、禮門與義路坊、明倫堂與泮宮坊、萬仞宮牆、泮池與拱橋等,建置完備。
臺南孔廟,落成於明永曆年間,是全臺灣建成的第一座孔廟,也是鄭成功收復臺灣後在臺灣建立的第一所高等學府,清朝初期一度是全臺童生入學之所,因此亦稱全臺首學。有「全臺首學」之稱。
臺中孔廟,臺中在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原建有孔子廟,格局與彰化孔子廟相近,但在日治初年被充作軍營,不久即被折毀。據史料所載,當時臺中孔子廟工程共費白銀三萬兩,若與同期臺中城內之考棚二萬八千兩,衙署二萬兩,城隍廟八千兩之花費相較,可知當時孔子廟花費之昂貴。今所見臺中市孔子廟乃由臺中市議會所倡建,於1972年九月組設興建委員會,委由臺灣省公共工程司規劃設計,於1974年六月始奠基鳩工,於1976年竣工。
桃園孔廟,位於桃園縣桃園市虎頭山公園內,落成於1989年,為臺灣官設孔廟中最後落成者。現隸屬於桃園縣政府孔廟忠烈祠聯合管理所。
彰化孔子廟為位於臺灣彰化的一座孔廟。建於清朝雍正四年(1726年),為當時的彰化知縣張鎬所倡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