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的孩子這麼教,99%的父母都不知道

2020-08-29 青柚成長

很多家庭都面臨孩子叛逆的問題,嚴重的甚至會造成很多悲劇。我聽說過有的家長訴苦說自己的孩子3歲就開始叛逆了。這本書的作者傑弗裡.伯恩斯坦是美國家喻戶嘵的家庭教育專家,經常在電視上講解家庭教育知識。這本書試圖用十天的練習幫助家長學會掌控叛逆的孩子。可能你聽到掌控這個詞就會不舒服,但這本書的主旨你一定會喜歡:「放棄對孩子的控制,才能獲得更多的掌控權;不再強迫孩子聽話,孩子才會開始聽你的話。」

叛逆孩子的共同特徵


叛逆孩子都有著一些共同特點:非常容易發脾氣、喜怒無常、幾乎總是拒絕要求他們做的事。他們最大的問題就是:不願意接受成人的權威。這些孩子的人際關係受到嚴重挑戰,他們常常氣憤不已地大喊大叫「你們對我太不公平了」或者「你們為什麼總是懲罰我」。

你可能嘗試過暫時不理他;列出時間表;獎勵表和張貼小紅花;太軟或者太強硬的方法。這些策略都不起作用,因為叛逆孩子缺乏成熟的情緒情感,不能理智地處理挫折,不能從錯誤中吸取教訓。

一旦你真正理解了你的孩子,學會了不要把孩子所說的當作他個人應該面對的事情,事情處理起來就容易多了。

如果你的孩子出現嚴重的暴力行為或者抑鬱沮喪的症狀,建議尋找專業人士的幫助。不過對所有家庭來說,學習這十天中的方法,都是有所幫助的。

第一天


掌握孩子為什麼叛逆:

不要試圖等待孩子自己走出叛逆期,這種消極等待的方法是父母在推卸責任。一些潛在的因素會誘發孩子的叛逆,包括:被同伴拒絕、學習困難、與父母相關的問題、外部創傷(例如性騷擾)、對外貌形象不佳的焦慮、兄弟姐妹之間存在的衝突、認為逆反很酷的觀念。無論誘發因素是什麼,孩子的逆反是有目的的,孩子以叛逆的方式做出反應是因為他不知道怎樣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情緒。當你在處理和孩子的關係時,牢記這一點非常重要。當你用暴力來對待叛逆的孩子時,其實你失去了掌控力,因為孩子會把自己接下來的一切錯誤行為都歸咎於你的暴力。

記住一點,你並不孤獨。大量看起來很不錯的家庭都存在著叛逆的問題。平靜地面對叛逆的問題,堅持十天,就會發生改變。

識別為人父母的積極行為:

為了幫助你停止自我責備和獲得控制感,讓我們從積極的行為開始。讀讀下面的清單,檢查一下你在這方面表現如何:

( )微笑

( )眨眼

( )拍拍孩子

( )站得很近

( )說我愛你

( )目光接觸

( )擁抱

( )點頭

( )握手

( )參加學校會議

( )給與表揚

( )給與讚美

( )敦促上課

( )給與獎勵

( )安排生日聚會

( )敦促參加活動

你每做一項,就給自己一個肯定的評價。當你做到了以上所有方面,即使你的孩子口頭上不承認,也會在心裡非常高興、非常感激。

識別為人父母的消極行為:

讀一讀下面的清單,檢測你表現出來的消極行為:

( )吼叫

( )嘲笑

( )諷刺挖苦

( )打罵

( )忽視

( )嘮叨

( )說教

( )打斷

( )羞辱

( )停留在過去

( )批評

( )引發內疚

( )刺激挑釁

( )撒謊

( )跟別的父母說閒言碎語

( )威脅

( )貶低

( )扔東西

( )否定感受

( )沒有耐心

( )不切實際的期望

如果你檢查出很多行為你都有份,也不要太難過。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以後注意儘量減少就好了。

花些時間來做減緩你自身壓力的事:鍛鍊身體、看電影、愛你的伴侶。你的狀態會變得更好,你能夠放鬆,孩子的叛逆才會減輕。你的孩子需要你幫助他克服叛逆行為。父母對一個孩子的行為、態度和生活方式的影響最大。

所以,關照好你自己,才是對孩子負責的方式。

第二天


理解你的叛逆孩子:

沒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但大部分家長並不理解自己的孩子。叛逆的孩子幾乎都會覺得不被家人理解,你也確實不明白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理解是最為有效的消除叛逆的方法。

傾聽是關鍵。傾聽孩子不等於告訴孩子該怎麼去做。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不帶私心雜念地傾聽,不急於對孩子下結論。要做到這一點,有一些小訣竅:保持目光接觸、消除分心、傾聽時切忌開口、讓孩子知道你在聽著、不要一味的批評孩子。

理解孩子的障礙主要表現在:

1、給予未經請求的建議。(你應該……)

2、談論家長自己的感受和經歷而不是孩子的。(你這樣我很生氣)

3、使孩子的痛苦看起來不重要。(這很正常)

誤解會引起更多的叛逆行為。引起你誤解孩子的九大陷阱是:

1、期望你的孩子能夠做他並未準備好的事情

2、對偶爾的不良行為上綱上線

3、阻止你的孩子表現得像個孩子

4、期望你的孩子滿足你的需要

5、把孩子的錯誤歸咎於他個人

6、忘記了責備和批評會帶給孩子多大的傷害

7、忽略了充滿愛意的行為的療效

8、忘記了你是孩子的學習榜樣

9、只看到外在行為,沒有注意到孩子內心的愛和善良動機

只有愛是不夠的,不表達出理解,孩子會感受不到你的愛。所以你首先要減少自己內心的負面情緒,要多看到孩子的優點和積極面。

第三天


避免大喊大叫:

對於叛逆孩子的父母來說,大喊大叫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經常採用大喊大叫對孩子進行約束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更可能出現人身攻擊、語言攻擊和社會退縮,而且缺乏積極行為表現。在你大喊大叫時,孩子已經找到了你的弱點,並成功地幹擾了你。他也跟你學會了大喊大叫。

大喊大叫的誘惑在於它看起來會起作用,但是會導致孩子懷疑父母是否愛他。久而久之,他就會認為父母對他的愛取決於他的行為而不是他這個人。這令孩子孩子非常沮喪和害怕,因為他們很難控制自己的行為和反應。你可以試想一下,你的配偶、父母、領導對你大喊大叫時你的感受。你會發自內心的感激和愛他們並糾正自己的行為嗎?沒錯,你的孩子也不會。

大喊大叫的真實原因是你想表達你的憤怒。當你真的憤怒時,你可以告訴孩子:「我現在真的快要瘋掉了。在我平靜下來之前,我得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問題。」

識別大喊大叫的原因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

如何減少大喊大叫:

造成父母大喊大叫的主要原因來自於:

1,遭受強烈挫折的反應

2,我父母對我大喊大叫過,我也這樣做了

3,大喊大叫成為一種習慣

4,大喊大叫是我唯一的選擇

在學習停止大喊大叫的方法之前,首先要明確兩點心理準備:不要指望馬上就產生效果;你的目標是支持孩子而不是反對他。

下面是幫助你停止大喊大叫的25個辦法:

1、成為主動的傾聽者

2、通過理解讓你平靜下來

3、問一問自己到底是誰

4、認識到憤怒的信號

5、不要把所有事情當成針對你個人的行為

6、提醒自己孩子並不總是不聽話

7、運用幽默

8、用低聲細語替代大喊大叫

9、學會使用身體語言

10、不要羞辱孩子或謾罵他

11、就讓他過去吧

12、平靜祈禱文

13、記住你是要控制局面

14、適可而止

15、說讓我想一想

16、想像你家在電視直播裡

17、確保你自己的需要得到了滿足

18、進行自我談話

19、對自己進行記錄

20、想一想心平氣和、強有力的偶像榜樣

21、你的指令要簡短清楚

22、想想最後的日子

23、提前計劃預演練習

24、問題發生時就處理

25、想一想總統就在面前

你會發現,當你減少了大喊大叫時,孩子會更容易關注你所說的話。

第四天


避免權力爭奪:

沒有什麼比你與叛逆孩子之間的權力之爭更加糟糕的了。權力爭奪戰通常非常激烈、情緒化甚至醜態百出。往往落得個兩敗俱傷的境地,你甚至會更慘。有時你認為有些原則是必須堅持的,但其實是你的心靈受著輸贏感的控制。當你學會了如何避免與孩子一爭輸贏時,孩子的叛逆行為就會越來越少。

叛逆孩子權力爭奪背後的驅動力是,他們對自己有什麼權力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他們認為自己和父母是平等的。在權力爭奪之後,他會強烈的感覺到你不愛他。無條件的愛是避免權力爭奪的最重要武器。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他們之所以和孩子展開權力爭奪,其實是在進行自我防衛。其實他們不必自我防衛或說服孩子他們才是對的。權力爭奪時父母是和孩子差不多的情感水平。只有放棄掌控權,才會對孩子產生積極地效果。

首先,改變你的心態。記住下面三句話:

1、應對孩子,不要操控他,而是要賦權讓他自我感覺良好;

2、當你心平氣和、果斷堅決地表達你的看法和信念時,你的孩子更可能會聽;

3、沒有哪個成人講過由於父母太理解他們了而渡過了一個可怕的童年。

其次,學會給孩子選擇權。就算你對孩子的控制成功了,也是在讓你的孩子與你越來越疏遠。告訴孩子不同選擇的結果,冷靜堅定的提出具體的要求,而不是權力爭奪。

避免權力之爭的16個秘訣:

1、在平靜的時候多做預防工作,溝通和愛

2、注意提前通知,尊重孩子的知情權

3、觀察你在做什麼示範

4、有個明確的界限,而不是永遠說不

5、說出你的想法後就走開

6、有禮節地提出要求

7、想一想妥協

8、避免負面標籤

9、培養自己獨立完整的自尊體系

10、運用幽默

11、告訴孩子他有權力

12、記住少說為妙

13、給予選擇並要求選擇

14、說「我理解,但是……」

15、孩子也有權利說不

16、不是每件事都會引發權力之爭

第五天


加強孩子的積極轉變:

雖然叛逆的孩子想要自我感覺良好,但他們並不知道怎麼做才會自我感覺良好。他們已經做了很多讓人感覺不良好的事情。大部分叛逆的孩子存在著自尊方面的問題,因為他們在跟其他人交流上存在著困難。所以你的工作就是提醒他們自我感覺良好。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去誇一個5歲的孩子能自己穿好衣服,或者15歲的孩子能不晚歸。無論年輕還是年長,我們都是快樂的追求者。當你的孩子做了一些令人愉快的事情時,你的正面獎勵都會讓他覺得開心。這個過程叫做正強化。這是個有效的手段,幾乎可以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進而鼓勵那些叛逆的孩子想要變得更好,或者更加合作。

很多父母會吝惜口頭獎勵,反而用物質進行賄賂。用物質賄賂孩子會讓孩子找不到表現好的感覺,只會想要獎勵。事實上,父母給予孩子最有力的獎勵是簡單地,沒有任何成本的——它就是口頭表揚。

另一個誤區是父母總是關注負面行為。孩子做得對的時候,父母認為是應該的。這會讓孩子覺得只有自己做錯事的時候才會得到父母的關注。有的家長不喜歡表揚孩子,是因為自己的期望太高了。事實上,進步是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

怎樣表揚孩子:

表揚孩子時要注意以下問題:

1、表揚時的態度要真誠

2、同一個事情不要重複提及太多次

3、表揚時要說出事實

4、表揚越快越好

5、表揚要多樣化和見機進行

6、不要吝嗇表揚。

表揚能夠創造奇蹟,並且能夠穿透層層障礙。當然,可以在表揚的同時給孩子一個禮物作為獎勵,在給與口頭獎勵的時候,請遵循以下六個步驟:

1、了解你的孩子會看重什麼

2、讓孩子參與設計獎勵池

3、不要讓物質獎勵取代口頭獎勵

4、要在遵守良好行為的情況下給與獎勵

5、要出乎意料

6、答應的獎勵要做到。

有時候孩子還沒有做到你所要求的,這時,要關注孩子的努力。對孩子的努力表示感謝和表揚。即使對你自己,正面的表揚和肯定也是必不可少的。偶爾給自己一個獎勵也是不錯的方法。

第六天


依靠紀律約束:

和其他孩子比起來,叛逆孩子更具挑釁性,而且對紀律約束更加牴觸。這是因為他們情感上還不成熟,不會變通,很難處理衝突。紀律discipline來源於disciple,意思是教學。為了有效地動用紀律約束方法,你必須把它當做一種教育和支持你孩子的方法,而不是贏得控制的一種方法。這是讓紀律產生效果的唯一途徑。

多多鼓勵並支持你的孩子去學習,去做出合理的選擇。如果你的孩子做不到,那就幫他吸取教訓,而不是過度懲罰他。可靠的紀律是關愛和理解。只有當你和孩子之間有了充分的相互理解,紀律才能發揮出最好的效果。不肯悔改是叛逆孩子偽裝自己的表現方式。比如他們需要父母的關注、感到自己能力不足、想要報復、充滿嫉妒、感到害怕、甚至身體不舒服,都可能會導致叛逆行為。

經常使用後果懲罰是沒有什麼效果的。因為孩子對這種強度已經逐漸適應了。時間久了,父母為了達到一定的效果,就會變得越來越嚴厲。後果懲罰就會升級,直至失控。同時,孩子的恐懼、憤恨、痛苦就會湮沒他們學習的潛力。

正確答案是換位思考,這才能做到讓孩子承擔後果的同時又做到非控制。只要你在管教孩子的時候想到教導而不是採用強制手段,你就做到了非控制。控制:「你打你妹妹,顯然你不能控制自己,給我起來立刻滾回自己房間!」非控制:「你打你的妹妹,我感到很擔憂。我希望你回到自己房間想想自己的行為。等大家都平靜下來後,我們再討論這件事。」

紀律約束時的注意事項:

首先,言行要一致,說了,那麼就要有執行。

其次,當孩子出現不當行為後馬上做出處罰。

第三,願意協商。

第四,在制定家庭規則時儘可能讓孩子多參與。

第五,幫助孩子理解規則以及破壞規則的後果。

第六,私下給予回應。

第七,要告訴孩子你多麼愛他。不喜歡的是他的行為,而不是他本人。

要記得,有效的紀律不是為了證明你是掌控者,紀律約束也不同於懲罰。叛逆的孩子已經付出慘重代價了,我們應該幫助他們學習不同的管教方式,而不是繼續懲罰他們。體罰更加是無效的,只會讓孩子學會在你面前不犯錯,但他自己並不知道正確和錯誤的界限。

如果父母太溫和而不能回應叛逆孩子的錯誤行為,那麼他們就會失去威信和尊重。縱容型家長的叛逆孩子和專制型家長的叛逆孩子一樣多。很多家長對孩子的縱容其實是對自己兒時經歷的反叛。如果你不過分順從或者冷漠的話,你的孩子叛逆行為會減少,會更加尊敬你。

第七天


調動家人的支持:

你,你的配偶、其他的子女甚至你的親戚朋友都會對叛逆孩子的行為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要學會一些訣竅去爭取全家人的支持。首先,不要拿叛逆的孩子和其他孩子進行比較。要多創造兄弟姐妹之間合作的機會,比如大家一起猜字謎、根據一個新菜譜一起做飯、合作創作一幅畫或者發明。你的孩子們需要知道,你會盡最大努力去滿足他們每個人的獨特需求,當然這就意味著對每個人並非一模一樣。公平並不意味著完全一樣。儘可能為所有孩子提供與你單獨相處的時間,會讓他們都覺得自己是特殊的。獎勵對憤怒情緒的控制行為。

你的婚姻越牢固,孩子的叛逆行為就越少。一種幫助夫妻重建感情關係的做法就是,培養與孩子無關的共同興趣,做一些新鮮的事情。

除此之外,下面三條建議也很重要:

1、父母結成聯盟

2、綜合運用本書中的策略

3、一起開懷大笑。

單親家庭也可以幫助孩子擺脫叛逆,方法是獲得更多親朋好友的支持。

第八天


減少孩子在學校裡的叛逆行為:

孩子在學校裡的叛逆行為會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有些會與老師和同學爭吵、打架;有些會逃課;有些比較隱蔽比如不做作業、不參加班級活動或者不願去上學。一個老師對學生的自我認知影響巨大。對叛逆學生來說,他們很難適應並管理好他們的挫敗感和其他情緒。他們通常會向那些他們感到威脅或者沒有接觸過的老師和同學發起攻擊。叛逆孩子不停告訴自己和他人,他們的老師是不公平的,以此來確認自己的感覺。這可能未必是說謊,但通常不會是全部事實。家長在此時要扮演校方顧問的角色,協助老師共同來解決問題。當老師也學會了用前面講過的冷靜、堅決和非控制的開明方式對待孩子時,孩子的行為就會發生變化。老師對待學生的方式對學生的自尊心有很大的影響。如果一個叛逆孩子感覺自己被輕視了,他很可能會以更加叛逆的方式來補償他自卑的感覺。

當你到學校去處理孩子的問題時,要做到以下幾點:

1、保持冷靜、堅決和非控制的態度

2、積極主動地了解更多情況

3、參與其中,成為解決問題的夥伴

4、與學識淵博的人或者專業人士溝通請教

5、對自己要什麼有清楚的認識

6、告訴老師他需要了解你的孩子哪些方面

7、表揚老師

8、支持學校的工作而不惱火。

第九天


克服頑固性障礙:

頑固性障礙通常來自以下原因:

注意力缺失多動症、學習障礙、抑鬱症/躁鬱症、焦慮、酒精濫用和藥物濫用、健康問題、阿斯伯格症候群、抽動-穢語綜合症、其他突發事件。

遇到這種狀況,除了堅持前面八天所學到的東西之外,教給孩子一些心理健康的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一定要尋求專業心理專家或醫生的幫助。

第十天


從長遠減少叛逆行為:

經過了前九天的學習和實踐,我相信你的孩子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請記住,孩子的叛逆可能會反覆。當孩子用叛逆試探你的耐心的時候,請不要失去信心。堅持下去,不要恐慌。保持前進的步伐,承認自己的不足,遠離消極質疑的陷阱。對孩子始終保持寬鬆、邀請老師、家人共同參與。最後,不要忽視你的業餘生活。你有精彩人生,孩子才會真正覺得安全。

相關焦點

  • 孩子叛逆時,和娃講大道理的,大多是低層次父母,一流父母這樣教
    孩子叛逆不聽話?低層次父母才會打罵嘮叨,高層次父母這樣教娃「快起床去刷牙、洗臉!」「你就穿這樣的衣服出門嗎?像什麼樣子?」「別忘了下午去上課!」當孩子叛逆時,一流父母這樣教學會和孩子溝通溝通是解決矛盾、問題的最好方式,有時候同一個意思,用不同的語言、語氣表達出來,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 青春期孩子叛逆管不了是為什麼:知道這幾點父母全明白
    這位媽媽只是站在家長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卻忽略了孩子真實的想法。不只是這位媽媽會犯這樣的錯誤,這是每位父母的通病。 在父母眼裡,不管孩子說什麼,只要聽我的就是對的。 可孩子心裡卻有很多很多的話想說,也有很多的煩惱需要傾瀉的。 父母呢,超級自信,不管孩子說什麼,都一直在表達自己的觀點。 而孩子呢,卻拼盡全力在進行反抗,努力維護自己的獨立和尊嚴。
  • 孩子叛逆全是他們的錯嗎?父母應該怎樣與叛逆的孩子相處?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與自己的孩子溫馨相處,希望孩子在快樂的氛圍中長大,但是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卻事與願違。今天,我就和大家聊一聊如何與叛逆期的孩子相處的話題。1.孩子的叛逆行為與哪些因素有關?我們說,促使和引發孩子叛逆的因素有很多,諸如父母對孩子的不恰當的教育方式、兄弟姐妹之間的衝突;老師對孩子的影響、同伴壓力;孩子對自身形象不佳的焦慮等等,都可以是促使和引發孩子叛逆行為的相關因素。
  • 家有男孩應該這麼教,99%的父母都不知道
    家長可以通過這些措施幫助男孩提高語言能力:一是要有意識地對男孩進行口語訓練,如在他會說一個字的時候,要教他組詞,當他會組詞的時候,要教他造句。二是要利用一切機會,給他們解釋看到、聽到的一切事物;三是要儘早地給孩子讀書,營造快樂的氣氛。
  • 孩子很叛逆,不愛學習,怎麼辦?
    孩子很叛逆,不愛學習,怎麼辦?首先我們要搞清楚孩子叛逆,不愛學習的根源在哪裡?根源在我們家長。家長是孩子的源頭!我們的孩子是在娘肚子裡就叛逆,就不愛學習的嗎?一出生就叛逆,就不愛學習的嗎?顯然不是,而是我們家長瞎教教出來的。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沒有做到「上行下效」。
  • 孩子叛逆、不聽話怎麼辦?方法很簡單,但大多數父母不懂
    經常聽到一些家長說自己很苦惱,家裡的孩子很叛逆,兩人根本談不到一起去,那麼究竟有沒有方法可以讓孩子不叛逆呢?首先,我們要搞清楚孩子為什麼會叛逆?其實叛逆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只有站在父母的角度才會覺得自己的孩子叛逆。假如你站在孩子的角度,他是不會覺得自己叛逆的,他只會覺得父母管我管的太多了。為什麼父母會覺得孩子叛逆呢?主要是因為小時候孩子完全依賴父母,父母叫他怎麼樣,他就會怎麼樣,不聽話打一頓就可以了。
  • 叛逆不是孩子的錯!「沒有叛逆的孩子,只有叛逆的父母。」
    心理學家曾奇峰說:「沒有叛逆的孩子,只有叛逆的父母。」孩子種種的不聽話,叛逆,其實都是對父母不恰當的教育和錯誤溝通的反饋。孩子叛逆,往往意味著整個家庭都需要改變了,而不止是孩子。看見,是改變的開始。心理學有研究,孩子的每個行為背後都有正面動機,父母如果不能看到他這一點,孩子的生命力就會得不到釋放和引導,會走向兩個方向:攻擊別人或攻擊自己。只有看見孩子叛逆背後的動機,才能給予合適的幫助與引導。理解,是打開孩子內心的通道。
  • 孩子叛逆父母造的孽
    孩子為什麼叛逆?父母管太多父母在孩子的眼裡是世界上最愛管閒事的人,吃飯管、穿著管、學習管、外出管、管天管地管放屁、、、最後孩子當你放屁。,愛孩子的一切,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總是有超值的愛,總是有愛不完的事,所以父母的愛太泛濫。
  • 沒有叛逆的孩子,只有沒跟上孩子步伐的父母
    韓寒父母因此被請到學校。韓寒被要求道歉,韓寒不從,母親大怒,要他滾出去。他就拎著書包在地上打滾,一圈一圈滾了出去。此後,松江二中老師對韓寒都有點打怵。幾乎所有人對孩子的叛逆頭痛不已,希望通過「修理」來扼殺叛逆的種子。
  • 孩子叛逆是因為到了青春期?這些真相父母要知道
    「​這種反駁讓很對父母絕望,孩子是自己手把手帶大的,吃喝拉撒也是自己處理的,勞心勞累不說,啥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都是想著孩子,恨不得啥好東西都給孩子。現在孩子長大了,覺得自己翅膀硬了,不用父母管了。可是父母怎麼可能會害孩子呢?很多父母對於這種情況都表示無奈,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 孩子越大越不聽話,甚至叛逆,家長應該知道的3點原因
    今天給大家討論的是,讓父母又擔心又生氣的一個現象,就是孩子越大越不聽話,甚至叛逆。比如你讓孩子去收拾一個東西 ,好像一副都不關他的事一樣,一動也不動。問他一個問題,孩子有時也不理會。這些現象真的讓爸媽很生氣而且苦惱。那孩子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長大不是應該更懂事嗎?我們來看一下以下3個原因。
  • 家長越罵,孩子越叛逆?學會3種引導方式,比喊破嗓子都管用
    「吼罵式」教育不可取,越吼孩子越沒出息,正確的引導很重要「這麼簡單的題目都能錯?你是怎麼學的?」「都說了要把飯吃乾淨,怎麼又剩這麼多?」「寫完作業了嗎?又開始看電視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地球上的星星》,在這部電影中,尼克老師曾說過:「村子裡有這麼一個人,他每天都會跑到樹林裡朝樹大罵,久而久之,樹林裡的樹都死了。」
  • 所有孩子的叛逆都源於父母的強勢
    在父母與孩子的日常關係中,父母永遠處於強勢的一方,有了「一切都是為了你好」,這樣華麗的藉口,父母就可以隨意踐踏孩子的思想主權嗎?一天天的就知道玩,將來能有什麼出息,一點都不知道體諒父母」面對媽媽的責罵,亮亮心中也產生不滿情緒,自己媽媽已經玩成了80%的作業,寫累了,想休息一下,就玩了兩分鐘手機,就挨罵,
  • 清華校長:熊孩子叛逆,父母這麼做比說一百句都有用
    現在很多家庭都存在這樣的情況: 父母覺得孩子叛逆,無法無天,讓他向東他向西;而孩子呢,也很委屈,感覺父母不懂自己,還動不動就又打又罵!我接受過很多父母的諮詢,基本上每個父母上來都是各種抱怨,吐槽,在他們眼裡,很多孩子,尤其是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渾身都是毛病,很少聽他們說自己的孩子有什麼優點。
  • 孩子叛逆、愛發脾氣?家長第一句話很重要,高情商父母這樣說
    孩子叛逆、愛發脾氣?家長第一句話很重要,高情商父母這樣說你家孩子是否也經常發脾氣?孩子越長大越叛逆,家長打罵都不管用,道理也聽不進去,這可把家長們愁壞了:自己家的娃是不是有什麼心理問題?怎麼老是喜歡發脾氣?
  • 孩子叛逆、發脾氣、不聽父母話怎麼辦?看看這篇文章
    如果你的孩子1、你說的完全沒道理,必須大聲頂嘴2、嫌父母嘮叨沒完,啥都不懂,out了3、宅,再也不愛跟著父母出門了4、莫名其妙覺得煩躁「嘭「,伴隨著兒子甩門而去的聲響,我模糊了雙眼……想想以前多麼乖巧的孩子,現在叛逆,玩手機,成績墊底,抽菸喝酒,撒謊逃課,老師看到孩子了也頭疼,我更是不知道用什麼語言表達,被他折騰得沒有辦法了。孩子叛逆、脾氣大,家長怎麼辦?
  • 孩子越教育越叛逆,多半是家長方式不對,這4個禁忌很多父母在犯
    原來最近朋友和孩子大吵了一架,朋友憤恨地說道:「你小時候多聽話,真是不知道你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叛逆,我對你太失望了!」沒想到孩子聽見後更生氣了,怒吼道:「我變成這樣不都是你教的嗎?什麼都要按照你說的來,是人都會有受不了的一天,你嫌我叛逆,我還嫌你強勢不講道理呢!」
  • 孩子越來越叛逆,警惕你們之間的權力之爭,父母越贏孩子越叛逆
    之前我們聊過一期關於孩子叛逆的問題,很多家長後臺私信乖媽,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孩子叛逆問題。從家長們的溝通情況來看,大部分父母還是非常願意配合孩子,給他們一個既有愛、又能有效管教,不走歪路的童年、青少年,但大家始終對一個問題非常困惑,那就是歸根結底,孩子到底為什麼會出現叛逆的心理?
  • 孩子叛逆不學習與媽媽炒菜不放鹽的關係,家長不能比孩子叛逆。
    孩子不會因為媽媽炒菜不好吃就去自殺吧。她要真死了,孩子得有一輩子的負罪感!這媽媽比孩子還叛逆!多少父母無法釋懷的問題,讓女兒分析的如此簡單明了。細細品味其中的道理,還真是那麼回事兒。這些表現只是孩子由原來一切被安排,現在慢慢發現了自己,有了自己的想法,這就是成長,「叛逆」只是父母的權威給孩子成長下的不平等定義。網上搜索「孩子叛逆」,還有許多驚心動魄的案例。那些悲劇的發生,大多是因為父母沒有處理好和孩子的關係。激怒了孩子。
  • 青春期如果不叛逆,反而不正常,父母進退自如、孩子才能心胸開闊
    青春期孩子如果不叛逆,反而不正常。因為青春期是孩子建立「自我認同」的階段。經過十多年對於家庭生活和現實社會的耳濡目染,孩子開始將所有的閱歷、見識和觀點綜合聯繫起來,凝練融合,形成一個由自己決定、協調和認可的自我形象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