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電腦轉型發展外資持續看好蘇州工業園區

2020-12-18 中國日報網

7月31日下午,蘇州三星電子電腦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三星電腦」)公布了因公司轉型升級發展受影響員工的勞動關係處置方案。記者第一時間來到蘇州三星電腦工廠現場進行了實地採訪,了解到企業員工對蘇州三星電腦轉型升級表示早就知道了,有心理預期。

據了解,蘇州三星電腦在7月29日公布了一則致員工的相關說明。該說明表示,基於對國際市場形勢的判斷,三星總部調整發展戰略,對電腦生產產業進行轉型升級,蘇州三星電腦將專注研發工作,做大、做強PC研發,使三星電腦產業在未來競爭中獲得新的競爭優勢。蘇州三星電腦相關負責人表示,除研發部門員工外,其餘人員的勞動合同履行均受影響。公司將通過關係社、協作單位等各種資源安排專場招聘會,幫助受影響的員工重新就業。對於蘇州三星電腦員工關心的勞動關係處置問題,蘇州工業園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劉洪群接受採訪時表示:園區前期與蘇州三星電腦進行了全面溝通,指導企業主動與員工溝通,聽取員工意見,通過協商的方式依法妥善處置勞動關係,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下一步勞動部門將積極開展就業幫扶,全力以赴幫助相關人員實現再就業。

蘇州三星電腦所在的蘇州工業園區高貿區管委會副主任孫靜霞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園區對三星電腦戰略發展轉型表示理解和支持,這也與園區產業由「製造」向「智造」轉型升級發展戰略是一致的。

據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6月,園區新設立外資項目117個,完成註冊外資20.7億美元,同比增長149%,實際使用外資12.8億美元,同比增長196%,外貿「逆勢上揚」,進出口總額3052.45億元,增長4.5%。在推進自貿區建設,持續優化外資投資貿易環境、政務服務環境、創新創業環境和城市宜居環境等方面,蘇州工業園區更是按下「快進鍵」,再攀「新高度」,畢馬威參照世界銀行標準評估結果顯示,園區營商環境模擬國際排名第27位,執行合同和開辦企業兩項指標進入全球前10名。

外資的市場嗅覺敏銳,他們會選擇發展趨勢好、總體投資環境優越的地方。蘇州工業園區投資貿易促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上半年新增的117個外資項目中,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佔比約75%,諸如參天全球眼科製藥基地、丹納赫診斷研發製造基地、羅氏組織診斷及系統試劑項目、強生超高清4K內窺鏡、碧迪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藥明奧測研發生產基地、微創大健康研究院等一批高端研發基地項目;微軟蘇州二期、阿迪達斯亞太自動化分撥中心、耐世特汽車系統亞太總部、安波福亞太總部及財務共享中心、輝士爾醫療中國區總部、畢馬威蘇州分公司、菲律賓首都銀行蘇州分行、瑞穗銀行蘇州創新企業支援中心等一批總部、研發中心和服務業項目;大悅創新醫療科技、賽寧生物科技和暢恆通訊科技德國一批科技創新項目。

「引領開放再出發」是蘇州工業園區發展壯闊激昂的主旋律,園區將全力打造國際一流的開放形態,堅持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特別是精準引進一批強鏈補鏈延鏈項目,加速培育高水平創新企業集群,增強發展新動能。蘇州工業園區經發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園區第一家外商投資企業,我們對三星電腦在園區轉型發展的信心滿滿,前景期待。我們也將全力協助蘇州三星電腦向研發的全面轉型!」

(中國日報江蘇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蘇州工業園區「逆勢上揚」 成吸引外資熱土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7月31日蘇州電(袁軒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今日下午,蘇州三星電子電腦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三星電腦」)公布了因公司轉型升級發展受影響員工的勞動關係處置方案。據了解,蘇州三星電腦在7月29日公布了一則致員工的相關說明。該說明表示,基於對國際市場形勢的判斷,三星總部調整發展戰略,對電腦生產產業進行轉型升級,蘇州三星電腦將專注研發工作,做大、做強PC研發,使三星電腦產業在未來競爭中獲得新的競爭優勢。蘇州三星電腦相關負責人表示,除研發部門員工外,其餘人員的勞動合同履行均受影響。
  • 一季度蘇州工業園區到帳外資增長463%,外資醫藥看好國內
    一季度蘇州工業園區到帳外資增長463%,外資醫藥看好國內 澎湃新聞記者 韓聲江 2020-05-08 18:45 來源
  • 蘇州工業園區:高水平開放 助推高質量發展
    來源:人民日報蘇州工業園區高水平開放 助推高質量發展粉牆黛瓦、金屬鋼索,兼具中國風和工業感的哈金森亞洲創新中心近日在蘇州工業園區揭開神秘面紗。從1998年第一條工業橡膠生產線啟動運轉,到2019年源源不斷的創新理念和技術迸發火花,哈金森為園區的高水平開放投下了信任票,也用深化布局為園區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活力。近年來,蘇州工業園區積極融入國家戰略,搶抓蘇州自貿片區建設機遇,迎來了一個又一個投資「回頭客」,也練就了邁步未來的強大「內功」。
  • 2019年國家級經開區排名公布 蘇州工業園區實現"四連冠"
    今天上午,國家商務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最新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結果,蘇州工業園區再次以優異成績蟬聯考核第一名,實現了在該項考核上的四連冠。   從商務部公布的考評結果來看,在綜合排名方面,由於蘇州工業園區在產業基礎、科技創新、區域帶動、生態環保和行政效能等五大方面發展成效突出,引領作用明顯,大部分指標都進入全國前列,有力保障了區域競爭力。   在商務部的考評中,園區外貿規模連續四年保持全國第一,利用外資規模多年進入全國前10強。
  • 蘇州三星電腦公布員工勞動關係處置方案 公司僅保留研發部門
    中新網蘇州7月31日電 (記者 鍾升)31日,位於蘇州工業園區的蘇州三星電子電腦有限公司(簡稱「蘇州三星電腦」)正式公布了員工的勞動關係處置方案。之後,蘇州三星電腦將僅保留研發部門。29日,一份蘇州三星電腦《致員工的相關說明》開始在網絡上流傳。《說明》表示:「由於市場競爭激烈,公司產品市場份額不斷萎縮。為了應對形勢和市場的變化,三星總部調整發展戰略,對電腦產業進行轉型升級,公司將專注研發工作,做大、做強PC研發……除研發部門員工外,其餘人員的勞動合同履行均受到影響。」
  • 蘇州工業園區:改革開放「試驗田」 跑出發展加速度
    新華社南京7月16日電 題:蘇州工業園區:改革開放「試驗田」 跑出發展加速度  新華社記者陳剛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自拉開建設序幕24年來,蘇州工業園區主動融入國家戰略,匯聚全球創新資源,成為改革開放活力最強、發展質量效益最高的區域之一
  • 蘇州工業園區24年變遷:從泥濘水塘到對外開放窗口
    二十多年來,蘇州工業園區已成為全國乃至在國際上都有重要影響的對外開放窗口。新的經濟形勢下,中國的工業園區勢頭正猛,機遇挑戰並存,未來蘇州工業園區將如何吸引外資、留住外資,成為新的課題。▲金雞湖西岸舊貌。
  • 蘇州工業園區:營商軟環境造就發展硬實力
    蘇州工業園區,一片處在開放創新綜合改革前沿的活力熱土。,到如今搏擊潮頭的開放前沿,25年來,蘇州工業園區在一輪又一輪發展潮流中堅定履行改革開放「探路」使命,踩穩「工業」之基、攀高「科創」之城,大步朝著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目標邁進。
  • 2006年:蘇州工業園區新行政中心揭幕
    2月7日 蘇州工業園區新行政中心揭幕金雞湖東。     △1月7日 蘇州首家外資醫院「九龍醫院」開業。    △1月10日 蘇州工業園區公積金會員卡試運行,共4381名會員可在市立醫院持卡就醫。    △1月25日 芬蘭偉肯公司新廠建成啟用。    △2月7日 蘇州工業園區新行政中心揭幕金雞湖東。    △2月20日 蘇州工業園區工業技術學校奠基,並與三星電子、旭電、和艦科技、快捷半導體等十多家知名外資企業籤訂共建協議。
  • 蘇州工業園區的品牌輸出
    蘇州工業園區以產業和價值雙重輸出推動的「轉型升級」別具一格。蘇州工業園區經濟發展委員會調研員黃建明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由于堅持規劃先行並確保嚴格實施,蘇州工業園區科學、高效地形成了中央商務、科教創新、高端製造、國際物流、總部經濟、旅遊度假等功能板塊,產業與城市良性互動、共生共融。全國首個「國家商務旅遊示範區」、首個「數字城市建設示範區」、首批「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等榮譽也彰顯著園區的價值取向。
  • 蘇州工業園推動製造工廠向總部轉型、成本中心向利潤中心轉型
    「不特有特,比特更特」的發展理念當時全國已有了包括深圳在內的5個經濟特區,和他們相比,蘇州工業園區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政策上都沒有明顯優勢,如何贏得發展?蘇州工業園區如何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邁入由大向強轉變的新階段,走高質量發展之路擺在園區面前。但調研中發現,園區落戶企業雖然多,但大多以加工、裝配為主,產業低端,土地利用率低。
  • 優勢產業向天津等地聚集 三星在華布局高端製造
    經濟「雙循環」格局之下,中國製造業所面臨的內外部環境都發生了變化,中國產業鏈的重塑與外資在中國的產業布局調整同步進行。而近日,三星宣布關閉位於蘇州工業園內的電腦廠,僅保留研發人員。中國正在成為全球價值鏈轉型和升級的關鍵一環,外資在華淘汰低端組裝加工製造業,並加快投入高新技術產業將成為典型現象。
  • 蘇州工業園區:科技領軍人才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持續動力
    9日,蘇州工業園區發布2020年第十四屆第二批科技領軍人才名單,評選出138個領軍項目,包括重大領軍項目9個、領軍項目24個、領軍成長項目40個、領軍孵化項目65個,通過深入實施科技領軍人才工程,牢牢把準高精尖缺科技人才「第一動力」,持續賦能園區高質量發展。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外企研發中心「扎堆」落戶蘇州工業園區
    當中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常態,處在改革開放最前沿的開發區,該如何抓住機遇轉換發展動能、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突破資源發展瓶頸?蘇州工業園區,一塊改革開放的「試驗田」,一個創新合作的成功典範,一個白手起家卻為中國開發區建設添上濃墨重彩一筆的現代化產業新城。
  • 蘇州工業園區的「升級版」,來了!
    撬動經濟的超級引擎「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從90年代到現在,蘇州工業園區作為中國的知名園區,始終是國內甚至國際上的一面旗幟。」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區域經濟研究室主任、研究員李健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蘇州工業園區頗負盛名,被譽為「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和「國際合作的成功範例」。
  • 蘇州工業園區--新加坡與蘇州合作的結晶
    ,此次我們重點報導蘇州工業園區,其餘的園區我們將後續報導,讓您對整個蘇州的工業布局與規劃有更好的了解! 1994國務院下了《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有關問題的批覆》,2月26日,李嵐清副總理和李光耀資政分別代表中新兩國政府在北京籤署了合作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的協議。同年5月12日,蘇州工業園區破土起動。     蘇州工業園區吸收了國內外開發區的成功經驗,又有自身的顯著特點:第一,它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籤署協議興辦的國際合作項目;第二,園區的行政管理由中方全權負責。
  • 蘇州工業園區:21年的「變」與「不變」
    蘇州工業園區何以做到?    來到蘇州之前,就聽說了蘇州工業園區的發展之路頗為傳奇。看過之後,更為感嘆。7月1日,「雙城紀行·青島觀瀾蘇州聽潮」採訪團走進蘇州工業園區,探究這片神奇土地上發生的創業故事。
  • 460億大項目吹響蘇州工業園區轉型集結號
    昨天上午,蘇州工業園區隆重舉行慶祝開發建設18周年活動,一系列重大項目開工開業或籤約。其中,最為引人矚目的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整體開發城市綜合體項目———蘇州中心和蘇州新光三越項目分別舉行開工典禮,為我市轉型升級、發展服務經濟和創新經濟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蔣宏坤,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周乃翔,市領導杜國玲、王金華、馬明龍、徐惠民等出席了儀式。
  • 蘇州工業園區30項試點經驗被複製推廣 政策好種子,種出豐產試驗田
    4年來,蘇州工業園區全區上下周密部署、盡銳出戰,不斷推動開放創新綜合試驗持續走向深入。截至目前,開放創新綜合試驗累計細化實施172項重點改革任務。其中,「多規合一」管理平臺、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等30項改革成果在國家和省級層面複製推廣。今年以來,蘇州工業園區堅持邊申報、邊推進,63項年度重點改革任務進展迅速。其中,組建長三角境外投資促進中心等10項任務提前完成。
  • 蘇州工業園區經驗走向海外:緬甸新加坡工業園區正式獲批
    蘇州工業園區已發展成「中國第一經開區」,「園區經驗」也正播撒開來,並走向海外。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供圖中新網蘇州8月20日電 (記者 鍾升)據中新蘇州工業園區開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新集團」)20日消息,該集團與新加坡勝科集團合作開發的緬甸新加坡工業園區已正式獲得緬甸政府批准。這標誌著中新集團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設立的首個海外園區正式落地,蘇州工業園區經驗正逐漸走向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