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蘇州工業園區到帳外資增長463%,外資醫藥看好國內

2020-12-22 澎湃新聞

一季度蘇州工業園區到帳外資增長463%,外資醫藥看好國內

澎湃新聞記者 韓聲江

2020-05-08 18:45 來源:澎湃新聞

招商引資方面,今年一季度江蘇省蘇州市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前三個月,蘇州市實際利用外資42.3億美元,同比增長163.3%,總量與增速均創下歷史新高。

其中,蘇州工業園區在一季度完成註冊外資8.74億美元,同比增長280%;到帳外資6.01億美元,同比增長更是高達463%。

根據商務部發布的數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一季度,全國實際使用外資2161.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0.8%。

在全國利用外資普遍承壓的大背景下,蘇州為什麼能取得如此漲幅?4月28日,蘇州工業園區舉行一季度經濟運行分析會。會上透露,一季度園區外資註冊和到帳比較高,是因為一部分外資醫藥和先進裝備製造項目看好國內市場。

今年前3個月,蘇州工業園區完成投資75.6億元,為全年計劃的17%。其中,完成工業投資19.9億元,同比增長9.4%。外貿方面,一季度園區外貿總量小幅下行的同時,集成電路行業需求提升,進出口增長13.5%,佔園區進出口總量43.8%。

據蘇州工業園區介紹,集成電路產業得以「逆市上揚」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華為加大國內產業鏈布局,園區企業深度參與,相關企業進出口同比增長超50%;第二,園區半導體行業產業鏈完整,產品用於消費電子、汽車電子等多領域,抗風險能力較強。

營商環境是提升招商引資效率的重要抓手。一個多月前,蘇州工業園區出臺了「企業家沙龍、企業家微信群、信息直報三項工作機制」方案,「蘇園民企」、「蘇園外企」、「蘇園科創」、「蘇園臺企」四個企業家微信群同步完成組建,園區各級各部門以及400餘家園區頭部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實名入群。

4月末,8位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管委會領導分別舉辦了8場企業家沙龍。蘇州市委常委、園區黨工委書記吳慶文在一場沙龍中表示,「大家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到什麼就談什麼,可以分享成長故事,我們服務不到位的地方可以點名批,也可以談談下一步發展。」

吸引資本、留住資本,集聚人才是關鍵。為加快打造全國生物醫藥領域高端人才集聚區域,蘇州工業園區近年來分別實施了「金雞湖人才計劃」、「科技領軍人才創業工程」和「人才安居工程」,目前,園區已經集聚了中科院藥物所、賽諾菲中國研發中心等27家頂尖科研院所和創新機構,生物醫藥領域高端專業人才總量已超過4萬人。

4月25日,蘇州召開生物醫藥發展大會,宣布傾力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及健康產業地標,確定到2022年,全市生物醫藥產業產值規模將突破2800億元;到2030年,將集聚生物醫藥企業超1萬家,產業規模突破1萬億元。這將使蘇州成為中國獲批創新產品最多、產業鏈最完整、研發合作模式最新的生物醫藥集聚區。

此前,1月3日,蘇州舉辦了「蘇州開放再出發大會」,會上蘇州決定劃出667平方公裡工業和生產性研發用地保障紅線,發布了68.8平方公裡的近期可供產業用地,以確保戰略性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在蘇州落地。蘇州還決定在5年內設立不少於800億元的江蘇自貿區蘇州片區專項發展資金,以世界一流標準提升自貿片區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水平,推動在前沿產業、高端人才、總部經濟等領域加快發展,打造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

在大會重大項目籤約儀式上,共有556個項目籤約落戶蘇州,投資總額達7359億元。其中,實業類籤約項目423個,投資總額2825億元;金融類籤約項目133個,投資規模4534億元。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相關推薦

評論(12)

相關焦點

  • 三星電腦轉型發展外資持續看好蘇州工業園區
    7月31日下午,蘇州三星電子電腦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三星電腦」)公布了因公司轉型升級發展受影響員工的勞動關係處置方案。記者第一時間來到蘇州三星電腦工廠現場進行了實地採訪,了解到企業員工對蘇州三星電腦轉型升級表示早就知道了,有心理預期。
  • 蘇州工業園區「逆勢上揚」 成吸引外資熱土
    對於蘇州三星電腦員工關心的勞動關係處置問題,蘇州工業園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劉洪群表示:園區前期與蘇州三星電腦進行了全面溝通,指導企業主動與員工溝通,聽取員工意見,通過協商的方式依法妥善處置勞動關係,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下一步勞動部門將積極開展就業幫扶,全力以赴幫助相關人員實現再就業。
  • 中新蘇州工業園區聯合協調理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在雲上召開
     1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在北京同新加坡副總理王瑞傑舉行視頻會見,並共同主持蘇州工業園區聯合協調理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會議充分肯定了理事會第20次會議以來,蘇州工業園區緊抓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蘇州片區設立帶來的發展新機遇,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全力推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提質增效取得的成績。
  • 蘇州工業園區1-11月「成績單」出爐
    12月16日,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丁立新主持召開專題工作會議,研究分析園區全年經濟運行情況,聽取高質量發展考核進展、重點項目推進及2021年投資建設計劃情況匯報。今年以來,園區經濟運行呈現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的向好態勢。
  • 外資來了還是走了?別再危言聳聽了,看數據→
    外資來了還是走了,看單個案例沒意義,還是要用數據說話↓看 上海 ——一季度,吸引實到外資46.69億美元,同比增長4.5%。其中,3月實到外資18.72 億美元,同比增長20.8%。新華社記者 陳飛 攝1月和3月,共籤約外資項目129個、投資總額達239億美元。一季度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10家、外資研發中心5家。看蘇州— —一季度,實際利用外資42.3億美元,增長幅度高達163.3%,創下歷史新高!新設外資項目236個,同比增長9.3%,新增註冊外資54.9億美元,同比增長68.3%。
  • 蘇州工業園區24年變遷:從泥濘水塘到對外開放窗口
    二十多年來,蘇州工業園區已成為全國乃至在國際上都有重要影響的對外開放窗口。新的經濟形勢下,中國的工業園區勢頭正猛,機遇挑戰並存,未來蘇州工業園區將如何吸引外資、留住外資,成為新的課題。▲金雞湖西岸舊貌。
  • 蘇州工業園區:高水平開放 助推高質量發展
    來源:人民日報蘇州工業園區高水平開放 助推高質量發展粉牆黛瓦、金屬鋼索,兼具中國風和工業感的哈金森亞洲創新中心近日在蘇州工業園區揭開神秘面紗。從1998年第一條工業橡膠生產線啟動運轉,到2019年源源不斷的創新理念和技術迸發火花,哈金森為園區的高水平開放投下了信任票,也用深化布局為園區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活力。近年來,蘇州工業園區積極融入國家戰略,搶抓蘇州自貿片區建設機遇,迎來了一個又一個投資「回頭客」,也練就了邁步未來的強大「內功」。
  • 從合作辦廠到全鏈條板塊合作 外資藥企的新「玩法」
    繼禮來製藥、葛蘭素史克(GSK)近期出售在華工廠之後,諾華在9月初轉讓了旗下蘇州諾華100%股權,九洲醫藥用7.9億元的價格接盤,希望能優化其在創新藥CDMO(醫藥定製生產與醫藥定製研發生產)一站式服務、原料藥生產等領域的核心業務優勢,開發新產品,以求業務快速增長。
  • 上海穩外資見成效:54個外資項目集中簽約
    上海市政府22日舉行的外資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上,54個外資項目集中簽約,投資總額超過80億美元。此次籤約項目中,15個項目涉及新基建,涵蓋網絡科技、人工智慧、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等產業。10個項目投資超1億美元,涉及商務服務、能源和金融等領域。3個項目來自世界500強企業。
  • 打造生物醫藥產業強大競爭力 蘇州工業園區用心當好「店小二」
    作為蘇州生物醫藥產業的核心區和全市轉型創新的主戰場,蘇州工業園區生物醫藥產業產值多年保持20%以上增速。  在此前舉行的2020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上,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副主任孫燕榮發布了《2020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競爭力評價及分析報告》。
  • 上海發布「24條外資新政」 激勵更多外商投資「落滬」
    今年一季度上海利用外資逆勢上揚,吸引實到外資46.69億美元,同比增長4.5%,其中,3 月實到外資 18.72 億美元,同比增長 20.8%。一季度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10家、外資研發中心5家。今年以來,上海全力克服疫情影響,在1月和3月先後2次舉辦外資項目集中簽約,共籤約129個項 目、投資總額達239億美元。
  • 蘇州工業園區:改革開放「試驗田」 跑出發展加速度
    目前,這家總部位於蘇州工業園區的企業,已擁有十多個海外分公司和研發子公司,創造了十多個世界第一的領先技術。  正是1994年,中國和新加坡政府正式籤署《關於合作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的協議》。24年來,從窪田密布、阡陌縱橫到現代化產業新城,蘇州工業園區構建起特色產業體系和創新生態。
  • 1-8月崑山市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21.2%
    1-8月崑山市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21.2% 發布日期:2020-09-26 14:30 來源:崑山市政府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今年1-8月,崑山實際使用外資完成15.4億美元,同比增長121.2%,前8月新設外資項目189個。
  • 蘇州工業園區:營商軟環境造就發展硬實力
    蘇州工業園區,一片處在開放創新綜合改革前沿的活力熱土。,到如今搏擊潮頭的開放前沿,25年來,蘇州工業園區在一輪又一輪發展潮流中堅定履行改革開放「探路」使命,踩穩「工業」之基、攀高「科創」之城,大步朝著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目標邁進。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外企研發中心「扎堆」落戶蘇州工業園區
    蘇州工業園區,一塊改革開放的「試驗田」,一個創新合作的成功典範,一個白手起家卻為中國開發區建設添上濃墨重彩一筆的現代化產業新城。面對外部形勢的種種變化,今年以來,蘇州工業園區加快「高端高新」轉型步伐,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在優化服務、簡化手續、提高效能等方面持續發力,用實際行動回應當前開發區轉型發展的時代課題。
  • 2019年國家級經開區排名公布 蘇州工業園區實現"四連冠"
    今天上午,國家商務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最新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結果,蘇州工業園區再次以優異成績蟬聯考核第一名,實現了在該項考核上的四連冠。   從商務部公布的考評結果來看,在綜合排名方面,由於蘇州工業園區在產業基礎、科技創新、區域帶動、生態環保和行政效能等五大方面發展成效突出,引領作用明顯,大部分指標都進入全國前列,有力保障了區域競爭力。   在商務部的考評中,園區外貿規模連續四年保持全國第一,利用外資規模多年進入全國前10強。
  • 我省構建雙循環穩住外資外貿基本盤
    作為我省開放的最高平臺,自貿試驗區獲批近一年來,堅持「國內一流、國際公認」目標定位,高標準起步推進,出臺一系列專項政策與創新制度,132項改革創新任務已有124項啟動實施或初步見效。自貿試驗區外資外貿總額等指標逆勢增長,發展勢頭與工作實績均走在新設自貿區前列。
  • 調查No.1外資撤離背後:國內低端製造業危機日盛
    不過,商務部日前在駁斥「外資撤離」說法時提供的FDI數據顯示,1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39.2億美元,同比增長近三成。單從這些數據上確實看不出來外資在大規模撤退的跡象,但傳統製造業上的外資萎縮是每個相關者切實可感的。
  • 看好明年中國經濟 「高配」A股成為外資機構共識
    原標題:看好明年中國經濟 「高配」A股成為外資機構共識   臨近歲末,各大外資機構近期陸續發布對2021年中國資本
  • 人民日報聚焦上海一季度實到外資逆勢增長:外企紮根有信心
    近日發布的《上海外商投資指南》中,如是總結上海吸引外資的三大特點。上海金融開放行穩致遠。3月20日,5家全球知名金融機構同時舉行中國項目「雲開業」儀式,落戶陸家嘴金融城。其中,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是全國首批新設外資控股合資券商之一,大韓再保險上海分公司是大韓再保險在華首家業務實體。4月29日,又有18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意向項目在浦東集中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