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可查看 2019年學生體質健康數據上報工作相關說明
2019年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項目操作方法與評分標準
一、身高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身高,與體重測試相配合,評定學生的身體勻稱度,評價學生生長發育及營養狀況的水平。
2、場地器材
身高測量計。
3、測試方法
受試者赤足,立正姿勢站在身高計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併攏,足尖分開約成60度角)。足跟、骶骨部及兩肩胛區與立柱相接觸,軀幹自然挺直,頭部正直,耳屏上緣與眼眶下緣呈水平位。成績以釐米為單位,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測試誤差不得超過0.5釐米。
4、注意事項
(1)身高計應選擇平坦靠牆的地方放置,立柱的刻度尺應面向光源。
(2)嚴格掌握「三點靠立柱」、「兩點呈水平」的測量姿勢要求。
(3)水平壓板與頭部接觸時,頭頂的髮結要放開,飾物要取下。
(4)測量身高前,受試者不應進行體育活動和體力勞動。
二、體重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的體重,與身高測試相結合,評定學生的身體勻稱,評價學生生長發育的水平及營養狀況。
2、場地器材
槓桿秤或電子體重計。
3、測試方法
測試時,槓桿應放在平坦地面上,受試者赤足,男性受試者身著短褲,女性受試者身著短褲、短袖衫,站在稱臺中央。讀數以千克為單位,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測試誤差不得超過0.1千克。
4、注意事項
(1)測試體重前,受試者不得進行劇烈體育活動和體力勞動。
(2)受試者站在稱臺中央,上下動作要輕。定期校對儀器。
三、肺活量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的肺通氣功能。
2、場地器材
電子肺活量計。
3、測試方法
使用乾燥的一次性口嘴,被測試者進行一兩次較平日深一些的呼吸動作後,更深的吸一口氣,向口嘴處慢慢呼出為止。每位受試者測三次,每次間隔15秒,記錄三次數值,選取最大值作為測試結果。以毫升為單位,不保留小數。
4、注意事項
(1)電子肺活量計應保持通暢乾燥,吹氣筒的氣管必須在上方,以免口水或雜物堵住氣道。
(2)導氣管存放時不能打折並定期校對儀器。
四、800米跑(女生)、1000米跑(男生)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耐力素質的發展水平,特別是心血管呼吸系統的機能及肌肉耐力。
2、場地器材
400米田徑場跑道、秒表若干塊。
3、測試方法
受試者聽到「跑」的口令開始起跑。發令員在發出口令同時要擺動發令旗。計時員視旗動開表計時。受試者軀幹部到達終點線的垂直面停表。記錄以秒為單位。
4、注意事項
(1)測試人員應該告知受試者跑完後應保持站立或緩慢走動,不要立刻坐下,以免發生意外。
(2)受試者不得穿皮鞋、塑料涼鞋、釘鞋參加測試。
五、50米跑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速度、靈敏素質及神經系統靈活性的發展水平。
2、場地器材
50米直線跑道若干條,地面平坦,地質不限,跑道線要清晰。發令旗一面,口哨一個,秒表若干塊(一道一表)。秒表使用前應用標準秒表校正,每分鐘誤差不得超過0.2秒。
3、測試方法
受試者至少兩人一組測試,站立起跑,受試者聽到「跑」的口令開始起跑。發令員在發出口令同時要擺動發令旗。計時員視旗動開表計時。受試者軀幹部到達終點線的垂直面停表。記錄以秒為單位,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小數點後第二位數按非零進1原則進位,如10.11秒讀成10.2秒,並記錄。
4、注意事項
(1)受試者測試最好穿運動鞋或平底布鞋,赤足亦可。但不得穿釘鞋、皮鞋、塑料涼鞋。
(2)發現有搶跑者,要立即召回重跑。
(3)如遇風時一律順風跑。
六、立定跳遠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下肢肌肉爆發力及身體協調能力的發展水平。
2、場地器材
沙坑或土質鬆軟的平地、丈量尺。起跳線至沙坑近端不得少於30釐米、起跳地面要平坦,不得有凹坑。
3、測試方法
受試者兩腳自然分開站立,站在起跑線後,腳尖不得踩線(最好用線繩做起跑線)。兩腳原地同時起跳,不得有墊步或連跳動作。丈量起跳線後緣至最近著地點後緣的垂直距離。每人試跳三次,記錄其中成績最好的一次。以釐米為單位,不計小數。
4、注意事項
(1)發現犯規時,此次成績無效。三次試跳均無成績者,跳至取得成績為止。
(2)可以赤足,但不得穿釘鞋、皮鞋、塑料涼鞋測試。
七、坐位體前屈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在靜止狀態下的軀幹、腰、髖等關節可能達到的活動幅度,主要反映這些部位關節、韌帶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彈性及學生身體柔韌素質的發展水平。
2、場地器材
坐位體前屈測試計。
3、測試方法
受試者兩腿伸直,兩腳平蹬測試縱板坐在平地上,兩腳分開約10~15釐米,上體前屈,兩臂甚至向前,用兩手中指尖逐漸向前推動遊標,直到不能前推為止。測試計的腳蹬縱板內沿平面為0點,向內為負值,向前為正值。記錄以釐米為單位,保留一位小數。測試兩次,取最好成績。
4、注意事項
(1)身體前屈兩臂向前推動遊標時兩腿不能彎曲。
(2)受試者應勻速向前推動遊標,不得突然發力。
八、1分鐘仰臥起坐(女生)
1、測試目的
測試腹肌耐力
2、場地器材
墊子若干塊(或代用品)、鋪放平坦。
3、測試方法
受試者全身仰臥於墊上,兩腿稍分開,屈膝呈90度角左右,兩手指交叉貼於腦後。另一同伴壓住其踝關節,以便固定下肢。受試者起坐時兩肘觸及或超過雙膝為完成一次。仰臥時兩肩胛必須觸墊。測試人員發出『開始』口令的同時開表計時,記錄1分鐘內完成次數。1分鐘到時,受測者雖已坐起但未達到雙膝者不計該次數,精確到個位。
4、注意事項
(1)如發現受測者借用肘部撐墊或臀部起落的力量起坐時,該次不計數。
(2)測試過程中,觀測人員應向受測者報數。
(3)受試者雙腳必須放於墊上
九、引體向上(男生)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的上肢肌肉力量和耐力的發展水平。
2、場地器材
高單槓或高橫槓,槓粗以手握住為準。
3、測試方法
受試者跳起雙手正握槓,兩手與肩同寬成直臂懸垂。靜止後,兩臂同時用力引體(身體不能有附加動作),上拉到下頜超過橫槓上緣為完成一次。記錄引體次數。
4、注意事項
(1)受試者應雙手正握單槓,到身體靜止後開始測試。
(2)引體向上時,身體不得做大的擺動,也不得藉助其他附加動作撐起。
(3)兩次引體向上的間隔時間超過10秒終止測試。
圖片點擊,放大即可查看
小學到大學測試項目:
一年級男生評分標準
一年級女生評分標準
二年級男生評分標準
小學二年級女生評分標準
小學三年級男生評分標準
小學三年級女生評分標準
小學四年級男生評分標準
小學四年級女生評分標準
小學五年級男生評分標準
小學五年級女生評分標準
小學六年級男生評分標準
小學六年級女生評分標準
初一年男生評分標準
初一年女生評分標準
初二年男生評分標準
初二年女生評分標準
初三年男生評分標準
初三年女生評分標準
高一年男生評分標準
高一年女生評分標準
高二年男生評分標準
高二年女生評分標準
高三年男生評分標準
高三年女生評分標準
大學一年級男生評分標準
大學一年級女生評分標準
大學二年級男生評分標準
大學二年級女生評分標準
大學三年級男生評分標準
大學三年級女生評分標準
大學四年級男生評分標準
大學四年級女生評分標準
評分標準如需要清晰版本,請掃一掃領取
可點擊底下藍色字體領取資料
體育優質課視頻+小初高教案+田徑訓練+足球規則+籃球訓練視頻.等您來免費領取
覺得不錯,幫忙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