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蜜蜂養殖中我們經常會聽說蜜蜂」發臭「和蜜蜂扇風的說法,從蜜蜂的活動來說,蜜蜂的」發臭「和扇風看起來極為相似,所以很多朋友都難以分清究竟蜜蜂是發臭還是扇風。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其實蜜蜂發臭和扇風還是有明顯區別的,具體怎麼區分呢?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看。
1.什麼是蜜蜂「發臭」?
2.什麼是蜜蜂扇風?
3.如何判斷蜜蜂是「發臭」還是扇風?
4.為什麼中蜂比意蜂更容易」發臭「
什麼是蜜蜂「發臭」?
所謂的蜜蜂發臭,實際上是蜜蜂的一種招引行為,發臭的現象是工蜂頭朝巢門,腹部舉高,腹部的背板最後一節向下彎曲,第7節臭腺張開,快速扇動翅膀。那麼蜜蜂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呢?
對於蜜蜂來說,蜜蜂的很多信息傳遞都是依靠蜜蜂的信息素來進行傳遞的,蜜蜂的發臭行為實際上就是一種信息傳遞行為,蜜蜂的背板中含有背板信息素,在蜜蜂需要釋放這種信息素的時候,通過張開背板的方式把信息素釋放出來,然後通過快速扇動翅膀的方式將信息素散發到附近的空氣中,讓附近的工蜂能夠接收到這種信息,完成蜜蜂的季節,常見的情況有下面幾種。
①處女王交配:在處女王婚飛的時候,由於處女王容易迷巢,在處女王外飛回來的時候,蜂群中的工蜂就會「發臭」,在處女王回巢的時候,由於蜂箱附近的空氣中含有這種信息素,蜂王可以接收到這種信息,順利回到蜂巢。
②工蜂散落的時候:這種情況我們也比較常見,比如在我們分蜂的時候,有的蜜蜂在外面沒有回巢,蜂巢門口同樣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其實這就是在從巢內的蜜蜂對外面的蜜蜂的一種招引行為,旨在讓外面的蜜蜂找到自己的蜂巢,這種情況和野生蜜蜂差不多,野生蜜蜂在發生自然分蜂的時候也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那麼工蜂發臭是不是具有日齡限制呢?實際上,工蜂發臭並不受日齡限制,一般除了幼蜂都具有這種行為,一般3日齡以下的幼蜂不存在這種行為,3日齡以上的幼蜂具有這種行為,蜂部落認為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在於3日齡以下的工蜂,其臭腺並沒有得到充分發育。
什麼是蜜蜂扇風?
蜜蜂扇風這個很多朋友都知道,實際上是蜜蜂的一種降溫行為,一般在夏季的時候比較常見,主要蜜蜂對著巢門或者背著巢門,尾部自然下垂,翅膀扇動。
上面我們提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背對巢門或者面對巢門,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差異呢?實際上這種差異是蜂種的差異,分為中蜂和意蜂的差異。
①中蜂:如果是中蜂扇風,一般是背對巢門的,這種方式是通過將外面的冷空氣輸入蜂群中的方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中蜂扇風頭朝外,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一般中蜂蜂巢中的溼度要比意蜂蜂巢高。
②意蜂:如果是意蜂扇風,頭的位置正好與中蜂相反,意蜂扇風的時候是頭向巢門,把蜂箱中的熱空氣抽出來,達到降低蜂箱中溫度的目的,但是這種扇風方式也導致了意蜂蜂箱內部的溼度比較低,我們可以通過扇風來判斷蜜蜂是中蜂還是意蜂。
既然中蜂和意蜂的扇風方式不一樣,那麼究竟是採用抽風好還是送風好呢?其實這是各有利弊的,中蜂採用送風的方式,提高了蜂箱內的溼度,蜜蜂幼蟲的孵化對溼度要求比較高,所以這種方式會更加利於幼蟲的孵化,但是容易造成蜂箱內潮溼;而意蜂採用抽風的方式,導致蜂箱內的溼度較低,雖然不利於幼蟲的孵化,但是能夠保持蜂箱內部乾燥。
如何判斷蜜蜂是扇風還是」發臭「?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不難發現,其實蜜蜂在扇風和」發臭「的時候都差不多,但是有一個位置是非常明顯的,那就是工蜂的尾部。對於工蜂扇風來說,由於工蜂只是需要產生風量,並不需要分泌其他信息素,所以蜜蜂的尾部並不會張開,只是自然下垂。對於蜜蜂發臭來說,由於蜜蜂是需要把隱藏在背板中的臭腺露出來,讓臭腺分泌信息素來散發到空中,招引其他蜜蜂,所以在蜜蜂發臭的時候,背板會露出來,而這個動作就需要蜜蜂把尾部翹起來才能完成,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蜜蜂發臭的時候尾部是翹起來的。
為什麼中蜂比意蜂更容易」發臭「
對於蜜蜂扇風行為來說,不管是中蜂還是意蜂都是比較常見的,但是細心的朋友可能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意蜂沒有中蜂那麼容易」發臭「,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蜂部落認為造成中蜂比意蜂容易發臭的原因主要在於蜜蜂的習性。我們都知道,意蜂是經過高度馴化的蜂種,在養蜂過程中自然分蜂很難出現,所以常見的意蜂發臭,實際上只是在蜂王交尾的時候比較多,而中蜂除了蜂王交尾之外,由於野生習性強,還保留著較強的野外招引方式,這種行為主要是在野外經常完成自然分蜂過程,在蜜蜂尋找到新的住址以後,新到蜂巢的蜜蜂採用」發臭「的方式來吸引其他蜜蜂入巢。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在下方分享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