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入侵植物會佔領我們的家園嗎?

2020-12-19 澎湃新聞

//CHEN

//SHAN

//SHI NIAN

系列推文

外來入侵生物嚴重危及我國的生物安全、糧食安全、經濟安全和農產品貿易安全,每年直接經濟損失逾2000億元。發達的交通和重要的國際地位,使得上海不可避免的遭受著外來植物入侵的困擾。

△ 溼地殺手互花米草

鳳眼藍(Eichhornia crassipes)在長江下遊水域的大暴發、西南山區破壞草(Ageratina adenophora)的大量擴散、華南地區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的蔓延、華東地區加拿大一枝黃花(Solidago canadensis)的瘋長、京津冀地區長芒莧(Amaranthus palmeri)的泛濫、正在毀掉海岸灘涂的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從水域到森林,從農田到山區,從鄉村到城市,從沿海到內地,幾乎到處都有外來入侵植物的蹤跡。

中國已經成為遭受外來入侵生物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 隨處可見的春飛蓬

△ 加拿大一枝黃花

△ 阻塞河道的水葫蘆

在全球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國際交流、貿易都在加速物種的傳播。上海生物資源缺乏,土地資源非常有限,可謂寸土寸金,那麼入侵植物會包圍上海嗎?

辰山植物園的科研人員經過多年的全國野外調查和信息收集給出了答案!

往下看

2010年,研究團隊啟動了中國外來入侵植物本底資料的收集和調查工作,基於各類文獻報導和學名考證,結合全國各自然地理區域的初步調查結果整理完成了《中國入侵植物名錄》,並於2013年出版。全書共整理出中國入侵植物94科450屬806種,包括學名、中文名、原始文獻、名稱出處、分布、原產地及參考文獻。書中首次將中國入侵植物分為七個等級:惡性入侵類(1級)、嚴重入侵類(2級)、局部入侵類(3級)、一般入侵類(4級)、有待觀察類(5級)、建議排除類(6級)和中國國產類(7級)。考慮到中國領土面積大,氣候類型多樣,不同地區外來入侵植物的種類差異較大,團隊進一步於2014年出版了《中國外來入侵植物調研報告》。本書將全國分為八個地區,每個地區的內容包括概況、省(市、區)外來入侵植物的分析及物種編目。

在掌握了我國外來入侵植物的種類和來源後,團隊對入侵植物進行更全面深入的研究。2014年,《中國外來入侵植物志》項目獲得科技部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資助。我們聯合全國十餘家高校和研究所,開始了對中國外來入侵植物信息的深入收集,包括入侵植物首次傳入我國的時間和地點,依據外來植物的入侵特性構建其入侵途徑及擴散方式,並預測入侵植物在中國可能擴散的區域,同時了解入侵植物的危害與防控措施。

基於前期的研究成果結合多年對全國各地綜合考察的結果,將我國主要外來入侵植物的生境、花、果實等1 000餘張彩色圖片整理編纂成《中國外來入侵植物彩色圖鑑》,並於2016年出版,作為我國外來入侵植物鑑定與科學普及的資料之一。圖鑑儘量使收錄的外來入侵植物種類更齊全、物種記錄更準確、照片更精美,並對相似種加以區分,以期為植物學研究人員提供準確的鑑定依據,讓讀者更深入地了解外來入侵植物,為科普工作者提供參考資料。

生物入侵是個動態的過程,隨著野外調查與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入侵植物的種類、分布和危害等信息也在不斷變化。為了更真實的反映我國現階段入侵植物的基本信息,在大量野外考察數據的基礎上,於2018年出版了《中國外來入侵植物名錄》,收錄外來入侵植物48科142屬239種,有待觀察種225種,建議排除種98種,中國國產種283種。此外,2014年我們在生物多樣性雜誌上發表的「中國外來入侵植物的等級劃分與地理分布格局分析」,於2018年被評為「領跑者5000-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

經過近10年的大規模野外調查和大量的文獻考證,《中國外來入侵植物志》(五卷本)的編寫工作基本完成,將於2020年年底出版。這是國內首部關於入侵植物的全面系統而詳實的專著。除中國大陸外,本書的調查數據涵蓋港、澳、臺地區以確保其完整性;同時,撰稿主要由專業的植物分類學家來完成以確保其準確性和可信度。不同於傳統的植物志,本書除對入侵植物的形態學特徵進行描述外,更注重物種的原產地、我國第一次發現的時間和地點、進入我國的方式和傳播途徑、入侵特性(繁殖性、入侵性和適應性),及其危害和防除方法,實用性強,可為檢驗檢疫、農林業等管理部門提供資料。

眾所周知,歸化植物是外來入侵植物的前期階段,掌握中國歸化植物的基礎資料,對外來入侵植物的管理和預防非常有效。研究團隊在收集和野外調查入侵植物的同時,也很注重歸化植物相關資料的收集。2018年,「中國歸化植物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資助,2019年,《The Checklist of the naturalized plants in China》正式出版。該書收集到目前已經在我國歸化的植物933種,同時將文獻報導中實際為國產種和目前尚處在栽培狀態的植物收進附錄。

為了保證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並保護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環境,十年來,辰山植物園在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國家基金委和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緊密圍繞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聯合多家合作單位,對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以縣級為單位全面開展了外來入侵植物科學考察、相關數據資料的收集和野外實地調查,摸清了我國外來入侵植物的本底資料,掌握了外來入侵植物的背景資料和相關信息,共計發表相關文章近30篇,出版專著6部,另有5卷本的《中國外來入侵植物志》即將出版,期待研究成果對我國外來入侵植物的深入研究、綜合防治和科學管理提供基本依據,為科學普及與大眾參與提供外來入侵的基本常識,為我國生態環境的改善提供技術支持。

△ 加拿大一枝黃花

雖然入侵植物有很高的擴散風險,但是隨著全民科普和認知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外來物種的警惕性逐步提高,同時海關部門的檢驗檢疫工作和國家的防控力度不斷加強,入侵植物很難對我們的城市安全造成大的影響。

不隨意攜帶、不胡亂丟棄和傳播

發現後及時上報和清理

讓我們一起攜手

防範生物入侵,維護生物安全

共同保護我們的美麗家園!

———————————

文:閆小玲

(預約購票入園)

辰山植物園2020年3月13日起恢復開園(開放時間:8:00-17:00)。

園區實行無接觸式網絡實名制預約購票模式入園。

疫情防控期間,礦坑浮橋、兒童植物園等暫停開放。(溫室自5月16日起開館,按最大承載量30%限流開放:花果館360人,沙生館280人,珍奇館210人。)

線上預約:遊客可通過上海辰山植物園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美團、攜程電商平臺線上預約購票,每天按照最大承載量的30%限制預約量,其中電商平臺不售當日票。

電話預約:遊客可提前一天撥打021-67657812(開放時段:10:00—14:00)電話預約,預約遊客在入園處掃描購票二維碼購票入園。

免票遊客:在上海辰山植物園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實名預約獲取二維碼,憑有效證件入園。

入園須知

遊客入園應正確佩戴口罩,自覺出示健康碼並接受體溫測量,對體溫超過37.3℃的遊客將勸阻入園。

購票遊客出示預購二維碼,經掃碼後有序入園。

免票遊客出示有效證件,憑預約二維碼掃碼後有序入園。

電話預約遊客在入園處現場掃描二維碼購票,經掃碼後有序入園。

*更多詳情請關注辰山官網或上海辰山植物官方公眾號

附 / 小貼士

上海辰山植物園「預約、入園流程」

門票信息

門票60元/張

半價優惠:6周歲(不含6周歲)—18周歲(含18周歲)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下學歷學生,須本人憑學生證或有效證件購票於當日經專用通道檢票入園。

8.5折優惠:60周歲(含60周歲)—64周歲老年人憑本人相關有效證件可享受。

免票:身高1.3米以下及6周歲以下兒童,65周歲(含65周歲)以上老人、現役軍人、殘疾人憑相關證件經專用通道免票入園。

*詳情請關注辰山官網或票務中心《購票須知》

來園交通

公共運輸:

1、軌道交通9號線洞涇站換乘松江19路、96路至1號門;或可在佘山站換乘松江95路至1號門。

2、公交松江95路、松朱線可至2號門。

3、公交松江95路可至3號門。

自駕車:

1、G60 滬昆高速公路松江新城出口沿嘉松公路向北至辰花路左轉到達1號門,至沈磚公路左轉到佘天昆公路左轉到達2號門。

2、G50滬渝高速公路趙巷出口左轉沿嘉松公路向南至辰花路右轉到達1號門,至沈磚公路右轉到佘天昆公路左轉到達2號門。

便民信息

在辰山植物園一號門及二號門遊客服務中心免費提供以下服務:

(1)輪椅租借(押金500元);

(2)嬰兒手推車租借(押金300元);

(3)拐杖租借(押金100元);

(4)雨傘租借(押金100元);

(5)問詢;(6)針線包;

(7)哺乳室;(8)開水;

(9)導遊手冊;(10)無線網絡覆蓋;

(11)自助手機充電。

原標題:《震驚!入侵植物會佔領我們的家園嗎?》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如果藻類佔領我們的地球上全部的海洋會怎麼樣?
    你願意在黏糊糊的沙灘度假嗎?那麼 如果我們的海洋很快被綠色的淤泥佔領,大部分的海灘都開始變成這樣, 那會怎麼樣呢?人們不是在核廢料堆裡遊泳而是海藻!如果藻類佔據了我們所有的海洋,它將更多地改變我們的生活,而不僅僅是我們度假的方式。為什麼在海藻中遊泳或可致命?
  • 入侵中國的外來植物,導致30多種鄉土植物的消亡,你知道是什麼嗎
    關於入侵物種,我們大多數人關注的都是動物這個方面,而常常會忽略植物方面的入侵。就好像泛濫的小龍蝦,清道夫或者羅非魚等等,都引起了我們廣泛的關注,並且引發了激烈的討論話題,所以人們對於動物方面的關注的也是比較高的。而相反對於植物人們的關注度就相對的要低上不少。
  • 原產於南美洲,各國列為有害入侵物種,在我國是高價植物
    外來入侵物種,那就要說說原產南美洲入侵各國的那些物種了。截止目前為止,世界上100種入侵物種絕大多數都是來源於南美洲的。比如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小飛蓬、水葫蘆這些都是南美洲來了。不過我們從一些人的角度來看,也不能去否定所有入侵物種的,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物種在我國被廣泛使用,並且現在成了高價物種。今天筆者就要介紹的這種物種,它也是原產於南美洲,而且被各國列為有害入侵物種,但是在我國卻成了高價貨。
  • 這種野草來自歐洲,是我國的入侵植物,能做成天然殺蟲劑
    這種野草來自歐洲,是我國的入侵植物,能做成天然殺蟲劑在我們的思維定勢中有一種觀念,就是只要數量多的都是沒有價值的,只要數量少的就是價值極高的,但是實際上,很多東西都不能用這種思維定勢來衡量,特別是對於一些野生的植物來說,它們的數量就非常多
  • 兩種入侵植物共同入侵對植物多樣性、群落穩定性和可入侵性之影響
    此外,隨著社會經濟和全球貿易化的快速發展,人類在世界各地的活動強度與頻度會進一步增加,在不斷擴大的異地經濟和文化交流活動過程中,人為因素的幹擾明顯改變了不同地區之間生物多樣性的分布格局,尤其是引入一些外來觀賞和綠化植物,在對其潛在的環境生態風險評估不夠全面、充分時,可能會出現快速的生長和擴散現象,進而導致其同本地植物之間形成強有力的競爭優勢並形成生物入侵現象,從而對本地生態系統的環境健康與生態安全構成嚴重的威脅
  • 入侵中國的有害植物,就生長在我們身邊,有的竟然還有毒
    經常能在新聞中看到什麼中國鯉魚入侵美帝,大閘蟹泛濫歐洲的事情,讓垂涎三尺的我們羨慕嫉妒恨啊!其實中國也面臨著入侵物種的侵擾。有一些植物繁殖快,破壞土地,還有毒,而且就在我們身邊。薇甘菊,也可以叫做小花蔓澤蘭或者小花假澤蘭。
  • 「原創」入侵植物「成功」的秘籍
    儘管世界各國為防治入侵生物做了很多努力,但隨著世界經濟和貿易全球化,生物入侵問題仍有愈演愈烈的趨勢。以植物為例,《世界植物狀況報告》顯示全球入侵植物的數量從2016年的4979種增加到20117年的6075種,僅僅一年時間增加了近1100種。根據2018年出版的《中國外來入侵植物名錄》,我國已發現1-4級入侵植物239種,此外還有225種有待觀察植物。
  • 入侵植物入侵強度係數(Invasion intensity index, III)
    入侵植物入侵強度係數(Invasion intensityindex, III)按照以下公式計算(Wang CY, Wei M, Wang S, Wu:III=Pi/MaxPi式中MaxPi為所有調查樣方內入侵植物相對豐度最大值,Pi為調查樣方內入侵植物的相對豐度。III值越大表示入侵植物的入侵強度越高。
  • 過萬聖節是不是文化入侵,先看看,我們的傳統文化守住了嗎
    在這一天,人們相信,故人的亡魂會回到故土,回到家園,依附在活人身上,藉此機會生還。而活人懼怕故人的魂靈找上自己,便熄滅爐火和燭光,並將自己打扮成鬼魂模樣,嚇退妖魔鬼怪。待到次日凌晨,再升起火種,開始新的生活。
  • 牛蛙、小龍蝦都是外來入侵物種,它們會造成本土物種的滅絕嗎?
    先說兩種常見的外來入侵物種:牛蛙和小龍蝦。我們所吃的牛蛙和小龍蝦都是人工飼養的,放到野外,它們的危害不容小覷。小龍蝦原產美洲,進入我國幾十年的時間,它繁殖快,食性廣,喜歡鑽洞,要麼破壞農田,要麼造成潰堤,鉗子還會把水稻夾斷,對農業極其不利。
  • 入侵植物相對入侵力係數(Relative invasiveness index, RII)
    入侵植物相對入侵力係數(Relative invasiveness index, RII)按照以下公式計算(Wang CY, Wei M, Wang S, Wu BD, Cheng HY (2020)
  • 保護植物物種多樣性 守護綠水青山美家園——「院士專家進校園...
    來自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的研究員江明喜老師做了「植物物種多樣性及其保護」的專題講座,他用豐富的圖片和事例提升了小學生對植物多樣性的認知,並鼓勵同學們以實際行動帶動身邊的人加入植物多樣性保護行動。通過介紹植物多樣性與人類衣食住行的密切關係、以及外來入侵物種對於我國生態系統的危害性,向師生們傳遞了植物多樣性對於自然生態系統、人民生活、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呼籲同學們熱愛大自然、關注瀕危植物,用自身的行動保護植物多樣性。「我們吃的藕、土豆、紅薯、榨菜是植物的什麼部分呢?」 「有些植物為什麼要吃昆蟲?」
  • 原產於南美,在國外被列為有害入侵植物
    入侵物種小龍蝦從未想過其超強的繁殖和生存能力,然而他在中國遇到了大麻煩,現在只能靠人工養殖來滿足市場需求,夏天,幾乎每家餐館一天需要消耗幾十斤小龍蝦,夏天吃小龍蝦是很正常的。到之前為止,估計沒有人也認為他是一種有害的入侵物種。
  • 北京植物面臨兩大昆蟲入侵(組圖)
    (出省)》;市、區兩級森檢機構要根據森林植物檢疫對象、補充森林植物檢疫對象和危險性有害生物疫情數據的分布資料提出檢疫要求,並按要求使用計算機列印《森林植物檢疫要求書》;要進一步加強檢疫檢查和檢疫復檢工作力度,認真查處各類違反森林植物檢疫法規和規章的案件。
  • 青蟹橫行德國小鎮街頭 藍蟹佔領義大利海灘
    藍蟹、青蟹成群結隊橫行街頭、佔領海灘?!還真的有!不過,中國吃貨們先別太高興,這些「八爪怪」們出沒地可是在歐洲。近日,義大利海灘就受到外來物種藍蟹的入侵,德國小鎮也出現了大批橫行的青蟹。圖說:墨西哥藍蟹入侵義大利海灘。
  • 入侵植物和本地植物功能差異指數(Functional differences index)
    入侵植物和本地植物功能差異指數(Functional differences index, FDj)按照以下公式計算(Gross et al. 2013 Gross N, Brger L, Duncan
  • 1912年,中國大閘蟹佔領德國國會大廈,開始了一場「殖民」入侵
    然而在西歐、北美的一些國家,人們至今仍然不敢吃大閘蟹,在我們眼中的美食,在他們看來,卻十分的可怕。而這些看起來兇猛的大閘蟹,更是在1912年的時候,「佔領」德國的國會大廈,從此也開始了一場浩浩蕩蕩的「殖民入侵」中國大閘蟹學名為中華絨螯蟹,在我國的分布十分廣泛,其中著名的有長江下遊的太湖大閘蟹、高郵湖大閘蟹、陽澄湖大閘蟹,被稱為三大名蟹。在中國廣泛分布,但卻淪為美食的大閘蟹,或許一直都沒能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夠去到歐洲「橫行霸道」。
  • 原產南美,國外被列為有害入侵植物,在我國卻成「小龍蝦」式植物
    小龍蝦這種入侵物種,它怎麼也沒想到自己超強的繁殖能力、生存能力,卻在我國遇到了大麻煩,現在只能靠人工養殖才能滿足市場上的需求,夏季的時候,基本每一個飯店裡一天都要用掉幾十斤的小龍蝦,夏季必吃小龍蝦,已然是一種常態了。至今,估計也沒有人還認為它是有害的入侵物種了。
  • 海淘珍稀植物捎來美麗殺手 成外來入侵新通道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假如你購買的這些物品來路不正,可能會夾雜著病菌、害蟲這樣的小「贈品」,而這些贈品會給生態環境帶來巨大危害。昨天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記者從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了解到,隨著消費者出境遊、網購、代購等成為常態,外來生物入侵的風險隨入境旅客攜帶物及郵寄物數量的增加而與日俱增,給我們的環境及生態安全帶來隱患。
  • 中國早的入侵物種不是福壽螺,是這種植物在雲南中泛濫
    我們都知道生物入侵是國際上與嚴峻相比的問題,可以說,現在大多數國家都在嚴格控制外來物種進入本國,然而由於一些生物在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的情況下被偷運進來,許多國家仍然存在生物入侵問題。我們中國是受侵略程度較高的國家之一,這主要是因為我們中國在早期的發展中與外國有著密切的聯繫,但也忽視了物種入侵的問題。所以現在中國有很多入侵物種,比如我們常見的水浮蓮,福壽螺也像東西。不過,我要介紹的是中國第一批入侵物種,不是福壽螺,而是這種正在雲南泛濫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