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武漢大空戰,民國空軍孱弱,日軍飛行員為何卻毛骨悚然?

2020-12-17 青梅史觀

抗日戰爭武漢會戰時期,國軍和日軍在武漢上空進行了抗戰以來規模最大的空戰,日軍屢次轟炸武漢,嚴重影響軍民的抗戰士氣,民國統帥部多次督促空軍反擊。

但是由於前期民國空軍傷亡太過慘重,優秀飛行員幾乎損失殆盡,而且日軍大量投入使用新型96式戰鬥機,因此民國空軍一度陷入被動挨打的窘境之中。

為了提高民國空軍的戰鬥力,國軍統帥部只好請幕後總教練陳納德出馬,到武漢研究如何對抗日本的96式戰機。

蔣介石、宋美齡和美國軍官

其實早在淞滬會戰時期,日本就從民國空軍的改變中察覺到異常,堅信肯定有第三國人員參與其中,為此日本外務省向美國發出照會,要求所有美國飛行員從民國撤離。

美國政府不想參與戰爭,於是便依照日本的要求撤回飛行員,甚至就連服務於民航產業的飛行員都被撤離,只有少數人自願留在民國,陳納德便是其中之一。

當時陳納德為了掩飾身份,護照上等級的職業是農民,在民國的公開身份也僅僅只是宋美齡的私人航空顧問,但即便如此依然沒有躲過美國領事館的耳目。

美軍撤離民國

為了避免得罪日本,美國領事館多次向陳納德發出書面警告,稱如果陳納德拒不撤離便派人抓捕後遞解出境,日後將面臨審判甚至剝奪美國公民身份。

然而陳納德不僅沒有因此而畏懼,反而堅持留在民國工作,他為了找出日本96式戰機的弱點,多次到96式戰機被擊落殘骸處進行實地考察。

日本96式戰機具有極高的靈活性,在混戰之中能夠輕而易舉地在近乎不可能的情況下完成各種高難度戰術動作,這讓陳納德也感到十分棘手。

陳納德

經過一系列的考察之後,陳納德發現日本96式戰機雖然靈活性極高,但為了保證靈活性卻極大地壓縮了製造材料的質量,戰機的鋁製外殼甚至能徒手撕開。

對此陳納德提出了對抗日軍96式戰機的辦法,而這一辦法最大的特點就是要求飛行員擁有極大的膽量,需要駕駛戰機和96式戰機進行對衝。

陳納德提出日軍96式戰機十分脆弱,而國軍駕駛的戰機則堅固的多,面對面對衝射擊時,率先被擊落的一定是96式戰機。

陳納德的飛虎隊

當然日本96式戰機的靈活性也不能忽視,如果日軍依靠靈活性躲避對衝,那麼就需要採取備用方案,那便是架機衝向96式戰機,利用機翼或者起落架等掛住日軍機翼。

陳納德認為,日軍96式戰機極為脆弱,一旦機翼被國軍戰機掛住,那麼必定會在飛行過程中被撕扯下來,屆時日軍戰機連迫降都無法實現。

實際上陳納德戰術雖然聽上去猶如「自殺式」進攻,但陳納德早年在美軍服役時曾進行過類似的實際操作,利用起落架破壞敵機的機翼甚至尾翼。

美國大使館

雖然一開始國軍飛行員對於陳納德計劃均是半信半疑,但是畢竟沒有更好的對策,在危急關頭也只能抱著與日軍同歸於盡的念頭衝向96式戰機。

結果眾人發現,陳納德的「自殺式」戰術卻出乎預料的有效,日軍96式戰機猶如「瓷娃娃」一般一碰就碎。

1938年2月18日,雙方第一場武漢大空戰爆發,日軍戰機被擊落十三架之多,此後足足有近兩個月的時間,日軍戰機再也不敢飛臨武漢上空。

國軍戰機殘骸

根據日本資料記載,當時國軍的「自殺式」進攻的瘋狂對日軍飛行員造成了極大的影響,當看到國軍戰機向自己猛衝時,日軍飛行員都不禁感到毛骨悚然。

參考資料:《飛虎隊》、《武漢會戰親歷記》等

相關焦點

  • 1937年抗日戰爭初期,民國空軍的表現為何如此優秀?
    而國軍的空軍更是搶眼,1937年8月14日,首次中日空戰,以高志翔為首的空軍精英,便打出來了6:0的戰績,也就是說中國空軍無一傷亡,擊落擊傷日軍6架戰鬥機。至10月底,共擊落17架日本飛機,極大的打擊了日本的囂張氣焰,因為損失巨大,且是被當時弱小的中國空軍打敗,當時負責這一空域日本空軍軍官甚至不得不破腹自殺,以平息武士道精神入骨的日本高層怒火。
  • 空軍老兵回憶抗日戰爭血淚故事
    筧橋是位於杭州東郊的一座古老小鎮,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已經有上千年,作為中國空軍的誕生地之一,讓筧橋真正走入歷史視野的,是六十多年前發生在小鎮上空一場令人熱血沸騰的戰鬥--中國抗日戰爭史上的首次空戰,在以高志航為代表的中國空軍健兒頑強抗擊下,中國空軍一舉擊落了6架日寇戰機,贏得了完勝。該戰役被稱為「八·一四」筧橋空戰,這一役大大打擊了日本侵略軍的氣焰。
  • 這場空戰是中國空軍的立威之戰,可是卻鮮有人知
    1938年春,當臺兒莊戰役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遠在1000多裡外的武漢正進行著中華民族歷史上最豪氣的一場「賭博」——中國為數不多空軍健兒正和日本侵略軍進行著空中決戰,從而譜寫了一曲抗日戰爭中壯麗的詩篇,其中尤以「二·一八」、「四·二九」和「五·三一」最為慘烈
  • 1938年武漢空戰,他用生命創造了一個世界第一,打掉12架日本飛機
    抗日戰爭對於中國人民來說,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大災難,超過3500萬國人死於戰亂,曾經一度有大半的國土被日寇佔領。但是,十四年抗戰也是中國從孱弱走向覺醒、團結、甚至涅槃重生的起點。在武漢空戰爆發的前一天,一架正在試飛的中國飛機恰巧擊落了日軍派來的偵察機,截獲了日本人空襲武漢的作戰意圖,於是一場有針對的反空襲作戰計劃出來了。
  • 「上了天就沒打算活著回來」 1938年,他們為保衛大武漢獻出生命
    「……武漢是全國抗戰的中心,武漢是今日最大的都會,我們要堅決地保衛她……」在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紀念館,1938年傳唱的歌曲《保衛大武漢》被印刻在牆壁上。1937年12月南京淪陷後,武漢成為實際上的戰時首都。武漢會戰更是抗日戰爭中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最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戰役。
  • 200多幅照片展示80年前蘇聯空軍援華史實「武漢上空的鷹」特展在...
    中紅網江西南昌2019年4月17日電(危春勇)提起抗日戰爭時期國際社會和正義人士對中國空中作戰的支持與援助,很多人會說出美國飛虎隊,卻不一定知道還有一支龐大的蘇聯空軍志願隊。4月9日,「武漢上空的鷹——紀念蘇聯空軍志願隊特展」在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開展。
  • 當年筧橋空戰時,為啥那麼多飛行員來自東北?
    「八·一四」空戰又稱杭州筧橋空戰,這是中國空軍首次較大規模的抗擊日本空軍的作戰,這場空戰我軍以擊落日軍飛機三架,擊傷日軍飛機一架,中國空軍一機未損,取得完勝。這麼多來自東北的知名空軍飛行員,為何會出現在距家鄉數千裡之遙的江南大地,守護著這裡的天空呢? 因「九·一八」消失的空軍 已閱君鉤沉後發現,他們中很大一部分人和東北航空隊有關。「九·一八」事變發生之前,它是當時中國實力最強的空軍,一度有各型飛機近300架。
  • 從抗戰到抗疫,時隔82年兩次「武漢保衛戰」,英雄的武漢人民始終...
    1937年12月南京淪陷後,武漢成為實際上的戰時首都。武漢會戰更是抗日戰爭中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最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戰役。儘管它並不以勝利告終,但達到了「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目標,標誌著抗日戰爭從戰略防禦進入戰略相持階段。當時的日軍認為,只要佔領武漢,就能給中國最後一擊。
  • 臺灣空軍飛行員回憶口述兩岸海峽空戰史
    節目內容來自鳳凰衛視6月22日《皇牌大放送》,以下為文字實錄:趙少康:歡迎收看皇牌大放送,我是趙少康,1951年韓戰期間,美國為了維繫兩岸不動武的戰略考量,單方面在臺灣海峽上劃定一條「海峽中線」,又稱「臺海中線」,這條無形界線國共空軍都視之為虛線,雙方越界行動皆以作戰、偵照和空投為主,臺軍的黑蝙蝠和黑貓中隊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兩支空軍情報搜集部隊
  • 中國飛行員撞擊日軍飛機同歸於盡,年僅22歲,女友為其投江殉情
    面對著這一噩耗,許多人都感到非常難過,而這位飛行員的女友更是為其投江殉情。那麼,這位年紀輕輕就獻出生命的飛行員究竟何許人也?他的女友又為何會做出這種舉動呢?這位在戰爭中不幸犧牲的年輕飛行員就是陳懷民,他出生於1916年,在1932年的「1.28事變」之後,志向遠大的陳懷民決定投筆從戎,並參與到學生義勇軍當中。
  • 抗日戰爭長沙大捷,國軍重創日軍主力,為何卻改變民國國際地位?
    1942年1月4日,阿南惟幾下達撤退命令,而國軍也已經基本完成對日軍的合圍,日軍主力部隊已成甕中之鱉。獨立混成第九旅團原本屬於華北日軍序列,曾經歷過百團大戰也算是久經沙場,第三次長沙會戰是該旅團抵達南方後經歷的第一場大戰,結果卻元氣大傷近乎全軍覆沒。
  • 他本是日軍飛行員,被日方稱為解放軍空軍之父,曾任東北航校教官
    空軍是現代化三軍中成立最晚的一支,縱觀世界諸國的空軍歷史,許多國家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才開始組建獨立的空軍部隊,我國更是在1949年後才正式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 眾所周知,空軍是以航空兵,也就是飛行員為主體的軍種。
  • 曹雙明:空軍上將,原空軍司令員,曾是「王牌飛行員」
    曹雙明:空軍上將,原空軍司令員,曾是「王牌飛行員」中國空軍經歷過了艱難的發展歷程,舊中國的時候,中國製造業嚴重滯後,空軍更談不上。因而,抗日戰爭期間,中國空軍損失一架就少一架,上演了一幕幕悲壯的英雄史詩。
  • 美國空軍更換空戰司令部司令:新老「空戰之王」完成交接
    空戰司令部(ACC)是美國空軍最重要、規模最大的一級司令部。管理著全球242個運營點、1000多架飛機、35個聯隊,超過110個作戰中隊,人員15.7萬人(含現役、預備役和文職)。
  • 抗戰中的中國空軍-空校畢業活六過個月就算長壽
    ——記抗日戰爭中的中國空軍  抗日戰爭爆發之初,尚在襁褓中的中國「飛鷹」,在民族存亡的危急時刻奮起展翅。  這是一場敵我力量懸殊的空戰——當時中國空軍共有飛機600多架,能作戰的僅305架;而日本海軍和陸軍的航空隊,合計擁有飛機2000餘架。
  • 二戰空戰廝殺最慘烈的美日,竟然都沒有空軍!太不科學?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世界上很多國家早在戰前就組建了獨立的空軍,世界上最早的空軍是英國皇家空軍,在1918年的時候就建立了,就連當時「貧窮落後」的中國也都組建了空軍。反而在太平洋戰爭中空戰廝殺最慘烈的兩個空軍大國,日本和美國卻都沒有名正言順的、獨立成建制的、可以稱之為「空軍」的軍種。
  • 美AI空戰剛結束,成都611所立即開戰,為無人機空戰探路!
    11月6日,中國航空工業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公布了一個消息,該所為期3個月的人工智慧空戰大賽結束,在這3個月內,研究所內8個部門參賽,一共組建了13支隊伍,提交了18個人工智慧空戰程序,歷經小組賽、八進四、半決賽、決賽、挑戰賽,最終完成了42場,這也是中國航空工業第一次組織如此大規模人工智慧對戰,比賽從8月份開始,正好是美國空軍人工智慧大戰王牌飛行員的時間節點
  • 抗日戰爭九江戰役,日軍岡村寧次初登場,為何卻稱九江為傷心地?
    此時日軍距離民國政府臨時駐地武漢僅有一步之遙,武漢外圍唯一能夠稱之為屏障的僅剩下一個九江,蔣介石等一應民國高層在武漢均大驚失色。馬當要塞淪陷的十餘日前,蔣介石剛剛下令炸毀黃河花園口,阻斷了華北日軍的南下之路,然而江南日軍的進軍速度卻遠遠超出了蔣介石的預料。
  • 我飛行員空戰演習中:全程講的都是英語,有相當強的實戰意義
    在殲-10空戰演習視頻中,從格鬥到咬尾,直至擊落「敵機」的整個過程中,我空軍飛行員全程使用英語交流,讓外界尤其印象深刻了。視頻透露了這是一支參與過抗美援朝戰爭的英雄部隊,先後空戰84次擊落擊傷敵機67架,被時任中朝聯合軍空軍司令員聶鳳智(1955年授中將軍銜)授予"空中鐵拳部隊」的光榮稱號。
  • 米格29墜毀,王牌飛行員喪命,伊朗空軍為何對米格29興趣不大?
    伊朗官方媒體證實,當地時間25日,一架從大不裡士空軍基地起飛的米格-29UB教練機在該國西北部阿爾達比勒省的薩巴蘭山墜毀,王牌飛行員王牌飛行員拉哈瑪尼上校彈射失敗,另一名飛行員的情況還不清楚,伊朗方面正在相關地區進行緊急搜救,但因為薩巴蘭山地區地形條件複雜等緣故,目前尚沒有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