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違法限速訴訟案中,地方性法規適用要優先於法律和行政法規!

2021-01-08 騰訊網

在行政處罰中,關於法律適用問題,一般情況下常講的「上位法優於下位法、特別法優於一般法」,它指的是法律法規在效力上的等級先後順序,並不僅是適用上的先後順序。如果下位法、地方法規和規章與上位法、行政法規等相牴觸時,必須適用該效力等級規定。當下位的地方法規、規章與上位的法律、行政法規不相牴觸時,往往是位階越低的越優先適用,與行政執法機關和性質在形式層級方面越接近的越先適用。

如,楊某訴西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某大隊行政處罰案[陝西省西安市雁塔區人民法院(2013)雁行初字第00078號行政判決書]中,法院認為:

2005年陝西省人大常委會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結合本省實際,制定了《陝西省實施辦法》(以下簡稱為《辦法》)。該《辦法》第72條規定,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通行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100元罰款:……(8)超速行駛未超過規定時速50%的。

本院認為,《陝西省實施辦法》系法律授權由省人大常委會制定的實施性地方法規,其在與上位法不牴觸的情況下應優先適用。本案中,被告提供的監控記錄照片上顯示原告超速比例為12%,屬於《陝西省實施辦法》第72條第(8)項規定的處罰100元的情形。

故被告對原告超過規定時速50%以下的違法行為,應優先適用《陝西省實施辦法》第72條的規定予以處罰,其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0條給予原告200元罰款違反法律優先適用原則,屬於法律適用錯誤。

該案在法律適用方面,在當下,仍有指導意義,只是,在界定機動車超速違法行為並予以行政處罰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2013年11月29日陝西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已經對《陝西省實施辦法》進行了修訂,新辦法的實施日期為2014年5月1日。

二是,2005年《陝西省實施辦法》第72條的內容已經被修改,現為第94條,但對於超速20%以下的,仍規定處罰100元。

第九十四條:駕駛機動車超過規定時速的,按下列規定處理:

(一)超過規定時速不足百分之二十的,處一百元罰款;

(二)超過規定時速百分之二十以上不足百分之五十的,處二百元罰款;

(三)超過規定時速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處一千元罰款,可以並處吊銷機動車駕駛證。

三是,最高人民法院《全國經濟審判工作座談會》明確:行政法規為了貫徹執行法律,地方性法規為了貫徹執行法律、行政法規,就同一問題作出更具體、更詳細規定的,應當優先適用。

四是,國家交通運輸部2020年6月發布的《公路限速標誌設計規範》,將於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在提高調整公路的相關限速標準的同時,將2013年12月25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發布的《關於規範查處機動車違反限速規定交通違法行為的指導意見》(公交管[2013]455號)中的有關內容納入了標準。

駕駛機動車違反限速規定,屬於以下情形之一,未造成後果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予以警告:

(一)在限速低於60公裡/小時的公路上超過規定車速50%以下的;

(二)駕駛中型以上客貨車、校車、危化品運輸車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超過規定車速10%以下的;

(三)駕駛中型以上客貨車、校車、危化品運輸車以外的機動車超過規定車速10%以下的;

(四)駕駛機動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低於規定時速20%以下的。

五是,關於超速問題,對於校車和專業類客運車輛,因為《刑法修正案(九)》對危險駕駛罪作出了補充規定,公安部於2015年發布了《嚴重超員、嚴重超速危險駕駛刑事案件立案標準(試行)》中另有規定,在現實中需要特別注意。

如,該標準第二條規定: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從事校車業務或者公路客運、旅遊客運、包車客運,有下列嚴重超過規定時速情形之一的,可以立案偵查:

(一)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行駛,超過規定時速50%以上,且行駛時速達到90公裡以上;

(二)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駛,超過規定時速100%以上,且行駛時速達到60公裡以上的;

(三)通過鐵路道口、急彎路、窄路、窄橋或者在冰雪、泥濘的道路上行駛,或者掉頭、轉彎、下陡坡,以及遇霧、雨、雪、沙塵、冰雹等低能見度氣象條件時,超過規定時速50%以上,且行駛時速達到30公裡以上的;

(四)通過傍山險路、連續下坡、連續急彎等事故易發路段,超過規定時速50%以上,且行駛時速達到30公裡以上的。

六是,《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三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為依據。地方性法規適用於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行政案件。

人民法院審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並以該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為依據。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參照規章。

七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的解釋》(法釋[2018]1號)第一百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適用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的,應當在裁判文書中援引。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可以在裁判文書中引用合法有效的規章及其他規範性文件。

八是,關於機動車的超速處罰問題,《關於規範查處機動車違反限速規定交通違法行為的指導意見》(公交管[2013]455號)與《嚴重超員、嚴重超速危險駕駛刑事案件立案標準(試行)》,在從事校車業務或者公路客運、旅遊客運、包車客運的機動車的超速規定上有衝突,需要提前予以考慮解決,即首先要考慮是否涉嫌刑事犯罪排,其次考慮的是高速公路還是其他道路,第三才是一般規則的適用。

相關焦點

  • 行政審判中法律適用問題的探討
    本文闡述行政訴訟案件審判中的法律適用的基本原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條例、民族單行條例與規章之間的關係,對規章參照適用的原因;在行政審判中應適當參照其它規範性文件的必要性、合法性及其意義,對行政規範性文件進行審查的問題;如何正確處理法律、法規、規章中的規定之間的相互衝突。
  • (對違章建築嚴格依照國家法律、法規所規定的程序,認真進行了勘驗和調查,程序合法)交通運輸行政執法典型案例94
    因此,無論是按照上位法優先及從舊兼從輕的法律適用原則,還是因原告違法行為持續存在而適用現行法律法規,本案均應適用《公路法》和《公路安全保護條例》,雖然被告漏引了《公路安全保護條例》,但整體上對案件並無影響,故被告在法律適用上是正確的。
  • 省與設區的市地方性法規之間規定不一致的選擇適用思路(案例+解析)
    【關注焦點】本案主要涉及省與設區的市地方性法規對同一行政管理事務規定不一致時如何進行選擇適用的問題。在立法不明確的情況下,首先應確定二者是否存在效力級別上的優先次序,進而選擇適當的法律衝突適用規則。在運用法律衝突適用規則時,還應兼顧立法目的與社會效果。
  • 省與設區的市地方性法規之間規定不一致的選擇適用思路,案例+解析
    【關注焦點】本案主要涉及省與設區的市地方性法規對同一行政管理事務規定不一致時如何進行選擇適用的問題。在立法不明確的情況下,首先應確定二者是否存在效力級別上的優先次序,進而選擇適當的法律衝突適用規則。在運用法律衝突適用規則時,還應兼顧立法目的與社會效果。
  • 關於審理行政案件適用法律規範有關問題
    ,依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參照規章。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地方性法規修改後,其實施性規定未被明文廢止的,人民法院在適用時應當區分下列情形:實施性規定與修改後的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地方性法規相牴觸的,不予適用;因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地方性法規的修改,相應的實施性規定喪失依據而不能單獨施行的,不予適用;實施性規定與修改後的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地方性法規不相牴觸的,可以適用。
  • 河南種子案 ----規範地方法規和國家法規衝突「第一案」
    判決書就法律適用問題寫道:「《種子法》實施後,玉米種子的價格已由市場調節,《河南省農作物種子管理條例》作為法律位階較低的地方性法規,其與《種子法》相牴觸的條(款)自然無效。」這一判詞應該說是對《立法法》第64條第2款之「在國家制定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生效後,地方性法規同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相牴觸的規定無效」的複述。但這個案件隨後發生了戲劇性變化。
  • 寧夏清理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和行政規範性文件
    新華社銀川12月3日電(記者楊穩璽)記者近日從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了解到,寧夏將集中對全區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和行政規範性文件開展一次全面清理。據介紹,本次清理範圍包括現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和行政規範性文件中與法律、行政法規特別是民法典規定不一致的;與黨中央、國務院文件規定不一致的。清理工作按照「誰制定誰清理、誰執行誰配合、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進行,分工負責,各司其職。
  • 《民法典》及市本級地方性法規知識競賽試題
    >  4、《錦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立法條例》規定,制定地方性法規應當遵循憲法和立法法規定的基本原則,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不得與下列哪一選項相牴觸?  A、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市政府規章  B、憲法、法律、行政法規、本省的地方性法規、市政府規章  C、憲法、法律、行政法規、本省的地方性法規、省政府規章、市政府規章  D、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的地方性法規  5、按照我市立法條例規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地方性法規案,應當在常務委員會會議後將法規草案及其起草、修改的說明等向社會公布。
  • 《海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地方性法規起草和行政規章制定程序的規定...
    「本規定所稱法規包括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和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授權制定的海南經濟特區法規。」三、刪除第二條、第三條。四、增加一條作為第二條:「地方性法規起草和省政府規章制定要體現地方特色,具備可操作性,不得與法律、行政法規相牴觸。」「法律、行政法規已經明確規定的內容,法規草案和省政府規章原則上不作重複規定。」
  • 最高法院案例 :限制供電屬行政強制措施,須由法律、行政法規設定
    尚未制定法律,且屬於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事項的,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四)項和應當由法律規定的行政強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強制措施。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且屬於地方性事務的,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本法第九條第(二)項、第(三)項的行政強制措施。法律、法規以外的其他規範性文件不得設定行政強制措施。
  • 產品質量違法行為下的法律競合適用
    具體到行政處罰,為解決行政違法行為的法律競合下的法律適用,根據《立法法》的規定,又派生出兩大原則,即對於包含關係的適用特別法優於一般法或者稱特別規定優於一般規定,交叉關係的後法優於前法。   法律的前後,是指不同法律之間生效時間的前後,在具體適用中極易把握。
  • ...司法局關於公開徵求《雲浮市人民政府擬定地方性法規草案和制定...
    第三十一條 審查法規草案和規章草案送審稿,應當重點審查下列內容:(一)立法的合法性:是否符合立法權限,是否與上位法相衝突,有無違法設定行政處罰、行政許可、行政強制等措施,有無違法限制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或者違法增設其義務,是否與有關法規和規章協調、銜接;(二)立法的合理性:是否體現行政機關的職權與責任相統一原則
  • 發生「法律衝突」時如何適用法律?
    根據立法法第87—89條規定,我國的法律位階結構是:憲法處於最高法律位階,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牴觸;法律處於其次的位階,其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行政法規處於再其次的位階,其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省、自治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設區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
  • 必考題目|我國的法規備案審查與合憲性審查制度
    依據上述法律文件的規定:⑴全國人大常委會對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州和自治縣人大制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司法解釋進行備案審查;⑵國務院對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政府規章進行備案審查;⑶地方人大常委會對地方政府規章以及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和地方人民政府的決定、命令進行備案審查。
  • 法律、法規、規章都是什麼東東?
    狹義的法律就是名稱中叫做某某法的規範性文件,比如刑法、民法、商法等,從內容上分為實體法和程序法,訴訟法屬於程序法,其他法律一般屬於實體法。從制定機關看,法律是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法規的效力低於法律,包括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國務院名義制定出臺規範性文件屬於行政法規,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出臺的屬於地方性法規。
  • 二級建造師法律法規複習必看重點(上)
    >新法優先於舊法特別法優先於一般法不溯及既往原則(溯:回溯、追溯,逆的意思)3、法的制定① 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與憲法相牴觸。② 法律的效力低於憲法,但高於其他的法。③ 行政法規的效力低於憲法和法律。④ 地方性法規具有地方性,只在本轄區內有效,有效力低於法律和行政法規。
  • 《廣東省食品安全條例》等十項地方性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加強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  新聞媒體應當加強對食品安全法律、法規以及食品安全標準和知識的公益宣傳,對食品安全進行輿論監督。
  • 究竟如何適用法律?當法律之間發生衝突時,應記住這些原則!
    根據《立法法》第87-89條規定,我國的法律位階結構是:憲法處於最高法律位階,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牴觸;法律處於其次的位階,其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行政法規處於再其次的位階,其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省、自治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設區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
  • 衡陽市一地方性法規報省人大常委會審查
    衡陽日報12月30日訊(記者唐海強)12月29日上午,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在對《衡陽市違法建設防控和查處條例(草案三次審議稿)》(簡稱《條例(草案)》)進行審議後,常委會組成人員表決通過了該《條例》。
  • 校規屬于格式合同,行政法規,還是法律?
    校規不是法律。我國法律必須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審核制定。校規也不是行政法規。行政法規一般由國務院制定。​校規也不是地方性法規。地方性法規由地方人大會議制定通過。校規是不是行政規章?行政規章,由地方人民政府制定,似乎也不是行政規章。那麼,校規究竟屬於什麼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