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視無睹」這個成語很能說明問題。人們往往會對身邊的、眼前的東西,因為太過熟悉,習以為常因此視而不見。
就像我們久居故鄉,身邊的景與物,很難引發我們的興趣,而到了異國他鄉,卻覺這也稀奇那也有趣!
陌生感對於攝影作品來說,非常重要。要知道,每天都有數以億計的照片生成,而能夠引發我們注意的,能吸引你的眼球的,願意多停留幾秒去品味的,自然是它的非同尋常,也就是攝影作品所表現出來的陌生感。
所謂的陌生化就是要把平淡無奇的事物,變得不尋常,從而增加新鮮感。亞里斯多德說過:給平常的事物賦予一種不平常的氣氛,這是很好的!
風光攝影師也許一生都在尋找人所罕至的地點,來為大家呈現前所未見的勝景,但對於普通人來說,並非都有條件週遊世界,其實,你只要改變一下思路,就可以!
既然陌生感對於攝影很重要,那麼有哪些方法可以為攝影作品營造陌生感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話題,野馬哥結合自己的經驗,提出9個方面的技巧來營造照片的陌生感,以供大家借鑑!
一、在非同尋常的時間,拍攝非同尋常的作品
攝影過程就像是一個時間的壓縮,由於攝影記錄的是一個非常短暫的時間(對於大多數情況來說),它往往只有幾秒甚至於幾十分之一秒,幾千分之一秒,因此,選擇時間點,對於攝影作品來說,很關鍵。
不同的季節,一天中的不同時間,會有不同的光線,景物也會有不同的呈現,更不要說一些人為因素的變化了。
對於正常人來說,白天工作,晚上休息,是正常的作息。已故籃球巨星科比有一句話很打動人:「我知道每一天凌晨四點洛杉磯的樣子」!顯然,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那個樣子是陌生的。
對於一天的變化也是如此,我們常常早上7點後醒來,那麼日出時候的場景,我們是不常見到的。而如果有拍過日出的朋友會知道,在日出前後的光線變化,非常複雜,也非常迷人,角度變化、強弱變化和色彩變化,足以讓你的作品多姿多彩。
而這些畫面,對於普通人來說,是看的比較少的。所以為什麼日出和日落的時分的照片能夠打動人,陌生感是其中的一大因素!
要點:選擇與大多數人生活習慣相反的時間點拍攝。比如日出和日落前後幾十分鐘內的時間,是一天中光線變化最為豐富的時間,在這個時間段內拍攝獲得好照片的機率要大得多!
二、人所未至的地點,拍出人所未見的作品
我記得攝影名字麥可·弗裡曼說過好照片的標準之一是:攝影師是否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得拍攝主體或是視角。
也就是說,當你經過艱難跋涉,到達了人所未至的地點,你就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美景,所謂無限風光在險峰也是這個道理。
當然,我們拍照並非非要以身犯險,只不過,在那種極端的情況下,我們能夠有常人所看不到的視角。
另外,爬樓黨也最有感慨,想要拍出有「高度」的照片,一定得爬,而且是起早貪黑!
要點:攝影就是要不走尋常路,在平凡中發現不平凡,在別人不曾關注的位置找到新的視角。
三、要像鷹一般敏銳,要有獵人一樣的耐心
對於熱愛足球的人來說,最激動人心的就是破門的一刻;對於長跑運動員來說,最讓他們興奮的,是撞線的那一秒;通過高速相機拍下子彈擊碎氣球的一剎那,讓人難忘;日全食食甚的時間不長,卻讓人終生難忘;守株待兔看起來很傻,但就是千年等一回!
把握時機,是攝影師的必備要素。所謂攝影師與攝影愛好者的最大不同,即是能夠穩定獲得高質量的照片,也就是說,把握拍攝時機的能力是非常之高的。
要點:攝影家講究的是決定性的瞬間,這個瞬間,一定是非同尋常,這需要耐心、也需要大量的練習之後,成為下意識的按動快門。
四、非肉眼所能見的事物也必是非凡之事物
有人說,眼睛是最好的相機,但眼睛也有缺點,比如,我們對於太細微的東西分辨不出來,我們也無法看到太遠的東西。所以,我們常常會覺得微距攝影和遠攝攝影是很有意思的。
微距是一種通過特殊鏡頭,讓相機更靠近被攝物體,從而獲得更大放大倍數,獲得人眼所不能見的細節的方法。
微觀下的世界,你會發現自然的奇妙之處,會讓你感覺到造物主的偉大,也會讓人感慨細節之美。所謂拍得不夠好是因為靠得不夠近,也許是對微距最好的詮釋!
生態攝影也是如此,很多人酷愛打鳥,在普通人的眼裡,那一個個色彩斑斕、生龍活虎的生靈,原來是大自然給我們的最好禮物。
雖然很多退休的老人喜歡背著很大的鏡頭很重的相機到處跑,但他們自得其樂,因為這些作品是他們花費了心力去獲得的,而非只是在家門口所能把握。
要點:攝影不能過分依賴於器材,但有部分攝影題材的成功,是離不開器材的,比如微距和生態,而器材帶給我們的是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五、改變慣用的視角
攝影的角度很重要,因為,攝影是一種空間壓縮的結果,在那個時間,那個角度,我們將四維時空進行壓縮成二維平面。而如果動一動相機的拍攝視角,得到的結果會完全不同。
人總是有慣性的,比如我們看物體,總是習慣於平視,所以很多人的拍攝習慣,也是平視的視角,而如果改變為俯拍,或仰拍,或許得到的結果會完全不同,所謂的螞蟻視角,所謂的吊燈視角,你試過就知道,你會發現一個全新的世界。
而另一個極端的例子就是無人機攝影。無人機以上帝的視角觀察整個世界,這是我們在之前很少見的,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體驗過在飛機或熱氣球上俯瞰地面的場景。如此多的熱衷於無人機攝影,而影賽上這麼多無人機攝影作品得獎,也就不奇怪了。
要點:嘗試改變拍照時相機的位置,獲得不一樣的視角,以全新的角度審視這個世界,其實不難,改變自己的習慣就可以!
六、利用攝影的特點壓縮時間與改變空間
相機的一些功能,可以讓我們獲得更多的創意空間,比如說長曝光,就是讓一段時間的影像保存在一張照片上,從而獲得我們正常人所難以觀察到的效果。
另外,通過拍攝一組視角或焦點不同一系列照片,導入PS進行合成,可以得到更大視角的全景照片,或者是景深更大的照片。
而這些照片,其實是人眼正常的觀感所不可能獲得的。
要點:攝影的技法我們無需全部學會,但要瞭然於胸,利用一些手法來表達更炫酷的效果,你不得不承認,一個三腳架,能夠給你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七、通過後期
加減法
最簡單的一種後期就是將彩色世界變成黑白的觀感,另外通過色彩的減少,能夠為照片突出想突出的部分,賦予更多的情感。
我們還可以為照片疊加元素,例如超現實主義的攝影作品,更是把日常現實中不可能出現的景物通過後期方式組合融入一個畫面。
色調與明暗的改變
改變色調,可以給照片完全不同的感覺。明暗變化也是一樣,可以突出或削弱某些元素,從而突出重點,降低噪聲。
要點:攝影已經全面進入數碼時代,在Photoshop等軟體提供的數字暗房中,你擁有了二次創作的能力,無後期,不攝影!
八、選擇非常規的焦段
拍風景時,我們通常會想到用廣角或超廣角,但其實用長焦拍風景也可以獲得不錯的效果,長焦鏡頭可以壓縮空間,放大細節,這也是一種非同尋常的視角。
另外,利用超廣角甚至是魚眼鏡頭的畸變,獲得誇張的效果,也是攝影者應該善用的方法。
要點:非卡片式相機比起手機最大的優點不僅在底大,更在於可更換鏡頭,利用不同的鏡頭來獲得不同的效果,是攝影基本功。
九、重構場景
利用水面、利用鏡子、利用窗戶,進行場景的重構,也是製造陌生感的一種好辦法。
比如,我們常見的對稱式構圖,就是利用水面,或者是刻意製造出來的反射效果,達到更誇張的對稱效果。
另外,利用鏡子的反射,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意境,更容易引發多個空間的聯繫與聯想。而通過前景的限制或疊加,也能對場景進行再創造!
要點:攝影並非記錄,而是一種創造,攝影的魅力也就在於它是一種主觀的記錄客觀世界的創作方法。善於思考,善於創造,才是攝影作品的價值。
總結
野馬哥很喜歡佛教裡的三種境界的說法:
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境界,看山還是山,看水不是水。
所以,所謂的攝影中的陌生感,不就是第二重境界裡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嗎?顯然它不是攝影的終極奧義,但它是必然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