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工人在德國被嘲諷,回國間接讓德國損失10億,名字聽著很熟

2020-12-17 騰訊網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出自《己亥雜詩·其二百二十》,作者是清朝詩人龔自珍,意思是只有依靠風雷激蕩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國大地煥發勃勃生機,然而社會政局毫無生氣終究是一種悲哀,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擔憂,以及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在這個時代中,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激起社會動蕩的最強大的力量,如今國民生活能夠如此便利,也是多虧了科技的進步,這其中有數不盡辛酸淚,以及幾代科研人的心血。

多年前,中國的一位女工人前往德國學習技術,卻遭到了德國工作人員的瘋狂諷刺,回國後她勵精圖治完成了研究,讓德國經濟損失10個億,這又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一、落後百年的科技局面

在上個世紀的90年代,中國的許多日常用品都要從國外進口而來,雖然米飯麵粉的一些食物能夠做到自給自足,但是在工業製造業等方面都非常落後。

無論是衣服肥皂,甚至是點蠟燭,雨傘,這些在國外非常普通的物品,但是在國內卻非常的少見,因此在當時有很多日常用品都會加上一個「洋」字,這都是因為我國當時生產力非常貧瘠,科技非常落後導致的。

當時我國已經落後外國的科技數十年年的距離,發展科技已經是迫在眉睫,但是這條道路無比的崎嶇難走,一方面是國內幾乎是從一窮二白開始的,多年的抗戰讓許多資源毀於一旦;另一方面是國外的資本主義採取了技術的壟斷,封鎖了技術的。

這種種的困難讓這條發展變得舉步維艱,但是為了不永遠處於落後,即便再苦再難也要衝破這層障礙。

如果將目光望向國外,能看到兩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德國,雖然在戰敗之後受到了很多約束,但是憑藉著多年的積累,她們的科技依然處於世界前列,曾經在我國還處於閉關鎖國的時候,德國人就率先發明了汽車和飛機,而且德國的科技工匠非常的純粹,在世界上一直廣受讚譽。

因此常年銷往世界各地,要論工業大機器生產,只有瑞士與日本能與之相提並論,例如起重機這一工業利器,德國製造的起重機就一直遙遙領先於世界。

面對與世界如此巨大的差距,我國迎難而上,於是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的科技已經取得了高速的發展,即便還沒有做到滲透到各個小城市中,而且基礎也並不紮實,但這些已經是許多科研人員日以繼夜得來的巨大成就。

但在這個時候,我國也面臨著一個難題,工業建造業都需要起重機維持,但在當時我國還無法自主生產一臺兼顧質量而且承重能力達到世界水平的大型起重機,此前一直都是用。高昂的價格,從英國購買二手起重機,但是這裡花銷已經越來越大,製造出中國人自主研發的大型起重機已經迫在眉睫。

就在這個時候,一位國內的女工程師主動請纓前往德國學習技術,希望讓中國人的第1臺起重機早一天到來,她在中國人民的期待之下前往德國工廠。

二、女工程師赴德學習,卻遭嘲諷

這位女工程師她叫孫麗,與一位著名的演員孫儷同音,但不同的是孫麗一直從事於國內的重工業製造行業,多年來已經取得了很多自己的成就,但是對於起重機卻一直是等待她前面的一個難題。

無論是在碼頭工廠或是建築工地,起重機都是不可替代的角色,搬運和起吊更是工業裡最基礎的物料轉移,卻在我國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困擾著工人以及工程師們。

事實上,我國從買來的二手起重機上,也不是沒有過研究和創造,但是由於買來的,畢竟是淘汰了的二手起重機,所以無論怎麼改進以及研究,始終能以跟世界先進的技術相提並論。因此派出國家級別的技術精英,前往全球重工業最為發達的德國學習,無疑才是最為省時而又高效的方法。

孫麗就是此次前往德國的其中一名精英,在這一次出國學習途中,她省吃儉用,為的是能夠落在這裡,學習一些德國的先進技術,在參觀過程中,她更是非常仔細而認真,無法記住這些難得一見的場景。為了能夠更好的

吸收以及記住起重機的核心技術,順利還帶了一臺攝影機,希望能夠在德國工作人員的同意下拍取幾張重要的部分。

誠然,我國當時是以學習的態度前往德國,但是我國在國際上一直都是以獨立自主的面貌佇立於世界的東方,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德國人持才傲物,對於前往學習的中國科研人員發出嘲諷的話語。

當時順利向德國工作人員提出了拍照的請求,這一平常的舉動卻遭到了在場所有德國工作人員的訕笑,她們的臉上帶著不屑與蔑視,甚至有一位德國人。

狂傲的對著在場所有的中國科研人員諷刺道:「別說是拍照了,就算是你們把這整個過程錄像回去,以你們如此貧瘠的大腦,也無法懂得這些技術的高明。」「就算把其核心設計圖紙擺在你們面前,你們也建不出來這樣的高科技。」

面對如此犀利的言語,在場的中國科研學者當然怒不可遏,但依然維持著大國平靜而又禮貌的形象,但在心裡卻暗暗的下定決心,一定要早日改變這種落後的局面,讓這些德國人好好看看中國人的本事,而孫麗更是將這一切深深地記在了心底。

德國人的嘲諷沒有打擊到科研團隊的信心,她們廢寢忘食,日以繼夜積極的鑽研著先進的起重機技術,當時孫麗的女兒剛剛出生五個月,非常需要母親的陪伴,但是在如此緊要的關頭,孫麗毅然決然的堅守在崗位,畢竟作為研發團隊的負責人,她必須表現出責任與擔當,更何況她的內心一直在期待著中國第1臺起重機的誕生,只能希望工作早日結束,回到女兒身邊。

三、打破壟斷!德國人腸子都悔青了

不久之後,科研隊開始展現出結果,從德國歸來後,專家團隊,零隻出第1臺起重機,雖然只能承重800噸,也就是德國最先進起重機的十六分之一,但是所有專家團隊的熱血已經被點燃,她們馬不停蹄的在圖紙上描繪,檢查,儘管差距仍然非常巨大,但是她們已經找到了方向。

孫麗在離開了女兒之後,全心全意的投入到了起重機的研製過程中,收集數據,設計圖紙已經成了每天不斷重複的任務,而在她感到疲憊,睏倦時,只要一想到德國人那嘲諷的嘴臉,惡毒的話語,她便感到力量充滿了全身。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漫長的努力孫麗與她的團隊甚至是再一次,偶然之中看到了創新突破的曙光,德國人當時的科技已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全世界根本沒有人膽敢說跑在德國前頭,這是他們傲慢的底氣,他們也已經在幾年裡停滯不前,無法突破。

此後,孫麗與團隊試劑的起重機QUY150誕生,雖然在一開始表現不佳,但這臺詮釋著團隊研髮結晶的機器,所有科研人員都滿懷期待,隨著科研團隊的一次次攻克與改良,1000噸乃至2000噸的重物下,最終都成功的完成了起吊。

並且在2013年已經成功的研製出承重高達4000噸的起重機,而當時德國最先進的起重機承重為3000噸。

4000噸起重機的出現在全世界都是質的突破,並且我國的起重機技術的各方面都已經非常成熟,早已經告別了花重金從國外購買的痛點,而我國甚至可以用領先於世界的科技出口於世界,而對此損失最為慘重的當屬德國。

據保守統計,在我國起重機研發完成之後,德國每年將會損失十億利潤的客戶,他們已經失去了在起重機研發的領先地位,這一切都多虧了他們曾經的看輕,或許就是德國人的羞辱才給了孫麗以及她的科研團隊,如此的堅定的決心,創造了一個巨大的奇蹟,在起重機的製造領域裡一舉踏入了世界領先的行列。

結語

在如今的社會,科學技術依然是第一生產力,在先後三次的工業革命中,所產生的生產力給予了人類生活極為強烈的影響,當然,這並不是一個簡單就能撬動的大門,就像我國,每一次縮短與世界的差距,都是無數科研人員自強不息的,刻苦鑽研學習換回來的,到如今,近百年的落後也已經難以看出,雖然處仍處於發展中國家的行列,但是無可質疑的是,中國已經踏入了世界大國的前列,不僅在全世界都有著積極的影響,在各種事宜之中都擁有極高的話語權。

孫麗或許只是在這百年許許多前僕後繼的科研人員中的其中之一,從她身上我們所看到的心血與堅持,讓每個中國人都肅然起敬,我們作為這個時代的乘樹人,更應該向她們表示最真誠的謝意!

參考資料:《己亥雜詩·其二百二十》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中國諾貝爾獎發明,卻被德國搶註專利,每年痛失19億
    有人說站著的霍金20歲的屠呦呦,以及沒長高的姚明,這些都是朋友圈最珍貴的照片,在這三個名字中屠呦呦可能較為陌生一些,今年已經88歲的屠呦呦,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從1971年屠呦呦發現抗瘧劑神藥青蒿素開始,青蒿素就成為屠呦呦的代名詞,每年大約有100多萬人因感染瘧疾死亡
  • 替換華為將損失238億!德國再次重申:不會禁止華為
    報導指出,德國電信及沃達豐正在建設的5G網絡將惠及約4000萬德國人,若此時德國出臺嚴格的安全規定,要求替換所有的華為設備,電信運營商的損失將達到3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38億元),5G建設方面也需多走「彎路」,最後或致使德國5G落後於其他國家。
  • 德國伊福研究所:封鎖造成至高150億歐元經濟損失
    原標題:德國伊福研究所:封鎖造成至高150億歐元經濟損失 來源:駐慕尼黑總領事館經濟商務處巴伐利亞廣播電臺11月7日報導。德國伊福經濟研究所所長福斯特表示,目前形勢嚴峻,11月「封城」將中斷德國經濟復甦,預計經濟損失達到100億至150億歐元。是否引發大規模破產潮尚不明朗。福斯特稱,受影響的行業佔德國總增加值的6%至7%。二次封鎖對於受影響的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場悲劇。但從宏觀經濟角度來看,4周時間仍處於可控制範圍內。
  • 中國駐德國大使就留學生回國等多個問題給出建議
    中國駐德國大使就留學生回國等多個問題給出建議 2020年03月23日 20:53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微信公眾號   德國留學生是回國還是繼續留守?
  • 德國姑娘在中國留學1年,回國後瘋狂吐槽:再也不想去中國了
    文/行走天涯 德國姑娘在中國留學1年,回國後瘋狂吐槽:再也不想去中國了 隨著我國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了之後,不能發現有很多外國遊客都很熱衷於來到我國旅遊,尤其是一些西方的發達國家的遊客,比如美國遊客,法國遊客,德國遊客等等,
  • 德國留學 | 德國留學後都搶著回國,留學歸國到底有多大的福利?
    昨天和學生聊到畢業之後的打算,我驚訝的發現,還在國內和已經在德國留學的同學選擇有很大的差異。在國內的同學更多的會想留在德國工作一陣子,而已經在德國的同學卻很多想要畢業後直接回國。那麼產生差異的原因是什麼呢?我根據和大家聊天的內容初步分析了一下,個人覺得主要是以下幾種原因。
  • 中國駐德國大使:留學生回國與否,需權衡這兩個因素
    北京時間4月2日,中新網、中國僑網邀請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以及僑界代表,介紹中德共同應對疫情的舉措及當地華僑華人的貢獻。僑胞和留學生是否回國需權衡兩方面因素在被問及僑胞和留學生是否需要回國時,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表示需權衡兩方面因素。
  • 德國留學 | 德國全面收緊疫情政策!留學相關新規總結
    8月27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及各聯邦州主要負責人就疫情情況和政策進行視頻會議。根據德國各大媒體的官方報導,目前會議的討論結果將對全德國的防疫政策進行收緊,特別是關於戴口罩的規定以及相關的處罰條例。具體小編為大家總結一下和我們相關的政策。
  • 從德國騎到中國!南京姑娘攜德國老公「回娘家」
    原標題:從德國「瘋狂」騎到中國!南京姑娘攜德國老公「回娘家」  10月12日,網名勇敢無敵biketoasia@揚子晚報官方微博,說自己是個從小閱讀揚子晚報長大的南京人,2015年與德國老公耗時10個月從德國騎自行車回到中國。紫牛新聞記者近日採訪了騎行的主人公錢敏馨和她的德國丈夫Florian Welzel。這對異國戀夫婦共同回憶了那段艱辛而美好的旅程。
  • 中國留學生畢業為何大多離開德國?德媒:中國就業不比德國差
    參考消息網9月9日報導德媒稱,大多數留學生在畢業後會離開德國。56%的外國留學生畢業後離開德國。德國墨卡託中國研究中心估計,在中國留學生中這一比例高達80%左右。而德國給他們提供的居留條件很優惠:畢業後在18個月內找到工作的人就會獲得居留許可。
  • 從德國帶什麼禮品回國好?
    想必有不少朋友因為學習、工作、度假等原因去到德國。而當回國的時候,我們也會想著給親朋好友帶一些禮物回來。但是,從德國帶什麼禮品回國好呢?而跟對方的親疏遠近往往能決定我們在挑選禮物時的認真程度。根據不同的人群我們就有不同的禮物可供選擇!
  • 德國美女在中國學做菜,回國後父母懵了:女兒怎麼變成這樣?
    而這些外國留學生在中國待了幾年後,在生活習慣上,或多或少都會被我們中國的學生而影響,變得開始像中國人。這不,前不久就有位德國美女在中國留學了四年,現在畢業了,就準備回國。但在她回國的前期,怕到了德國後在也享受不到中國美食,於是便向她的中國室友學習烹飪中國菜。在這位德國美女覺得學的差不多了之後,她才踏上回國的旅程。德國美女在中國學做菜,回國後父母懵了:女兒怎麼變成這樣?
  • 德國新聞| 德國2019最熱門新生兒名字榜單出爐,柏林叫穆罕默德的男孩最多
    各種「zi xuan」泛濫,是中國10後小朋友和父母們的經典糟心時刻。那麼在德國,父母們又最愛給新生寶貝取哪些名字?德國語言學會(GfdS)每年都會統計新生兒的命名情況,本周一(11日),該學會公布了2019年最受德國父母歡迎的20個名字。其中Hanna和Noah脫穎而出,為自家女/男寶貝選擇這兩個名字的父母最多!
  • 中國女科學家放棄德國大獎,毅然回國!
    然而,很多人卻鮮少關注那些科研界冉冉升起的新星,他們在各研究領域做出的貢獻,足以推動一國之進步,但許多民眾卻甚至連他們的名字都不甚知曉。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年輕而令人敬佩的中國女科學家,就是莊曉瑩,年紀輕輕已是我國同濟大學副教授和碩士導師,人稱「土木工程界的美女科學家」。
  • 德國美女來中國留學,回國竟嫌棄太落後,父親瞬間氣笑了
    我們知道一個人在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一般都很不適應,比如最基本的很多人都會認床,去到其他地方的時候都會睡不著。不過這些還好,一些去到異國他鄉留學或者工作的人,面臨的更是生活上方方面面的差別,想要適應這些差別更是十分困難。
  • 德國把美國出口擠出市場後,德國或正在快速積累人民幣
    雖然,德國統計局在今天公布的數據中稱,因受進出口疲軟拖累,德國一季度貿易額增長失去動能,但其2017年經常帳盈餘仍為全球最高(2870億美元),並連續第二年創全球各國最高,對此,路透社日前稱,德國作為歐洲最大的對美國出口國,有超過100萬個工作機會與此相關,因此德國極力想避免歐盟與美國發生貿易糾紛
  • 40年甚至41年德國還在支援中國軍火?德國助中國實現抗日最低標準
    首先要說的是,德國顧問們花了10年時間試圖幫助中國建立一支德國式、亞洲版的軍隊。這支堪稱中國近現代史上最現代化的陸軍,加上於中國長江流域初步整建起的國防工業,使中國達成了抵抗日本侵略的「最低標準」。正是有中德蜜月期,在抗日戰爭初期,中國才寄希望於德國的從中調停,但是,德國調停中日戰爭的前提是中國承認日本在華的即成事實,這跟讓我們投降有區別嗎?
  • 文科生德國留學回國如何發展?
    德國主要是以科學技術和工程類專業聞名於世,所以相對於理工科的學生而言,文科專業的學生每年選擇去德國留學的都要稍低一些,但是每一年的話還是有很多選擇去德國留學的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大量本土企業成長壯大,中國經濟發展需要大量的具有專業素養和國際視野的管理類人才。因而,無論是從就業率還是從薪酬來說,管理學類專業海歸的前途是有保證的。德國熱門企業經濟管理學(bwl),國民經濟學(vwl)每年都吸引著許多海外學子。
  • 德國法蘭克福機場推出「中文導購員」服務
    為了滿足需求強勁的中國遊客,德國法蘭克福機場最近推出「中文導購員」的貼身服務。今年43歲、會四種語言並在中國生活過的海珊擠掉成百上千學漢學的德國人以及在德國的中國人,脫穎而出,成功做了名導購員!雖說不為五鬥米折腰,但中國遊客有五百鬥米呢。
  • 聽德國人聊讀書
    原標題:聽德國人聊讀書  新華網德國法蘭克福10月12日電(記者郭洋)在德國,無論在公園草坪上,還是地鐵車廂內都能見到人們讀書的身影。過年過節時,書店的場面也甚為火爆。德國書業協會2014年發布的數據顯示,60%的受訪者表示,前12個月內購買過書籍,其中87%的人買書3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