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正逢穀雨,也是聯合國中文日。2010年,聯合國新聞部宣布啟動聯合國語文日,旨在慶賀多種語文的使用和文化多樣性,並促進六種官方正式語文在聯合國的平等使用。其中,中文日定在農曆二十四節氣之「穀雨」,以紀念「中華文字始祖」倉頡造字。
古有倉頡造字,文人墨客各書筆法,到了資訊時代,設計師是怎麼創造我們現在無時無刻都在使用的文字的呢?為此,3type(三言)團隊在今天特別策劃了一場直播,
今晚八點和大家分享幾位設計師的造字故事。*直播微信討論群請至文末掃描二維碼,或添加微信號 puduss 進群。
漢字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一種文字,中國曆朝歷代至今,都不斷地創造出新的漢字,或為舊有的漢字增添新意。如今有了造字軟體,讓每一個使用漢字的人,都具備了創造漢字的可能性。
厲致謙
3type 聯合創始人、The Type 撰稿人。作為「上海活字」綜合研究項目發起人,他採訪了近 40 位中國第一代字體設計、鑄字等相關人士;策劃並設計了「筆耕一生——徐學成字體設計回顧展」、「漢字發現」、「上海活字百年」等中文字體設計與文化主題的展覽。在上海衡山和集、澎湃、上海外灘美術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重慶新山書屋、廣州漢字二十四時等多地舉辦關於中文字體設計歷史與城市字體相關的講座。他的作品包括明朝雕版融合楷體風格的「光啟明朝體」、老一代字體設計師陳其瑞的復刻字體「鶴旋」、反筆畫粗細的美術風格字體「基本美術體」、傳統書法字體現代化與家族化嘗試的「行楷 Next」、「微符 Mono」漢字部分、「新友誼體」的漢字部分等等。在設計汲古書體、博州小楷、浙江民間書刻體時,參考傳統古籍字形,堅持古為今用的原則,在數字時代把刻本字轉化為依然具有時代精神的作品。從事平面設計工作 10 餘年,從 2007 開始逐步變成獨立字體設計工作者,目前創作的字體有「汲古書體」「浙江民間書刻體」「博州小楷」「浙風宋朝」等。與其說是字體設計師,應永會更是一名深度的字體愛好者與研究者。出於對字體的喜愛,自2005年起,他開始研究並自學字體設計。目前,他的主要工作和收入來源依然是平面設計,而他利用近乎所有業餘時間來進行字體研究和創作。在他的微博(@應永會eonway)及公眾號YINGSTAR 工作室中,應永會時常分享他的字體收藏及觀察思考。他的收藏遍及舊海報、包裝盒、發票、糧票、說明書等等,從過往的字體中梳理總結中文字體的結構與演變。
像素是構成電子屏幕的基本單元,也代表著一種復古的藝術風格。至於像素漢字,聽上去簡單,其中的道理卻是不小。我們來一起看看,8×8的像素網格中,能孕育出怎樣的洪荒宇宙。
劉育黎
3type 設計師、撰稿人、翻譯,同濟大學城鄉規劃專業畢業,媒體與傳達方向研究生在讀。任職於字體公司 3type(三言),長期關注字體和流行文化的結合點。動畫、遊戲和文鳥愛好者。對像素藝術情有獨鍾,設計有7×7像素漢字「丁卯點陣體」以及多文種字體「會戰宋/Sart Sans」等。微梨同時還是 Glyphs 中文本地化團隊成員,負責 Glyphs 軟體界面漢化以及官網教程翻譯,並多次擔任 TypeSchool 課程講師,具有豐富的軟體教學經驗。
隨著可變字體和動力學排版熱度興起,漢字的動態設計也有了更多可被探索的空間。字體設計和動態設計的思維方法結合起來能碰撞出很多有趣的創意,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些我在這方面的習作。 LxU 聯合創始人兼藝術總監。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廣告藝術設計系,廣播電視媒體策劃運營 MFA,2011 年聯合創立 LxU。是中國較早開始探索創作 Motion Graphic 的團隊之一,引領了國內動態信息可視化視頻的先河。作為「動態設計師」,注重設計表達的創意傳播性,擅長字體、平面、圖形動態設計的結合創意,主要負責 LxU 的設計、插畫、動態視覺的綜合指導和廣告導演工作。
↓ 請掃描二維碼,或添加微信號 puduss 進入直播微信討論群。
— 過往內容 —
他們如何創造字體
海報字體氣突蘇!
論文翻譯|歷史文檔字體的參數化復刻概念驗證
在遊戲裡使用綜藝體是否搞錯了什麼?
徵稿啟動|3typezine 一周年,邀你再續字體故事
TypeScrolls #01 漢字設計中的度量標準(一)
TypeScrolls #02 漢字設計中的度量標準(二)
TypeScrolls #03 漢字設計中的度量標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