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0年8月30日18時,中國裁判文書網文書總量突破1億份,訪問總量近480億次。法意科技很榮幸接受重任,承接中國裁判文書網的運營工作。值此裁判文書總量破億標誌性時刻,我們倍感歡欣,衷心祝願網站平臺持續發展壯大,進一步促進司法公開、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
2013年7月1日,中國裁判文書網正式開通。根據同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人民法院在網際網路公布裁判文書的規定》,2014年1月1日起,除四種特殊情形外,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裁判文書均應當在網際網路公布。2015年6月底起,全國三十一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三級法院已全部實現生效裁判文書上網公布,即案件類型全覆蓋、法院全覆蓋。
2015年12月15日,中國裁判文書網進行改版,內容進一步覆蓋到民族語言裁判文書,包括蒙古語、藏語、維吾爾語、朝鮮語和哈薩克語。2016年8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修訂後的《關於人民法院在網際網路公布裁判文書的規定》,該規定加大了裁判文書公開力度,圍繞如何減輕各級法院裁判文書公開工作量、降低上網裁判文書出錯風險、強化對此項工作的精細化管理等增設了一系列配套制度。
文書上網的目的是什麼?「我認為最重要的目的是規範司法行為,確保司法公正。」 吉林大學法學院教授錢大軍表示。
「司法公開在中國發展到現在,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審管辦主任李忠義說,「裁判文書公開的下一步發展,主要目的還是規範司法行為,提高文書質量,提升審判質效,促進司法公正,促進司法公信。」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助理教授劉莊認為,數據開放將會引入更多更好的研發和智力資源,促進國內整個產業和整個法律學術的發展。「學者可以更好地研究公共政策,為政府和法院獻計獻策。這非常有利於國家治理現代化目標的實現。」
目前,中國裁判文書網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裁判文書公開網站,世界各國都能通過中國裁判文書網及時了解中國司法狀況。
來源: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記者:姜佩杉丨製圖:呂韶文丨編輯:楊書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