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法律檢索
作者: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長期訪問傑出學者 Susan Finder
很榮幸受邀從國際的角度對裁判文書網的影響提供幾點個人思考。三十年前,當我剛開始研究中國司法發展的時候,人們只能從書中查閱中國法律,僅有少量的案件被公開發表。從2014年起,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在網際網路公布裁判文書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設立裁判文書網,統一公布各級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文書。從境外的使用感受來看,新近升級後的裁判文書網的功能比先前的版本有了較大的改進。我親自見證了裁判文書網的發展與影響。許多學者聚焦於裁判文書網所公開的案件數量,而我要將關注的焦點拉回到對個案的審視。
2020年9月1日,中國裁判文書網訪問方式進行升級,訪問用戶需通過手機號碼驗證的方式進行註冊,註冊登錄後,可以照常進行文書查詢、下載等操作。用戶對裁判文書數據的訪問權限和操作習慣不受影響。
作為外界觀察中國司法的一大窗口,裁判文書網已經對境外許多人產生了重大影響。裁判文書網公布的每一個裁判基本上都會擁有眾多讀者,包括當事人本身以及許多境內外其他讀者。正是通過這些公開的法律文書,遠方的讀者才能對如下問題作出思考:
不論犯罪情形或違法性質如何,法院是否對涉案當事人作出了公平審理?裁判所列事實是否足以支撐裁判結論?裁判結論是否來自清晰的具有說服力的邏輯論證過程?案件是如何裁斷的?對於刑事案件,考慮到案件所涉事實,量刑是否合理?
對於境外讀者而言,每一個裁判都是中國司法未經過濾的原始聲音,是了解中國社會和經濟的過去與現在的重要素材。我們高興地注意到,法律要求所有能夠公開的裁判都必須公開。
截至2020年8月30日18時,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文書總量已逾1億份,訪問總量近480億次。
在中國境外,裁判文書網公布的裁判的關注者包括廣泛的各類機構和個人,其中包括外國政府及其所屬部門。負責外交、商務、智慧財產權的外國政府部門為了理解中國法院是如何審理涉及該國公民、公司和其他機構的案件的,尤其是在該國外交官跟蹤特定案件時,會留意裁判文書網公布的裁判。如果案件內容被翻譯成外國文字,外國法官就可以閱讀這些案件,以理解中國法官是如何審理類似案件的。
其他經常訪問裁判文書網的人士包括律師、公司法務和行政人員。通過閱讀裁判文書網公布的案件,他們可以直接或間接地掌握在華公司訴訟情況。通過閱讀類似案件,他們還能夠對如何在華開展業務作出更明智的戰略決定。他們會尤其關注以下問題:如果外國公司在華員工違反了其對公司的義務,中國法院會不會不受涉案公司國籍的影響而支持外國公司的訴訟請求?如果外國公司的智慧財產權被侵犯,中國法院會不會支持其智慧財產權保護請求?爭議過程中,對方當事人的和解提議是否合理?
非營利性機構,不論是否具有宗教性質,也會訪問裁判文書網,以了解中國法院是如何保護信教者或者諸如環保組織成員的權利的?外國新聞工作者也會使用裁判文書網,以了解中國司法的真實情況。
我還得提及裁判文書網的另外兩類使用群體——境外學者、學生與個人。許多境外大學的教授、學生開展涉及中國司法案件的大數據研究時會用到裁判文書網。在中國工作、學習和居住的個人為了解相關情況,也可能從裁判文書網上搜集相關案件。比如,他們會關注這樣的問題:中國的僱傭者未履行其法律義務時,中國法院是否會保護外國個人的權利?
境外人士已經注意到,從今年七月開始,中國法官須檢索類案作為裁判參考。普遍認為,這是中國司法的一個積極發展。一方面,這可以促進同案同判;另一方面,這也是對律師或其他訴訟代理人提交類案給法官參考的實踐做法的正式認可。
最後,我想從一個境外觀察者的角度,對裁判文書網提出幾點建議。建議加強對個人隱私和商業秘密的保護,避免裁判文書網變成獲取個人或企業的敏感或私密信息的工具;此外,作為一個重要的公共產品,裁判文書網在操作界面上應融入用戶友好型設計,儘可能人性化,方便人們使用。
來源: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
作者: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長期訪問傑出學者 Susan Finder
編輯:冼小堤
法律檢索文章精選
類案檢索標準流程
評《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建立類案強制檢索報告制度的規定(試行)》
十大應用場景下最「好用」的法律資料庫測評
李喻瑜:為什麼需要做法律檢索?我們對六類法律人進行了調研.
上海多家法院裁判文書大面積不公開:黃浦區法院最新100份裁判文書僅2份公開?
法律人將微信檢索用到極致的三個方法 3.0 版
隱藏在微信中的法律檢索:如何巧用元典智庫小程序?
故宮女主的美國豪宅:檢索與情報分析實例
長按下方二維碼
關注法律檢索
獲取更多乾貨文章
這裡不只是法律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