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裁判文書網:法治中國的「億」道亮麗風景

2020-09-06 貴州高院

2020年8月30日

中國裁判文書網的文書總量超過了1億篇

打開中國裁判文書網,「今日新增」「文書總量」「訪問總量」等數據還在不斷上漲。

據統計,近3個月裁判文書日均增長約7.78萬篇,日均訪問量4000萬-5000萬次。記者同時注意到,截至9月3日9時,中國裁判文書網首頁顯示的實時訪問總量已經超過480億次,比起9月2日的訪問量,激增了6400萬次以上。

「破億」消息既出,全社會矚目。

這些數字的背後,是「正義不僅要實現,而且要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的實際舉措,是對「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的堅定決心,更是實現「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目標的必然要求。

以「億」為單位的數字是如何煉成的

從2013年7月1日中國裁判文書網開通,到文書總量突破1億,僅僅經過7年零2個月。

「這是中國司法制度歷史上值得記上一筆的時刻。

短短七年間,中國的裁判文書公開實現了質的跨越,朝著制度化、規範化、標準化、信息化方向大踏步前進。」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呂豔濱給出了很高評價。

7年前,最高人民法院在中國裁判文書網集中公布第一批裁判文書,邁出了裁判文書上網公開工作歷史性的一步。

2014年元旦,各級人民法院嚴格落實《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在網際網路公布裁判文書的規定》的要求,陸續將生效的裁判文書在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也就是在同一年開始,最高法院按季度製作全國法院裁判文書上網情況通報,強化對全國法院裁判文書上網工作的統一化、精細化管理。

僅僅一年半之後,2015年6月,中國裁判文書網便做到了「案件類型全覆蓋、法院全覆蓋」,全國三十一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三級法院已全部實現生效裁判文書上網公布。

又經過半年,2015年12月15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全新改版上線。圍繞「內容權威、技術先進」兩大重點,新版中國裁判文書網為社會各界帶來了更加人性化、智能化的用戶體驗,內容也進一步覆蓋到民族語言裁判文書。

自2016年8月起,中國裁判文書網每天都有超過2000萬的訪問量,且呈逐日增長趨勢。數據顯示,2020年7月日平均訪問量高達5197萬人次。

2016年10月1日,修訂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在網際網路公布裁判文書的規定》正式施行,加大裁判文書公開力度,增設保障公開的一系列配套制度。同日,中國裁判文書網APP手機客戶端正式上線,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和專業用戶對裁判文書的多樣化需求。

2019年8月2日,中國裁判文書網訪問量已經突破300億次,文書總量超過7400萬篇。1年零28天之後,上網裁判文書總量正式開始以「億」計。

「不僅文書公開的數量巨大,對司法文書的訪問量也非常驚人。」全國人大代表,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理事、天津律師協會會長才華對「480億」印象十分深刻,「這說明了普通公民對司法工作關注度的大幅提高。」

迅猛增長的數字,反映了人民群眾對人民法院司法公開的積極回應,更是督促進一步完善這一制度的強烈信號。

裁判文書大數據僅僅是「數據」嗎

裁判文書上網大勢所趨、眾望所歸。

早在20年前,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何海波還是博士生的時候,就大膽設想過,「最高法院建一個網站,全國各級法院下判決後,即把判決書分門別類發到網上。」13年後,中國裁判文書網實現了這一設想。此後,多次參加最高法院裁判文書公開研討會,兩次跟蹤調查裁判文書上網公開情況,何海波親眼見證了中國裁判文書網的成長。

「裁判文書上網公開進展之快、規模之大,超出了我最初的想像。」何海波感嘆。

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中國裁判文書公開網以「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姿態,深入到法律人乃至廣大非法律領域人士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法治的核心問題是讓人知道法律是什麼,從而做出相應行動。」何海波認為,法院可以參考先例判決,當事人根據司法案例判斷要不要起訴、是不是接受調解,公司可以據此進行合規審查。由於立法不可能包羅萬象,法院的判例有時更能說明現行的法律規範。

2017年2月,吉林省靖宇縣人民法院受理了該院有史以來第一件公益訴訟案。案件由檢察院提起,訴靖宇縣人民防空辦公室。對縣城法院來說,從立案到審理直到最終裁判,都是全新課題。面對這樣的挑戰,行政庭審判人員利用中國裁判文書網檢索相關案件,找到了很多案件證據採信及法律適用方面的有力支撐。

「對於基層邊遠地區法官,案件數量有限、類型較單一,當出現這種新類型案件時,其他較發達地區對於此類案件的審判形成的一套完整體系,可以為初辦此類案件的法官提供經驗參考。」事後,承辦法官感嘆,「有一個方向提供指引,這就是裁判文書公開為我們法官提供的便利。」

2020年7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統一法律適用加強類案檢索的指導意見》試行,要求承辦法官依託中國裁判文書網、審判案例資料庫等進行類案檢索,並對檢索的真實性、準確性負責。

除了類案參考,裁判文書公開也為司法工作者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

浙江省義烏市檢察院檢察官在審查批捕一起販賣毒品案中發現,何某在該案中起主要作用。但因何某沒有被抓獲歸案,公安機關以無法確認其真實身份為由,未予立案偵查。

一次訊問中,同案犯回憶起何某說過在重慶因打架獲刑。

檢察官留意到了這個細節,在中國裁判文書網根據何某全名以及可能涉及的幾類罪名進行檢索,最終鎖定了一份裁判文書。隨後,檢察官依職權調取何某信息、進一步詢問同案犯,確定了何某與判決書中「何某」確為同一人。

據此,公安機關對何某展開上網追逃,並於2019年8月22日在重慶將其抓獲歸案。法院以販賣毒品罪一審判處被告人何某有期徒刑十二年零六個月,並處沒收財產15萬元。

「裁判文書上網,對於促進公正司法、提高文書質量、便於社會監督具有重要意義。」全國人大代表,山東鳶都英合律師事務所黨支部書記、主任高明芹說,「我作為一名律師,工作中經常使用這一平臺,查找需要的法律文書,借鑑已經生效的法律判決,極大地方便了工作。」

對非法律工作者來說,裁判文書公開則為社會誠信體系提供權威素材,彌補信息不對稱,為人們在生產、生活中更理性選擇交易、交往對象等提供參考。

吉林省四平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過一起借款合同糾紛案件,當事人農聯社與劉某籤訂個人信用借款合同,但借款逾期後,劉某經多次催要未能償還。農聯社在起訴劉某過程中,通過中國裁判文書網查找涉及劉某的相關裁判文書,了解到劉某的涉案情況,迅速決定申請法院對劉某採取財產保全措施,有效減少了資金風險。

曬出的海量文書價值何在?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呂豔濱專門撰文指出,「於一般公眾和研究者而言,可藉此觀察個案、分析類案,普及法律知識甚至尋找判案規律;於數據挖掘服務提供者而言,可藉此尋獲巨大商機、開發多種產品,服務各行各業。對全社會來說,中國裁判文書網就是一座永不衰竭的富礦。」

一句句「Wow」「Amazing」的讚嘆何來

據統計,目前中國裁判文書網有超過15億次的訪問量來自海外,覆蓋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

亞洲國家最為關注,其次為北美洲、歐洲、大洋洲、非洲和南美洲;從國家和地區來看,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印度、德國、俄羅斯、英國的訪問量靠前。

其中,來自美國的訪問量超過6億次,來自亞洲國家的日本訪問量超過0.6億次,印度超過0.5億次,韓國超過0.2億次。

從國外訪問數據的維度看,中國裁判文書網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裁判文書網,在超15億海外訪問量的背後,是其本身擁有的巨大能量。

「中國裁判文書網巨大的文書公開量和訪問量,得益於我國日益增長的國際影響力和信息化建設水平的不斷提升、智慧法院的成功建設。」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律師協會會長肖勝方認為,公開源於自信,公開促進公正,大量的案例公開是「陽光法院」建設的重要成果和直觀體現。

他表示,近年來,我國法院審判工作的效率和公正性不斷提升,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和肯定,在世界銀行發布的營商環境報告中,我國法院審判工作在各項評價維度中都得分比較高。

「數百億次的總訪問量和超15億次的海外訪問量充分證明,隨著我國日益走向世界舞臺中央,中國裁判文書網已經成為展示我國現代法治文明的重要窗口。」肖勝方說道。

當何海波回憶在國外做訪問學者時,跟外國同行談及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許多人覺得很新鮮,常常發出「Wow」,「Amazing」的讚嘆!

「就像『天眼』、超大型計算機一樣,裁判文書上網也可以說是一項國家級的工程,別的國家想做也做不了。它體現了我們體制的巨大優勢。」他說道。

目前,在哥倫比亞大學、史丹福大學、伯克利大學等知名學府,一些研究機構開始以中國裁判文書為樣本,從事中國法律的實證研究。何海波認為,中國裁判文書公開引起了國外學者的關注,增強了他們研究中國法律問題的興趣。

同樣,經常參加國際研討會議的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唐應茂,也總能聽到外國學者對中國裁判文書網的評價,語句中帶著驚訝與羨慕。

「中國裁判文書網確實走在了世界前沿,數據利用比較充分。」唐應茂表示,中國法院重視信息公開,為學者提供了研究機會和數據寶庫。

同時,他也建議,一是中國裁判文書網的建設是一項大型系統工程,需要持續投入,形成中國模式;二是進一步加強文書公開的程度與廣度;三是細化網站實名制登陸的標準和要求,區分商業與非商業;四是將典型案例的裁判文書翻譯為英文進行公開,確保數量和質量,進一步擴大國際影響力。

裁判文書公開,將從「1億」走向何方

由於部分公司利用相關技術非正常渠道獲取裁判文書數據,大量「爬蟲」湧入,網站負荷過大,許多用戶反應中國裁判文書網存在「反應速度慢」「網頁無法顯示」「下載失敗」等問題。

對此,為進一步確保正常用戶對裁判文書網的訪問體驗,中國裁判文書網於9月1日再次進行改版升級,用戶將需通過手機號碼驗證的方式進行註冊。網站升級後,何海波的朋友圈裡不止一個人評論:「好太多,下載流暢。」

對於文書數據的深度挖掘利用,呂豔濱認為,要本著開放態度區別對待。「實踐證明,利用爬蟲無序抓取文書數據造成網站不堪重負,嚴重影響了普通用戶查詢利用。為此,應開闢專門渠道、待籤訂合同明確權責後進行個別授權。這將有助於最大限度發掘文書數據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不可否認的是,僅有「7歲」的中國裁判文書網還非常年輕,在飛速發展過程中,「成長的煩惱」不可避免,需要法院乃至全社會一同探索解決。

高明芹指出,目前,上網的文書一審案件比較多,二審、再審案件裁判文書少;對當事人個人隱私及個人信息的處理不一致;裁判理由公開有待加強。

才華則認為,其他大量具有指導性意義的文書,也可以考慮未來有條件地進行公開。「諸如不起訴決定書、不批准逮捕決定書等法律文書,也同樣有很強的指導作用。」

「規範裁判文書上網流程,加強發布監督管理;進一步提高法官素質,打造精品裁判文書;完善立法,將裁判文書上網納入法律規範。」 在完善裁判文書公開方面,高明芹提出了三點看法。

何海波也建議推動有關裁判文書公開的立法工作。「如果能夠制定一部更加全面的《司法公開法》,必將有助於鞏固和推進司法公開,有助於樹立法治中國的良好形象。」

儘管「裁判文書上網工作中還有不少具體問題有待繼續改進」,但何海波也不吝讚美,他表示,裁判文書上網已經成為中國司法改革的一項切實成就、法治國家建設的亮麗名片。

「裁判文書上網公開方向正確,前途遠大。我們做了一件有中國特色、中國氣派的事情!」

來源: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

相關焦點

  • 中國裁判文書網:法治中國的「億」道亮麗風景
    2020年8月30日中國裁判文書網的文書總量超過了1億篇打開中國裁判文書網,「今日新增」「文書總量」「訪問總量」等數據還在不斷上漲。據統計,近3個月裁判文書日均增長約7.78萬篇,日均訪問量4000萬-5000萬次。
  • 中國裁判文書網總訪問量突破百億
    作為全球最大的裁判文書公開平臺,上線四年多來,中國裁判文書網一直受到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的高度關注。8月24日,記者從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管理辦公室了解到,截至2017年8月23日,中國裁判文書網總訪問量突破100億次。
  • 最高法: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文書總量已超過1億篇
    發布會上,最高法副院長、二級大法官楊萬明答記者問時說,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的文書總量已經超過了1億篇。「建立中國裁判文書網,推動裁判文書全面在網際網路公開,這是最高法貫徹落實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的戰略部署,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順應資訊時代人民群眾的新要求、新期待,採取了一項重大的司法公開的舉措。」
  • 中國裁判文書網文書總量突破1億份
    截至2020年8月30日18時,中國裁判文書網文書總量突破1億份,訪問總量近480億次。法意科技很榮幸接受重任,承接中國裁判文書網的運營工作。值此裁判文書總量破億標誌性時刻,我們倍感歡欣,衷心祝願網站平臺持續發展壯大,進一步促進司法公開、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2013年7月1日,中國裁判文書網正式開通。
  • 中國裁判文書網文書總量突破1億篇
    新華社北京9月2日電(記者羅沙)記者2日從最高人民法院獲悉,截至2020年8月30日18時,中國裁判文書網文書總量突破1億篇,訪問總量近480億次。據最高法介紹,中國裁判文書網於2013年7月1日正式開通。
  • 中國裁判文書網文書總量突破1億篇
    新華社北京9月2日電(記者羅沙)記者2日從最高人民法院獲悉,截至2020年8月30日18時,中國裁判文書網文書總量突破1億篇,訪問總量近480億次。據最高法介紹,中國裁判文書網於2013年7月1日正式開通。
  • 最高法英文網站、新版中國裁判文書網開通
    周強同朱靈共同啟最高人民法院英文網站、新版中國裁判文書網 孫若豐 攝    央廣網北京12月15日消息(記者孫瑩)今天上午,最高人民法院英文網站暨新版中國裁判文書網開通。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講話中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大力推進司法公開和信息化建設,努力把最高人民法院英文網站和中國裁判文書網建設成為一流網站,充分展示中國法治建設和司法工作成就,促進司法資源共享,加強便民利民,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務。
  • 外國專家眼中的中國裁判文書網
    三十年前,當我剛開始研究中國司法發展的時候,人們只能從書中查閱中國法律,僅有少量的案件被公開發表。從2014年起,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在網際網路公布裁判文書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設立裁判文書網,統一公布各級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文書。從境外的使用感受來看,新近升級後的裁判文書網的功能比先前的版本有了較大的改進。我親自見證了裁判文書網的發展與影響。
  • 中國裁判文書網已公布文書4260餘萬篇
    新華社北京2月27日電(記者王琦)截至目前,中國裁判文書網共公布全國各級法院生效裁判文書4260餘萬篇,訪問量超過132億人次,訪客來自全球 210 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裁判文書網。  這是記者從27日在京召開的人民法院司法公開工作座談會上了解到的。
  • 中國裁判文書網文書總量突破1億,成全球最大裁判文書資源庫
    記者9月1日從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獲悉,中國裁判文書網文書總量突破1億篇,總訪問量近480億次。中國裁判文書網於2013年7月1日開通。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向大會作工作報告時說,中國裁判文書網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裁判文書資源庫。
  • 最高人民法院英文網站暨新版中國裁判文書網開通
    &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高凱)15日,最高人民法院英文網站暨新版中國裁判文書網開通。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講話中稱,大力推進司法公開和信息化建設,努力把最高人民法院英文網站和中國裁判文書網建設成為一流網站,充分展示中國法治建設和司法工作成就,促進司法資源共享,加強便民利民,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務。
  • 最高法開通英文網暨新版中國裁判文書網
    15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英文網站暨新版中國裁判文書網開通。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講話中強調,要大力推進司法公開和信息化建設,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務。  周強表示,最高人民法院英文網站作為對外發布的權威平臺和面向世界的重要窗口,要充分發揮作用,向世界講述中國法治好故事,傳播中國法治好聲音,回應國際社會對我國法治建設和司法工作的關注,滿足國際社會對中國司法的認知需求,充分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優越性。
  • 中國裁判文書網文書總量突破一億篇
    資料圖從最高人民法院獲悉,截至2020年8月30日18時,中國裁判文書網文書總量突破1億篇,訪問總量近480億次。2013年7月1日,中國裁判文書網正式開通。根據同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人民法院在網際網路公布裁判文書的規定》,2014年1月1日起,除四種特殊情形外,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裁判文書均應當在網際網路公布。2015年6月底起,全國三十一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三級法院已全部實現生效裁判文書上網公布,即案件類型全覆蓋、法院全覆蓋。
  • 中國裁判文書網成為全球最大的裁判文書公開平臺
    據統計,截至今年8月16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的裁判文書超過2000萬篇,網站訪問量突破20億次,用戶覆蓋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5億的訪問量來自海外,其中北美地區的訪問量超過1億。   「經過3年的不斷努力,中國裁判文書網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裁判文書公開平臺。」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劉學文說。
  • 最高法: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文書超億篇 訪問總量超524億人次
    原標題:最高法: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文書超億篇,訪問總量超524億人次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楊萬明4日在北京稱,截至目前,中國裁判
  • 周強在最高人民法院英文網站暨新版中國裁判文書網開通時強調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講話中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大力推進司法公開和信息化建設,努力把最高人民法院英文網站和中國裁判文書網建設成為一流網站,充分展示中國法治建設和司法工作成就,促進司法資源共享,加強便民利民,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務。
  • 中國裁判文書網總訪問量突破兩百億次
    中新社北京11月13日電 (記者 張素)中國最高人民法院13日發布消息稱,中國裁判文書網訪問量已突破兩百億次,裁判文書總量突破5500萬份。中國裁判文書網於2013年7月上線,2017年8月,該網訪問量突破百億次。
  • 中國裁判文書網文書總量突破1億篇 訪問總量近480億次
    新華社北京9月2日電(記者羅沙)記者2日從最高人民法院獲悉,截至2020年8月30日18時,中國裁判文書網文書總量突破1億篇,訪問總量近480億次。據最高法介紹,中國裁判文書網於2013年7月1日正式開通。
  • 最高法:中國裁判文書網訪問總量超524億人次
    來源:證券日報網 吳曉璐本報記者 吳曉璐12月4日,在國新辦的新聞發布會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二級大法官楊萬明介紹了中國裁判文書網的運行情況。他表示,自2013年7月份開始實施,截至目前,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的文書總量已經超過了10700萬篇,訪問總量超過了524億人次,日均新增裁判文書8萬多篇。裁判文書上網是以公開促公正的重要方式,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有力地提升了司法公信力。楊萬明表示,人民法院將不斷深化裁判文書公開,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務。
  • 中國裁判文書網總訪問量今日突破兩百億次
    且訪問量從100億次到200億次的飛躍只用了短短一年多的時間,最高人民法院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推進司法公開工作,持續「以公開促公正」,助力改善中國營商環境,為推進新時代改革開放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