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真不容易呀!要想成為合格的家長,還要會變身成5個身份

2020-09-22 動歷盒育兒袁老師

文 | 動歷盒育兒袁老師

有人說,世界上最簡單的職業是家長,只要你生下了孩子,就算入職了,連筆試面試都不用。也有人說,世界上最難的職業也是家長,因為,在你擔任父母這個職位之前,幾乎沒有受過一點兒職業教育,你不知道你邁出的每一步是成功還是失敗。

為人父母是如此獨特,而且,對於我們的人生來說,它是那麼重要,有時候,甚至超出了自我生活的意義。我們的一生,有大半的時間,都將圍著我們的孩子轉,就像那首歌裡唱的:「一生把愛交給他,只為那一聲爸媽。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

有許多家長對家庭教育充滿困惑,明明已經拼盡全力,可孩子依舊出現學業不佳,頑皮叛逆,甚至輟學和抑鬱等嚴重問題,為什麼我的孩子總是那樣與眾不同?

我們首先要清楚,這些負面指標並不一定決定孩子未來的失敗,但是,錯誤的家庭教育肯定會導致孩子的心靈受傷,進而嚴重影響到孩子的未來。也許我們自己就是錯誤家庭教育的產物,所以,家長們首先更要學習和調整自己的狀態,理智地對待我們的下一代。

什麼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就像一個有許多答案的難題,需要我們窮盡一生解題,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法。

為什麼呢?因為每個孩子在這世上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每個案例也都是獨一無二的。

我們要成為一個好父母,就需要終身學習,學習更多的家庭教育專業技能,才能在解題中運用更多的工具和方法。

為人父母就像園藝師

專業的園丁知道何時使植物直立或剪掉一些雜葉和樹枝,以使幼小的植物生長良好。最好的園丁十分了解植物的生長規律,他不會要求植物過早開花,而是耐心地等待植物在適當的時候開花。

為人父母就像畫家

孩子是一張空白的畫布,我們如何使這張畫布成為有價值的藝術品?為了畫這張畫,我們需要耐心地畫上十幾二十年。每天在孩子的生活中刷一點點顏色,我們應該知道什麼樣的色彩是最協調的,我們的描畫應該是有手法和步驟的,而不是亂塗亂畫。

為人父母就像建築師

你必須先有一個藍圖,一個總體規劃。你必須設想你計劃的內容並查看最終結果。一位優秀的建築師想要構建出既美觀又穩定,內外兼備的東西。父母應該幫助孩子自我建構,讓他建立真正的自我。

為人父母就像工程師

撫養孩子不應該是隨性為之的事情。我們應該對孩子的每一步成長瞭然於心,牢牢抓住每一個關鍵期,就像工程師一樣計算精確。當孩子出現偏離的苗頭時,為人父母者應該在第一時間敏銳發現並加以矯正,而不是等到出現嚴重的故障時,才發現自己當初忽略了重要的細節。

為人父母就像會計師

我們對孩子的情感投入可以不算回報,但必須對每項家庭教育投資都計算回報,這種回報不是物質上的,而以是否真正對孩子的成長有利作為衡量標準。

比如孩子可能對彈鋼琴完全沒感覺,而你只是出於自己的某種需要或想像,在強迫孩子鋼琴課上花費了大量的財力和精力,最後,孩子痛苦不堪,而你的目標也沒有達成,這就是一項極不划算的「投資」。我們要努力投資在「鋒口」上,所謂鋒口,就是發現孩子真正的「興趣」,可以獲得加倍的回報。

為人父母的這五個比喻,你是哪個?如果你全中了,那麼恭喜你,你是非常合格的家長!如果一個都不是,那就要當心了!問題在哪裡?我相信你心中已經有答案了!

我是動歷盒育兒袁老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家庭教育及兒童正念教養專家,從事過十多年的家庭教育輔導、兒童培訓和心理諮詢工作,致力於3-12歲孩子的家庭教育。

相關焦點

  • 為人父母要會「身兼數職」,想成為合格的家長,這5個職位不能少
    ,不知道如何去做,還要為孩子的將來負責。想著家長原本也是20出頭的孩子。可是在生下孩子的那一刻,他們就不得不成長,每一步都在逼著自己往前走。從此大半生的時間都圍繞著孩子轉,沒有了自己的生活。有的家長常常會困惑,為什麼自己已經盡力了,給了孩子最好的,可是孩子依舊會有學習成績不佳,甚至叛逆的問題。又想不通為什麼孩子總是和別人的孩子不一樣?
  • 安徽家長們真注意了:以後為人父母,可能真要經過考試才行。
    有人說中國最好當的就是父母,只要孩子一出生,就順利成章的成為父母,不需要學習,不需要考試。其他身份,可能都要學習,都要考試,想開車,必須有駕駛證;想當老師,要有教師資格證;想當醫生,必須有醫師證……這種情形隨著一部新法規的出臺,即將做出重大改變。它將影響到很多人,尤其是那些已經成為或有志成為家長的人。
  • 建議「父母持證上崗」,為人父母究竟怎麼做才算合格?
    其實父母是否需要持證上崗早已不是一個新鮮話題,畢竟做任何事都需要學習培訓,而父母這個身份最獨特的崗位,卻可以不經審核就上崗。這致使很多並不知道怎麼做父母的人隨意當上了父母,有些人甚至自己還沒長大,就成為了別人的家長。
  • 不合格家長行為自查表:父母這樣做,容易慣壞孩子
    在人民日報公布的「熊家長」行為自查表中,為我們總結了10種容易慣壞孩子的行為和17種不合格父母的「熊家長」行為自查表,家長們請自查!過分注意孩子一家人無時無刻不關心孩子,會使TA認為自己是中心,家人都要圍著TA轉。4. 輕易滿足無理由要求小孩要什麼家長就給什麼,這樣TA會養成不懂得珍惜,講究物質享受和不體貼他人的性格。5.
  • 為人「父母」是否要經過考試!為人「子女」又是否合格
    我想大多數的父母都是差不多吧! 大多數「家人」都會以一種「都是為你好的態度」自居,往往這種,都是以自己的閱歷去想問題,去思考問題,不太會去理解孩子的想法,覺得「小孩小小年紀懂什麼」為出發點,卻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想法,又或者以自己的理解去對待孩子,認為這是對他好,認為這個肯定行,但是對待孩子的選擇卻選擇無視又或者否定。
  • 心理學:下面5種不合格的父母,會害了好幾代人,你中標了沒有?
    可成為父母是不需要證書的,大部分父母都是第一次為人父母,難免會走入一些誤區。可就算是這樣,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還是要多多注意。特別是以下這幾種父母,會毀了好幾代人的人生,如果我們不想這樣的話,就要儘量避免自己成為這樣的父母。
  • 建議父母持證上崗:5種家長不合格行為,你有嗎?
    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的李玫瑾教授說過:「孩子的很多問題都是大人造成的,家長的問題不調整,孩子的問題也調整不了。」子不教,父之過。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會再不經意中影響孩子,家長不端正態度,孩子就會有恃無恐!所以,不管最後有沒有落實「父母持證上崗」這個提案,我都舉雙手贊成!因為現實中不合格的「熊家長」真的太多了!
  • 家長群成「負擔群」,父母每天看群提心弔膽,寶媽:真想退群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現在的通訊技術日益發達,很多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可以通過微信群跟家長第一時間傳達。本來是一個能及時了解孩子情況的好事情,現在家長群卻成了"負擔群",家長每天看群都會提心弔膽,還有的寶媽大呼:真想退群呀!
  • 教育學專家:4種不合格的家長類型,為人父母你中槍了?
    根據調查表明,跟隨父親一起成長的孩子智商普遍較高,在學校的學習情況也比較好,進入社會也容易成功。當然,家長的不正當教育也更容易毀掉孩子。讓我們來看看哪些家長不合格。如果一個6歲以下的孩子有這樣一個父親,它將變得越來越不聽話更內向,越來越叛逆。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並非完全無不能打罵,他們在犯下諸如偷東西,玩火,玩電,違反原則性和危及生命的錯誤行為時都應受到懲罰。但你不能傷害你的孩子,教育必須有意義,要讓孩子長記性,以後不能再犯。孩子的心理非常脆弱。父母是他們最信任的人。如果你總是使用這種方式來教育你的孩子,那將在孩子的腦海中留下創傷。
  • 為人父母篇:連接,比修復連接容易很多
    為人父母篇:連接,比修復連接容易很多。我經常被問如何和青春期孩子溝通的話題,我永遠給出的答案是先連接,但是我發現對於連接,大家有很多誤區1、誤區1--連接不能解決問題,所以不重要,很多時候我們所謂的「解決"問題,背後的意思就是讓孩子聽自己的,但是如果親子關係很緊張,孩子連話都懶得和你說哪,那空有很多溝通技巧,也派不上用場啊。
  • 全優加早教託育發布《2020全優父母高考卷》,助父母成為合格家長
    由於孩子心智尚在成長時期,對很多事情還不懂得應該怎麼做或是不該怎麼做,父母需要做好示範作用,通過行為示範,對孩子進行言語教導。4、考察父母對孩子犯錯的教育方式。首先考慮教育場合,保護孩子自尊心,其次注意語氣和措辭,切忌強硬謾罵。5、考察父母對孩子誠信和守約意識的培養。
  • 「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為人父母,不等於付出全部
    最近,「小學生研究癌症得獎」、「16歲女孩日均作詩2000首」熱度不減,讓我們對「神童」因此有了更多理解。每個「神童」背後,都有一個為人父母的家長。把自家孩子包裝成「神童」,成為了一些人的「炒作」「斂財」工具。這種「包裝」,也很難讓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因為,孩子無時無刻都在向父母學習。如果孩子做錯了事,被父母打哭了,他就學會了:誰有權利,誰說了算。父母一生氣,就把孩子關門外,說「我不管你了」。他在門外哭,他學會了:生氣的時候,要馬上翻臉。
  • 如何成為合格的父母
    孩子生來就是一張白紙,未來是否明亮,就看父母如何去繪製,沒有父母會否認自己對孩子的愛,但對教育來說,僅僅有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要有智慧,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父母都在頭疼,怎樣的父母才算是合格的父母呢?或者說,合格的父母都有些什麼標準呢?
  • 想和孩子做朋友,你會好好說話嗎?
    這段時間,因為疫情原因,爹媽們被迫化身為網課老師,原來只是陪寫作業,已經是雞飛狗跳了,現在還要陪上課,血壓升高都是小事,心臟病、腦血栓也不算啥,網上新聞報導,已經不只一位媽媽被孩子氣的跳了河。不少家長表示,已經在崩潰後看破紅塵,選擇保命,讓孩子隨風去吧。
  • 為人父母,「會玩」這門功課你學好了嗎?
    作者:寶寶知道 舒女王Suven為人父母,只有59分?你離合格還差「會玩」這門功課沒過關。——Suven祺祺這孩子一直以來對於照顧他的人都不挑。前段時間奶奶帶了他十天左右(平時是外公帶)。到了周末我發現他總是一看到奶奶就說:「不要奶奶,奶奶走開!」甚至伸手推奶奶走。
  • 央視點名問題嬰兒床,質檢近5成不合格,嬰兒床怎麼選才安全
    嬰兒床是許多有娃家庭的必備單品,寶寶睡大床容易掉下去,和爸爸媽媽一起睡也不是很方便,所以嬰兒床是許多父母都會準備的嬰兒用品。嬰兒床其實也存在很多隱患,寶寶還小,面對危險並沒有太多的危機意識,所以安全方面就要父母多加把控。
  • 央視點名問題嬰兒床,抽查竟有5成不合格,家長:到底怎麼選!
    近日,央視點名問題嬰兒床引起了家長們熱議。上海市市場監督局抽查了30批網售嬰兒床,竟有五成是不合格的,其中還有很多知名廠家。 看完很多家長表示,這下真的不知道該怎麼選了。其實選擇嬰兒床並不麻煩,關鍵是要注意下面這4點。
  • 為人父母,是一場永無止境的自我修煉
    做父母的,總認為對於子女,擁有天然的權威。就像魯迅先生在《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中說的那樣:「以為父對於子有絕對的權力和威嚴;若是老子說話,當然無所不可,兒子有話,卻在未說之前早已錯了。」但在網際網路時代,在透過網絡看世界的孩子眼裡,那種傳統的權威性是不堪一擊的,父母說的話不準確為什麼還要聽呢?就是「正確的廢話」也是吸引不了孩子的。
  • 人民日報公布不合格家長行為自查表:父母這樣做,太耽誤孩子了...
    經了解,小宋今年只有13歲,家長擔心他玩手機影響學習,就給他買了一部老人手機。於是小宋在24日拿走爺爺的2萬元現金,一口氣買了4部手機想玩個夠。小宋的行為讓人又氣又覺得好笑,但是這些讓人又愛又氣的「熊孩子」背後,又何嘗不是站著各自的「熊家長」呢?
  • 假如為人父母需要考試,你會設置哪些題目?
    人生中有很多大事件,如果說有什麼事情比高考還重要,為人父母應該可以算作其中之一。然而,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曾說過:「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所以如果有一天,成為父母真的需要考試,你覺得應該設置哪些題目和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