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群成「負擔群」,父母每天看群提心弔膽,寶媽:真想退群

2020-10-24 尼莫媽媽育兒師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現在的通訊技術日益發達,很多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可以通過微信群跟家長第一時間傳達。本來是一個能及時了解孩子情況的好事情,現在家長群卻成了"負擔群",家長每天看群都會提心弔膽,還有的寶媽大呼:真想退群呀!

有一位爸爸就因為家長群,被老師點名,而崩潰大哭。這位爸爸因為工作忙沒時間回復家長群,在開家長會的時候被老師善意提醒,這位爸爸表示:"我加班、開會又要盯著孩子,怎麼看得過來"

聽到這番話之後,不少家長表示感同深受,深有感觸。

如今的家長群,越來越成為家長們的"負擔群",每時每刻盯著家長群的信息,生怕錯過老師布置的作業和任務。

家長群成為"負擔群"的原因?

1、家長群不僅分享孩子的狀況,發布的成績狀況讓父母攀比

家長群一開始是想給家長了解一下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等等。但是現在的家長群不僅有老師拍課堂上孩子的學習情況,更把孩子的各科學習成績都上傳到家長群上面。

這樣子,每個孩子的學習情況都赤裸裸的展現在各位家長面前,成績好的家長當然沾沾自喜。但是成績差的家長就會覺得焦慮,就想盡辦法讓孩子的學習成績不斷往上漲。

"沒有對比就沒有焦慮",孩子的學習成績一旦發布,要努力學習的不僅是學生更是學生的家長。

2、家長耗費的精力時間更多

現在的升學壓力越來越大,有一些老師會在家長群發布成績,家長不想讓孩子比別人家的孩子差,就要不斷的督促孩子學習,現在小學生學到11點、12點已經是常態。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休息時間不足,還要應付上學上班的壓力,不利於身體健康。

其實只要運用得當家長群,有利於家校合作,幫助孩子提高學業成績,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1、家長群反饋孩子學習情況

建立家長群的初衷是因為想要家長了解到孩子在學校上課的狀況,老師只要適當的告訴家長學生在課上的情況並且減少上傳成績單等之類的東西。減少家長之間的攀比現象,讓孩子在放學之後能夠有一定的休閒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2、父母積極與孩子進行溝通,了解孩子的想法

孩子的情況不應該全憑老師來告訴家長,家長也要在家中積極與孩子進行溝通,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通過溝通的過程中,能夠及時發現孩子的心理狀況,加以疏導。

3、家長和學校減少對家長群的依賴,扮演好各自的角色

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有著相對應的角色和任務,兩者之間的角色不要混亂了。家長不要過度參與、監督,應當關注和配合學校的工作。而教師也不要把教育任務轉嫁到家庭教育當中去。兩者都要履行自己的職責。

只要運用好家長群,學校和家長履行自己相對應的職責和任務,可以幫助孩子減輕負擔的同時能夠健康成長。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家長群成了「焦慮群」「攀比群」?這些解決辦法,值得你看看!
    不少人說,便於家校溝通的微信群逐漸成了「焦慮群」、「攀比群」、「馬屁群」,甚至是「廣告群」。有人說,家校微信群正在成為大家又愛又恨的存在:「愛」是因為它的方便,「恨」是因為它太方便了。不少老師說:「有了微信群,每天都像是在開家長會。」還有家長表示:「每天看溝通群的時候提心弔膽,消息太多,頭都炸了。」家校群,本是個更利於溝通的平臺,但為啥有時卻討不到老師和家長的好呢?
  • 孩子感冒,寶媽在群裡吐槽,看完其他家長的發言,想退群了
    孩子感冒,寶媽在群裡吐槽,看完其他家長的發言,想退群了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全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開心快樂的長大,特別希望可以一輩子陪在他的身邊,願望很美好,現實擺在面前,三歲的時候,就要送入幼兒園加入集體生活了。
  • 家長群卻成了「工作群」,成年人還有沒有休息時間?
    而此前網上一條關於「家長退群聊天群」的視頻,一夜火了起來。視頻中的家鄉表示:老師要求家長輔導作業以及批改作業,這對於家長來說很不能理解,自己忙碌一整天,下班卻還要承擔起老師的工作,這到底誰才是老師呢?這個「家長退群」的視頻一出,讓大批家長產生共鳴,很多家長覺得,這哪裡是家長群,明明是「工作群」,很多家長覺得,自己每天都在忙於工作,拖著一身疲憊的身軀回到家後,還要輔導孩子的作業,那麼這老師要來幹嘛?
  • 為啥孩子一畢業就退出家長群?回答:群裡的「汙垢」我受夠了
    「文/糯豆包媽媽,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如今信息通訊高度發達,相信每個人都有幾個甚至多個群聊,但家有孩子的父母,家長群一定是重點關注對象。可家長群卻並不招人愛,許多家長表示:孩子畢業後,第一件事就是退出家長群。問及原因,他們的回答也略顯無奈:群裡的「汙垢」讓人受夠了。為啥孩子一畢業就退出家長群?
  • 為什麼孩子前腳畢業,父母后腳退班級群?現實原因很扎心
    終於不用時刻關注群裡的消息,簡直神清氣爽。聽到朋友們的說法,覺得很不解,為什麼要迫不及待退家長群呢?畢業之後也可以聊天,問一下彼此的情況呀。所以就在網上問了一些網友,出乎意料的,得到的答案跟朋友們如出一轍。經過詢問之後才知道原因,他們也不是非要退,而是班級群的情況讓人不得不退,原因太扎心。
  • 馬上評|當教師也很想「退群」,怎麼看?
    坊間的一些父母為了孩子學校的家長群而煩惱,「家長退群」一時成熱門話題。如今在網上讀到了有教師也很想「退群」的感慨,他們也有委屈,也有苦惱。「老師上了一天班回家,晚上還要聽學生背書,糾正發音,回家還是在上班。
  • 家長群成「隱形負擔」,幼兒園老師眼中的家長是什麼樣的?
    我朋友煢煢作為幼兒園老師,近期就向我抱怨,家長群簡直就是一個戲精群,有些家長曬自己的高文憑,有些曬自己幾套房產證,有些曬自己的公司管理經驗,還有的整天曬自家的孩子是如何的乖巧,這些家長想踢卻又踢不了,本來是一個老師和家長溝通的群,現在反倒成了隱形的負擔。各個家長在群裡自成一派,憑自己的演技,在群裡穩住了自己的C位,在老師眼中,家長都是這樣的。
  • 我想退群!退群!
    剛剛把要發給表妹的相親資料,手一抖發到了我們學校群,發現的時候無法撤回了!555要死了,我退群算了~~ 趕緊安撫她:淡定,淡定,像我們這樣手裡抓著上百個群的,誰還沒犯過這種岔子啊! 就在上個月,差點把學校內部的考核資料,錯發到區裡的教研群,還好眼疾手快立馬撤回,才倖免一次工作事故!
  • 家長群「變味」鬧上人民網,家長:我想退群,又怕耽誤孩子學習
    前段時間一位江蘇家長退群的事件,可以說在家長圈裡是一顆石頭激起了千層浪。 稱現在的家長群已經開始變味了,現在的班級群成為了家長們的「壓力群」。 壓垮一個當代成年人只需要一個家長群就夠了,那位退群的家長就是最好的例子了。
  • 家長群、工作群、團體群、社交群,被退群了法律關係還存在嗎?
    自從川普一言不合即退群的行為在國際社會上做了示範後,退群成為了一個熱門行為和一個熱門話題,而在生活中退群的現象也屢見不鮮。現在我們的生活已經越來越離不開社交工具,離我們生活最近的當屬微信群,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我們會加入各式各樣的群,也會退出相應的群,同時也會被退群。
  • 壓垮父母的「家長群」
    對於家長來說,那個困住他們的系統,就是「家長群」。被困在群裡的父母,對它又愛又恨。「愛」是因為它的方便,「恨」是因為它太方便了。 多少父母的狀態都是這樣:一手抓工作,一手還要時刻關注群裡的信息。因為一旦漏了某條信息,不只耽誤了孩子的學習,還要連累他們被批評。 微博上有一位爸爸在開學第一天,發了一條家長群生存指南。
  • 退出家長群之後
    新聞裡,有家長爆料,學校為迎接檢查讓家長幫忙大掃除,一位家長因為沒有看到群通知錯過了打掃,被老師要求「和我再講一下不能來的原因」;還有人曬出自己所在家長群的截圖,有人「蓋樓」式地回復「謝謝老師」「老師辛苦了」,也有人直接給老師寫詩表達讚美……「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很快上了熱搜,但和視頻裡的爸爸一樣付諸行動的人不多,更多家長「想退不敢退」:就算退了,學還是要上,作業還是要做,試還是要考
  • 「家長群」咋就變成了「壓力群」?
    一眾人力挺家長,紛紛控訴「血淚史」,不少人也為老師鳴不平。父母們苦「家長群」久矣。「本來上班的壓力就很大,還得盯著老師又發了什麼通知。晚一點回復,就會被老師點名,每天下了班還要看著孩子做作業。有時候顧不過來,就被說不關心小孩,是挺委屈的。」老師們也被「家長群」折磨得苦不堪言。
  • 家長深夜在群裡質問,一句話引起「眾怒」,老師果斷退群了
    家長除了每天接送娃上下學,孩子課後作業也要輔導,相比以前的教育,現在的家長負擔太大了,而老師們看起來卻輕鬆了!於是有的家長被累「炸了」,深夜質問老師。家長深夜在群裡質問,一句話引起「眾怒」,老師果斷退群了深夜時,小添爸爸在三(2)班的家長群@了老師並發了一段文字,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怒氣:我輔導孩子了,那還要你幹什麼呢?
  • 媽媽果斷地退了家長微信群,現在的微信群已經變質了!
    近日,又是開學季,剛開學3天,一位媽媽卻果斷地退了家長微信群,如今的微信群早已腐壞變質了!小編不禁慶幸,幸好我們上學的那個年代沒有微信群,也沒有其它校通訊,上學就是自己的事,父母完全不用這麼操心,只要我們平常在學校不打架,沒有什麼大的過錯,老師就不會聯繫家長的。
  • 家長群成「誇誇群」,老師樂此不疲,網友:沒有群的家長太幸運了
    家長群本來是便於家校溝通孩子成長情況的交流群,但有很多家長群已經變了味,成了家長們集中吐槽的話題,家長為了跟老師保持溝通,對老師的要求不敢過多反駁,不是他們不敢,而是擔心孩子在學校受到冷落和懲罰。老師打電話稱小孩沒有寫作業,引起他的不滿,自己的工作就是賣水果,老師每天把作業發至群內,如果丟給孩子一個手機,小孩會以寫作業為由,掩蓋玩手機之實;如果不丟給小孩手機,他們甚至不知道當天留下什麼作業?難道老師不應該把作業留到黑板上?這個真的很難做到嗎?
  • 一個娃9個群,「家長群」何以變成「壓力群」?
    但是,當學生出現問題需要溝通時,能否通過電話約談或採取來校面談的方式,進行更直接更有效的溝通,不要什麼事都在微信群裡直接@某個家長。」  「我支持江蘇的這位家長,我上小學的時候,班級裡60個人,老師每天都會批改作業。我出身農村,父母學歷低,沒辦法輔導我的功課,作業都是老師批改的。」
  • 「1個娃6個群,屏蔽都不行」,每個群都得時刻關注,寶媽苦不堪言
    一位記者,專門針對「家長群」做了一個調研,隨機採訪了28位小學家長後,記者發現:每位父母都有家長群,最少2個最多6個。01「1個娃6個群,想屏蔽都不行」,每個群都得時刻關注,寶媽苦不堪言擁有6個家長群的那位寶媽,向記者吐槽道:「1
  • 其實,老師比任何家長更想退群!
    熱點12月10日,教育部出手,針對「家長退群隨著「家長是否應該批改作業」話題持續發酵,這已不單單是一種社會現象,早已演變成了社會問題。目前全國已有至少十個省份相繼出臺政策,叫停家長批改作業。許多家長「拍掌叫好」,紛紛支持退群!可是家長們,你以為老師就不想退群嗎?
  • 「不退群還留著過年嗎?」孩子畢業家長秒退群,老師問原因被打臉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我們的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會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