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群卻成了「工作群」,成年人還有沒有休息時間?

2020-12-10 熱點新鮮事兒

閱讀前點關注,每天不斷更新文章

引言

成年人在婚後,白天不僅要忙碌與工作,而下班後,還需要處理一些生活瑣碎的事情,一天下來除了睡覺,就給自己的時間本來就不多了。而此前網上一條關於「家長退群聊天群」的視頻,一夜火了起來。視頻中的家鄉表示:老師要求家長輔導作業以及批改作業,這對於家長來說很不能理解,自己忙碌一整天,下班卻還要承擔起老師的工作,這到底誰才是老師呢?

這個「家長退群」的視頻一出,讓大批家長產生共鳴,很多家長覺得,這哪裡是家長群,明明是「工作群」,很多家長覺得,自己每天都在忙於工作,拖著一身疲憊的身軀回到家後,還要輔導孩子的作業,那麼這老師要來幹嘛?

家長們的吐槽

家長配合學校去教育孩子,固然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家長與學校的更應該是合作關係,而不是上下級的關係,家長對老師唯命是從,老師在群裡發布某項關於孩子的任務,家長只能向服從命令一樣同意。對於家長們的吐槽、抱怨,老師也表示很無奈,因為這是上級布置的任務,為了能讓學生有的成績,自己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雖然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好,這樣對孩子以後也有很大的好處,但是,不是每個家長都能完成老師所布置的任務,因為職業的問題,有些家長並不能早早的回到家輔導孩子寫作業,而有些家長自己的學曆本身就不是更高,所以輔導孩子就很難完成。

家長群「變味」

本身在家長群裡,就是為了能多了解一下,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以及孩子的成績如何,有沒有退步或者進步,又要怎麼幫助,但是如今的家長群卻「變味」了,老師與家長溝通卻是讓雙方的溝通變得更便捷,但是這卻沒有給家長帶來什麼好處,反而經常傳達巨大的信息,讓家長疲憊不堪。

家長的難處

如此「變味」的家長群,不管是對老師還是對家長都變成了一種負擔,讓雙方都疲憊不堪,家長有家長的難處,每天都在辛苦工作,本來就夠累了,而回家後還要繼續聽從學校安排的「工作」,而老師也有老師的難處,他們也希望學生的成績能更好,所以雙方需要尋找一個平衡點,解決問題。

家長群如何正確使用

「家長群」要如何正確使用,家長群到底是做什麼的,這個是雙方的問題原因,首先,大家應該知道「家長群」的全稱叫:家校聯繫群,它的建立主要是用來,老師或者學校與家長的及時溝通,學校更好的向家長傳達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家長們也更好的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在學校的生活等等。其次,家長群的功能就是,發布一些學校的通知以及老師布置給學生的作業,還有就是面對年齡較小的孩子,年紀比較低,他們無法準確轉達老師安排的事情,老師就需要在群裡告訴家長,周一升國旗,需要穿哪套校服,記得佩戴紅領巾等等。

溝通的橋梁

家長群雖然尚存一些弊端,但是一個健康的家長群的存在,是學校、老師與家長溝通的橋梁,如何能有效使用,且高效使用家長群,這是家長與學校都需要解決的問題,家校聯合其實更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成績以及學習能力,據數據表示,對於孩子的教育家長參與度越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提升會越快,大家也都知道,人的第一個老師就是父母,所以家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學校與家長的目的都是為了孩子

其實學校與家長的做那麼多,最終的點都是為了孩子,家長更注重孩子的家庭教育,孩子的為人處世,生活飲食規律,而老師則希望學生能努力學習,有個好成績,以後更好的在社會立足,所以有效的利用家長群裡的信息,才能知道孩子好的與不好的情況,才能知道要如何去處理,怎樣更好的去幫助孩子,有效的溝通才能讓雙方化壓力為動力,才能讓孩子學習也能更上一層樓。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區評論。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聯繫作者,將在第一時間內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壓垮成年人,只要一個「家長群」
    這位家長對著鏡頭表示,老師成天在家長群裡不是讓報名補習班,就是讓家長批改作業,批改後,家長還要在群裡違心的說「老師辛苦了」。「自己教自己改,老師辛苦在哪了?」 「我就退家長群怎麼了?」而有同樣經歷的家長不在少數,甚至說這種情況已經成了普遍現象。
  • 家長群成「誇誇群」,老師樂此不疲,網友:沒有群的家長太幸運了
    家長群本來是便於家校溝通孩子成長情況的交流群,但有很多家長群已經變了味,成了家長們集中吐槽的話題,家長為了跟老師保持溝通,對老師的要求不敢過多反駁,不是他們不敢,而是擔心孩子在學校受到冷落和懲罰。他從早上6點出攤,一直忙到晚上12點才回家,他一邊做媽媽,一邊當爸爸,這樣忙活的父親,很難有時間照顧到兩個孩子。老師打電話稱小孩沒有寫作業,引起他的不滿,自己的工作就是賣水果,老師每天把作業發至群內,如果丟給孩子一個手機,小孩會以寫作業為由,掩蓋玩手機之實;如果不丟給小孩手機,他們甚至不知道當天留下什麼作業?
  • 家長群成「負擔群」,父母每天看群提心弔膽,寶媽:真想退群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現在的通訊技術日益發達,很多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可以通過微信群跟家長第一時間傳達。本來是一個能及時了解孩子情況的好事情,現在家長群卻成了"負擔群",家長每天看群都會提心弔膽,還有的寶媽大呼:真想退群呀!
  • 申論歷年真題高分作文:壓垮成年人,只需要一個家長群?
    申論歷年真題高分作文:壓垮成年人,只需要一個家長群?由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申論歷年真題,申論歷年真題範文,申論高分範文的內容請關注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家長群」咋就變成了「壓力群」?
    「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這個星期,「家長群」上了好幾次熱搜。前兩天,江蘇一位爸爸在自己發布的短視頻中大呼:「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並質問:「教是我教,改是我改,之後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辛苦了,到底誰辛苦?」
  • 壓垮成年人,只需要一個家長群?孩子爸爸退出家長群引熱議
    近日,「壓垮成年人,只需要一個家長群」成為微博熱搜,央視、人民日報等媒體的跟蹤報導讓話題不斷升級。「你以為老師就不想退群?」「幹啥啥不行,退群第一名!」「造成我們焦慮和育兒困擾的最大根源,根本不是一線老師!」
  • 家長群怎麼就成了「壓力群」?
    白巖松:最近一段時間,手機裡老師和家長聯絡的家長群,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熱點。因為老師在群裡要求家長幫著批改作業,江蘇一位家長憤而退群,並且發視頻抗議「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這位家長的吐槽,在網上得到了眾多家長的共鳴。
  • 壓垮成年人只需要一個微信群
    成年人的壓力一半來自工作,而另一半就來自微信群!我們沒有被自己的作業逼瘋,卻被孩子的作業逼瘋了。有孩子的家長都知道,被老師在微信群安排的各種作業、手工、各種點名批評你家孩子,家長表示叫苦連天!這不是給孩子的作業,明明就是給家長的作業啊!典型的要逼瘋家長的節奏啊!除了這類手工作業讓家長瘋狂吐槽,老師建立的家長微信群布置作業才最為致命。2.老師要求批改孩子作業,爸爸退出家長群!前段時間一則視頻上了熱搜,引起了廣泛關注。
  • 「家長群」令老師家長鬧心!這個地方推出「班級微信群公約」,白巖松點讚!
    最近一段時間,手機裡老師和家長聯絡的家長群,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熱點。本該是加強家校溝通的「家長群」,怎麼就變了味,成了一個「鬧心群」?對於孩子的教育,退群顯然不是解決方案,那麼未來,家長群裡的發言又該立下怎樣的規矩,讓每個人都不為難?
  • 家長群成了「焦慮群」「攀比群」?這些解決辦法,值得你看看!
    不少人說,便於家校溝通的微信群逐漸成了「焦慮群」、「攀比群」、「馬屁群」,甚至是「廣告群」。有人說,家校微信群正在成為大家又愛又恨的存在:「愛」是因為它的方便,「恨」是因為它太方便了。不少老師說:「有了微信群,每天都像是在開家長會。」還有家長表示:「每天看溝通群的時候提心弔膽,消息太多,頭都炸了。」家校群,本是個更利於溝通的平臺,但為啥有時卻討不到老師和家長的好呢?
  • 這份班級微信群公約火了,還上了白巖松的節目!家長和老師都應該看看
    最近一段時間,手機裡老師和家長聯絡的家長群,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熱點。本該是加強家校溝通的「家長群」,怎麼就變了味,成了一個「鬧心群」?對於孩子的教育,退群顯然不是解決方案,那麼未來,家長群裡的發言又該立下怎樣的規矩,讓每個人都不為難?
  • 禁止讓家長改作業:教育部發布通知,「家長群」要解散了
    這些社交軟體也有群聊功能,不少老師為了溝通方便,專門設立「家長群」,一方面是讓父母了解孩子的學習,一方面是及時發布最新消息。然而,幾年下來很多人卻發現,家長群早已失去了實用性,反而成了「壓力群」。為能讓老師照顧孩子,不少家長在群裡巴結、奉承老師,還給其發紅包,引來了其他家長的不滿,卻又不好明說,生怕得罪了老師。
  • 家長群「變味」鬧上人民網,家長:我想退群,又怕耽誤孩子學習
    前段時間一位江蘇家長退群的事件,可以說在家長圈裡是一顆石頭激起了千層浪。 稱現在的家長群已經開始變味了,現在的班級群成為了家長們的「壓力群」。 壓垮一個當代成年人只需要一個家長群就夠了,那位退群的家長就是最好的例子了。
  • 家長群成壓力群,家長幫忙批改作業到底應不應該?
    圖源自網絡 近日,由家長與老師的矛盾問題被推上了討論的中心,更有人說「壓垮成年人只需要一個家長群」,家長群本是家長與老師溝通的橋梁,究竟為什麼現在成為了矛盾中心
  • 家長心聲:我想退出家長群!
    可又會經常收到一大堆沒用的消息 看也不是 不看也不是 本應是家校溝通的橋梁 無形間成為「壓力群」 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
  • 退出家長群之後
    首先是主動請纓,因為老師剛開始不了解學生家長,所以根據家長想要給學校做貢獻的意願,還有個人時間之類的情況,主動和老師報名;然後有意願加入家委會的成員要填一張表格,上面包括工作單位、職務、學歷、個人介紹、能力等等,比簡歷還詳細。最後老師選出六個家長組成家委會。平時,家委會成員是家長群裡最活躍的分子。初一剛開學的時候,家委會就在群裡提建議說,要給老師買禮物。
  • 為啥孩子一畢業就退出家長群?回答:群裡的「汙垢」我受夠了
    這位父親指責老師不負責任,把輔導功課和批改作業的工作交給家長,這條視頻的閱讀量超過了5億,評論多達5.5萬,我們看一下網友們怎麼說:網友a:孩子小學三年級,學習成績不好,每天提心弔膽過活,生怕老師在群裡點名,更怕公布考試成績。
  • 家長群成曖昧「重災區」:異性家長互加微信,孩子成倆人「幌子」
    幼兒園開學後,家長們也同時給孩子報了附近的興趣班,各種家長群應接不暇。家長群讓老師和孩子的家長交流起來更便捷,也讓家長們在群中發現有聊得挺投機的人,於是便會互加好友。尤其是異性家長之間的互加微信,雖然沒有實際性的事情發生,但是有一些家長在長時間相識的過程中,彼此逐步產生好感,有的甚至還出現精神出軌的情況。
  • 方便聯繫溝通的「家長群」被質疑,「家長群」,到底怎麼了?
    於是學校在在校時間上層層加碼,老師在作業上層層加碼。我孩子的班級群裡,也是天天作業鋪天蓋地,有的老師喜歡把自己手頭的資料上的試題試卷隨手一拍,發到群裡。你要列印出來,輔導孩子完成方才罷休。其實老師在群裡布置合理的適量的作業我不反對,但是有的時候作業確實太多,有時候卻是讓人有點崩潰的感覺。
  • 家長退群吐槽批改作業:我成了超級助教,還要老師做什麼?
    「真的受不了,我就退群了,怎麼了?我就想知道,老師每天上班時間,除了上課、備課,其它時間都在做什麼?我們小時候作業都是老師批改的,為何現在落到家長頭上?還有,家長教育、輔導孩子作業是希望孩子好,那麼拋開情感和責任層面,憑什麼家長上班時間要應對老師群裡內容,下班還要批改作業?老師下班時間也要額外工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