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微博看到一則新聞,一位當老師的媽媽在同學微信群裡曬了自己女兒的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平坦的證書翻開內頁,就赫然出現了學校雄偉的大門立體紙張,本來這位媽媽只是為了向自己的同學們展示通知書的大氣,沒想到不一會,就被班長踢出了群聊。
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就會產生攀比和嫉妒,暗戰洶湧,而這個看起來其實很小的家長群,其實就是一個小小的社會。我朋友煢煢作為幼兒園老師,近期就向我抱怨,家長群簡直就是一個戲精群,有些家長曬自己的高文憑,有些曬自己幾套房產證,有些曬自己的公司管理經驗,還有的整天曬自家的孩子是如何的乖巧,這些家長想踢卻又踢不了,本來是一個老師和家長溝通的群,現在反倒成了隱形的負擔。
各個家長在群裡自成一派,憑自己的演技,在群裡穩住了自己的C位,在老師眼中,家長都是這樣的。
「心機」派:
朋友的小孩今年上幼兒園大班了,準備上小學,全家人在這一個學期對孩子的學習尤為重視,怕孩子以後上小學了跟不上別人,一放學就督促孩子寫作業,背單詞。在完成老師的任務後本來想在群裡和老師說孩子作業寫完了,可是一看群,別人家的孩子都是下午6點鐘就寫完了,還發了孩子學彈鋼琴的照片,於是在同一時間內,群裡的家長就開始秀孩子們的才藝,學畫畫的,學鋼琴的、學書法的。果然,多才多藝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雖然朋友告誡自己不要去比較,但是最後自己的不攀比念頭穩不住,也開始讓孩子跟風學習。
馬屁派
無論老師在群裡說什麼,家長們估計都沒看清楚老師說什麼,就秒回"老師辛苦了""老師說得對""老師要注意身體啊""老師要不要帶點家裡的特產給你補補"……群裡一排下來都是一群馬屁精。尤其是前兩天的教師節,群裡的家長們送花的,發紅包的,寫詩的,還有甚至定了一個三層水果蛋糕,說要給老師送去,更關鍵的是,只要有一個人帶頭說話,就會集體刷屏。
曬娃派
作為孩子爸媽,眼裡都是自己的孩子,朋友圈曬就算了,在家長群,各位家長也是不停地曬曬曬。周末曬帶孩子去郊遊,晚上曬教孩子做家務,只為了能讓自己的孩子得到老師的喜愛。
其實老師每天都很忙的,管理學生、備課、改作業都佔據了一天的時間,除了有重要任務通知,是很少去看群裡各位家長在聊什麼的,家長如果真的有問題需要找老師溝通,可以打電話或者私下和老師聊,在群裡嚷嚷只會讓老師越來越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