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隱形負擔叫做家長群,沒想到當了家長後,更怕老師叫「家長」

2020-09-17 橘媽育兒官方

文丨橘媽

作為成年人,手機裡不敢「消息免打擾」的群,除了工作群,還有家長群。

不僅不敢免打擾,還生怕錯過任何消息,在一連串的收到中不斷往上翻,生怕漏了哪位老師的信息,忘了完成什麼任務,一直翻到昨天的消息才算放心。



但是更讓人心驚膽戰的,還是老師在家長群裡的點名批評,「XXX同學,今天沒有帶1號生字本」,「XXX同學,今天在學校上課說話」……

沒想到從孩子變成家長後,依然如此怕老師叫「家長」。

前段時間我一個同事吐槽,老師半夜兩點發消息,讓第二天帶東西,好多家長都睡了,根本沒看到,看到的也沒地方去買了,只能第二天早上緊急去買,還不一定能買到。

家長們紛紛吐槽,但見了老師還是乖乖問好。

還有前段時間,有個男同志崩潰之下蹲在地上痛哭的視頻,好多人都看了,隔著屏幕,成年人的心酸讓人感同身受。

原來是參加孩子家長會,被老師給點名批評了,因為他經常不回老師的消息,打電話沒有人接,老師認為他不關心孩子,不對孩子負責。

「天天加班到凌晨,我不可能時時刻刻盯著你們那個東西(師生微信群)!」

「你們老是打電話給我,我不是不想接,而是開會沒時間接啊。」

「我又要加班開會又要盯著孩子,怎麼看得過來!」

挺大個老爺們,被孩子老師批評之後,居然情緒失控失聲痛哭,想起來也挺丟臉的。但是這位爸爸蹲在地上的那一刻,其他家長都十分理解,那一刻,是生活的壓力以及孩子學習的壓力的集中爆發,成年人每日負重前行,這一瞬間終於有了一個發洩的出口。

家長群,果然是很多一代家長的隱形焦慮。

家長群裡消息多,有時候真的會看串看錯,出現失誤,而且群裡面消息多,一會兒一條,家長很難時刻盯著快速回。

更何況,有時候家長們等著發消息,但老師那邊也會出錯,比如作業不提前發,孩子一直等著寫作業卻不知道寫什麼。

什麼時候,家長群變得如此重要了呢?

這一代人空前重視教育,孩子從上幼兒園起就開始被家長們放在「起跑線」上,開始了比拼和奔跑。

對於孩子的教育,家長和學校都重視,再也不是以前那樣,孩子往學校一放就什麼都不用管了。

家長希望更多的參與孩子的教育,了解孩子的情況,老師也需要家長更加配合自己的工作,畢竟,單純的拼在學校學習的成果,還遠遠不夠。

那麼學校和家長們必然會加強溝通,而且微信群、釘釘群的存在也給溝通提供了方便。

但是,並不是所有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是瘋狂的學習。

有的家長更希望孩子擁有稍微輕鬆一點的童年,不去爭先,跟上腳步就行。但擋不住老師們對孩子有更高的要求,以及班裡其他孩子的家長對學習氛圍有更突出的貢獻。

所以家長群已經不僅僅是家長群,更是家長們了解學校、了解孩子,以及了解其他孩子、其他家長的渠道,也就成了孩子學習壓力的具體載體。

當然,家長們的壓力來源不光是孩子的學習問題,還有工作、生活、家庭關係等等事物需要處理。

畢竟,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生活的重擔和家庭的重擔背在身上,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還記得之前,一個女子在地鐵站蹲著哭泣,地鐵站的一個大姐走過去安慰,摸了摸她的頭,這樣一個動作,讓女子瞬間打開心房,起身抱住了工作人員。

後來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個在地鐵站哭的女子,已經連續加班一個多月了,今天工作做完之後,她突然不知道該幹什麼,也不知道去哪裡,而且她不敢回家哭,因為家裡有女兒,她怕嚇到女兒。

在生活暴擊之下,父母們已經足夠努力,去給孩子打造一個能避風雨的港灣。

當然,也有因為年輕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因為還沒準備好就已經成為父母,自身能力的不足,也讓生活變得更加糟糕。

有對夫妻就因為孩子寫作業的問題打起來。

起因是爸爸陪孩子寫作業,已經到睡覺時間了還沒做完,爸爸心裡滿腔怒火,忍著沒有對孩子發。

那邊媽媽一直拿著手機和朋友語音聊天,看到妻子這麼清閒,爸爸忍不住了:「你能不能小點聲?影響孩子學習了!」

媽媽聊得正開心,沒有理會,繼續開心的聊天。

怒極的爸爸這才爆發,衝上去搶奪妻子手機,要給她調成靜音模式。

妻子哪裡肯,反抗的時候兩個人打起來,鬧著要離婚。

因為一件小事而引發的矛盾,雖然有些荒誕,卻又如此熟悉。

處理不了孩子的學習問題,也處理不好自己的情緒問題,以及夫妻之間的相處問題,這不正是我們很多人都存在的問題嗎?我們這代人,這家長做的好像沒有上一代人成熟。

或許慢慢的,年輕的家長們才明白,可能生活一直是這樣,只不過之前我們是孩子,有父母為自己遮風擋雨,所以感到輕鬆快樂。而我們的父母們,可能也曾背著孩子默默哭泣,最後重新收拾自己,負重前行。

可能這就是年輕人成長為真正的成年人的一步吧,有疼痛,有失望,最後都要堅持,因為生活仍在繼續,太陽依舊升起。

相關焦點

  • 家長群成「隱形負擔」,幼兒園老師眼中的家長是什麼樣的?
    前幾天在微博看到一則新聞,一位當老師的媽媽在同學微信群裡曬了自己女兒的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平坦的證書翻開內頁,就赫然出現了學校雄偉的大門立體紙張,本來這位媽媽只是為了向自己的同學們展示通知書的大氣,沒想到不一會,就被班長踢出了群聊。
  • 孩子上網課,老師手機布置作業,家長群變了味,家長抱怨,老師煩
    家長群同樣如此,原本老師建群的初衷是為了更便捷的傳遞信息和家長溝通,但現在卻完全變成了一個「誇誇群」或者「聊天群」。家長群變味有這幾種情況:1、 成為了家長的聊天群很多家長比較健談或者時間比較充裕,當結束老師布置的話題之後就像打開了話閘子一樣收不住。
  • 「大家幫忙投投票」「老師辛苦了」,家長群的刷屏有沒有讓你很無奈
    近日,楚天都市報記者調查發現,一些群裡的垃圾信息、重複問答已成為不少家長和老師的「隱形負擔」。有老師甚至直言,希望家長在群裡少一些附和,多一些有效溝通。更讓柳娟鬱悶的是,有些家長會在群裡發廣告或各類點讚、為孩子拉選票、轉發抽獎等信息,有時候十多分鐘後拿起手機,未讀消息就過百了,點開一看不少都是家長們聊瑣事或無效信息。「有些家長怕錯過重要通知,只好一條條翻回去看,很麻煩。」
  • 考試後老師在家長群曬成績單 家長不滿:助長攀比
    (原標題:考試後老師在家長群曬成績單互相「吐槽」該怎樣有話好好說)又到公布期末考試成績的時候了,孩子們很緊張,家長們也覺得有些壓力山大。身在家長群裡的績差生家長更是如坐針氈,最怕老師曬出成績單,當自己的娃娃考試分數暴露在大庭廣眾之時,「隱身」也難逃尷尬。這段時間,不少家長為此紛紛「吐槽」老師。曬期末考試成績單引來家長「不滿」期末考試結束,近日,渝中區一位五年級英語老師在班級群裡也曬出了全班同學的大成績單。
  • 家長: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老師:我更想退群!家長老師互撕為哪般
    」這番話迅速引發了廣大家長的共鳴,「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的微博話題建立後,短時間內閱讀量破億,登上熱搜榜。 這件事情不僅上了熱搜,把老師推上了風口浪尖,而且還鬧上了央視,央視的晚間新聞點評:家長批改作業,是老師的缺位。
  • 班主任直言:家長群裡這「3種家長」最討人厭,第一種尤為惹人嫌
    令人「頭疼」的家長群原本家長群就是為了要讓老師和家長更方便的溝通,更好的互相監督孩子,讓孩子更好的發展,但有些家長卻違反了家長群最初建立的初衷,將家長群當成了自己撒潑的工具。前段時間三年級班主任李老師正在吃午飯的時候,在家長群裡收到了一個家長的信息,那個家長表明自己的孩子脖子被劃破了,問老師究竟是怎麼回事。但因為在學校的時候學生沒有反映這個事情,所以老師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但沒想到就這樣惹火了那位家長。
  • 新學期家長微信群過度討好老師 老師:心理負擔太重
    秋季開學已經有一周左右,從幼兒園到大學所有的學生們都開始逐漸進入了正常的學習生活中,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得到老師的重視與照顧、為了讓自己更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和學習狀況、為了與老師拉近關係,於是,「為了孩子」,家長們不僅「把老師的話當聖旨」,爭先恐後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而且還紛紛利用各種機會討好老師,老師便成為家長們恭維與討好的對象。
  • 家長群4種家長最令老師厭惡,學學這3種家長,老師自然關照孩子
    各地幼兒園和中小學都陸續開學了,神獸們終於歸籠了,家長們雖然鬆了一口氣。經過了這麼長時間的假期,但孩子究竟能不能適應,學習和生活會不會有什麼變化和影響,家長們仍舊是操不完的心。好在有了家長群這個好東西,孩子的情況都能通過老師傳達給家長,的確大大提高了溝通的效率。
  • 越是低級的家長,在家長群越有以下幾種表現,讓老師苦惱不已
    比如,工作上有工作群,孩子的學習上有家長群,大家在手機上就能交流和溝通,不僅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節省了人們聊天的成本和時間。女兒的班主任建了一個家長群,本來是老師發布學校通知的地方,結果卻變成了家長們聊家常的場所,甚至還有的家長在群裡發投票和抽獎的連結。這確實影響了群氛圍,耽誤老師工作,同時,也幹擾到其他家長。
  • 幼兒園老師坦言:家長群裡這4種家長最讓人厭煩,你是否中招了?
    文章純屬原創,歡迎轉載分享家長群作為目前家長和老師溝通的手段是很受歡迎的,老師可以在家長群裡及時反映孩子的情況,下發作業便於家長監督等作用,但是有幾類家長的行為實在讓人厭煩。侄女的家長群裡有這樣一位家長,每天都在群裡炫耀孩子,雖然她的孩子在班裡不是最優秀的,但始終在群裡「鼓勵」孩子,不但家長沒有附和的,甚至老師也厭煩。而且她還會發一些連結或者是砍價等信息,這些消息會影響到老師正常發的通知,也會讓家長錯過重要通知。而在幼兒園當老師的表妹也曾表示過這幾種家長真的很讓老師反感厭煩。
  • 老師錯把消息發到家長群,發現撤不回來後,家長的反應無比現實
    導讀:老師錯把消息發到家長群,發現撤不回來後,家長的反應無比現實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老師錯把消息發到家長群,發現撤不回來後,家長的反應無比現實!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份家長群「生存守則」,家長和老師都要收好
    客觀地說,那些在班級群裡聊喝酒的家長,確實是有錯在先。我們每個人都有許多個群,每天要面對海量信息。一般情況下,對於一些群我們會設置成免打擾,不讓群裡的信息影響到自己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但對於特殊的群,比如重要的工作群或者孩子的班級群,很多家長都不敢設置成免打擾,怕漏掉了重要信息。
  • 孩子表現優異,家長獎勵糖果,沒想到竟遭家長強烈反對
    鼓勵是孩子進步的階梯,學齡前的兒童,正是天真爛漫的年紀,有時候一個小小的獎勵會使孩子保持一整天的開心,做事更有效率,尤其是來自老師的獎勵,在眾多同齡人面前被獎勵,會使孩子更有自信,更有成就感,但是有些家長卻對獎勵的方法提出了異議。
  • 給老師送錦旗、教啥啥不行叫家長第一名:不洗腳這事叫家長過分
    因此,在我看來:可以理解學校老師需要家長「協同教育」;但是這個「協同教育」也應該有個度。如果是一昧不分青紅皂白的叫家長,不僅孩子產生厭惡,也會讓家長心生不滿。更有甚者還會否定孩子,追責家長。其實這件事情和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家長群是同一個暗黑宇宙的故事。 單拎叫家長這件事情,各位老師一定要注意,這是為了你們好。
  • 家長群中有幾類家長討人嫌,老師表面不說,心裡計較著
    每次在群裡發布消息之後,她就有好長一段時間,回復家長們的各種問題。回復倒不怕,老師就是解決問題的。可有幾類家長的方式,就讓老師心裡很不舒服。家長注意一些,不要讓原本的好意,讓老師或是其他的家長反感。看似積極,卻總是關鍵時刻掉鏈子的家長表妹說,家長群裡有兩位家長,平時收到問題的的時候都回復得很積極。但是到該完成的時候,就開始著急忙慌的問該如何完成。例如,班主任讓家長們下載學習軟體、註冊,用來網上學習。這家長看到信息,具體的啥都沒看,就開始回復收到。
  • 信息叮咚響不停 家長身陷家長群
    來源:湛江日報-湛江新聞網開學後,有個群又要開始「營業」了,沒錯,就是「家長群」。新媒體的發展讓家長群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拉近了家校之間的距離,但是信息響不停、刷屏頻率高、數量種類多也給家長和老師帶來了一定困擾。如何務實高效地利用家長群成了家長、老師需要共同面對的難題。
  • 幼兒園老師在家長群曬「水果拼盤」,看到照片後家長:趕緊報警
    ,儘早的學習知識,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同時孩子上了幼兒園,對於父母來說也減輕了不少的負擔。幼兒園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個加油站,底子打好了將來上小學才能提高得更快,所以在選擇幼兒園上,父母千萬不能馬虎,要從多個方面去考量,要不然選到下面這類的幼兒園,就不好,不僅會影響寶寶的健康成長,還給家長帶來了困擾。幼兒園老師在家長群曬「水果拼盤」,看到照片後家長:趕緊報警!
  • 幼兒園老師在家長群曬「水果拼盤」,看到照片後家長:趕緊報警
    文|米粒媽媽日記隨著我國對教育行業越來越重視,家長們對嬰幼兒的教育也極為重視,所以在中國3歲左右的孩子,便已經開始接受幼兒園的教育了,很多家長在孩子即將到達3歲的時候,便開始給寶寶物色幼兒園,一方面是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儘早的學習知識,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同時孩子上了幼兒園,對於父母來說也減輕了不少的負擔。
  • 作業在課堂完成,給家長和孩子減輕負擔,這樣的安排家長歡迎嗎?
    因為現在的家長,白天上班,晚上吼孩子,真的太崩潰了。作業在課堂完成,給家長和孩子減輕負擔,這樣的安排家長歡迎嗎?寶爸發視頻懟老師:「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前段時間,看到有一位家長發視頻抱怨對老師的不滿,他說:「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 家長怒退家長群引發爭議,老師究竟是給學生還是給家長布置作業?
    很多老師建家長群是為了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聯繫,與家長共同努力,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然而在群中,老師或學校對家長的諸多要求讓家長感到很不滿。例如老師給學生布置了作業,讓家長監督學生做作業的同時,還要求家長參與批改作業。